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新锐力】根藤兄弟(小说)

精品 【看点·新锐力】根藤兄弟(小说)


作者:王能伟 进士,6257.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53发表时间:2018-04-05 11:24:42
摘要:爷字辈是根,父字辈是藤,堂兄弟就是藤蔓上的绿叶。王家沟王氏家族的四房头人丁兴旺,延续下来的根藤兄弟一大家子,盘根错节,藤壮叶茂,表面看似一支很团结的队伍,在王氏家族中起着领头雁的作用,令其它房头羡慕。槽里无食猪拱猪,王老八与王老九干了一架,虽都不曾伤皮毛,但打出的是一种气愤,也打出了王氏家家族众多堂兄弟间的甜酸苦辣的生活。

【看点·新锐力】根藤兄弟(小说)
   当阿娘说到这里的时候,王老八也很激动,更加气愤,阿娘,王德武这种做法不对,让俺瞧不起他!他也不配让俺叫他“二伯”,以后,俺就直呼其名算了。
   周大英说,老八,人后的时候,你可以叫他名字,但在人面子的时候,你还得叫他“三伯”,不要把手指头塞进那奸滑的老东西嘴里咬。
   王老八说,阿娘,俺不是在乎那顿饭,而是在他的眼里,根本就没有俺和老六这俩侄儿。
   周大英说,老八,你说得对,你阿爹也气在这里,所以呀,你阿爹自那顿饭后,终于活明白了,懂得疼俺、你和老六了。
   王老八说,阿娘,在天晚上,俺隐隐约约地听到阿爹对你说了些什么,后来就听到你的哭泣声。
   周大英说,你知道那晚上,王德武接客的目的是什么吗?
   王老八摇了摇头,他当然不知道。
   周大英说,你爷爷王耀祖快不行了,棺材板还没做,把家门的人召集起来,商讨做棺材板的事情。你知道的,棺材一般分为四大块:一块盖子、两块帮子、一块底,还有头檐、垫脚两个面儿。按说底和盖最背料儿,而两块帮则需要粗树才能做的美观。酒也喝罢,饭也吃罢了。王德武便宣布说,他和王德双做棺材的两个帮子,大哥王德文做棺材盖子,余下的,他顿了顿,没说出来。实际上,你爹王德全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就是要他做底、头檐、垫脚三个面儿。这哪是什么商讨,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商讨!直接宣布的。你爹王德全哪受得了这般窝囊气,加之先前叫客的气儿,他的心眼又小,气得当时就把桌子给掀了,且大声叫道,你们为啥这样做?不公平!
   周大英顿了顿,喝了口白开水,她显然也有些激动,稳了稳情绪,老八明天就要出远门了,她可不能此时掉眼泪。说,老八,你猜王德武说什么?
   王老八依然摇着头,是的,这事儿,他是阿娘头一回说,也没听到外面传言,这大概是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吧。
   周大英说,老八,王德武说,德全老弟,什么是公平?你要公平吗?那俺就来给你说道说道。他说,俺、德文大哥、德双老弟讨婆娘只花两袋米,而你讨婆娘花的是俺们家的一头牛!你说,这公平吗?你的一头牛能买俺们的两百袋大米!老的对你好,你现在背点儿亏是应该的!这就是公平!你阿爹听了,肺都气炸了,大骂道,王德武,你就是坑俺!骂着,他便顺手操起凳子要砸王德武。还没等他出手,王德双在一旁喝斥了一句,还得了了,翻了天,给俺打!你的几个堂兄弟便动了手,是王老大带的头,把你阿爹按在地上,你阿爹当然是寡不敌众,他只好用手抱着头,任凭别人捶打,但他的两只眼睛好使,看得到。他看到了王老大带头打他,除开王老二没打他,就连那还是小不点儿的王老九也跟着踢了他两脚。说到这里,她强忍眼泪,说,老八,你说,你的那几个堂兄弟该不该打你阿爹?
   王老八斩钉截铁地说,阿娘,他们当然不该打俺阿爹,阿爹是长辈,千错万错,也轮不到他们几个来打他。
   周大英说,是的,你阿爹气都气在这里,回来之后,他对俺聊了这些事情的时候,嘴里不停地骂道,王家的家门老老少少都不是好东西!而且这个气呀,一直怄在他的心里,怄气伤肝呀!他为了争赢这口气,自那天晚上之后,他就彻彻底底地变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而又能吃苦耐劳的人,说实在的,那几年,俺和你俩享了几年福。
   王老八听了,眼泪在眶里打转,他终于明白阿爹为什么会病倒?他是读过书的人,虽说不全是,但怄气确实能把人怄出病来。加之阿爹为了让他们过得好一些,劳累过度,不病才怪。
   周大英说,老八,这些事儿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你也不要激动,明天就要出远门了,阿娘本不打算告诉你这些,这么多年俺都憋过来了,也并不是要求你记恨什么,只是想要你永远记住:打铁要靠自身本事儿硬。去大学了,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参加工作后,一定要把你阿爹这房头的家门给撑起来!
   王老八默默地点了点头,说,阿娘,俺记住了。那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他亲爱的阿爹,他扑到阿爹的怀里,说,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五
   王老八漫无边际地走在街道上,如今,他也早已成为了街上人,而且混得不差,街道认识他的人都尊敬地叫着“王老师”,而不是叫着老八,因为这些人多数是学生的家长,或学生,或学生的学生。可以说,他也是桃李满天下了。也有跟他开玩笑的,比如刚才就遇到一个,是王秃子的孙子王毛子。王秃子早作古,他的孙子跟他差不多,有点儿坏,不学无术,成了街上的小混混,且开了个美容美发店,店里有几个苗条的小姐。王毛子说,爷,这么晚了,还浪街呢,是不是想那个呢?俺那儿有,爷,你去了,俺免费。他气得拳头举了起来,吼道,你个小杂毛,跟秃子一样坏,看俺怎么揍你。王毛子一闪身逃离了,身后留下一串笑声。他在想呀,王秃子也是王家沟的人,但比自己那两个伯伯,总还强一些,他的孙子拿他开涮,但也没有坏心。老小老小吗?没大没小才显得有股亲切感。
   王老八竟然浪荡到了河边,河水是清澈的,天上皎洁的月亮撒下了银辉,在夜幕里闪着金光。要不,怎么叫“金钱河”河?街上的人都说这河里有金子,但自古至今,也没见一个人捡拾块金子。就他理解:水乃生命之源,这清澈、甘甜的河水如金子般珍贵。他选了河堤上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今晚的一架,让他这二十多年来蓄积的心中的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他要好生想想,好好忆忆。
   哎!那金子般的河水哗啦啦地唱着歌,像位温柔的少女。这少女难道不是青春年少时的程百灵吗?
   当程百灵缠着王老八回到家的时候,周大英关了房门,急切地问,百灵,你是个好姑娘,不愁嫁不了个好婆家,为何要缠着俺们老八呢?她的内心也想着儿子娶个二职工,那样以后的日子就是天堂般的好日子,若娶个程百灵,那就是半边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了。
   程百灵听了,格格地笑,她天生就是一笑相,说,阿娘,你看你这话说得多难听,啥为“缠着八哥”呀?俺早就说了,俺与八哥是自由恋爱,你情俺愿的事情,爹、娘是做不了主的。再说了,阿娘是想让八哥讨个双职工吧,俺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俺是无业的人,嫁给八哥,他就成了半边户,生活肯定困苦一些,可是,阿娘,你想过没有?就俺们沟里的条件,有谁个有业的女职工会嫁进来?就算有,那还不得一、二十万元的婚嫁费。八哥,他有吗?他可能得一、二十年的工资才能挣够,而俺就给他省去了这一、二十万元钱,俺一分钱不要,俺爹、娘说了,将来还要帮俺和八哥在街上买房呢,至少给十几万倒贴费,为的就是图个好名声,他们的闺女嫁了个有文化的公家人,吃上了“皇粮”。阿娘,你说呢?
   周大英惊大眼睛,目瞪口呆。
   王老八望着阿娘,面面相觑。他没想到程百灵是个有心人,早把前前后后的事情想了个透彻。
   还在娘俩发呆的时候,程百灵又噼噼啦啦地说了起来,脸上总是兑除不掉的是笑容,俗话说呀,伸手不打笑脸人。多年以后,周大英一直夸老八婆娘,就那一副笑脸,不管对不对,就让你生不起气来。
   程百灵说,阿娘,八哥,你娘俩再往深处想想,那有业的女职工的爹娘,不是当官的,也就是有钱的,像八哥这样贫穷的少之又少,你们能寻得到吗?当官的会对阿娘好吗?有钱的会把钱拿出来给阿娘用吗?沟里千百年来的规矩:门当户对。你们的门能跟谁的户对上呢?俺是无业,但俺勤劳、善良、知情达理,一定不会比那些有业的女职工差。她说得合情合理,竟然还“荞麦地里开白花,别人不夸,自己倒是夸上了”。
   周大英这回没犯糊涂,她没想到程百灵小小年龄,竟能知道这么多人间冷暖、世故,不得不佩服这是一个好女儿,难怪他们家门的红人王德双的小儿子王老九追了三年都没追上?不仅王老九锲而不舍地追,就连王德双、王德武在后面也没少出力。特别是程百灵的爹娘上街时,他俩早就探得了消息,在街订好了酒店,好吃好喝地招待着程百灵的爹娘。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程百灵的爹娘背地里不知在女儿耳根里说了多少王老九的好话,可程百灵就是不听,不当回事儿,反正你要请俺爹娘你就请去好了。当第二次王德双招待程百灵爹娘的时候,爹娘把她的意思也传达了。然而王德双竟厚着脸皮说,俺在王家沟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没有俺娶不到的女子,好事多磨吗?你们说呢?程百灵的爹娘只好陪着笑脸说,是的,是的,是的。至于王德双、王德武在街设宴招待程百灵爹娘的事儿,周大英是不知道的,她只听到王老九要讨程百灵,爹娘都答应了,程百灵也松口了,说是年底要把这门亲事儿给定下来。谁知,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所以,她很迷惑地问,百灵,你是千里挑一的好姑娘,只是……
   周大英顿了一下,没说出下面的话,因为有老八在旁边,她觉得这些事情背地里再给老八讲,而当面讲有些不好,所以就没有说出来。
   程百灵红朴朴的脸蛋上笑出了两个酒窝,问,阿娘,只是什么呀?快说呀,急死人了,俺们现在可是一家人了,一家人怎么能说两家话呢?有什么话就赶紧说吧,别吞吞吐吐的,憋在心里,憋久了会憋出病来的。
   这话不假,周大英突然想到,应该把该说出来的话都说出来,憋在心里会憋出病来,王德全不就憋出病来了吗?但王德全是无处诉说呀。她得说出来,事不过当时,以免以后说出来成了祸根。她说,百灵,俺听沟里的人说,王老九不是在和你谈对象吗?还说你们年里就要走动、看家、订亲三步并作一步走,是吗?
   程百灵格格地笑得更厉害了,那水灵灵的黑葡萄般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她说,阿娘,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道听途说的事情不一定都是真的,那可能是王老九及其爹娘一厢情意、散布谣言的结果。俺正式对你说,王老九想娶俺,那是想都别想的事儿。俺看不上王老九是次要,特别是他那老奸巨滑、笑面虎的阿爹王德双,俺是个直肠子,若真嫁到了他们家,还不让他给欺负死了!
   程百灵的这句可真谓说到了周大英的心口窝上。
   周大英就冲着程百灵的这句话,心里的一切迷惑和不高兴都烟消云散了,王德双压制她和王德全一辈子,现在就是程百灵不答应,她还要求着她答应嫁给俺老八,哪怕花十万、八万的,她也花,就是要做给王德双看看,看看俺的儿子王老八比你的儿子王老九强,这就是一口气!况且,这么好的儿婆娘,却不花一分钱,而且还是真实的。程百灵一口一口地叫着她“阿娘”,这事儿早已是板上钉钉了。她又不放心地问了一句,百灵,你跟老八谈对象这事儿,你阿爹、阿娘知道吗?
   程百灵又格格一笑,说,阿娘,这个事儿,你就得问八哥了。说罢,她笑着把目光移向了王老八。
   王老八忙说,阿娘,百灵她爹、娘对俺很好,杀年猪的时候,还专门把俺接到他们家做客呢,对俺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周大英听王老八这么一说,心中有了数,说,这下俺就放心了。说罢,她就招呼着程百灵、王老八吃饭,吃她的拿手好菜——回锅肉。
   第二天,程百灵就随着周大英、王老八去了地里,收割着金黄的麦子,同时,也收割着喜悦,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程百灵把自己托付给了王老八,而且分文不要,娘家将来还倒贴王老八在街道买房的消息不径而走。这下子,可气坏了王老九,当天就离家出走,发誓:若混不出个模样,就决不回王家沟。王老九的出走可惹怒了王德双,他把气都撒到程百灵的阿爹、阿娘身上。
   那天,王德双俩口子亲自到程百灵家“拜访”去了。
   程百灵把俩人拦在门外,说,伯父、伯母,今天,你们要是找俺阿爹、阿娘的麻烦,就请你俩回去,要想理论一下,就请你俩站在这里把话说清楚,反正俺没打算把你们请进屋!她首先来了个下马威。
   王德双也不甘示弱,说,贤侄女,你是晚辈,俺们有些事情只能找你爹、娘说。
   程百灵说,俺爹、娘是不会跟你们说理的,有话就在这儿说,俺担着。
   王德双婆娘是个满脸有着横肉的女人,她尖着声音叫道,好像生怕左邻右舍听不到似的。她说,百灵侄女,你爹、娘答应把你许配给俺老九的,你们出尔反尔,得陪俺老九的青春损失费,那可是三年的损失费。
   程百灵格格地笑着,说,伯母,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说俺耽搁了你家老九娶婆娘,可俺从来没有答应他呀,有证人吗?或者说是有媒人吗?沟里的小伙子婚嫁时闹得不合,分手的时候,都是媒人出面作证清算财物。
   王德双婆娘尖叫着,你不答应,你爹、娘可是答应了!难道他们吐出去的痰还可以舔回去吗?今天这个事儿要是不说清楚,俺就吐口痰,让你给舔回去!
   程百灵面不改色心不跳,依然笑着,说,伯母,你别搞错了对象,俺的婚姻俺作主,现在是法制社会,婚姻自由,父母早就不能包办了,俺爹娘什么时候答应过你,那只是你们一厢情愿、自圆其说,或者说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罢了,依俺看,你自己吐的痰还是你自己舔回去得了!

共 56754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12
转到
【编者按】接地气的乡土文学小说,讲述了王家沟里几房王家人的琐碎生活与斗争。王老八与王老九的恩怨从年轻时候埋下了,那时候因为一个女人,程百灵。程百灵具有新时代女性独特的个性,敢爱敢恨敢为自己做主,为了能过上好日子自我做主跟了教书匠王老八,从而让王老九埋下怨恨。人活着你强人家就敬重,你弱别人就踩几脚,没有那么多顺风顺水的事,毕竟这就是人生。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小说把人们那种争强好胜的本性给刻画出来了,一个个渺小的普通人物因为生活而变得伟大起来,尤其是兄弟间的那份情义。我们一辈子过不去的坎,或许就是自己心中人为设置的障碍,一旦逾越过去了那些障碍什么纷争便又觉得愚笨了,一切烟消云散,也参悟透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编辑:古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407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懂        2018-04-05 11:28:43
  小说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故事情节丰满,描写细致。整篇读完看透了‘人生’二字。
古懂
2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4-05 13:28:30
  谢谢古懂社长的精彩点评。向古懂社长学习。
3 楼        文友:古懂        2018-04-05 14:19:45
  邻里乡亲,堂兄堂弟,人情冷暖,争来争去,却不过是一道人为的障碍,心胸放宽,眼界放远,方悟本是根藤兄弟。小说语言质朴,描写生动,描画了一幅乡村生活图画,拜读学习了。
古懂
回复3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4-05 14:29:50
  古懂社长的点评到位,受益匪浅。
4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4-05 14:31:01
  古懂社长的点评细致入微,让我受益匪浅。
5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8-04-05 21:30:47
  家族纠葛,最显人性,婉婉叙来,十分可读。佩服至极!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6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4-06 06:54:11
  谢谢快乐一轻生的精彩点评,向老师学习。
7 楼        文友:中岩        2018-04-08 13:20:58
  王老师的小说写的好,欢迎更多老师的作品关注农村农民,农村也是广阔的天地,农民也有很多故事可写。
回复7 楼        文友:王能伟        2018-04-08 13:59:53
  谢谢中岩老师的评论,彼此学习,相互成长。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