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村庄的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村庄的记忆(散文)


作者:远方的呼唤 布衣,24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21发表时间:2018-03-19 11:34:08
摘要:回忆故乡,对故乡的人和事的怀念。

我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于豫西一个山高林密的农村,我生活在一个背靠小山、三面环河的小村庄里。
   村庄里生活着武、韦、何、刘四姓人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庄稼人,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辛勤劳作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四季的轮回中过着清贫平淡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耕地颇多,有水田也有旱地。我出生的那个年月,还是大集体时期,农业生产还没有包产到户,全组人集体生产,到了夏秋季节,按工分分粮。由于我家劳动力少人口多,按工分分配的口粮难以糊口度日。一到青黄不接的季节,我家就很早断粮了,父母只好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靠借粮度日。解决温饱一直是困扰着父母的头等难题。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像样的鞋子穿,春夏秋三季就赤着脚,冬天时脚下趿拉着姥姥的棉靴,饥饿和缺衣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大人们白天在生产队里干活,小孩们则到山上放牛。耕牛属于生产队集体财产,为了便于喂养,生产队就把耕牛分到每家每户饲养,我家也分得了一头大犍牛,平时拉磨,忙时下田耕地,等我年纪稍长,就自然而然加入到放牛娃的行列。夏日里,每天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到河边、山上放牛。
   放牛娃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我们可以在山上敞开喉咙南腔北调地放歌、狂吼。有时候把牛赶到山上后,漫山寻找野果和蜂窝;还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搬来山石盖起石头小屋,美其名曰“山神庙”;有时会在牛儿下坡、退却的路口用石头垒起一道石堰,切断牛儿的退路;赶牛下山后,把牛聚集在一起,我们就在小河里捉小鱼、逮螃蟹,直到日落时分,才依依不舍地赶着牛回家。
   到了80年代,农村实现了包产到户。村庄的茅屋大多换成了瓦房。记得在农忙季节,父亲忙完了农活,就翻山越岭到百里之外的本县其他地方帮别人做农活,劳累一天下来,只有二角二分的工钱。父亲一出去就是一两个月,回来时带给我几个糖块,我就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
   80年代我上了小学,家中的经济还很拮据。没有课本,父母只好借我做教师的四舅的教科书来看,看着别的同学手里捧着崭新的课本,心里很是羡慕。家里没钱,不能按期交一学期三块五的学费,还得母亲给校长说情。等到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邻村开发了金矿矿,每逢假期,孩子们随大人们一起到矿上背矿石,一趟下来,也只能挣上三、五角钱,在汗流夹背的忙碌中,我艰难地度过了小学时代。
   待我上了初中,生活逐渐好了。我家率先盖起了三间砖瓦房,在我们庄里也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落成凝聚着父母、哥姐的血汗。90年代,我们的村庄才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时电视是个稀缺品,一到夏季,我们全家人早早地吃过晚饭,搬上椅子到邻居家看电视,邻居家的电视放在屋檐下,院子里挤满了辛劳了一天的乡亲们。
   我家的彩电是1998年春节前买的,一直使用到2017年的腊月,期间,这台电视机修了四回,实在修不好了,父亲就花200元钱买了一台旧电视。
   村庄地处穷乡僻壤,没有啥致富项目。直到21世纪初,从外地先后引进了椴木香菇和袋料香菇种植技术,村庄人才有事可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年长的在家种植香菇,人们的生活才慢慢地开始好转。
   在故乡遭受2005年7.15和2010年7.24两次特大洪灾之后,洪水冲毁了村庄百分之八十的耕地,人心惶惶的,经济条件好的就到镇上、县城里买房居住。在此期间,父辈们大半已经故去,曾经人烟稠密的小村庄现在冷冷清清的,留下的是破旧的房屋和残垣断壁,一片荒凉的景象。
   如今,故乡依旧在。我怀念那段虽清苦却其乐融融的年月。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故乡那人、那物、那景,我的心空里溢满了那淳朴的浓浓的乡情……

共 15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回忆叙述散文!作者以深情地笔触回忆了关于村庄的记忆,对曾经岁月生动细腻的描摹中有作者一种关怀和担忧。故园依旧在,乡人已不相识。曾经那个熟悉的故乡已渐渐远去,故乡曾经的人和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音乡情已经深深刻在了骨子里。曾经在村庄的日子虽清苦,却是人烟稠密,充满着生机与温暖,如今一片荒凉的景象。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年老健在的、年轻的一代已涌入了镇上和城市,留下的是破旧的房屋和残垣断壁,现在仅有作者年近八十的父母和一个年过花甲的老邻居还坚守在这个小村里。读到这里心情很深重,乡村越来越空,城市越来越拥挤,这是一种这会发展的怪象,更可怕的是有的村庄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文章思路清晰,主题突出,具有现实意义,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19 11:37:38
  作者行文流畅,语感亲切自然,对往事的回忆折射了时代变迁的脚印。如果一个生机盎然的村庄只能去记忆里去寻找,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社会的悲哀。社会的进步,村庄也应更加美好。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19 11:42:59
  文中的村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曾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二十个村庄在消失,这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且不说这个数字的真正内容是什么,但从侧面揭示了一个很严肃的现实问题,村庄危机。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3-19 11:43:29
  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远方的呼唤        2018-03-19 15:05:17
  谢谢老师的精心修改和点评!顺祝春安
5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18-03-19 19:09:12
  故乡依旧在。故乡的人、物、景,萦绕在作者的心头, 故乡有浓浓的乡情。岁月里,故乡给我们最深的记忆,最难割舍的情怀。曾经的艰苦日子,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改变了穷日子。日子虽苦,但有亲情在,日子就有了奔头。童年的乐趣多多,让苦日子有了欢乐。村庄遭受两次洪灾,村里人渐渐里开了村庄。村庄的衰败让人心痛。村庄会不会消失,村庄里的一切会不会只能留在记忆中?读过文章,心里久不能平静。我们期望更多的村庄有它的发展,有它的美好。而不是只留给我们一个回忆。问好作者老师,祝好。
6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3-19 23:10:47
  作者叙述着记忆中的村庄,也在描述着透着清贫的苦乐年华!那时候生活虽然艰辛,但是村庄在一点一点进步,现在的日子好了,村庄却没了!让我们再见故乡面目全非,留下的是残壁破瓦,一片荒凉的狼藉!亲切的乡音成了永久的记忆!深深地惋惜淡淡的忧伤说不出的滋味……
7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3-20 07:43:23
    问好作家,拜读佳作——放牛娃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我们可以在山上敞开喉咙南腔北调地放歌、狂吼。有时候把牛赶到山上后,漫山寻找野果和蜂窝;还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搬来山石盖起石头小屋,美其名曰“山神庙”;有时会在牛儿下坡、退却的路口用石头垒起一道石堰,切断牛儿的退路;赶牛下山后,把牛聚集在一起,我们就在小河里捉小鱼、逮螃蟹,直到日落时分,才依依不舍地赶着牛回家。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