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山多娇】蒸笼(散文)

精品 【江山多娇】蒸笼(散文)


作者:樱雪 进士,8998.9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17发表时间:2018-03-25 14:26:55

【江山多娇】蒸笼(散文)
   众所周知,蒸馒头时离不开蒸笼。不管是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还是早已远去的艰苦岁月,馒头与蒸笼肯定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时至今日,只要在吃饭或者想到家里过去蒸馒头时,我总会想起那一段与蒸笼为伍的漫长岁月以及当年的点点滴滴。虽然往事已远去多载,但记忆依然深刻,印在脑海里的往事依然会时不时地触动我的心扉。
   只要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都喜欢吃馒头,顿顿吃,天天吃,好像永远都吃不腻似的。在陕西,不管是哪户人家,通常买十斤大米能吃很长很长的时间,但买来或者自己蒸的馒头却完全成了另外一码事——往往就是三两天的工夫,便会被吃完的。相应的,馒头便成了陕西人餐桌上的最抢手的主食。基于这些原因,对家里的蒸笼,我们都很爱惜,不管什么时候见了,都要小心摸摸,仔细观察一会儿,如果发现有损坏的痕迹,便会马上修理修理。
   关于蒸笼的那些往事,我记得很清楚,只要家里的馒头快要吃完时,遇到阳光灿烂的日子,母亲便会吩咐我将摆在厨房里的蒸笼拿到户外,放在太阳坡下晒一晒,这么做是为了延长蒸笼的使用寿命。在那一段艰苦的年月里,不管干什么事,都要认真考虑,能节省就必须要节省,不能浪费任何的资源。同理,对待蒸笼,也是如此。只要听到母亲的吩咐,我便会兴高采烈地跑进厨房,将那些蒸笼依次抱到户外的太阳坡下。那时,我非常激动,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仿佛就在那个瞬间,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很伟大。当我将所有的蒸笼全部抱出来后,并不着急去玩或者离开原地,而是静静地待在一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的蒸笼。金灿灿的阳光洒满大地,沐浴在艳阳里的蒸笼散发出一缕缕淡淡的竹子香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身旁的香味越来越浓,我的双腿早已失去了知觉,就痴痴地站在原地,不断贪婪地吮吸着独特的香味,用心体会着蒸笼带来的甜蜜。
   那一刻,我的心里真的很甜很甜,就像吃到了香甜可口的饭菜或者糖果一样,但我却不知为什么,只是觉得自己不应该马上离开原地,而要继续和那些蒸笼待在一起。这究竟是为何呢?当年,我没想明白,但到了今日,我早已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我之所以有那样的举动,完全是已经懂事的体现。蒸馒头时肯定要用到蒸笼,相应的,对待蒸笼,我便会像爱馒头那般的喜爱。每次晒蒸笼时,我会一直待在一旁,边想着香喷喷的馒头,边小心抚摸着眼前的蒸笼。或许是我过于专注了,又或者说那些鸟儿也很喜欢蒸笼,只要是晒蒸笼的日子,那些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也会飞过来,落在不远处的空地上,遥望着我以及那些散发着独特香味的蒸笼。部分胆子大的鸟儿还会轻轻地落在蒸笼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向我诉说它们心中的喜悦之情。
   到了蒸馒头的日子,那些蒸笼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平日里,它们不是待在厨房的角落里,就是在户外的太阳坡下,价值完全体现不出来。母亲忙着揉面时,我就会将晒好的蒸笼全部拿出来,依次摆在厨房里的小木桌上,然后拿来油布(指:浸有食用油的棉布)仔细擦拭着蒸笼内部,直到擦得闪闪发亮为止,我才会满意。这么做,是为了防止馒头粘在蒸笼上。这个活,我干得非常好,家里每次蒸馒头,我都会抢着干,而且总有使不完的劲,在自己看来,不管面前有多少蒸笼,我都会干完的。等我忙完这些,母亲那边也忙得差不多了。
   母亲一声令下“把蒸笼端过来”,我便会马上端起一个蒸笼朝母亲走去,母亲笑眯眯地望着我,用沾满面粉的手轻轻摸着我的小脸,并不断地夸奖我能干、懂事,虽然脸上有了面粉,成了小花脸,但我依然笑得很开心,喜得心里甜滋滋的。母亲将做好的馒头依次摆在蒸笼里,等摆满后,便会吩咐我将摆满生馒头的蒸笼端到户外的太阳坡下,让那些馒头也吸收一些温暖的阳光,这在当地称之为“泛馍”,目的是为了将酵母菌的作用尽快发挥出来。馒头的口感如何,泛馍是很关键的步骤,必须掌握好时间,否则就会导致馒头吃起来,不是没味道,就是酸酸的。母亲传授给我一个办法,很简单,但却实用。只要摸摸蒸笼,感觉到很热时,就说明馒头已经泛好了。到了那时,我就会将摆满馒头的蒸笼再次端回去,等锅里的水烧开后,直接上锅蒸。
   鼓风机“嗡嗡嗡”地吼叫着,灶膛里的火“呼呼呼”地燃烧着,隐隐约约间,我还能听到热锅里的沸腾声,但那一刻,我最在乎的依然是热锅上的蒸笼。只见那些蒸笼被母亲用棉布围得严严实实的,没有任何一处缝隙,这么做是为了保证蒸笼内部的密闭性,说简单点,在蒸馒头的途中不能漏气,否则会影响馒头的口感。因而蒸馒头时,所有的蒸笼都会被紧密地包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腾空而起的热蒸汽越来越浓,蒸笼的周围顿时被热蒸汽包围。那时,我特别担忧,总觉得热蒸汽中的蒸笼很难熬。它们的感觉究竟是舒服还是难过呢?我不断绞尽脑汁苦想着那个问题,但想了好久依然不明白,只能向待在一旁的母亲求助。母亲听了后,微微一笑,带着肯定的语气对我说,它们都非常舒服,而且心里也很高兴。但我还是不信,母亲笑了笑继续说,蒸出来的馒头肯定有裂开的,那就是它们高兴过头的缘故。听了母亲的话,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在脑海里仔细回想着往日里的情景,在那一刻,我认为母亲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每次蒸馒头,都会出现那样的情况。想到这里,我不再担心了,心里欢喜极了。
   馒头出锅后,母亲总会拿着那些裂开的馒头对我说,你看看,是不是我刚刚说的那样?我很开心,小心抚摸着蒸笼,在心里默默地向它们致谢,感谢它们再次为我们蒸好了香喷喷的馒头。馒头刚刚出锅,母亲就会及时将所有的馒头翻动一下,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温度下降后,馒头直接粘在蒸笼上,因而这个活要及时干,绝对不能有丝毫的耽搁,否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待所有的馒头凉了后,母亲会将它们全部收集在厨房里的瓷盆里,然后将蒸笼仔细擦洗一遍,再将之拿到户外晒一晒。如果发现有破损的地方,自己能修理的话,就修一修,如果是大毛病的话,就只能等专门修理蒸笼的师傅了。
   “修理笼——,修理笼——”只要耳旁传来那样的吆喝声,母亲准会将家里需要修理的蒸笼让我拿出去,让那位老师傅修一修。每每那时,作为小孩的我们都很高兴,边拿着自家的蒸笼静静地待在一旁等待,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不断紧张忙活着的老师傅:只见那些不是这里破了就是那里有毛病的蒸笼纷纷在他的手里重新变得完好无损,大家都乐得嘴角翘得高高的,心里甜蜜极了。在那时,家里的蒸笼无异于很值钱的宝贝,如果没有蒸笼,我们就吃不到香喷喷的馒头,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活就无法维持下去。因而对蒸笼,我们都是爱到骨头缝里的,甚至比对待自己,还要认真仔细一些。
   在曾经的那些年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看到蒸笼是完好无损的,我就会觉得心里是甜蜜的;要是发现它哪里有破损,我的眉头便会紧缩成一团,心里也非常的难过。但好在还有会修理蒸笼的老师傅总会在第一时间来到村里,为我们修好那些破损的蒸笼,给我们再次带来欢乐。久而久之,蒸笼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和亲人是一模一样的。
   几十年的漫长光阴一闪而过,周遭的很多事物都变了,相应的,蒸笼也有了很多新样式。如今,蒸笼依然存在,可现在的蒸笼早已不是过去的蒸笼。曾经的竹蒸笼已经渐渐被铝合金、不锈钢之类的蒸笼替代,蒸馒头时也不用像之前那样要很仔细地擦拭,更不会出现损坏之类的现象。我家的蒸笼也换了好多年,每次蒸馒头时,母亲总会给我提起过去的那些事,而我也会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追寻着昔日的印迹。
   不得不承认,铝合金、不锈钢之类的蒸笼给人们的确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有一些遗憾。比如:用这一类的蒸笼蒸馒头时,蒸出来的馒头口感就不如曾经的蒸笼,而且透气性能也不好,时常会导致蒸好的馒头出现一些不理想的状况。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蒸笼的内部依然采用竹条,外围用不锈钢或者铝合金。这样一来,馒头依然是熟悉的味道,和过去相比,没有任何区别,而蒸笼也很耐用。
   毋庸置疑,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应该只追求方便,而要将那些看似已经没有用处但却具有特定意义的东西再次捡拾起来,令其产生价值,并带来深远影响。

共 32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蒸笼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厨房用具,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不同社会的变化,蒸笼的材质有了改变,但是蒸笼在现实生活依然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陕西人都特别喜爱食用蒸笼里蒸出来的馒头,天天吃,顿顿吃,仿佛永远也吃不腻,这种饮食习惯自然更加离不开蒸笼,对蒸笼会格外珍爱,平时无论使用还是闲置一边,都要细心保管,维护它的使用寿命。基于蒸笼与人们的紧密联系,对待它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单单是母亲小心使用、精心保养它,就连“我”也像大人一样爱护它、管理它。每当帮助母亲晾晒蒸笼、蒸馒头时,除了对馒头的香美陶醉以外,更对蒸笼有种珍惜之感,因为在艰苦岁月,“我”从小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地体会到母亲那一辈人的朴素生活,人们对蒸笼的依恋到任何时候都是分不开的。文章语言朴实,感情醇厚,描写细腻,生动感人,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依恋、对往昔的追忆、对纯真事物的怜惜之情。一篇充满正能量的佳作,力荐共赏。【丁香编辑:庄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327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8-03-25 15:25:04
  鼓风机,蒸笼,这些物件特别熟悉,很亲切,像是眼前又出现童年时光,围坐在灶台旁,摇动鼓风机,看着沸腾的热气,真美。
天使的左翼
回复11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5 15:28:03
  是啊,坐在锅台前,望着灶膛里的火,听着鼓风机的声音,闻着馒头的香甜,那感觉,贼爽快啦。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阅读拙作并给予暖心点评,祝老师快乐。
12 楼        文友:巍巍昆仑        2018-03-25 15:29:29
  文章描写欢快,带着童真,走进光影时代,那一笼笼母亲蒸出的大馒头,看着就想吃,就会饿,哈哈。
回复12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5 15:31:02
  要问什么样的饭菜最好吃,恐怕不是那些大鱼大肉,而是母亲做的那一盘咸菜、蒸的馒头、包子,只要是母亲做的,都是天下最美最美的美味。祝老师开心。问好。
13 楼        文友:巍巍昆仑        2018-03-25 15:32:13
  读到文章写馒头裂开一个口子,想起小时候每次母亲打开锅盖,我都会看见馒头咧嘴笑,母亲就会说,馒头开花了,是好兆头。还有一段童谣,王小二他妈,洗脚水把面发,蒸一锅馒头大开花,哈哈哈。
回复13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5 18:00:39
  没错,馒头裂开,那是吉祥的象征。过去蒸馒头时,遇到那样的现象,我们一家人都争着抢吃那样的馒头。感谢老师分享您的生活阅历,祝您周末愉快。
14 楼        文友:香香公主        2018-03-25 16:16:45
  突然发现,男人较之女人对厨房更有感情哦。把人间烟火顺手拈来,对于文字的运用已经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了。
回复14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5 18:01:44
  感谢老师点评。老师谬赞啦。对厨房,肯定是女人更细心些。对于蒸笼而言,每个人都有一份特别的情。就算不吃馒头的南方人,也是一样的。感谢老师鼓励,祝好。
15 楼        文友:江山娇        2018-03-25 18:10:35
  细节描写很棒——晒蒸笼、擦蒸笼、修蒸笼……这些细节,都能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蒸笼的热爱。非常好。
回复15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6 07:46:34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什么东西都有,只要认真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真理。感谢老师点评,祝好,祝开心。
16 楼        文友:江山娇        2018-03-25 18:11:20
  如编辑所言: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细细品读,感受很深很深。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捡拾起来,很好。
回复16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6 07:47:12
  我们的确要将那些看似没用却有一定内在价值的东西捡拾起来,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再次感谢老师点评,。问好。
17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18-03-25 23:47:10
  仿佛闻到馒头的香味,看到白胖胖圆嘟嘟的馒头,刚出笼的馒头,没有菜也能吃几个,长长久久的回味。谢谢老师分享美文。遙祝春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7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6 07:47:59
  没错,刚刚出锅的馒头,不夹菜,也能吃好几个。那香喷喷、圆嘟嘟的馒头,非常招人爱。感谢老师鼓励,祝好。
18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8-03-26 22:19:45
  蒸笼,是厨房的老物件。看见它就想起蒸馍、蒸包、花卷等面做食品。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也给人们生活做出了贡献。我们当不能忘记。就像作出贡献的人,我们更不能忘记一样!拜读乡党老师的美文,深受教诲、启迪!学习了!
回复18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7 07:48:25
  问好乡党老师。对于蒸笼,只要是北方人,就有一份深情。我们吃的馒头、包子、饺子,等,都离不开蒸笼。关于蒸笼的故事,老师 比我深刻得多,期待老师多多指点。祝开心。
19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3-27 09:10:38
  樱雪老师的文章语言甜美,感情细腻,乡土气浓,生动感人,对往昔的依恋、对母爱的回味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内心。
回复19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7 09:46:09
  由衷感谢孙老师的精彩而细致的点评。老师的点评,囊括了拙作的主题,并给予实质性的升华,可谓是精彩之至啊。老师的鼓励,我会铭记于心。祝您开心。
20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3-27 09:19:23
  各地的饮食习惯大同小异。但我对文中的泛馍的做法感到非常稀奇。在我们豫北,都是等酵母菌发酵至恰到好处时才做馍,是不用晒太阳泛馍的。
回复20 楼        文友:樱雪        2018-03-27 09:47:21
  我们这里就是这么做的。说到饮食,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说道在里头。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之处。感谢老师点评,感谢老师鼓励,祝您生活愉快。
共 26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