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电影文学剧本】战将张太恒

编辑推荐 【电影文学剧本】战将张太恒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70发表时间:2018-03-18 15:36:16
摘要: 黄河。滔滔黄河水奔腾咆啸,滚滚而来,一泄千里。黄河三角洲。滚滚黄河水裹携着泥沙流入渤海,造就了沧海变桑田的黄河三角洲。

【电影文学剧本】战将张太恒
   集合处。
   张太恒回到集合处,一摸下巴,满手是血。他掏出行军水壶,喝了一口水,水在伤口处直住外漏,知道下巴颚被打穿了。这时王力回到了集合处,张太恒喊道:“小王,快,给我用急救包处理一下下巴上的贯通伤!”
   王力:“排长,您下巴也受伤了!排长,您还是到野战医院治疗得啦!”
   张太恒:“哪里那么多废话!快包扎!”
   王力:“是!”
   王力给张太恒包扎好伤口,战士们回来的也差不多了,张太恒喊道:“留一个人在这里等同志,其余的同志带上武器跟我走!”
   沿街房。
   张太恒带领大家来到沿街房旁,直扑屋门口,大声喊道:“里面的蒋匪官兵听好了,赶紧缴械投降!解放军优待俘虏!”伴着喊声里面射出了一排排子弹,战士们则还以更猛烈的子弹。张太恒一侧身冲向门边,一脚蹬开了门,向里面投了几颗手榴弹,手榴弹爆炸了,飘出浓烟,浓烟散尽之后,里面没有了动静。张太恒在前,战士们在后,大家警惕的握枪进屋搜查,只见屋里横七竖八躺着敌人!足足有一排多敌人!
   张太恒率领全排挺进大了上海。张太恒画外音:“这次战斗后我第三次荣立二等功。但是由于伤口感染,我被连里硬送到野战军医院疗队治疗了八天。大上海解放了,我的伤也基本全愈了,就马上投入到解放福建及东南沿海的战斗。”
   福建。
   福建福州城,一派南国风光。
   福建,平潭岛。
   平潭岛位于闽江口南侧,是福州至厦门的海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平潭岛对面,大陆。
   张太恒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奉命发起对平潭岛的攻击,解放福建东南沿海的战斗打响了。
   大陆,海滩上。
   二十八军军首长面对全军将士正在作战前动员。
   军首长:“大家都知道,我们就要渡过大海,解放平潭岛!我们还要解放台湾岛,解放全中国!但现在是先要解放平潭岛!我命令你们做‘争当登岛第一船’!‘争当登岛第一人’!以解放平潭岛!大家有没有信心?”
   张太恒带头高呼:“有!有!有!争当登岛第一船!争当登岛第一人!”
   二十八军全军将士齐声高喊:“争当登岛第一船!争当登岛第一人!”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海滩,响彻大海。
   军首长:“好!我命令前进!”
   参战二十八军部队斗志高昂,“争当登岛第一船”和“争当登岛第一人”的战斗口号响彻云霄。张太恒更是一马当先,率领全排将大木船推到海滩、推到大海里。
   张太恒高喊:“同志们用铁锨、木板助划、加速。咱们好当当登岛第一船!当登岛第一人!”全排的同志们听后立刻用铁锨、木板助划,没有铁锨、木板的就用枪托拚命划水,大木船箭一般向大海里的平潭岛驶去。张太恒则站在船尾帮助船老大摇橹,大木船很快就靠岸了张太恒迅速来到船头,他站在大木船的船头大喊:“同志们冲啊!”话音未落,一颗流弹飞来,正中正在指挥全排准备登陆的张太恒前额,顿时鲜血直流,他下意识地用双手捂住伤口,随即昏迷了过去。
   大木船。
   大木船上战士们一看张太恒头部中弹倒下,都以为他牺牲了,纷纷高呼着“为排长报仇啊!”奋勇向岛上冲击。16日,平潭岛解放后,船回到了出发时的港口。团政治处烈士善后工作人员把张太恒从船上抬了下来,与其他烈士一起安放在沙滩上,准备登记、整容后安葬。
   港口。
   这是二十八军攻占平潭岛出发的港口。
   团政治处烈士善后工作保卫干事指挥着工作人员整理牺牲同志遗物。他一眼就看到了张太恒,就直奔了过去,高声喊道:“张太恒!怎么会是你!?我是你的老乡啊!”
   保卫干事看到张太恒躺在了沙滩上,就以他牺牲了,心中十分悲痛,于是仔仔细细地翻找张太恒身上有什么遗物。他仔细认真地翻着、翻着、翻着,突然他看到张太恒的左手似乎动了一下,就把自己的手指放到张太恒的鼻孔处,感到还有一丝气息,他又惊又喜!大声说道:“快!这里有位同志还活着!怎么放到这里来了?快!送野战医院抢救!”
   高山镇,野战医院。
   张太恒很快被送到设在附近高山镇的野战医院。他躺在了病床上,保卫干事还坐在他的床边,直打瞌睡,主治医生走了进来,拍了拍保卫干事的肩头,说道:“保卫干事同志,你在这里守了三天三夜啦,这位负伤的同志命可真大,摸了阎王爷的鼻子一下又回来啦!已经度过了危险期,你该好好休息啦!”
   保卫干事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高兴说道:“医生同志,我老乡真的没事了吗?”
   主治医生:“噢,这位负伤的同志是你老乡啊?对,他度过了危险期没事啦!对了,一看你老乡就是个老兵,中弹后始终用手捂着伤口,血已经把手和伤口紧紧粘在一起,从而减少了流血量,否则啊他早就没命了。”
   保卫干事拍了一下张太恒,说道:“老乡真由你的!”他回转身,对主治医生说:“医生同志,我还有任务在身,你看?……”
   主治医生:“放心走吧!好同志,这里有我们哪!他醒来我要告诉他,是他的战友老乡送到野战医院的,我还要告诉他,平潭岛解放啦!”
   “是!”保卫干事向主治医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转身离去。
   福建沿海,海岸。
   海水拍打着海岸。张太恒的画外音:1954年8月,我回到了当兵时的第一营,任营参谋长。年底新兵入伍,我奉命到了师新兵团五营训练新兵。在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中,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过硬的军事素质,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以科学的训练方法组织新兵参加各个科目的训练。全营新兵顺利完成了队列、内务、射击、投弹等课目的训练任务。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我被授予上尉军衔。在驻守大嶝岛的日子里,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全营扎扎实实地搞好战备训练、军民联防和海防战场建设,并参加了反击小股特务登陆的协同作战和1958年“八二三”炮击金门等战斗。值得高兴的是,在1958年12月我作为优秀基层干部,被选送到南京军事学院预科系学习深造。
   南京。
   南京军事学院。
   南京军事学院教室里,张太恒在认真听着老师讲课,认真地做着笔记。
   南京军事学院。
   这是1959年初的一天上午,十点左右,张太恒正在教室听课,教室门口传来敲门声,老师走下讲台打开门,见是一位院领导。
   院领导走了进来说道:“对不起,打断大家一下!因为这件事情很急啊!”院领导把一叠稿纸放在了讲台上,继续说道:“大家知道,现在是1959年,是建国十周年!中共中央决定全国大庆!国家大庆就要有阅兵式,为此军事学院将组成一个“功臣方队”参加国庆10周年大阅兵!”稍顿,院领导拿起那一叠稿纸,说道“同志们,受阅学员的选拔条件非常严格!现在我来宣读条件:一、必须有一定的战功;二、身高在一米七以上;三、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现在发表格,立即填写,符合条件的现在就去南京军事学院报名处报名!马上就要过春节了,过完春节立刻集训!同志们时间紧哪!”
   报名处。
   教室前的空场上摆了一长溜桌子,后面一长溜凳子上坐着学院工作人员。张太恒走到一个工作人员面前,将报名表递了过去,工作人员一看,说道:“张太恒。嗬!立功十二次,其中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五次!不简单哪!身高一米七七。籍贯山东广饶东张村,嗬!典型的山东大汉!”
   教室。
   老师在宣布结果:“经过学院的目测、审核、复试,咱们班张太恒顺利的入选到前十二名!”
   全班起立,一齐鼓掌,向张太恒表示祝贺。
   南京军事学院。
   春节到了,学院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
   南京军事学院。
   春节一过,张太恒等人经过严格选拔组成的受阅方队,即从基本功训练开始,分步练习军容、军姿、队列步伐和行进口号等。训练标准高、要求严,如摆臂用尺量,踢腿桩为标,行进踩线走,站立要达到两小时姿势不变形。方队合练时,要求前后左右成行成线、方方正正。在南京训练了三个月后,经过再次筛选确定的受阅人员移师北京强化训练,并选拔主旗手。
   北京,强化训练基地。
   基地来了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院长直接来到了“功臣方队”,他接过了花名册,要一一点名,目测。同时还有一个要求,要求这初选入围的十二人旗手点到名时,每人说一至三句家乡话,作为入选参考,这是入选“功臣方队”旗手的先决条件。
   到张太恒说家乡话了,张太恒:“报告首长,我保证完成任务!”
   刘伯承问道:“这位同志,你是哪里人?”
   张太恒:“报告首长,俺是山东广饶人!”
   刘伯承:“哈哈,山东大汉!秘书,这位张太恒身高、体重、相貌等情况如何?”
   秘书:“报告首长,完全符合要求!”
   刘伯承:“好,现在我代表院党委宣布,主旗手——这一责任重大并象征着崇高荣誉的人选,张太恒是第一人!”
   北京,强化训练基地。
   张太恒的画外音:主旗手的殊荣最终落到了我的头上,我便开始了更加艰苦的训练。主旗手军旗旗杆用钢管制成,足足有五公斤重,训练时难度更大。为不辱使命,我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头顶烈日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浑身累得散架,汗水能从鞋子里倒出来,尤其是髋骨中弹处隐隐作痛时,我仍咬紧牙关继续坚持训练。经过三个月的强化训练,我的体重减了近十公斤,脱了好几层皮,崭新、结实的军用皮鞋穿破了四双,但动作是越练越规范。从9月初开始,我按照规定每餐多吃干的,少喝或不喝稀的,饭后吃个苹果补充水份,以保证阅兵时一分一秒都不差。
   北京,天安门广场。
   195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宣天,彩旗飘舞,歌声嘹亮。
   建国十周年国庆典礼开始了。走在最前面接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的是南京军事学院的“功臣方队”,领队是参加过万里长征的吴华铎等两位开国将军,手擎军事学院军旗的张太恒紧随其后,左护旗手是著名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刘奎基,右护旗手是战功赫赫的优秀基层指挥员王显忠。他们身后方队的二百四十名学员中,95%负过伤、流过血,30%有不同等级的伤残。
   “功臣方队”队列。
   “功臣方队”行进至天安门城楼前,张太恒感到一腔热血突然在全身奔涌,听到一声洪亮的“向右——看”口令,“功臣方队”的成员边齐刷刷把头扭向右,边换正步走。望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受阅部队挥手致意,张太恒热泪盈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受阅部队滚滚洪流般通过天安门广场、走过十里长安街。
   福建,福州市。
   大街上走来一位端庄秀丽的妇女,她身穿中国人解放军军服,一条薄如蝉翼的红色围巾围在了头上,更增添几分秀丽与庄重。她的左手右手各拉着一个儿童。她叫杨秋花,是时任中国人解放军某部、第八十三师二四八团张太恒团长的夫人,她这是去学校接上学的两个孩子。
   福州市,一所大学。
   杨秋花领着两个孩子走进了这所大学,直向一排排教室后边的教职员工宿舍走去。在一间简陋的宿舍前杨秋花放开了俩孩子,从腰间掏出了钥匙打开锁,推开门,回头说道:“孩子们,咱们到家啦!”
   简陋的宿舍。
   杨秋花正在宿舍里炒菜,俩孩子在玩耍,突然进来了几位漂亮的女同学,大家叽叽喳喳说开了。一位女同学:“杨姐,你带着孩子上大学,可真不容易啊!”
   另一位女同学:“杨姐,我们帮你带孩子好不好?”
   最后一位女同学:“杨姐,我们帮你带孩子就在你这里吃饭啦!”
   杨秋花慈祥、和蔼的望着同学们,说道:“行、行、行!今晚就都在杨姐这里吃饭!吃完饭咱姐妹们一起晚自习!”
   杨秋花的女同学们一阵欢呼,各自干开了……
   简陋的宿舍。
   简陋的宿舍充满了温馨。一会儿,饭菜上了桌,杨秋花说道:“我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开吃!”
   活泼开朗美丽的女同学们端起碗、拿起筷,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杨秋花却没有吃,她在照顾俩孩子吃。
   过了一会儿,她见大家放下了碗筷,就问道:“我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吃饱了吗?”
   女同学们:“吃饱了!……”
   还是一个个一脸稚气的女大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杨姐,下次我们还来您这儿吃饭,杨姐,你做的饭可好吃啦!”杨秋花说道:“好!好!好!随时欢迎你们来!”
   杨秋花看到同学们一个个到水龙头边洗碗筷去了,就胡乱地吃了两口饭,她转过身对着孩子们说道:“妈妈上课去啦,你们也要完成你们的作业,一会儿妈妈回来要检查你们的作业!”
   大学,教室。
   教室内灯火通明,杨秋花正在认真的温习作业。
   教室外。
   教室门门口响起敲门声,一位同学打开门,教室门口站立着一身戎装、高大英俊的张太恒。张太恒:“这位同学,我找杨秋花!”

共 36007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8
转到
【编者按】一代优秀军人张太恒骁勇善战,年青时候加入八路军,参加了著名的莱芜战役,阻击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参加蒙泰战役时,并击毙了前来偷袭的五个敌人。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作战勇敢,得到部队嘉奖。他响应上级号召,率领青年突击班,参加济南战役。后配合部队主力,参加淮海战役,又参加了平津战役,在针对杜聿明集团的战斗中,不幸负伤。后来,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张太恒所在的第三野战军发起上海战役,用身体替代浮桥,护送部队过河,尔后,在向老乡借火柴打算生火取暖的过程中,遭遇到国民党的残兵,不幸再次负伤,伤愈出院后,他马不停蹄地参加了解放福建及东南沿海的战斗,在进攻平潭岛时,张太恒身负重伤昏迷,上天怜见,英雄捡回一条命。建国十周年时,张太恒作为功臣方队的主旗手到首都北京接受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检阅,回到福建一段时日后,为了形势需要,所在师团从福建厦门换防到山西运城,接上级指示,参加实战学习,提升作战技法,和平年代的练兵为适应现代化的作战方式。八十年中期,身为二十八军首长的张太恒调任成都军区任副司令员,在西藏拉萨,同为山东老乡的拉萨市长孔繁森为张太恒接风洗尘。张太恒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他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为保障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做了准备工作,作好坚实后盾,迎接江泽民主席参加这一举世盛典。接着,张太恒调任山东当济南军区司令员,并及时传播具有正能量意义的军营好儿男徐洪刚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宣传,在全国掀起强烈反响。后来,他带领大家到革命旧地实地考察,并为山西革命老区捐衣捐物,奉献热情和爱心。2005年,张太恒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回顾张老的一生,革命和战争年代都在坦荡无私地奉献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在英雄张太恒身上得以深刻体现,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人依靠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和伟大变革。剧本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言之有物,构思精巧,结构完整,文字流畅,笔法娴熟,场面层次明晰,一部精品佳作,热情推荐欣赏!【编辑:箫音依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20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18-03-18 15:42:41
  剧本再现了一代英雄张太恒功绩显赫的一生,战争年代身先士卒,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和平年代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这位伟大的革命老前辈点赞,让我们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2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18-03-18 15:43:58
  欣赏梁老师精彩的剧本佳作,期待再次赐稿,遥问春安!
3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18-03-20 17:02:30
  佳作回顾了张老丰功伟绩伟大的一生,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作品获得精品实至名归,祝贺老师,问好春安!
4 楼        文友:梁卫山        2018-03-20 21:43:45
  谢编辑老师!
梁卫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