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菊韵】乡土医生赵光科(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乡土医生赵光科(小说)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45.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28发表时间:2018-06-29 23:01:37


   在一九二零年的直皖战争中与直系军阀结盟,打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一九二二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一九二四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打败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一九二八年张作霖在黄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加入南京国民政府,奉系军阀消失。辛亥革命后统治西南地区的军阀被称为桂系军阀,桂系军阀以陆荣廷为首,控制广东、广西和湖南。一九二零年的粤桂战争中,桂系军阀被逐出广东,一九二三年的第二次粤桂战争中,桂军再次战败,一九二四年北洋军阀政府任命陆荣廷为广西军务督办,桂系内部的分裂加剧,桂系军阀消亡。滇系军阀最初的由云南新军演变而来,以唐继尧为首的一些新军军官靠在反清反袁斗争中钻营,把云南新军变成一支控制滇政、称霸西南的军阀队伍,这就是滇系军阀的产生。后来,滇系军阀又成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帮凶。晋系军阀以阎锡山为首领,辛亥革命后,阎锡山成为山西都督,建立晋军。
   一九二六年,晋军与奉军联合,打败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占据绥远,扩大了实力,改称晋绥军。一九二七年,晋绥军参加北伐,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这仅仅是六系规模大的军阀,另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如:陈济棠、韩复榘、刘湘、刘文辉、马步芳、石友三、王家烈、唐生智等。总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持续十余年的军阀混战,对中国国内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军阀为在混战中取胜搜刮百姓,扩军备战,大军阀吞并小军阀,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于是各种形式的民间团体、神坛、神兵、土匪、山大王等也相继出现,造成国内局势社会治安的进一步混乱。有历史资料数据显示,从1916到1928年间共发生军阀之间有规模的混战140多次。战争中军阀们为保全自己肯定是要招兵买马、扩军备战,而这些恰恰造成了老百姓的灾难,造成中国经济和民生凋敝、满目疮痍。 
   更为严重的还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它们凭借自己的船坚炮利,继续进行武装侵略,不断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1856年,英法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把侵略的魔爪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沙俄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疆加紧侵略。这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掠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
   美国、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俄国对新疆的侵略,英国对云南、西藏的侵略都发生在这一时期,造成了中国边疆的新危机;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通过《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中国西南门户。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避战求和的态度,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惨遭失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中国继《南京条约》以来失权最多、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德、俄、法、英、日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大举侵略中国,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192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第一次国共合作、举行北伐战争打败北洋军阀。1927年国共合作被破坏,蒋介石在1927年对共产党人实施了“二七”大屠杀惨案。
   据《利川县志》等资料文献记载:利川当时政权不稳,设置混乱,加上随时变换名号和人员,基本处于瘫痪。主要靠有军事力量的人来维持局面。新华革命后,蔡济民,牟鸿勋等组织“鄂西靖国军,”反对北洋军阀,维护境内治安。南坪的余炳厚等在利川、云阳、万县、奉节组织“四邑自治联合会”,进行保境安民。随后,还有湖北靖国军,援鄂川军,于学忠、帽鸿翔、李德山、蓝文慰、田青云、薛子轩、王允、谢彬、宋希廉、朱鼎卿等率部驻扎利川,还有保安师4个先后在利川活动,各区乡也有相对的保安民团和保安队,总队长有县长兼任,下属的保安民团头子有的是委任,有的是自封,称为团总,大队长之类的官衔。如团堡的冉作林就是其中最有实力的一个。当时人称“冉大队长”,也有称它“冉团总”的。
   在如此混乱不稳定的时局里,赵光科能有一个安定的地方来安心学习医学,也真是难得难得,算得是命好,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蒋登红对徒弟要求严格,教学也很严谨,学好一步再进一步,不能随意而来。如果考试不过关,不仅要受到责罚,还要从头学起。赵光科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开始。
   蒋登红规定的课程是:
   一、先熟读医书,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他要求赵光科读完《皇帝内经》《医宗金鉴》《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伤寒杂论》《汤头歌诀》等传统经典著作,具体要求是对每个章节达到很熟悉,重要的能够背诵。
   在熟悉精通中医四诊八纲的基础上,跟着师傅参加实习,学习给病人看病,能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先认识常用的400味中草药,知道每味药的药性。再学会把脉,学会望闻问切,学会对症开处方。第三步,学习用综合分析方法诊断疾病,把中药各自的特点用于治疗,以优质服务于病人。蒋登红特别告诫赵光科说:“做一个好医生首先要立下好的医德,要一切为病者,讲究诚信,这是做医生的立身之本,加上有良好的医术,那你就可以悬壶济世了。”
   二、学习人体知识,熟悉各种穴位和经络,懂得生理、生化、解剖、病理、药学,熟悉内、儿、妇、外、五官各科的诊断诊疗技术;这才具备一个医生的独立行医的能力。
   三、在掌握以上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后,可以学习专门的一项的知识。以上课程,说来容易,学起来就异常艰难。中医学博大精深,光是读书就是几百万字,要熟悉,要记住,谈何容易。但是赵光科没有叫难,一一表示谨遵师命。
   打从即日起,赵光科就安居师傅家后的一间独立小房,赵光科在师傅的招护下,聚精会神的专心研读医书。
   当时利川局势非常动荡。1920年9月,咸丰黑洞秀才王锡九发起神兵运动,很快发展到利川的忠路、小河、黄泥塘、老屋基、又波及到谋道太平和元堡嘴等地。当时任国民党利川知事的宋喜光无法控制,焦躁不安。
   1921年3月,利川谋道神兵首领袁树生、向天宝率兵攻打“四邑联合团”,在谋道太平展开激战。神兵大胜。8月鄂西自治军首领蓝文蔚率部攻克利川……。蓝军军纪涣散,骚扰百姓,激起民愤,遭到利川神兵首领冉裕昆率领本部神兵攻打,很快得到毛坝、纳水溪、兴隆场等地神兵支持……当时任国民党利川知事的王训民手足无措,闭门不出。总之,利川时局动荡,人们心里都有点垂垂不安。
   赵正福担心着儿子的学习,几乎每月都要去蒋登红家里看望询问一次学习情况,顺便给蒋登红送些土产,至于学费那是从不拖欠的。赵光科的学习表现深得蒋登红赞许!说他是个学医的料。
   一次,赵正福来到蒋师傅家,与儿子说起了团堡民团大队长冉作林为了加强自己实力,在武汉寻得军阀王占元为靠山,开始征收团丁,在石龙寺开展军事训练,准备抵抗突发的战事的事情,意思是告诫儿子要珍惜读书时光,让自己富有真才实学,以后有机会用得着的。
   赵光科每日鸡鸣即起,一心埋头,苦读师傅吩咐的医学经典。除吃饭占去时间外,他都是手不离书,上茅厕也把书拿在手里。七八月间,夜里蚊虫萦绕,叮得他腿脚难受。为了读书,他把两只水桶装满水,把脚放进里边,硬是抵住了蚊子的侵扰。夜晚都是读到子时才离开灯火,窗外的虫鸣为他弹奏,天上的星星为他作伴。一夜读下来,扑灯娥往往都要烧死一堆,其他小小的蚊虫也洒满桌面。但是这些,都丝毫不在他的心上。把这些虫子一扫,又继续读起来。
   赵光科读书有他自己的方法,就是边读边做读书笔记,看到书中精要的句子和段落,都要用笔做上记号,划上线条标记。对于特别紧要的话语,还用本子抄录下来。有时还写几段自己的学习学习医学的体会和感悟。
   1920年腊月,赵光科读完了师傅规定的几部医书。蒋登红将要对他进行考核。考核的办法是:一考记忆。看是否能背得书中的内容。具体考法是:第一步是由师傅指定段落,要一字不漏的背出。第二步是由师傅随意读出书中上句,徒弟接着背着书中下句。第三部是由徒弟与师傅对话,谈论自己的学习医学的体会。蒋登红指定要赵光科背诵《黄帝内经》的上卷《素问篇·四气调神论》,这段是具体论述人在一年四季中适应气候变化的摄生法和养生方法中的关键。指出人违反了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出预防和治疗思想的重要性。
   蒋登红师傅翻开书对照着,赵光科放声背诵道:“春三月,此谓发陈①。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②。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③,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势若行云流水,赵光科一字也没有遗漏。只听他继续接着背道:“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④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槀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⑤。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⑥,不亦晚乎?”一段背完,蒋师傅大赞不已。“好!好!不错!”
   接下来是考接背师傅的上句,这个很难把握,你不知师傅背那部书的句子,不只师傅背那一段的句子,如果不是全读全记,那时肯定过不了关的。
   蒋师傅背出的句子是:“太阴手足温无厥,少阴厥冷不能温……”此句乃是《医宗金鉴》的第25段句子。赵光科马上回背道:“厥阴寒厥分微甚,热厥相因辨浅深。”蒋师傅接着背出“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此乃《医宗金鉴》的太虚理气天地阴阳歌,一般人都不会很重视的,可是赵光科没有遗漏。接着背出:“未有天地气生形,已有天地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背得好,不错,你真是用功用心的读书了。”蒋登红夸赞。
   考试继续进行。考试方法变成由师傅读出或背出任意一段,徒弟要指出是那本书里的句子。蒋登红背道:“师曰:人秉五常,有五脏,五脏发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也;五声在人,各具一体;假令人本声角变商声者,为金克木,至秋当死;变宫、徵、羽皆病,以本声不可变故也。”师傅话音刚落,赵光科马上回答:这是《伤寒杂论》里的论述。蒋师傅点头:“好,你读书合格,通过考试了。不过,我还要看看你对医学的领悟如何,接着,蒋登红查看其赵光科的读书笔记来。

共 29817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一个乡间医生的传奇人生故事。从出生便不平凡。饱读诗书却入仕无门,只好转而学医。在老师的辛勤教授下学成本领。风云变幻,世道不平,赵光科在团堡凭着医者仁心立足。一代名医名扬乡间。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8-06-29 23:06:45
  赵光科的人生经历起伏不平,在那个时代能潜心于医道,终成一方名医,与他的认真刻苦分不开。感谢赐稿菊韵,问好夏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7-01 10:52:36
  谢谢大帝之星的精彩鼓励
2 楼        文友:雨后咖啡        2018-07-01 06:07:13
  年轻时候的辛苦奔波,让人生有了一定的积淀 ,那就是财富。问好老师,期待精彩继续。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7-01 10:51:59
  谢谢大帝星精彩简明的好评!辛苦了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7-01 10:52:53
  为哀求公司修网,我几乎大哭了!没得官员为百姓说话!
   6月29日夜10.20分,我的电网被夜间飞行的挖挖机拉断后逃走,害得我多天不能来学习,哀求电信公司一天一夜,刚才才修复几分钟,贫困山区的老人上网很艰难,没得人给予声援!很艰难!谢谢大家体谅!为哀求公司修网,我几乎大哭了!没得官员为百姓说话!
活到老学到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