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七色堇(小说)

精品 【看点】七色堇(小说)


作者:王能伟 进士,6257.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08发表时间:2019-01-04 10:29:58
摘要:七色堇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生长的一种花。青春年少时,李喜梅和王春来把那镶进镜框的七色堇当作他们爱情的圣物;壮年时,他俩扎根山沟,为了事业而艰苦奋斗且事业有成,七色堇绽放出七彩的光芒;中年时,李喜梅禁不住城里五彩霓虹地诱惑,成了大山的逆子,在城里又做了违背常理的事情,当她明白一切之后,那支早已枯萎的七色堇又灿烂地微笑了。李喜梅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她的心理历程的转变,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

【看点】七色堇(小说)
   李喜梅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胡主席终于转换了一个话题。他说,考勤工作我就讲到这里,下面讲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师德,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个老师都得有自己的职业操守,不得随意辱骂、揪打学生,不得歧视差生,不得乱教辅资料,不得收受礼金,不得吃喝学生家长宴请……
   胡主席又是呼啦啦地讲了一大串,好多地方她都不没有听清楚,但一句话她听清楚了。老师不许吃喝学生家长的宴请,哎呀,俺的娘亲,照这么说,她以前在沟里一个腊月家里都没开过伙食,被沟里娃儿们的家长接来接去喝猪血汤,那她的师德就有重大问题,看来,在城里得收敛。其实,自从她进城之后,根本就没有一个家长请她喝“猪血汤”。
   胡主席终于把他所管辖的两大块工作念紧箍咒念完了,如释重负,休闲地呷起毛尖茶。
   李喜梅松了一口气,准备起身回到租的房子里,王喜喜还等着她做饭吃。
   谁知,胡主席面前的话筒又被推到了马副校长面前。马副校长面前摆了一沓厚厚的文件。他直接来了场开场白,开学的教学工作千头万绪,至于课程安排、排课、课表安排,辛苦教务处的王主任、李主任,他俩加班加点才使得各班课程如期进行,在这里,我只提到一点,所有教职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不要像某些人,工作上拈轻怕重,专门到教务处寻麻烦。
   李喜梅听到这里,心里一颤,马副校长的话含沙射影,拍着窗子给门听,该不会是说她的吧?她的心里打着嘀咕。
   马副校长拿出一本红头文件,咳了几声,清了清嗓门,她的嗓门极高,中气十足,像是唱女高音的,话出口,威振四方,一些练“一指工”的老师的手不知不觉中停了下来,时不时朝主席台上斜睨着。她翻开文件,先是宣读了本学期的目标、计划,要争一保二;今年的常规教学实施周查月检,各教研组长、学科组长须认真履行职责,开展好教研活动。这大概是她要宣读的第一个文件内容,说得比较概括,没有胡主席那么具体。
   会场又开始出现了间歇性的躁动,老师们有的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年年把一线老师整得血淋淋的,坐在台上的有常规吗?要是检查我们的,也得把他们的拿出来晒晒。干部干部,得先干一步……
   李喜梅听着这些小声的议论,心里似乎有些反感,教书育人,做好常规,乃是本职工作,她在沟里几十年,教案、作业本堆满了半间屋子,那是她的骄傲、自豪。
   马副校长对老师的议论不以为然,似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咳了几声,台下又寂静无声,可能这咳嗽声就是她的威严所在。她又翻出了第二份文件,带红头的,说,请老师们安静一下,下面这个文件是上级开学下发的,事关我们每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若你们不竖起耳朵听,没领会文件精神,到时惩罚落到谁个身上,别怪我们领导班子无情无义。
   文件的开始无非就是盖个帽儿,要让全体教职工们鼓足干劲、使完全身的汗滴干工作。
   马副校长又咳了一下,示意文件核心的内容来了,她的声音格外高而空旷,我们学校是城区学校,今年实行末位淘汰制,即各学科成绩倒数第一的老师,无条件到山里轮岗交流。说罢,她顿了顿,声音戛然而止。
   会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静,静得可以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头发花白的柯老师站起来,话未出口,就被马副校长的咳嗽声给止住了。她说,柯老的意思我知道,您请坐下。柯老师缓缓地坐下。她说,末位交流文件规定,三年内退休的男、女教职工不在末位淘汰、轮岗交流的范围之内。
   会场中十来个头发花白的老教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喜梅的心悸动了一下,末位淘汰、轮岗交流这两个名词在她脑海的词典中好像不存在,在沟里从末有过,这不奇怪,沟里就她一个人,会淘汰谁呢?年年寒、暑假乡上的教师集训会,她在主席台上作报告,头上闪耀着光环,脸上溢着光彩,真可谓是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突然冒出这样两个名词,她听得很真切,这两个名词就她简单化的理解,就是成绩倒数的老师发配到山沟里。她的心又悸动了一阵子,从末有过心悸动的感觉,今天,她真实地经历了,才知道那种难受如女人顺产生娃儿。她不知道在场的其他老师有没有这种感受?她低着头左右望了一下,只见那些陌生的面孔低着头,又继续着练“一指功”。班长张伟的话又回荡在她的耳旁,她是新来的,不纳投名状谁纳投名状?她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此时,她感到一阵阵惧怕,这是从来没有的感觉,若她被发配回沟里,她那厚厚的一沓票子打了水漂不说,更重要的是,她将如何面对沟里那些稚气可爱的娃儿们及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
   马副校长又把末位淘汰、轮岗交流的具体流程及实施办法宣读了一下,未了,她特别说明了一下,这红头文件不是我们学校制定的文件,而是上级部门制定的文件,对于不理解、不透彻的教职工会后可以咨询我,但决不允许越级上访,否则后果自负,吃不了兜着走。随着他的一声散会,教职工们都纷纷奔出了会议室,作鸟兽般散去。
   李喜梅的脑袋晕晕乎乎的,她连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晕出会议室的,又怎样一路晕回家的。回到家里的时候,王喜喜竟爬在沙发上睡着了。
  
   七
   第一次同步月考成绩出来了。
   李喜梅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只怕眼泪没流出来,这不是激动的眼泪,而是悲伤的泪水。那天,她正在办公室埋头备课,教务处的李副主任把她叫到了走廊上,说,喜梅姐,马副校长让你去教务处一趟。可能她们都是女的,又都姓李,显得格外亲切,李喜梅年长李副主任几岁,她们就以姐妹相称。
   桂香妹子,马副校长找我有何事儿?李副主任原名李桂香,她就把她叫桂香妹子,在这所城里学校,李桂香是她唯一熟识的好姐妹。
   李桂香的脸上有些忧郁,说,喜梅姐,你去了就知道了,不管马副校长怎么训斥你,你只要虚心听就行了,别说一句话,也别顶一句嘴。
   李喜梅怀着忐忑的心敲开了教务处半虚掩的门。
   马副校长板着脸正襟危坐在她的位子上,王主任不在,就她一个人。
   李喜梅站在那里,腿哆嗦得厉害,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像个傻子。
   马副校长又咳嗽了几声,这是她训话前的习惯,她没让李喜梅坐下,直截了当地进入谈话的主题。她厉声道,李老师,你是我们这块地界上方圆百里的名师,看看你班的成绩,这难道也是名师带出来的成绩吗?说着,把手中的一张有着密密麻麻的铅印数字的纸扔到她面前。
   那张纸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飞了几下,不,在李喜梅的眼前,那张纸更像她小时候折叠的纸飞机在她面前只旋飞了几下,便一头栽到她的脚前。她哆嗦着从地上拾起那有着密密麻麻蚂蚁的白纸。
   马副校长继续着她的训话,李老师,你若再不努力,班上的学生成绩若再上不去,开学已经下发了末位淘汰轮岗交流文件,你就等着再回到你出名的穷山沟吧。
   李喜梅心里一股怒气,俺俩在这里谈工作,你身为副校长,怎么扯起我过去在沟里的事儿?正准备据理力争,可一想桂香妹子的提醒,她只得强忍进肚子里。
   马副校长的眼睛根本没有朝李喜梅望一眼,她的潜意识里想激怒一下李喜梅,名师吗?就你这成绩也能算名师?她呷了一口茶,也不见李喜梅出声,不屑地瞅了一眼李喜梅。又从桌面拿出一张有着密密麻麻蚂蚁的纸扔到李喜梅脚前,说,拿回去好好看看,认真反思反思吧。说罢,她在键盘敲打着什么,似乎室内没有人存在一样。
   李喜梅默默地站在那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自打娘胎中呱呱坠地之后,她从没有受过此等委屈,她上面有两个哥哥,阿爹阿娘就盼望个女娃儿,天降福音,阿爹阿娘有了她,噙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打了,视她为掌上明珠。两个哥哥也让着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让她吃,从小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要不,怎么敢自作主张与王春来走到了一起?结婚之后,她更是个好胜心强的女人,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儿抛给了王春来,其实,她成为名师也有王春来一半的功劳,这个睿智的男人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很多。她心中的怒火随着眼眶里泪水在燃烧,但这是在城里,不是李王沟,不是她的一亩三分地儿,能容得了她撒野吗?怒火终于被泪水浇灭了。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教务处,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进了卫生间,反拴上了门,开了水龙头,用手捂住嘴巴,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与水流声混合在一起。
   那天晚上,待王喜喜做完作业、洗漱完毕、睡下之后,李喜梅对着镜子照了照自己,眼睛红红的,脸色苍白,显得异常憔悴,有些清瘦。镜子上面悬挂着从沟里带来的七色堇,七色堇在昏暗的灯火下毫无生机,没有了七彩的味道,更加干瘪。她看着看着,仿佛自己就成了那朵失去了水分的七色堇,生活失去了阳光。她又想到,这枝美丽的七色堇是她的春来哥在沟口采撷到的,而如今被她带到了陌生的城市,失去了阳光雨露的沐浴,失去应有的光彩也在情理之中。既来之,则安之。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唯独找出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她又注视着那枝七色堇,它仿佛在说,努力工作吧,这就是出路,这就是补救的法子。
   李喜梅坐在那张木桌子前,她从屉子里拿出了两张马副校长扔给她的白纸,先看了看本班的成绩,她带的是数学课,在她看来,总体上并不差,全班五十个学生,十五个优生,六十分至八十分的有三十人,不及格的有五人。学生在她的引导下,实行小组划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兵教兵,大部分学生成绩有所提高,相比五年级期末成绩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马副校长应该鼓励她呀,说实在的,她这个年龄,已是不惑之年,对于表扬已经不在乎了,可是马副校长不应该否定她的成绩呀,成绩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班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欠债太多,需要时间去磨,她的心里有了些许安慰,她想,假以时日,她班的学生成绩一定会超过其它五个平行班的成绩。她充满着信心。马副校长的话语又在她耳旁回荡,看看你的成绩,与名师相配吗?这话似乎含有恨铁不成钢的味道。桂香妹子又让她隐忍,自然有她的道理,不就是因为她是新来的吗?她又拿出了另一张有蚂蚁般铅印数学的白纸,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张白纸上的数字才是关键。表格上的题目加黑了,很显眼,“六年级成绩比对表”如鬼魅般闪入了她的眼帘,第二行便是栏目,优秀率、双优秀率、及格率、双及格率、低分率、人平分,一共六项,五率一分。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蚂蚁般的数字,对于前四率,她认真比对了一下,与其它班相比,都低了一至三个百分点,人平分错上了三分五,她又把自己的成绩看了一遍,心里有了点谱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马副校长的批评也有道理,龟兔赛跑,看谁笑到最后?她坚信下次同步考试,成绩会有所上升,既然这样想了,她的心也就释然了,接下来就要更加努力,把班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她正想把两张成绩分析表放回屉子,目光又落在低分率这一栏目上。她的目光从上往下扫了一遍,有一个黑点儿刺痛了她的眼睛,那就是低分率上的一个黑点儿。六年级共六个班,纵行下来没有一个黑点,而她的表格上却有一个黑点儿。她的心猛地一沉。
   这个黑点儿就是魏聪同学。在这一段时间里,李喜梅没少在魏聪身上下功夫,只要有课外时间,她就把魏聪同学叫到自己身边进行课外辅导,可他就是学不进。魏聪的名字倒是很好听,他为啥不能像他的名字那样聪明呢?为此,她家访过几次。
   魏聪的家在城郊的棚户区,离城中心有三里地,而且是租的一室一厅,家里陈设极其简陋,没几样像样的家具,只有魏聪的奶奶在家,一个白发苍苍、朴实的山里女人。魏奶奶很热情,见孙子的老师来了,递茶递水,用袖子在一个板凳上擦了又擦,让李喜梅坐。房屋在一楼,有一股很浓的霉味儿,熏得老喜梅受不了。第一次家访的时间很短。
   魏奶奶,家里就你一个人吗?我是魏聪的班主任。李喜梅大声说。
   哦,是聪聪的老师呀。魏奶奶听了几遍才听清楚。俺家的聪聪脑袋有些实,转弯慢,请你多担待些,这娃儿小时候发烧,俺们沟里的条件差,娃儿没有及时打针,脑袋给烧坏了,反应问题慢。魏奶奶不等李喜梅说完,就喋喋不休地说了一通。
   李喜梅这次还是有收获,知道了魏聪为啥不聪明的原因?当前,教育行业流行一句经典: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老师。她就想印证这句话,到底问题是出在她身上,还是出在魏聪身上?因为她在魏聪身上花费的心血要比班上成绩好的孩子高出十倍,结果仍然是事倍功半,劳而无功,魏聪仍然给她考了个“鸡蛋”。下节课有课,她急匆匆地赶回学校。
   李喜梅又把目光落在那个黑点上,该怎么办?魏聪已经注定考零分或几分,就是教授、教育家也教不会他。她又把五率一分扫了一遍,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五率一分中,魏聪不仅是低分率的黑点,他还是其它四率一分的黑点,试想,他这个黑点还是其它四率一分分母的一分子,分母越大,使得分数值越小。其它班级是没有这个黑点的,在低分率这栏中根本没有孩子。哎,她重重叹了一口气,究其原因,班上所有孩子的综合成绩排在平行班的未尾,话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魏聪这孩子造成的,可她有什么办法呢?俗话说:人背时,盐桶生蛆。谁让她带了这个班呢?还是认命吧。

共 42660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
转到
【编者按】人和植物一样,需要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小说中的李喜梅是李王沟这片土壤成就了她,她因实在忙不过来而采取的自主教学法使她成为全县的名师。然而,当她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调去城里陪读后,儿子的学习成绩反而一落千丈,自己的教学成绩也因为一个痴傻孩子的零分成绩问题受到冲击。与她搭班的老师为了扭转这个局面,让李喜梅去做孩子奶奶的工作,写申请不让痴傻孩子魏聪参加期末考试。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李喜梅试探着利用家访与魏聪奶奶沟通,得到了魏聪奶奶的谅解并代写了免考申请。班上没有了魏聪的零分黑点,成绩排名时一下子上去了很多,位居全校中游水平。结果却因为魏聪没参加考试的问题,李喜梅遭到魏聪父亲魏二俅的敲诈。最后,李喜梅辞去了城里的工作,自愿回到李王沟学校,但愿她这株七色堇仍然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一篇很现实也很有人生意义的小说,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11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1-04 10:32:58
  一篇非常现实而且有人生意义的情感小说,欣赏了,问候王能伟老师,看点有您更有看点!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王能伟        2019-01-04 10:45:25
  谢谢武戈老师的精彩点评。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而小说的内容则要反映现实,我因写作而寂寞,写作因我而光彩。愿为看点加油,追随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
3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01-04 12:54:29
  一口气看完了,无论是细节描写、人物塑造,还是主题表现,都很出色,对教育领域的描写也有很大程度的真实。问好王老师,佩服。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4 楼        文友:王能伟        2019-01-04 13:57:39
  谢谢阳光社长精彩点评。
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1-04 14:24:46
  王能伟老师一直是本县文学季刊《天河》的小说固定供稿作者,我非常感谢王能伟老师为《天河》带来的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6 楼        文友:王能伟        2019-01-04 16:53:47
  武戈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向武戈学习。
7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1-11 21:09:41
  恭喜佳作终于获精,祝贺王老师再创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