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郏县三苏园骑行记(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郏县三苏园骑行记(散文)


作者:明月松间照 秀才,15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35发表时间:2018-05-24 22:37:18


   过纪念馆北行可以看到翠竹掩映的路边的一通思乡园的石碑,石碑正对的是一尊高大的雕像(是河南大学美术系师生的作品。)即苏轼中年的布衣像,只见蓝天白云下,粗犷奔放的线条勾勒出形态逼真,昂首挺立,手握书卷,面向西南的身着布衣的中年苏轼的形象。既显敢作敢为之态,又露思乡思友之情。雕塑建于1986年,塑像高4.2米,像座高3.5米,磨光青石砌成,工艺细腻,手持书卷,表现出敢于进谏,为国为民的豪迈气概,面向西南象征他遥望、思念家乡。雕像前坡上建了25级青石台阶,阶下的甬道上有一奇特自然景观,让人们拍手叫绝:建起的东坡塑像落成不久,四川眉县即来人“省亲”。他们行过三拜九叩之礼,步下25级青石台阶,突然听到脚下传来一种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回声,据当地人辨识,这声音,与消失已久的郏县崇正书院的“哈蟆踏”竟十分相似!故称“金娃迎宾道”。现已被列为全国四大回音地,其成因却仍是个谜。游人留诗曰:“游人拜苏翁,东坡又显灵,躬身来击掌,道上金蛙鸣,挥笔留诗句,音韵尽笑声。”据介绍,当年塑像时,用时不多不少正好66天。塑像所立山岗,旧称峨眉山。苏轼被诬以诗讽刺王安石实行的变革“新法”而陷著名的“乌台诗狱”案中,被捕下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开始贬官生活。大约被贬四年多时间以后,结束黄州的孤独、清苦生活,调用到中原,距离都城较近的汝州为团练副使。来汝州之后在默对当地风土之时,他发现在郡治之东约60里,一个乡曰钓台里、曰上瑞的地方,有山名峨眉,四周芳菲罄逸,远山依约,近峰突兀,与故里名近。其地背也,雄峙扈阳,其地面也清流汝水。观形胜,适可为宅兆之佳地。在又被谪于海南之后,心情郁闷,加之不习当地酷热潮湿气候,遂染重病。产生了“是处青山可埋骨”的愿望。病中曾以书嘱弟弟苏辙:“吾死葬于汝”。病亡常州后,苏辙遵其嘱,安葬兄于此。后来,苏辙故,亦葬于斯。再后来,到了元朝贞初时,知州为之修整,封树筑垣。至顺初,监县忽欲里赤又为竖碑神道。朝绅们请建“广庆寺”获准。至正间,县尹黄公,谒庙时再创建墓祠。并将苏洵衣冠移来,并坟为“三苏”。且塑三苏像以父居中二子列左右,供人们拜谒。
   北行不远就看见原始版的三苏园了。拾阶而上,就到了大门前的神道上。门前的八九株宋柏华亭如盖、枝杆数围、根深干老、枝繁叶茂,遮出一片澄心息虑的阴凉。门前两排的几尊石柱、石马、石羊,虽无帝王陵前的高大壮观,但制作得也算精致到位,历经千年的风雨,虽有些残破,却是因为它们与翠柏青松、流莺飞燕一起,伴随着三苏度过斗转星移的岁月,让近九百年的后人代代敬仰!三苏园的入口是一个规模不大的门楼。门楼上悬一匾额,上刻“三苏坟”,乃启功先生的手迹。两侧有一副楹联:“一代文章三父子;千秋俎豆两峨眉”,道出了后人对三苏尤其是苏轼千秋不减的崇敬。入得门去,仰面是一个青石牌坊,楣端刻的是明人王尚綗所题的“青山玉瘞”四字;左右石柱上所镌则为苏轼《狱中示子由》中的一联:“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牌坊右侧的石碑上“苏园听雨”四字;牌坊左侧的石碑上刻着著名诗人臧克家所题“仰望东坡”四字,在石坊横匾的背面镶有一块石刻横幅,细看为清道光四年郏县县令李虎臣重修三苏坟时写的“祭三苏文”,文字虽已漫散不清,但仍能感到后来的人对苏门三学士的敬仰之情。
   走过石坊便是飨堂(即三苏祭殿),元代所建,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建。是古代官员拜谒三苏时陈列供品,悬挂挽联、挽幛、祭文、颂辞等的场所。祭殿内陈列历朝历代对“三苏”的纪念性碑刻。其中有一篇新刻的落款李方叔的《祭东坡文》,“德尊一代,名满五朝。道大莫能容,才高为累。惟才能之盖世,致忌嫉之深仇。久蹲登(加足字旁)于禁林,不遇故去,遂漂零于瘴海,卒志于行。方幸赐还,勿闻亡鉴。识与不识,罔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仿!皇天后土,知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系斯文之兴废,与吾道之盛衰。兹乃公议之非独门人之私议。”还有一块镶嵌在墙壁上的石刻悼念诗,石面已被游客摸得乌光铮亮。“少小颂公文,今来拜古坟。青山随处是,夜雨几回闻。名著何须相,途穷不忘君。挺然留大节,道学听纷纷。”落款北山李之英。
   走出祭堂,北行是青砖铺地,青石围边南北长12.10米,东西宽13.10米的祭坛,为明清筑台围栏式祭坛,是历代拜谒三苏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祭坛北面就是三苏墓园。墓园里柏树森森,庄严肃穆。在一方祭坛后面并排着三座坟,三座坟冢由东北向西南一字排开,东北第一墓为苏轼墓,中间为苏洵衣冠冢,苏洵去世后归葬四川眉山祖茔,这里是其衣冠冢。苏老泉供桌上的香炉石被视为“摸福石”,(当地一首顺口溜这样说:“站立祭坛闭双目,直行向前去摸福,谁能摸住香炉石,万事如意尽是福。”据说古代一些学子上京赶考路过此地,总要来此摸一摸,沾点儿三苏的灵气。)不经意间见几个中年男女也闭上眼睛伸出双臂由南向北走向摸福石。西南为苏辙墓。陵园内遍植柏树,参天蔽日,这里的柏树,“数不清,砍不断,长不直”。树干均向西南方倾斜,传说是三苏品德感动草木,草木皆随其心意所向,遥望其家乡四川眉山县,几百年来被人们称为“思乡柏”。郏县八景之首就是“苏坟夜雨”,此景就在苏坟院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柏树林中发出一种酷似下雨的声音。清代顺治年间郏县县令张笃行拜谒三苏,夜深人静之时,忽听门外雨声大作,开门观看雨景,但此情此景竟使他感到十分意外,屋外不但没有下雨,反而月明如昼,断言此乃苏坟奇观,遂写词留念:“风声瑟瑟雨声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湿襟”。后人屡试屡验,称之谓“苏坟夜雨”。墓前石案上放有一只香炉,一只瓷瓶,一对石花瓶。游客到了墓前一般都会鞠躬致礼。在树林深处,还有不少石碑,其中有一块石碑上刻着“宋老泉苏先生曾孙箕、筹、符、筌、簟、籥之墓,另一处树林中还看到苏辙次子其后面还有一座“苏氏先贤祠”,门前有付对联“一门皆忠功德泽及百代;三才并秀文章雄视千秋”。另外还有一座“仰苏堂”,门前的对联是“曾以忠直顶天地;故宜方正继坡公”,人文气息非常浓厚。
   出了三苏园,向西南方向南行走不远,来到东坡碑林。东坡碑林是为了纪念东坡先生病逝九百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三苏园的文化品位,纪念东坡先生而建。是继湖北黄岗之后在东坡纪念地兴建的一座有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以苏东坡著名诗、词、文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碑林。1997年下半年着手筹划、兴建,经约稿、成书、雕刻、建廊、镶嵌等项工作,于2000年底一期工程竣工。碑林内汇集了启功、沈鹏、刘炳森、欧阳中石等我国当代近二百位著名书法家书录的东坡先生著名诗文一百三十六篇。碑林总长26l米。东坡碑林内容集中,书法作品水平高,雕刻技艺精湛。内有“大江东去碑园”、“东坡诗词碑园”、“东坡文赋碑园”、“名人书法碑”、“海外人士咏东坡”、“礼赞碑”、“三苏园匠联”和“东坡手迹碑园”。其中“大江东去碑园”更独具特色,百家高歌大江东去,楷、草、行、隶、篆俱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正文100个字,由loo位书法家写100遍,先成书后成林,在全国诸多碑林中堪称一绝。
   随后来到中州名刹“广庆寺”。广庆寺始建于宋仁宗年间,汇集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建筑特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进三院,寺祠合一,建筑布局独特,这在全国是极为少见的。由宋仁宗敕修,宋高宗赐名,所以,历来被佛门弟子和崇拜三苏者所推崇。广庆寺是由“南天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和钟、鼓楼组成。人们都说,这里的钟鼓敲一下好运常在,敲两下一生平安,敲三下心想事成。东厢房内的是文殊菩萨,专司智慧,坐骑青狮,人称智慧菩萨,相传道场在山西五台山。西厢房内是普贤菩萨,专司理德,坐骑六牙大象,人称大行菩萨,相传道场在四川峨嵋山。走进南天门,是满眼碧绿的翠竹,竹子一般喜阴生长在南方,而在苏坟这个十年九旱,打井都不出水的地方,竹子长势这么好,这就是人们所谓的人杰地灵吧,苏东坡生前酷爱竹子,他曾写诗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子也代表了苏东坡高风亮节的品格。在翠竹掩映下的天王殿为清代建筑,内有送子观世音菩萨和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职“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拿琵琶,职“调”,北方多闻天王,手把混元珍珠伞,职“雨"”,西方广目天王,手缠金龙,职“顺”,人们称之谓风、调、雨、顺。送子观音菩萨背后这位是韦驮菩萨,原是佛教护法天神,手中法器有驱魔的作用。广庆寺寺小名气大与苏东坡有着不解之缘,与三苏坟有着密切的联系。苏东坡一生坎坷,与佛家来往密切,对佛教深有研究,和僧人交谊颇深。他一生多次过往此地,每次经过便折道广庆寺院与僧人叙谈。到晚年,东坡给自己起了两个佛号叫“行脚僧”和“苦行僧”,这两个佛号在寺僧中代代流传,在民间,特别是在郏县,妇孺皆知。苏东坡死后,宋高宗为广庆寺赐名,寺院僧人四时守护坟院,每逢春秋大祭和苏拭兄弟的忌日,都要为他们的亡灵超度、安魂。清顺治十六年(1660年),僧人所立的碑刻中说:“郏城西北有上瑞里小峨嵋山,苏坟在焉,广庆寺因而达焉,寺因坟而大显,坟赖寺而永祀矣”。“广庆寺”匾是当代全国书协副主席李铎所书,对联“大江东去思居士,花雨西来念法师”是由郏县人大主任王盘根撰写,全国书协办公室主任于曙光书写。
   大佛殿也叫大雄宝殿,历代虽经多次修整,但建筑风格基本不变。这里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迦叶阿傩还有十八罗汉。三苏祠堂暖阁内保存着元代所塑的三苏父子泥塑像,苏洵居中,苏轼、苏辙侍列左右,三人身穿朝服,面含微笑,栩栩如生,距今已有600多年,是全国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尊三苏父子塑像。三苏生前仕途坎坷,荣辱无定,苏轼父子早已作古,无法与世人交流,但他们却受到人们的瞻拜和景仰。在历史的长河中难免不临劫难,在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时代,当时这里还是苏坟村的学校,学校的领导及师生认为三苏是历史上的真人而不是神,三苏元代的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毁掉可惜,于是就用土坯将暖阁垒住,又贴了一张毛主席彩色巨幅画像,最终保住了三苏塑像免遭破坏。三苏塑像直至今日仍保持原貌,显得更加珍贵。2002年,中国古建专家罗哲文一行来此考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广庆寺大雄宝殿前的“神龟显灵”,同样令人惊异。明朝时,三苏园内的广庆寺立碑以志三苏父子功德,命一石匠雕刻碑座(赑屃)。石匠选用上等青石为料,精雕细刻,完工即运至三苏园,赑屃头部竟然神奇般地变成了棕红色,而且历经千年颜色不变!人们都传这是神龟显灵,喻示大文豪聪明透顶。现在,来往游人都爱摸一摸那红顶子,接接灵气。
   出了广庆寺,往东南走不远,来到东坡湖,天依然是那么蓝,沿着湖边的小土路或滑石路,散漫地走,湖虽不大,却有流泉、有流瀑,占尽了山水的模样儿。湖旁的紫槐花散发着清香,几个孩童在浮桥上晃晃悠悠地前行着。湖心的小岛上长着些稚嫩和不修边幅的梧桐树、一棵枣树、一棵白椿树,小槐树、小竹子、草柏等。一棵棵虽都是小树,却独立地存在着,还有悠闲的石头,和这片天地水色构成了一个对应,一种小。看着蓝天白云下着清澈的湖水,不由唱起了《情湖水》这首歌为着湖水而陶醉,为苏东坡的旷达情怀而敬佩。
   下午五点时,出了大门回望三苏园,恋恋不舍骑着单车踏上归途。一路上思索良久。回味三个多小时的游历,心中对苏洵父子三人除了多了份更深的了解外更多的是敬仰。我也更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生前不仅仅因为他们的文学成就,不仅仅是他们的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更多的是他们虽然历经坎坷,他们胸中永远装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和疾苦放在心中。苏轼之所以生前受到百姓爱戴,死后受到后人的敬仰,不只因为他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受命运的打击,无论顺境逆境他都能变成自己生命里的风景的人格魅力。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为官清廉、吏治风清,在于他心怀百姓、务实为民。他怀有强国富民的宏伟抱负,关心民间疾苦,竭尽全力为百姓谋福利、办实事;他不计荣辱得失,不顾困难压力,不作空论清谈。如范仲淹的话“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长期宦海生涯,让他认识到廉是古今官场最关键的问题,让他梳理出自古至今为官从政的一条铁律:“功废于贪,行成于廉”。遂作《六事廉为本赋》,强调“事有六者——官吏们应具有的六项素质: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他的一生戒奢崇俭,清廉自持,他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每到一地,都留下了清廉、勤政、爱民的美名,无论是在升官,还是遭降职贬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尤其是在降职贬官时,也能做到随遇而安,被当地百姓世代传颂。就像信佛的人眼中一切皆佛,在他眼中,“天无一个不好人”。在习近平主席领导的反腐倡廉的今天,苏洵父子三人无疑是如今为官从政的人们的光辉榜样!为官从政只有廉洁清正、心系百姓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社会才会日益安定,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共 1067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自许昌骑行至郏县三苏园,开篇讲述对郏县三苏园大概的了解,以及骑行途中的见闻和走访,于下午一点多到达三苏园大门前,作者观察记录比较认真详细,从重檐牌坊和门柱对联,到东坡林、东坡湖、苏轼人生格言的石头、苏洵父子三人铜质雕像、三苏纪念馆等一一参观描述,重点介绍了苏轼展厅,将苏轼一生四十年为官的曲折的故事娓娓道来。之后作者又参观了原始版的三苏园、三苏祭殿、三苏墓园、东坡碑林、广庆寺、东坡湖等,下午五点时,出了大门回望三苏园,恋恋不舍骑着单车踏上归途。作者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生前不仅仅因为他们的文学成就,不仅仅是他们的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更多的是他们虽然历经坎坷,他们胸中永远装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和疾苦放在心中。苏轼之所以生前受到百姓爱戴,死后受到后人的敬仰,不只因为他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受命运的打击,无论顺境逆境他都能变成自己生命里的风景的人格魅力。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为官清廉、吏治风清,在于他心怀百姓、务实为民。他怀有强国富民的宏伟抱负,关心民间疾苦,竭尽全力为百姓谋福利、办实事;他不计荣辱得失,不顾困难压力,不作空论清谈。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张弛有度,详略有序,将三苏园完美推介呈现,下功夫之大之深,令人叹服!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5-24 22:38:07
  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张弛有度,详略有序,将三苏园完美推介呈现,下功夫之大之深,令人叹服!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铁禾        2018-05-25 15:20:27
  三苏园原来如此厚重底蕴,令人神往。读过美文。
铁禾
回复2 楼        文友:明月松间照        2018-05-28 19:04:31
  谢谢朋友鼓励!欢迎朋友观光三苏园!
3 楼        文友:明月松间照        2018-05-27 21:45:39
  编辑朋友辛苦了!谢谢朋友精彩按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