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钱“海”人生(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钱“海”人生(随笔) ——金钱下的社会人生


作者:旷钦凡 布衣,25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46发表时间:2019-04-20 22:01:23
摘要:同样的钱却能做不同的事情,为基本的衣食而忧可为贫,不为衣食而忧即为富。降低奢高欲望即为富足之人。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已不知是何出处,但收录为成语,解释为:如果人不修炼自己,那么天地都会诛杀他,“为”是修炼之意,而不是为了,而现在许多人宁愿曲解原意,拿这句话作为自私辩解的理论依据。
   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不仅需要明智的个人行为,更需要有序的社会管理,老子的无为而治是强调简化不必要的社会行为,强调个体顺应自然,也强调社会管理的顺其自然。
   任何行为都需要相应代价,作为社会管理的手段,金钱(货币)是必不可少的,秦始皇统一后的首要措施是统一货币,货币是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必备条件,秦以来的中央集权无不在扩大社会管理功能和增加管理人员的路上越走越远,社会管理越多,个人的权力就越受约束,个人的创造性就越易被埋没,社会就越难于发展,道理很浅显,但在人性不正时,任何歪理都能轻易压住正理。在金属货币时代,以金属本身的价值等同于物品的价值,在纸币时代,是以国家信用保证货币价值等同物品价值,但纸币的低成本和发行量的无限空间为滥发纸币提供的可能。当纸币信用的金钱价值趋于无限小时,必然发生社会危机,如同上世纪80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哄抢物资,就是纸币信用价值大大降低,人们争相抢购物品作为保值手段。
   纸币滥发必然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结果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因为很多人通过非劳动手段获得财富。而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被通货膨胀稀释,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而诱使更多人不劳而获,在众多央企国企垄断又低效经营的情况下,更挤压普通民众的生存空间。
   现行房价真反映了房子的价值吗,这只是一只巨大无形之手操控着房子价值,通过政策手段引导市场走向其设想的目标;股票市场有真正的投资功能吗,问广大投资者的回报率就知道了。
   在纸币贬值引发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底层民众生活日益艰难,人心愈来愈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千方百计以投机取巧手段获得财富(娼骗盗盛行,高价彩礼导致婚姻数量和质量下降,繁育后代成为奢华欲望),掌握权力和垄断资源的人轻易财富增值,金钱愈来愈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个体和社会都围绕金钱运转。政府在财政饥渴中愈来愈通过行政强制手段(提高地价和房价,各种陷阱式罚款,名目繁多的收费)获得财政所需要的资金,人与人如防盗般相互防备。所有与金钱无关的理想与追求统统抛弃,人品道德值几何。农业因为投入产出不匹配而荒废,工商业因为同业恶性竞争还有网商的发展而你死我活,只有房地产业因为巨大之手的托举而房价高高在上,万众沉睡在房价高企而烘托的虚拟财富之塔,纸币印刷机昼夜不息地源源产出万众期待的“金钱”。世界第二经济体荣誉似一注兴奋剂让普天爱国之民激昂无眠。
  
   五、我与金钱
   每个人各有白天的辛劳,也有夜深的苦眠,从小到大,人人都有其“伟大”的理想,但金钱社会,有多少人的理想不是为了金钱,金钱概念里,多少为富,多少为贫,似乎无人能答。权力等级里,有多少人的崇高奋斗不就是为官。人的基本需要是日日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足矣,这也因人而异,这一切还是取决于人的欲望,人需要欲望,欲望是一切行为的动力,但脱离现实的欲望却又是欲壑难填。平民想要帝王的三宫六院,赤贫者欲求富可敌国似乎都是不自量力,但多少人还是在“不自量力”的路上渐行渐远,当赤贫者为有三餐而乐时,高官为如何上位而冥思,富贾在为财富更进苦想。历史上权力的绞杀大戏反复出现,财富的至多而失甚至人头不保也不乏其人,但前人的历史阻挡不了后人的欲望所求,也就是人性使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似乎是说给猪听的。
   哲学家认为人有五层次需求,社会学家认为人性可塑,政治家只求权力平稳,认为人不必有太多的个性需求,因此秦的焚书,汉的尊儒,无数帝王的君君臣臣,都以服从为最高管理目标,愚钝、压制、代表是常用管理手段。因此对于普通民众,追求权力是痴心妄想,追求虚幻理想是愚人之为,追求金钱财富可触可及,求财之“道”五花八门,求财之“德”无所顾忌,人人都是他人刀俎下的鲜美鱼肉。
   我从小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也习惯了争取力所能及的企求,小时,听从父母嘱咐,做好委托自己做的事情,砍柴、割草、放牛、田间农活等,对于金钱似乎就是废物,因为没有实际的需要,也没有就近使用的商店,要购物用钱还要跑到几公里之外的乡镇商店(以前只有供销社)。这些现在的幼儿听起来似乎是远古的事情了,现在新生儿在物质的襁褓中呼风唤雨,父母疲于金钱供养后代”祖先”,因此现在的很多儿童属于欲望放纵,行为放肆之人,他们成长后自私自利,行为乖戾,成年啃老还自认有理。
   从小长大,读书一路拼杀,顺利考进了大学,学习了一门技术,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所,虽不比权贵富豪,但也比仍在农村的同学好些,一些要好的落考同学回归了农民之列,田间锄头汗水一生,还是难离贫穷。
   收入跟上了时代,但我的消费习惯依然本色不变,城市人时兴的海鲜一点兴趣也没有,觉得华而不实;高档衣服觉得不好,要小心穿还要细心清冼;住所大嫌清洁麻烦,还要多交管理费;好车觉得没必要,耗油养车又贵,去掉了衣食住行,金钱还能花在哪里。喜欢旅游到处跑,还是背包党的穷游,因此很多有钱人为“没钱”而忧,我等“下”人却为“钱多”而烦,较多地“浪费”在其他方面:收藏,艺术,爱好等。
   同样的钱却能做不同的事情,为基本的衣食而忧可为贫,不为衣食而忧即为富,降低奢高欲望即为富足之人。

共 739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发人深思的精彩随笔。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寸步难行。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了人和钱的关系。儿时的金钱观,家里的钱一般不敢动。特殊情况下,比如作者踩坏了别人的皮球,他不敢跟家人说,于是偷偷地从家里的钱箱里拿了一角钱,买一个皮球还给别人。但,这件事一直让作者慌恐不安,内心充满了谴责。《金钱的本质》这是一种货币形式,每个国家都会发行人民币。关键是正确认识金钱。《人性的本质》人性具有可塑性,人性会随着环境而改变。《金钱与社会》作者想到,一个人的发展,不但要取决于自身,还会受制于社会管理机制。金钱与社会关系密切。文章思路清晰,立意新颖,观点独到,表达了作者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04-20 22:02:50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祝愿老师佳作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