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的西瓜,我的夏天(散文)

精品 【菊韵】我的西瓜,我的夏天(散文)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51发表时间:2019-03-26 16:23:08


   西瓜与夏天,似乎是最亲密的朋友。
   每到夏天,尤其是酷暑,吃上一块冰镇西瓜,那才叫一个爽——现代化环境下的人,何等幸福啊!而在没有冰箱的时候,正是我的少年时代。夏天要吃一个凉西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我现在说,比起冰箱冷藏的西瓜,那才叫一个正宗:环保绿色自然凉。
   那时,父亲背回一个大西瓜,孩子要付出的是,先去水井里挑回一担井水,当然,谁岁数大谁去——哥哥当仁不让,担上水桶,奔十字街水井去了。不一会儿,就挑回一担清个凌凌两桶井水,撇溜溜满,却没有一滴洒下。放下,先将一桶水倒入水缸,再将另一桶倒去半桶,然后,把西瓜浸在桶里。再然后,等着吧。等待是漫长的,即使时间没有那么长,作为小孩也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很慢,慢得几乎停止了。太阳落山了,晚饭吃完了。终于,父亲说,可以了。大哥将西瓜从水桶里抱出来,放在饭桌上。我们围着桌子,期待着,哈喇子几乎流了三尺——流到了下巴颏上,还不住吸溜吸溜,似乎西瓜没有吃,就已经甜到嘴里了。父亲洗净菜刀,吆喝了一声:又大又甜的大西瓜,不甜不要钱!我们都忍不住笑了,哈哈!哈哈哈!于是父亲手起刀落,西瓜从两半个,不断被切成数块,红红的瓤,黑黑的籽,还等什么?开吃了。大口的吃,敞开肚皮吃,几乎不吐籽,恨不得啃掉瓜皮,一块,两块,肚子鼓起来了,汁液顺着下巴脖子,流到肚皮上,把裤衩也弄湿了,西瓜籽贴在腮帮子上还有肚皮上,样子十分滑稽。就这,还不解恨,眼睛还盯着桌子上的瓜。父亲拍拍我和弟弟的肚子说,这个,还有这个,也快熟了。大家都开心的笑了。
   井水镇过的西瓜,与今天冰箱镇过的绝对不一样的味道。那是一种保持着原始味道的天然的清爽,甜不变味道,凉不失本色。
   少年时代,吃西瓜的机会不多,夏天也就几次,每次,不是随性的吃。就这几次,对于我们这个十几口人的大家庭来说,也过于奢侈了。多吃几口西瓜,也就意味着少吃几顿饭。所以,生产队分西瓜,我们欢天喜地去分,用小车推回家,放到荫凉处。就几个,要省着吃。需要吃的时候,就挑水浸泡。一般时候,西瓜不被晒变“焐涂”(本地话:变味)的话,也不会失去本来味道。
   记得有一个夏天,父亲领着我去赶集。赶集买什么,我不记得了,只是跟着父亲,顶着烈日,去城里。城里距离我们村五里路,那时没有班车,家里也没有自行车,就是走。常言说,多年的大道走成河。确实,出村拐到大路上,就是一路的道沟,足有一米多,两旁长满杂草和杂树,道沟里有两道深深的车辙,还有踩在上面就能漫过脚面的“喧土”(本地话:细面土,又叫喧活土),喧土经过暴晒,烫脚——我至今还在想,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很少有脚气呢?我寻思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那时候人们不穿工业产品丝袜,尤其是尼龙丝袜;还有一个是,光脚的时候多,儿时的我,夏天几乎都是光脚走路——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玻璃渣子,到地里去就怕蒺藜和庄稼茬子,躲开点就是——尤其是光脚趟在家乡的“喧活土”里,特别舒服,有点烫脚,要小步快走,脚趾头粘满了面面土,一路走去,后面一路烟尘。这面面土里,可能、我自己就肯定有一种细菌,就是防止长脚气的菌类。
   道沟两侧的草蔫头蔫脑,没有生气。好久不下雨了,庄稼还有水井可以浇灌,这草们可就只能靠天了。要是下场大雨,草们立刻鲜活起来,这道沟也就成了一条不流动的河。人们走路,只能沿着田地边缘走,而那些过往的骡马车,也不敢闯入“河里”,怕误在里面,只能绕道或上“岸”碾压庄稼地了。我走在道沟里的时候,无雨久旱的道沟,干涸得直冒烟。就是这条熟悉得合上眼就能就能走几趟的路,才短短几十年,就有点沧海桑田的样子。原来去城里的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甚至还有一段沙地,现在不但变成了柏油路,城里和我们村几乎连成一片了。城市化进程不但改了天,也变了地,儿时的记忆已经成了一个梦。
   到了城里,父亲领着我到南侧荫凉下一家门前,这家门底下堆着很多西瓜,门前放着一张小饭桌,还有几把小凳子。卖瓜人面前的饭桌上摆着已经切好的几块西瓜,红瓤绿皮,煞是好看,诱人得很。卖瓜人一般都挥洒一把破蒲扇,大声吆喝着:沙瓤西瓜,甜的掉牙,不甜不要钱,快来品尝……
   卖西瓜的一般都选在南墙根的阴凉里,大多瓜摊都摆在城里人家门两边。在谁家门前,谁家就免费提供自家的饭桌,甚至免费提供菜刀,外带几个小凳子和一个小盆,并有一点点要求:凡在这儿吃瓜的,要把瓜子吐到盆中。吃瓜群众当然同意,反正吐出来的瓜子也带不走,自然听从人家的意见,吐瓜子于盆内。我们坐下,西瓜一毛钱一块。父亲对我说:吃吧,于是抄起一块大快朵颐。吃相?谁还管他?反正,西瓜遮脸,又低着头,谁也看不到。两三块就饱了,吐了多少瓜子,谁知道,很多瓜子顺着瓜瓤作了口腹之物。父亲吃了两块,付钱,走人。天依然很热,但是吃了西瓜,似乎凉快许多。这是一生中唯一一次跟父亲上城里吃西瓜,父亲请客,儿子吃瓜。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想带着父亲到城里吃一次西瓜。但是,老天没有给我这个机会。不过,买一个西瓜回家,倒是有几次,而体验的那种说不清的情绪,再也不会有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西瓜依然是夏天最突出的主角。夏天不吃西瓜,似乎这个夏天就不是夏天。我的夏天,早已经不是父亲在世时的夏天了。那时,一毛钱是一天分值的几分之一,一个汗珠摔八掰,每一瓣,就是一块西瓜。家中人口多,劳力少,父亲过惯了没有分红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大喇叭里喊着父亲的名字,让去分红。父亲一愣,颠颠跑去了。回来捏着两毛四分,呵呵笑着说:净空队里了,没想到今年还有点余头……
   我的夏天,买西瓜用的是麻袋,十几个西瓜,一起来到家里。冰箱里放一个,冰镇。其余放到地下室。吃吧。却吃不动。三口人,能吃多少?再者说,西瓜性寒之物,吃多了对胃不好,且并不解渴。所以,适当吃一些,可以,多了,就腻了,就开始挑剔了:当地品种叫作笨瓜,京欣,太谷,黑美人,东北品种,拳头一样大的,以及说不上名的,都能品尝一番。前几天,买了一个精小凤,黄瓤,很甜很可口,6块多一斤,俩外孙喜欢吃。现在太方便了,想吃什么,市场就有,实在不行,网购。精小凤贵了些,但咱能吃得起。并以我是中国人很自豪。因为,吃西瓜是咱们的家常便饭,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价格等级不一样,但消费得起。好像看到一个报道,说日本、韩国人想吃西瓜,却不能如我们一般大快朵颐痛痛快快的吃西瓜。他们看到一个中国人吃西瓜的视频,切开一个西瓜,用勺子挖着吃。惊讶的口都合不上:怎么可以这样吃?太浪费了,太奢侈了。在他们的国家,想吃西瓜,需要思想斗争半天,才会狠狠心去超市买一块——注意,是一块西瓜,回家要仪式感地对待这块西瓜。因为他们的西瓜很贵,很贵。于是,有些日本韩国人干脆搬到中国,就为了享受我们中国人一样的用勺子挖着吃西瓜,于是他们真的享受到了。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苦辣酸甜都品尝到了,如今的生活实在是太奢侈了。我的夏天,吃西瓜,是坐在空调屋内品尝的。西瓜呢?被切成薄片,或插上牙签,也让吃西瓜有一点仪式感;或做成沙拉,让孩子感受外国人吃西瓜的不同享受。就是没有让他们拿着西瓜,狠狠地饕餮,怕他们吃下西瓜籽,怕他们弄脏衣服,怕他们搞脏地板,还怕他们糟蹋食物。一句话,他们与我们的时代不一样。他们的时代属于他们,他们尽可选择不一样的方式吃瓜,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于是,他们下手了,用勺子挖出瓜瓤,置于碗中,用勺子用力按,挤出水,然后与酸奶搅拌一起,端到我的面前:姥爷,请品尝我们的发明,牛奶西瓜饮料……就是那一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接过来,说声:谢谢。
   哦,这是我现在要过的夏天,我的吃西瓜故事。

共 30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刘老师的吃瓜故事,勾起了一个时代的记忆。那个年代没有冰箱,但聪明的人们依然有办法吃到冒着凉气的西瓜。那时的夏天也很热,西瓜很甜很甜,小孩子吃西瓜的样子很滑稽,但西瓜却不是那么容易吃到嘴,多吃一次瓜,或许要少吃几顿饭呢。难忘父亲带着“我”步行很远去城里吃西瓜,那香甜快意的感觉至今回味,只是父亲已离开许久,不免怅惘。而今生活好了,西瓜再也不是稀罕物,且品种繁多,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什么品种就吃什么品种,而且年轻一代还吃出了新意、吃出了时尚。小小西瓜折射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伟大变迁,让我们懂得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一篇暖暖的爽爽的文字,朴实、亲切、厚重,读之回味良久。推荐品读。【编辑:乐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326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19-03-26 16:27:52
  儿时的夏天,如果没有西瓜,记忆就会是残缺的。我家离水井很近,总是用网兜系上绳子,把西瓜吊到井水里几个小时,那才叫真的爽啊!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03-26 18:33:32
  西瓜!呱呱叫!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劳英        2019-03-26 23:05:08
  文章用以吃西瓜为主题,写出了对儿时吃西瓜的回忆和习惯,也写出了一些国家吃西瓜的习惯,习惯各有不同。作者用吃西瓜表明是夏天的珍贵。那种感觉就是清凉,把夏天的酷热天气排除了。文章的朴实无华,真实和亲切,很感。
相信自己的努力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9-03-27 08:26:08
  命题好,回去忆吃西瓜二三事,往昔美好,贴近生活,立意深远,主题明确,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情节紧凑,扣人心弦,虽是平常生活中的小事,却含有无限情趣。语言简洁,不乏生活真谛,读来一定会有收获。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5 楼        文友:朗朗书声        2019-04-06 22:30:49
  对“井水冰镇西瓜”,集上“西瓜宴”记忆深刻,反映了对往事的留恋与感慨。文中以西瓜为线索,从西瓜的吃法入笔,从吃西瓜的“不易”到“易”,到吃法翻新,品种多样。一点点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巨大变迁。也暗含着祖国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讴歌了祖国的富强与表达了国人的自豪。即小见大,好文!满满的正能量!
朗朗书声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