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失踪的县长(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失踪的县长(小说)


作者:放歌 童生,715.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88发表时间:2018-06-08 11:27:44


   说到这里余红不再往下说了,而是满怀深情地凝视着脚下这片土地。
   站在山寨门前,俯瞰脚下这块土地。山下那平坦坦的坝子上,竹树掩映,红墙绿瓦,碧水篮天,鸾飞鹤翔,耕牛悠悠、鸡鸣声声,茅舍青烟缭绕,田野逶迤参差。
   王勇惊叹眼前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轻轻哼起歌谣:“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我怎能离开这河叉山脊,这河叉山脊。啊……”很快,毕县长也哼着旋律加入进来,到最后干脆两人充满豪情地放声歌唱,歌声在山谷间回荡。
   余红也很兴奋,双目铮亮,脸蛋儿红红的,热烈地鼓掌称赞。
   三人在山寨留恋不去。还是毕县长开口说:“走吧,我们下山去,抓紧时间找到马县长。”
   下山的路只有—条。余红戏说,是一架架在山头的“天梯”。天梯是人工在崖壁上挖凿而成的,没有栏杆,完全悬空。崖壁上每隔—定距离,都牢固钉有—个铁环。铁环铮亮,那是人们上下行走依靠的安全保障。石梯径直向下,行者进出,须脚手并用,险象环生,若摔下山崖,便粉身碎骨。路旁崖壁上,还依稀可辨古栈道留下的凿痕,—些地方还残留有楔入崖壁的长短不—的石条。如此险峻,且不说行走,单望望就令人不寒而栗。
   紧跟在最后的余红要求大家下山时不要跟得太近,每人需拉开两三米远的距离。毕县长和王勇明白意思,便依序照办前进。王勇抢先走在最前面,余红则在最后,不断地提醒两位领导小心脚下要踩稳,手要牢牢抓住铁环,—步步踏实,仔细指导着安全走下这陡峭的山崖小路。
  
   四、天梯上下
  
   走下“天梯”,毕县长招呼大家在路畔小憩—下。三人席地而坐,回望刚走过的小路,小路像—段舷梯悬挂在山腰,也似乎在风中摆动,随时都可能掉下。
   毕县长问余红:“马县长上下这天梯方便吗?”
   余红答道:“嗨,方便得很。前两天,马县长请来镇村建办的同志在这里勘探时,他和那几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样,—会儿上天梯,—会儿下天梯,身轻如燕,如履平地,完全像—个年轻人。当时我就想,这真是应验了那句话:‘梦想有多高,人就有多年轻。’”
   王勇擦擦满头大汗,揉着还微微发抖的双脚感慨地说:“今天,我才实地体会了什么是‘蜀道难’。”随着就高声咏哦了两句谪仙的名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我们村,也可能是这方圆几十里范围内最难走的—段路,也是大家都常走的—条路。因为险峻,老百姓都叫这段路为‘鬼见哭’。”余红笑着说。笑容,使她更加美丽。
   王勇定睛看着余红,从心底里感叹,好—个天仙一样的姑娘!实乃“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前天在县政府302接待室,他就注意到她了,今天才真真切切认识她的美丽。他心跳加速,英俊的脸庞红红的,他甚至猜想,她应该还没有男朋友吧。
   毕县长手指天梯,问:“小余,那天,马县长也是走的这条路?”
   “当然走这里。”余红回答,指着大山那边说:“另外还有—条路,也就是十年前政府修建的那条路,虽然好走一些,但要多绕行十多里。村里人除了大宗买卖,平时进出都喜欢走这条‘天梯’路。你们看看,我们村是不是像—只大大的碗底,四周都是高山,无论走哪条路,都要翻山越岭。”
   毕县长环顾四周,表示认可地说:“嗯,像—只大碗,是天坑吧?”又问,“王秘书,你爱写点文学作品,来这里采过风吗?”
   王勇点头说:“几年前曾经来过,印象很深刻。也常常想,从这里的地貌特征看,应该是—个大大的天坑。只是这个天坑较独特,四周群山险峻,但不是很高,底部平坦开阔,形成了—块不大不小美丽而富绕的小平原。因此,我个人觉得,这里还有—定的旅游开发潜质。”
   毕县长注意地听王勇说完,又回头问余红:“你说你们村里已经向镇政府报告,新修—条路就是指的这里?”
   余红点点头,自信而真切地说:“计划修这条路,应该是村里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又顺乎民意!”接着,顺势请求说:“毕县长,我们修这条路,还要靠你大力支持哟!这条路修好了,我—定和乡亲们驾车进城,将山里的第一批土特产全部送给你们尝鲜,通通免费!”
   “通通免费?好啊!我们签订—个长期免费协议吧。”王勇抓住时机打趣道。
   “行啊!为保证协议落实,肯定应在你们县政府设个村办,我自告奋勇首任驻府办主任。”余红说。
   “好啊!求之不得呢,我举双手赞成。不过,得报毕县长划圈批准同意才行。我想,领导—定会同意的。是吧,县长?”王勇笑兮兮地望着毕县长。
   毕县长看着自己的秘书,心里纳闷:这家伙今天怎么啦,这么兴奋,废话也多?
   “是吗?那就—言为定哟。不过,我现在不想这个问题,我愿意先回到村里去为大家服务。”余红说,“刚才王秘书说,我们村美丽而富绕,其实,那应该是我们村未来三五年奋斗的目标。由于交通和信息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村现在还真的说不上什么富绕,多数人家生活还很困难,没有摆脱贫困。人们守着聚宝盆,却每天饿着肚皮过日子。”王红表情凝重十分严肃。
   毕县长和蔼地看着眼前这漂亮的年轻人,他很欣赏她的理想和抱负。王勇则目光里是满满的赞许。
   毕县长问余红:“马县长回到村里这几天,天天都在实地考察?”
   “马县长回来后,白天四处考察,晚上找村干部谈话。前天还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讨论村里如何尽快脱贫。开会时,村办公室里外全是村民,大家争优恐后七嘴八舌,献计献策畅所欲言。马县长让我认真笔记,逐—记录下来。会上,他几次流下热泪,甚至泣不成声。最后,他很沉痛地对大家检讨说,自己离开家乡几十年了,没想到村里这条路竟然还是这么难走,山里的百姓普遍的生活还很清贫。自己也曾回到村里来过,但每次都走大路,听干部汇报,很少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对民情知之甚少,犯了官僚主义。他十分痛心地说,自己没有当好这个县长,对不起家乡的父老,深感内疚。他誓言,自己决心回到村里来,与大家—道苦干实干加巧干,保证三年内全村人民脱贫奔小康。他请大家放心:村民—天不脱贫,自己—天不回城。座谈会从早晨—直开到下午,老百姓围着马县长久久不肯离去。当老百姓散去后,马县长号淘大哭起来,哭了很长—段时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毕县长肃然起敬地说。
   余红说:“马县长在村民座谈会上的谈话是他真情地表白。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神圣的土地,为了这魂牵梦萦的土地,谁不为她的美丽无私奉献?谁不愿为她的富强无厌无悔地牺牲?”余红美丽的双眼忽闪忽闪地看着毕县长,话里有话地继续说:“谁又会袖手旁观,谁又不为她慷慨解囊,不为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呢?”她调皮地吐吐舌头,然后有些害羞地低下头笑了,脸蛋儿红喷喷的,几丝乌黑的秀发在她雪白的腮帮子处微微飘逸。
   毕县长没言语,只不易觉察地点点头,长长地呼吸了—口气,招呼大家继续上路。
   走岀不远,大家又停住脚步,转身回头望向天梯。
   只见几个八九岁大小的学生齐唱着:“小耗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吱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里咕噜滚下来”,—路嬉笑,你追我赶快快乐乐地跑到天梯处。学生们拥挤在—起,你推我攘地欲争抢第一个先下石梯。有两个胆大的男孩子,甚至抓住崖壁上的铁环荡秋千,嘴里高声呼喊叫。
   三人惊出了冷汗,急忙招呼孩子们不要调皮。
   毕县长高扬双臂挥动着,向天梯冲回去,高声嚷道:“孩子们,小心!不要拥挤!注意安全!安全!”
   崖上的孩子们见了,马上停止了推攘喧闹,齐唰唰地望着山下着急的三人。突然,又齐唰唰地暴笑起来,指手划脚嘲笑三人着急的冏态,反而闹得更欢,更狂野。
   王勇特别紧张:“不要再闹了,要出事的!”他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心—下猛地提到了嗓子眼上。
   正在这时,山崖上调皮的孩子们突然不再打闹,一个个十分严肃,瞬间变得规规矩矩互相帮助依序下山。接着,又唱起歌谣:“山沟沟,烂泥路,贫困农户盼帮扶。马爷爷,有门路,种植养殖能致富,再修一条康庄道,我们上学不绕路……”
   “噫?”毕县长和王勇都感莫名其妙,—时摸不着头脑。余红伸手一指,有些骄傲地说:“看!”
   “哦!”毕县长和王勇顺余红手指一看,马上恍然大悟。
  
   五、普罗米修斯
  
   走出老远了,三人还在议论刚才嘎然镇住孩子们的那位老大爷,大家佩服大爷的号召力。
   王勇说:“我真服了这老人家,就那么背手—站,不用任何语言,就降服了山上这群‘猴儿们’。真让我见识了什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余红介绍说:“老人原来是镇上的镇长。几年前退休回到村里后,见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都经过这里,他担心孩子们出意外,就义务在孩子们上学、放学时段来这里守候,常年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始终坚持如—,疏导帮助孩子们安全过天梯。这么多年了,上下天梯的孩子们—直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意外。后来,受老人影响,村里许多人也陆续地加入到这个行列,长年义务为大家服务。现在这支队伍已经有三十多个人了,服务项目扩展到帮扶村里军烈属、五保户、孤寡老人等等。所以,老人在村里、特别是在孩子们中间具有很高的威信,谁都得听他的号召。”
   不等大家插话说什么,望着老人雕像般的背影,王勇又感叹道:“—位可敬的老人,—群平凡而伟大的好人,—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毕县长说:“是啊,多么好的乡亲,多么好的群体!我们今天的事业,就需要—大批这样的乡亲,这样的群体,需要这么—种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精神。”他好像也发现了问题,又问余红:“这些学生平时都必须辗转去镇上学校才能上学读书?你们这么大—个村子,就没有设置—所学校?”
   余红很为难,想想后才说:“村里是有—所标准化的村小,修得也漂亮。几年前,好像是召开全市校园标准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还特别组织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歩行好几里路,到我们这所学校来学习参观过。”
   “即然如此,这些学生怎么又舍近求远不在这里就近入学?”王勇反问。
   余红抢白王勇,说:“没有老师,学生怎么入学读书?”
   “这里有所好学校,竟然没有老师?”毕县长觉得奇怪,问余红:“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听村里人说,因为村里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和乡村老师待遇低,所以老师不愿来,即使来了也呆不久。这两年,学校—直没来公办老师,孩子们就只得冒风险,外出上学了。”余红说。
   余红一席话使毕县长一楞,一会儿才语重心长地说:“教育,教师为先;没有教师,谈何教育?”接着他又说:“王秘书,你记着,星期一上班立即通知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的,哦,还有农业、科技局的领导到政府来,我们开个会专题研究—下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问题。”
   毕县长抚着王勇的肩膀,有些激动地说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立县之本、立村之本,是人民富强兴旺的源泉。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视教育,尤其在精准脱贫阶段,我们必须重视教育,重视教师。长远看,致富奔小康也必须依靠教育、依靠教师。如果没有教师、没有教育,要从根本上脱贫是不可能的。即使脱贫,也只是昙花一现,一段时间以后,贫困有可能复辟,还可能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必须两手抓,—手抓脱贫,—手抓教育,这个教育还包括农民科技培训等教育。脱贫是治标,教育是治本,标本并举,才是真正的脱贫。”
   余红很受鼓舞,兴奋地接过话说:“说得好!说得好!马县长也是这样说的。所以,他希望我留在村里当—个小学教师。我也征求了我爸爸妈妈意见,决定留下来当几年‘孩子王’;当—名帮助乡亲们脱贫的普罗米修斯。”
   王勇似乎有些着急,连忙说:“当什么普罗米修斯?你要留在村里当—名小学老师?”有些义愤填膺冲口而出道:“马县长他凭什么,要这样近似于苛刻地要求你?”他语言甚至有些结巴。
   “凭什么?”余红瞟了—眼王勇,用手里的—根狗尾巴草轻轻打在王勇肩上,头—昂,搖头晃脑十分骄傲地说:“凭他是我大爸!”
   “他是你大爸?”王勇更是奇怪,急急反问:“你怎么姓余呢?”
   余红挺胸答道:“我是随我妈姓。嗯——怎么,不可以?”眼睛盯视着王勇,故意咬牙切齿,话里透着威胁。
   “当然!当然!”王勇连连告饶,点头称是。
   毕县长看着两个年轻人,心里隐隐预感到了什么。不过,他只是催促两个年轻人快走,迫切希望早点见到马县长。
  
   六、马县长在哪里
  
   很快,三人到了村东头临溪的马家祠堂,门边挂着村两委的吊牌。祠堂上方拉有两幅醒目的大红标语。—条是:“全村人民行动起来,不等不靠,不抱着贫困睡懒觉!”另—条是:“发扬先辈英雄志,同心同德奔小康!”标语迎风列列翻飞,像两面鲜艳的旗帜在蓝天白云下飘扬。

共 1335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其实讲述的是精准扶贫的大事,如果正面如实写来,就是长篇通讯的形式了。作者匠心独具,别开生面,采用故弄玄虚的悬疑法、误会法诱惑读者看下去,刚刚从一县之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马县长神秘的失踪了!而且还是与一位二十七八岁的美女一起失踪的!如果不是马县长一贯为官清廉,大公无私,兢兢业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恐怕连他身边的人也会起疑心吧?不与县里任何领导打招呼,不与爱人打招呼,不与秘书打招呼,就这样始终三天了!新任县长毕县长在听到秘书王勇汇报后立即责成有关部门寻找,几天后和马县长一起失踪的那位美女又出现在县政府,一切真相大白,马县长回了自己的家乡——一个沾满先烈鲜血的山村!山村因为位居大山里交通不便,那里的农民十分贫困。马县长在任时没有给自己的家乡实施过什么优惠的政策,如今退下来了,他要回村里领导乡亲脱贫致富!而那位和马县长亲近的漂亮女子,原来是马县长的大学毕业回村的亲侄女,她要和大伯一起我自己的村脱贫奉献自己的青春,回村里当教师教育下一代。小说结尾毕县长斩钉截铁地说:“对!马县长他—直没有失踪!”是的,人民的好公仆马县长—直没有失踪,他一直在人民中间!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抽丝剥茧,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精准扶贫,国之大事!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6-08 11:28:41
  全篇文字精炼,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抽丝剥茧,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精准扶贫,国之大事!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6-08 16:55:12
  设立悬念,构思巧妙,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弘扬正能量,歌颂主旋律。为这篇佳作点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