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人赏江山文】用才情镂刻空灵之象(柳岸)

精品 【江山人赏江山文】用才情镂刻空灵之象(柳岸) ——赏析海边边绝品组诗《德兴,城在山中》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29424.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58发表时间:2019-08-02 08:12:03
摘要:如云社团作者海边边的绝品组诗《德兴,城在山中》,以其灵动的笔墨,雕刻了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其空灵的美感打动了我,于是做一次赏析,探求诗歌创作的美学规律。怀才抱器的解读可能肤浅,甚至有谬误,希望作者读者指瑕。

【江山人赏江山文】用才情镂刻空灵之象(柳岸)
   曾经赏析了海边边作者的绝品组诗《我与怀宁仅一墙之隔》,又一次进入作者的文字空间,倾听诗人钟情而走进心仪的城镇怀抱的脚步。有人说,爱上一个人,先爱上他所在的城。我觉得我喜欢这个诗人,才喜欢他笔下的每一座城。
   我觉得,海边边诗人,是城镇的雕塑家,他一直用才情镌刻城市的风骨。这次,他以饱满的文化情怀,站在德兴城的聚远楼上,用心用情去镂刻镶嵌在赣东北的一颗山城明珠,以铭镌之刀切割空灵之象,怀抱“山川之宝”,用精美的文字之舞款步逸袖于德兴的诗章上。
   我相信诗人不是德兴山城的形象代言人,但他是用诗歌为城镇立传的人,他的情怀和灵魂已经附着在大茅山和马溪水了,并不是站在德兴城外说几句广告词。
  
   一、空灵之象上凸显着城市的美学特征
   清人严冬友曰:“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袁枚《随园诗话》)这个“空”就是空灵,是诗歌至上的艺术境界。面对一座城市,诗人可以捕捉它奇峰秀水的地理形势、鳞次栉比的建筑艺术、霓虹天光的神韵仙貌……但这些在诗人看来或许都只能是德兴城的表象,于是他舍弃了庸俗的视觉,在城市稍纵即逝的空灵之象上点墨成意,将德兴蕴藏的精深美学特质呈现于我们的眼前。
   德兴,被群山环抱,在作者笔下,“绕不过的坎,都是山催生出来的高度”,这里的“空灵”仿佛就是无山而山形在,宛若一段起伏的旋律,并不高亢,而有萦绕于心的魅力,这也是德兴人对山的态度和眼光。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师修禅的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诗人表现的是看山如坎,接纳城市原生态的态度,透视的是德兴人的居住观。
   大山里的人,手粗糙,却足够温柔。“小心翼翼捧起婺源的美”,素有“中国天然氧吧”美誉的婺源,可能用描写的文字,任何华彩都不足以尽致,清新一抹,掬之熠熠,作者给与我们的印象很空灵,表达的是德兴人对自己城市美的虔敬,且悦于呈人的开放态度。
   美学家白宗华说过,空灵是指意境包含的那个“灵的空间”。“高于山顶,低于湖面,读出水中浮现出来的几句善意”,写山言水,意不再山水,无论高低,德兴人的善意很简单,仰视之高,俯视之低,尽可让我们无限拓展,这也是德兴人“灵的空间”,即心灵的空间。
   镜子,可能最可以表现空灵澄明的境界,当然这种空灵也是德兴人的写照。“双溪湖更像一面镜子,照前生也照来世”,写湖也写人,人湖都在空灵中,这种空灵不仅仅是城市画面的清透晶莹,更是德兴人精神境界的一览无余。
   我们无需举出很多实例,读者完全可以看得清,空灵也最易于承载读者的想象力。空灵之象潜存景意,看山在山外,爱美情怀足够纤细,俯仰之间高低无限,澄明之境将时空两端延伸。这样的美学意象,足以让我们不忍再给德兴添加任何一个字,却又忍不住想将这空灵的境界在眼前铺展成一幅画。
   空灵,是超越原象极限的想象,是令人捉摸不透,不透才有向往,这是道家的哲学境界,给人的是恍惚的真实感,超然世外,飘然处世,令人遐思甚远,做无限勾连。我知道,德兴临近便有三清山的玉京峰,被称为“江南第一仙峰”,遥相而对,空灵象生,这种空灵感应是因此而生吧。山不是“摇钱峰”,而是德兴人的洗心峰。
   诗歌要将感觉、意念、色块、情调、智慧等一类灵气之物,做诗意的驱遣与发挥,只有空灵,才可以闪烁诗人主体意识的光辉,精神的存在相对于诗歌中的物质存在则是不可忽略的灵魂,空灵超越了现实,而又提升了现实的质量。本篇作者深谙这样的原则,所以他的驾驭显示了诗人的成熟。
   填一阙词,破了婉约,独走空灵。写一座山城,弃俗绝群,托出山城唯美,德兴这座山城幸运。
  
   二、展开一幅山水相依的文化画卷
   文化对一个城市就像一张名片,是一个品牌,是软实力,是可以行走的灵魂。当一个城市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诗句就会变得干瘪。诗歌在表现城市文化上,它不会诠释,而是“叩响城市之门”,作者的诗歌创作,让我们看到了诗人举手叩门的动作,听到了清晰的叩门声。
   景德镇的磁窑窜起了揭顶的炉火,是德兴居室里取暖的壁炉;婺源的美景跳上了山水画面,悬在了德兴人家的中厅;佛教圣地大茅山,叠秀撩纱,蹲踞千万年而成为德兴门前的盆景;“水青石出鱼可数”(苏轼句)的梧风洞,脱俗得不邀凤凰入住,是德兴院落里的池塘。诗人不言德兴如何,德兴却在画中,风物化为诗句,唤醒了一个个文化的符号。
   简约是诗歌的特征,唯简约才留给了我们探究的欲望,诗人用了“金山,银水,铜都”六个金属元素字眼,极写德兴的文化重量。在诗歌里,文化的力量在于穿透,在于牵引,诗人意在唤出我们对德兴的“金属文化”的关注,读者可以亲访山水与矿井,也可以在呈给德兴的诗集里徜徉,独特的文化,才是城市的高度。
   诗歌对于文化仅仅是呈现,炫富堆砌,那就有了庸俗感。这首诗的格调就像诗人帮你打开一卷书,引领读者去解读,如导师指导研究生课程,一语中的,绝不像博物馆的讲解员,滔滔不绝,不厌其烦。传统的诗歌理论推崇“诗中有画”,诗也是画。宋朝的诗歌之所以受到诟病,在于以理入诗,直白无韵。本篇作者深谙诗歌创作理论,并有了创新实践,呈现画面的同时,交给我们一把钥匙,让读者撬开每一个画面里的文化精神的锁孔,如此,诗句就充满了丰厚的质感。
   诗人让每一个人在德兴的山水间找到自我,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歌咏。大茅山“把我摇晃成水草,树木,那些不知名的花草,也是水的一部分,坚硬的可以撞击奇石,形成花岗岩的特质”,“见一次便是一生”。是啊,一旦被大茅山拥抱,就难以挣脱,一生依偎,与山石同质,这就是德兴给它市民的文化烙印。
   德兴从未间断它的历史文化符号的书写。“被水淹没一半的史记,黄歇田,点将台,跑马坪的遗迹/革命根据地一个个真实写照,只会让溪水卷入更深的漩涡中,比史记还高出一头。”春申君游学黄歇,为何山僻而名震遐迩?“风流美丈夫”周瑜登临台阁,亲点何人为将?跑马坪上骏马扬尘,你下了多少赌注?反围剿的前沿,临溪弹飞,线装的史记无法详述……
   德兴,城在山中。历史的大山包裹了它的厚重,山为之披锦,水成了德兴的血脉。中华文化从源头上说,是“水文化”,长江黄河是流动的文化符号,在诗人笔下,而德兴的凤凰湖则是歙砚注墨。
   山裹着的水是沉静的,因为曾经的波澜成为风景。现在“可以安放鸟鸣,安放溪水流进一个人的内心,并在内心深处也建一处风景”,在诗人笔下,文化不一定非是波澜壮阔。越是沉厚的文化形态,越是安静,而且,还可以在文化的遗留上搭建自己的新时代风景,这里表达的是作者生动的文化观。我们可以说,诗人引导我们对文化做了深层次的解读,他把一种意象符号传达给读者,深刻的诗人总是将文化韵味的绵长完全释放出来。
   聪慧的诗人一定不会把自己的强加给读者。本篇诗作,更照顾了读者的对德兴风景的世俗解读。“乘风就一叶小舟,以荡漾的形式/最好吟唱一曲江南小调,顺便挽起爱情之手”。这里,是包容风景的文化,厚重,并不排斥情调,真正的文化是可以给人遐想与发挥的。“眺望暮秋,眺望心仪,此时的德兴也是一枚秋叶,随心迹一起落入凤凰湖的湖面上。”历史总是以故旧的色彩在我们眼界里消失,难免有秋意萧瑟的失落感,但一枚秋叶总是飘落心之湖,古老的文化令人心仪,依然给失落一点慰藉。
   诗歌,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民族的精神和心灵史。新时代,我们发出“文化自信”的呼唤,诗人怎样刻记这一历史痕迹,我想,本篇作者还是做了深切思考的。诗歌唯一可以做的是表现“诗性文化”,这种文化又离不开山水的依托,于是形成了作者特有的文化入诗的风格。一般的作品以山水风景来解读一种生活和存在,而本篇更多的是以文化学者的身份,关照了德兴的文化底蕴:历史的,风景的,世俗的,写成简约而凝练的山城文化画卷。
   这种文化,是遗留,而不舍弃;是深藏,而不浮躁;是可以飘落,而不能失落;是可以走心,而不能被淘汰。但这种二元的文化概念并不苍白,其中的过程有画面和读者的文化理解去补白。
   文化解读,最容易乏味。作者渴求可以藏纳文化符号的意象物,先刻画一个画面,打上文化印记,再交给读者去领悟。诗人相信他的唇动有人可以懂得,不必滔滔不绝,喋喋不休。文化的传承在于默化,诗人在原则下驾驭了他的诗句。
   走遍千山万水,不如守住一座山一池水。德兴山水逸动着文化的灵气,德兴人才相守古今,这个密码被诗人解开了。
  
   三、用特有的语言导读山城的魅力
   意象主义诗歌创作已经成为当下诗歌艺术形式的主流,本篇就合理地使用了“意象叠加”与“意象并置”的诗歌创作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德兴诗感,精要地诠释了山城的独有魅力。
   意象并置叠加,也叫“列锦”。(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即将一个意象叠加在另一个意象之上,是一种隐喻的连绵表达,读者必须摆脱常规的思维进行跳跃式联想、想象,去捕捉意象间的微妙联系。作者在他的篇章里已经突破了简单的程式,不重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定格,而是嵌象随意,意出灵动。“金山,银水,铜都”的意象,以严密的逻辑组合成意象群,让读者在组合里驰骋想象,任意发挥。金山映翠,银水泛波,铜矿滚石,读者可以自由组合风景画面,体现了“直接处理事物”的意象主义原则。
   诗人在歌吟“马溪水”的首段里,只给我们提供了精美的意象联想,从天而降的灵动,马溪水笔触缓慢,笔尖触水,仙女脱俗,深浅不定的天鹅潭,澄明如镜的双溪湖……诗人特别告诉读者,没有了前世今生的时空限制。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幻生出心灵图画,一系列意象的组合,如同所谓的蒙太奇,一个意象的上投影着另一个意象或多个意象渗透交融成一体,正如一位国外的诗歌理论家所说的“两个视觉意象构成一个视觉和弦,它们结合而暗示一个崭新面貌的意象”。因此,这组诗给我们的感觉是:丰满盈目,美图联翩,目不暇给。如此,则生动地唤出了德兴与众不同的质感美。其间的连缀靠读者用心缝纫,给了读者更大的再创空间和自由度。并置叠加的诸多意象,乍看起来彼此孤立,支离破碎;然而由于它们为诗人的感情逻辑或想象逻辑所维系,因而这些貌似零碎的意象群便犹如草蛇灰线一般,虽若断若续,然形断实连。
   留白而不填满,是彰显诗歌表达深度的方法。因意象的组合具有很大的跳跃性,意象与意象之间留有大片的艺术空白。诗人这样做,也是为了让鉴赏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进行合理的想象联想,去进行必要的补充发挥,以便将这一个个单一的意象联系起来,融合成一个谐美完整的有机体,熔铸成一块浑然一体的艺术“合金”,并转化为一个崭新的意境,进而使读者从中得到不同的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
   “在凤凰湖景区,时间是一杆秤,或者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大清山/另一头挑着马溪水的源头,唯大茅山的秤砣滑落凤凰湖水里,时间才会平静一会儿……”湖水不兴,曾经诸葛万军饮湖,曾经周郎鞭打湖水,掀起兵火波澜,如今只托起“一叶小舟”,只飘落“一枚秋叶”,时间是秤,谁重谁轻?读者心中掂量吧。扁担压弯,却挑得起山水,德兴之所以兴,古书上有“惟德乃兴”的明示,各种“德”都挑在那根扁担上,无需秤砣,秤砣太小,无法平衡勤劳聪慧的重量,怎么挑得起山水!秤砣的归宿沉在了凤凰湖水里,唯见鬼斧神工,满目栩栩如生,呈现美轮美奂。
   德兴是“铜都”,作者说,“还须把安徽铜陵读出来”,铜陵无铜,铜在山城。这种驰思骋意的文思诗情,扩大了诗歌的境界。言德兴而将德兴的物产写在诗句之外,让人都急于为德兴去正名了,留白藏意,待读者心领神会。
   留取空白,唤醒空灵;以方寸之地,容天地之宽。万物聚散,诗人都可捕获,博采精收,遣之笔下,披离风流。我们不能不赞叹诗人用敏锐的眼光穿透事物的表层联系,切透内在,因而使得意象群产生出极强的艺术张力,达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四、让诗句跳跃于山城画布成律动
   连绵的山,款荡的水,山水画布,作者创作之初所见的德兴就是这样的呈现,于是作为诗人,挥墨作画的诗创冲动就随之出现了。绘画有工笔繁笔,也素描写真,有抽象具象,有水墨也有泼彩,用笔不同,画风纷繁,而诗歌创作,无论怎样,只有一支笔,唯一的工具就是语言,优劣全在才情,从这个角度看,好的诗人就是一个运笔纸上的抒情家。仔细揣摩这组诗,让人有“食髓知味”的品尝快感。
   诗原为歌,没有律动就少了精灵的特色,写诗如填歌词,吟出便要味盈。苏轼说“占得人间一味愚”,痴情诗歌创作的作者,独得了诗味语言。

共 657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用情镂刻空灵之象》是一篇对江山文学网如云社团作者海边边的绝品组诗《德兴,城在山中》的赏析作品。作者解读此诗文,认为此组诗以其灵动的笔墨,给读者雕刻出了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其空灵俊秀的美感深深地打动了他,驱使他提起笔,通过深入骨髓的赏析求索,倾听诗人心灵深处的呼唤和钟情,探求其诗歌创作的美学规律和蕴含在其中的深刻寓意。这篇赏析文从四个方面入手,以其犀利的笔墨,细致透彻地剖析了原作,挖掘出了原作独有的亮点和特色,镂刻出了一段德兴和声俚曲,令读者感同身受并由衷的佩服。第一、空灵之象凸显着城市的美学特征。原作写山言水,意不在山水,诗歌给读者的视野营造出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禅意十足的美学境界。第二、展开了一幅山水相依的山城文化画卷。作者通过吟诗感悟到,文化就像一个城市的一张名片和品牌,是可以行走的灵魂,是民族的精神和心灵史,懂得了只有拥有了独特的文化,才能造就出城市的高度。看看德兴,城在山中,历史的大山包裹了它的厚重与安宁,这是“文化自信”的真切表现。第三、诗歌用特有的意象性的语言导读出了山城的独有魅力。作者领悟原诗句的意象和叠加,认为是一种隐喻的连绵表达,比如描写深浅不定的天鹅潭,澄明如镜的双溪湖,仙女脱俗等等,从天而降的灵动,令多个意象渗透交融成一体,营造了方寸之地,容天地之宽的意境,给读者提供了精美的意象联想,从而幻生出丰富多彩的心灵图画。第四、让诗句跳跃于山城画布而成为奇特的律动。跳舞是诗歌跳跃性的比喻说法,作者体会原作的长处,就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和天马行空的意趣,令人一往情深。这篇赏析文章,深切细腻地讲述了原作组诗用真情镂刻空灵之象,精致得如景德镇的青瓷,弹一指,铮铮作响,捏一把,滑溜如打蜡。阐明了这里描写的空灵,是超越原象极限的想象,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哲学境界,给人的是恍惚的真实感,超然世外,飘然处世,万物聚散,诗人都可捕获,博采精收,遣之笔下。彰显了作者对原作组诗的喜欢,以及深刻的理解和钦佩之情,剖析精准到位,细腻自然,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问候作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804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8-02 08:16:12
  拜读佳作,问候怀才总编!分享江山人之间的互学互动互赏,感悟原作和此篇赏析文的无穷魅力,感谢您投稿柳岸,祝福写作快乐,再创丰收!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2 08:18:10
  每次得安平老师编按,都要速速拜读两遍,情恳词切,生动灵现。感谢精彩点评,给与热情呵护。问候安平老师,遥握谨祝夏安。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东辰        2019-08-02 11:01:53
  读了总编赏析想起了思想家康有为一句话,诗赋如大海潮汐飘之有物。当再赏真作品不只是为绝品诗点晴粉墨了,更高造诣倾倾,美不无处不再,江山人赏江山人就是一个学术之界与高超的儒雅交流更是民族文化升华。
   再赞好文大彩江山映柳岸。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2 11:07:51
  东辰老师的点评对极了,赏析是赏析者以欣赏的态度与作者做儒雅的交流和对话,写作者就是要享受这种对话的全程,特别是可以仔细把握作品的精髓和细枝末节,参透作者的储意,感受一种全身心阅读入境的境界。每每得东辰老师精致的点评,很是欣慰。问候东辰老师在柳岸创作愉快,遥握!
4 楼        文友:东辰        2019-08-02 11:11:53
  笔误,曽国藩,再贊老师美文。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2 11:14:18
  东辰老师引经据典,治文严谨。再致谢东辰老师。
5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9-08-02 11:49:52
  欣赏怀才老师精彩的赏析。诗歌是抽象的意念、跳跃式思维、高度精炼的抒情,而怀才老师的赏析,就是把所有的美,托于盘中,并引领读者欣赏。问好祝安
浩渺若尘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2 11:57:52
  非常感谢若尘老师到访留墨。精美的点评,将小文的主要赏析角度一一道出,言简意赅。谢谢鼓励。遥握问候夏祺!
6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19-08-02 12:02:05
  凑巧的是,凌晨醒来,打开江山文学网首页的时候,也打开这首绝品诗歌读过,没有想到怀才老师的赏析文就来了。还有另一重缘分:我虽是浙南人,但因父辈的原因,在江西德兴出生。我在江山的第一篇投稿《谷雨,一别三十年》也是写自己告别德兴三十年后再往德兴的文章。在我的印象中,德兴地处偏僻,从安徽出发到江西境内,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寥寥,我去时总觉得那是贫穷落后的象征。但没有想到,在怀才老师和海边边原作的文字里,却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解读,让我对德兴又有了不同的看法。怀才老师的文字,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引人入情入境,本就是一篇佳妙之文,如有机会再重新踏上德兴,一定将怀才老师的文字与海边边的文字拿来重温,用以滋润自己的精神。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2 13:41:32
  没有想到,遇到一个可以见证这篇文章这首诗的知情人,甚幸。我可是没有去过德兴,只是几次走进江西境内,感觉山水的静美,是读海边边老师的绝美诗歌,才使我的感觉蹦出,赏析给德兴的诗话。花花老师,若这篇文字能够如你所言,下次再踏上德兴的土地,但愿海边边的诗和怀才抱器的小文可以给你的旅行增加一点暖意。谢谢花胡搜老师留墨,每得雅评,不胜惊喜,问安花花老师,谨祝快乐。
7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19-08-02 12:02:47
  好文章,我来窜门了,老师丰富的词汇,观察细腻,写的文章生动突出,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嗅到那些海水味了。。。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2 13:43:18
  谢谢蓝色老师到访留墨。蓝色的文字很雅致,我可是嗅到了蓝天的色彩芳香了。一字之香可经年。遥握,问安!
8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19-08-02 16:38:02
  老师的赏析,堪称精雕细刻,笔笔恰到好处的玉器。我本不懂诗,读了此文,也对《德兴 城在山中》有了几分了解,多了几分喜欢。细腻自然,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向老师学习!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2 16:40:00
  春燕老师谦逊了啊,怀才抱器也是对诗歌很外行,多读了几遍才写出感悟,难称赏析,谢谢春燕老师到访留墨鼓励。祝你创丰笔健。
9 楼        文友:前进        2019-08-02 23:52:21
  哦!老师真是万文通!说实话,对诗我是一窍不通,甚至理解不了诗意,但通过怀才老师的赏析,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可说对诗也产生了点兴趣。赏析语言通畅流利,随着层层递进的剖析,也带着我们进入了诗的美感中,可谓诗与赏析同绝!欣赏学习,问好老师!祝创作丰收!篇篇精彩!
农民,以种地和打工为生。爱好文学,休闲时搞点业佘创作,望多加批评指导。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3 06:22:56
  非常感谢前进老师到访留墨。怀才抱器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揣摩诗味,写点心得而已。蓝色老师别见笑啊,每得你的点评,很兴奋。学习。遥握!
10 楼        文友:鸿鲲        2019-08-03 06:03:12
  再普通的事物,心中有美的人也能发现美。对美文的发掘也是如此,惺惺相惜,深入解读,也是能发现文章之美的读文人挠痒的方式吧。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3 06:24:13
  学习鸿鲲老师到访留墨。正是,的确是借以“挠痒”,不写不说那点感受,如鲠在喉了,当然是学习的过程。遥握,感谢鼓励。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