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芦苇心语(散文)

编辑推荐 【冰心】芦苇心语(散文)


作者:京城散人 秀才,170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982发表时间:2018-10-15 09:14:53
摘要:同样一类物件,同在一片云天下,却面对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华丽转身、经几番磨难终登上大雅之堂,有的却看不到冬雪红梅,被毫无创意、简单粗俗者无情毁灭……

【冰心】芦苇心语(散文)
   戊戌年,又是一度中秋月。那晚,我婉拒几位朋友“花好月圆欢聚一堂”的邀请,一如往年——黄昏之后、关闭手机、屏蔽杂想,迎清爽西风、沐皎洁月色,在社区散步,为让恬淡心境融入追怀与憧憬……
   八年前,我选购这片社区作为居所,多因理想环境。下楼,可沿着斜坡入绿丛,感受曲径深长,花木葱郁。步履所至、目光所及,可见石亭假山、静听近邻吹笛。有时,迈上一处水畔台榭,长者敲棋之声清脆悦耳;喷泉花池之水如伞如盖,精巧石雕、拱形石桥、岸柳低垂、金鱼戏水……最喜爱处,便是社区那一流水系,或集聚成湖,或蜿蜒向远。仲秋之际,潋滟清波中,一丛丛芦苇呈现粗实、密集挺拔,顶端红褐色花穗摇曳生姿。在水月间、秋风中低吟浅唱,给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平添几分野趣。
   记得少年时,鉴于父亲的影响,忽然对中医药学生发兴趣。那天,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看到了芦苇“浑身都是宝”,譬如,“芦叶,治霍乱痈疽。芦茎芦根,清热解毒。芦花,充填枕头可以清脑。”多么有情的芦苇!当时,我眼前似乎看到,一代名医,伫立芦苇荡前,深情凝望……
   一轮圆月渐渐升起,柔曼清辉与满目秋波悄然对接,水景进入相对宁静时段。忽然,我听到芦苇集群在悄然对话……
   他们细声细语地说,世事真像一场大梦!人生谁知几度秋凉!每当我们形态密集、粗壮挺拔之时,也就到了被物业人员“剿灭”之日。不知是考虑防火原因,还是基于秋冬风紧、我们的花穗、残叶四散零落、影响环境清洁?每当北雁南飞、霜林红遍之际,支撑一抹秋色的姐妹们,便消失殆尽!
   我以心语告知芦苇——世间万物万事大抵如此——诗情画意,常在冰冷的现实前、貌似充分的理由下,由勃发转为萎缩、扭曲,由光鲜转为暗淡、凋零,甚至泯灭。
   芦苇点头称是。一缕清风吹来,她们以对话思忆但年……
   数年前,她们是以根茎形态,被人从故乡——雄安新区白洋淀带到这楼群高耸、人设水景之内。尽管身在帝都、陪伴亭台,那一抹乡愁又怎能摆脱!尤其思念至今守望在华北面积最大、连片淀泊中的姐妹们。每每在深秋到来时,她们会重塑形体、涅槃重生。
   被楼群灯光环绕其中的芦苇悄声告诉我,每到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每当密集芦苇走向干枯时,白洋淀芦苇荡内,便有一叶扁舟由远而近。一双充满爱意的目光注视着她们。
   相依相偎的芦苇,早已获知——数千年前,华夏大地中国第一本诗经中,便记述了她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千余年前,被诗歌群体称为“诗奴”贾岛吟诵的“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是她们面对秋景的心声!
   从一望无际淀泊中移到京城的芦苇群体,以低诉态势告诉我,千百年来,她们的祖先,与很多花草相似——春夏水景显清华、秋冬凋敝无人问。幸好10余年前深秋之际,白洋淀一叶扁舟渐行渐近,一位拿着望远镜、放大镜的中年人走近她们。他没有砍伐芦苇,更没有为“安保”对苇杆荻花一火了之。而是以深情目光注视着她们,用放大镜认真观察她们,而后,采撷部分芦苇杆,潇洒而去。
   芦苇“众姐妹”岂能忘记!从那天起,深秋的白洋淀之畔,常出现那位中年人身影。或持书册凝视芦苇,或持苇杆陷入深思,或走近渔家反复询问,或支起画板细心描摹……一日,中年人以激动形态记下调研收获——多年来,所谓“织席太软,打箔太短,四六不成材”的“打蔫苇芽子”,正是自己理想的芦苇艺术画原料。这种被称为“芦苇垃圾”的苇芽子,如果精选,便被发现有较好的韧性、有天然花纹,最可贵之处,在于这种“蔫苇”在没水情况下,基本可以破开,如果水一浸泡,便愈发平整,由此可塑性大增。
   继而,这位勤于探究、乐于创新的艺术家,开始利用“打蔫芦苇”特性,借自身国画教师的专长,精致苇编画,使之融入白洋淀水乡意韵,成为造型独特,充满灵性的艺术。
   芦苇姐妹们自然深知,精美芦苇画从选料到成品,要经历“脱胎换骨、百般煎熬”。要进入芦苇定型机感受1000摄氏度电热棒的熨烫压平,要被砂纸细细打磨抛光,要按构思中的构图精心修剪,要依据芦苇的花纹,粘贴理性图景……
   “芦苇姐妹”自然记得,数年后,那位中年人以芦苇画制作的《渔女晚浴》、《芙蓉锦鸡图》、《牧鹰》、《古莲花池》等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动物神情栩栩如生、做工一丝不苟,由此,被国内外艺术家、知名人士、博物馆所收藏。其中,《双宿双飞》被荷兰驻华大使赫非烈带回国内收藏。那位变腐朽为神奇的“有心人”,创建的工艺品有限公司门前,常聚国内外游客,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心人”,被评为河北省工美大师……
   我听着“芦苇姐妹”的叙述,心潮起伏、感慨万分。
   同样一类物件,同在一片云天下,却面对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华丽转身、经几番磨难终登上大雅之堂,有的却看不到冬雪红梅,被毫无创意、简单粗俗者无情毁灭……
   边想边走,我回到家中。捧着一幅从白洋淀带来的芦苇艺术画,从十三层向下凝望。但见那片面积不大、但长势良好的芦苇沐浴在清亮亮的月光下。我真切祝愿她们能得遇知音,以轻薄之身、守望之念,换取一个说法,升华一种品质。

共 20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芦苇生在浅水中或低湿地,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对水分的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长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芦苇群落。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作者在文章中描写芦苇,是从感性出发,再延伸成拟人的写法,先是将普通人将它们在长成时剿灭,而没有发现它们对画坛可以做贡献的资质视而不见,但终于有一天,一位中年人却发现了它们独特的品质,将其开发出来作画。整篇文章既写景又写人,既用了拟的人手法使文章中的主题更加明确,也很好地将自己的情怀表露了出来。是一篇游记散文佳作,感谢赐稿冰心,也希望在冰心可以经常看到作者的手笔。【编辑:红袖揽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袖揽叶        2018-10-15 09:17:27
  问好作者,每次编辑京城散人老师的文章都是一种学习。
红袖揽叶
2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10-15 10:06:15
  红袖揽叶,编评辛苦。深秋一片成熟丰满。愿冰心社团文友作品也呈丰硕之景!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3 楼        文友:孙鹤        2018-10-15 19:10:18
  通过拟人的手法,描写一段关于芦苇的前世今生,曾几何时,她们也是登上大雅之堂的高贵之客,可如今,却已另外一种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由此,作者抛出了一个很有哲理性的论点,有的华丽转身,有的无情毁灭,这正是这个世界缩影,无指向性的路,才最有趣。拜读老师佳作,问好,秋安,敬茶。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