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人赏江山文】礼敬佛陀,向彼岸救赎死亡(柳岸)

编辑推荐 【江山人赏江山文】礼敬佛陀,向彼岸救赎死亡(柳岸) ——读清心如云诗歌《清明,给孩他娘烧点纸》


作者:刘文龙 举人,5222.6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08发表时间:2019-08-09 15:27:03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节是从古代的寒食节演变过来的,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节日,清明祭祖,凭吊故人,是寄托哀思的日子。
  
   一
   诗人这组诗便是于清明时节哀悼亡妻的精构之作,一边烧纸,一边得句,已经是泪满衣襟!《清明,给孩他娘烧点纸》这个题目非常口语化,透出的伤感和追怀如雨珠坠地,早润土三分了。“时间足迹孤立着,被罩上更深的色彩/冷峻面孔过于森严/这个时节,再多的情绪都可以接纳/包括风肆无忌惮地吹着/与黑夜噬咬的烟火,除了天空/碾过的厚度,有几枚叶片还悬挂枝头的颤动”时间流逝,如风雨过境肆无忌惮地带走一切,在时间面前,一切都显得渺小,而几枚叶片的颤动就更弱不禁风。死亡是任何人不可避免的话题,“唯生死事大”衬托的粗相是冷峻和森严,这多么像死神的面孔,所有现象界的存在,万物一直在行在变在动;诸行无常,苦从身生,身从业生,业从惑生,受境一直在变化、变化,所以每个刹那,与时空聚合的交点都是唯一的一次,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你能掌握的只是现在,也就是当下。当下生灭当下流逝。
   譬如我们看一朵花正在凋谢,凡夫观之,这花谢了,芬芳不再!在心境上是灰暗的,比较伤感。修行人看呢?噢!无常迅速。原来任何事物都是由盛而衰,这才是宇宙真相,这是自然规律。星球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大到一座山峰,它的死亡过程几百万年,小到人的死亡,死亡过程几十年,而蚊虫蚂蚁的死亡过程也就几个月或者几天。当下的生灭我们根本看不到,这需要入甚深禅定才可以体证这些细微迁流。譬如十岁和十一岁,今天和明天,你看不出迁流的区别,而十岁和六十岁一比,哇,你咋老这么快?简直是一弹指!朝著青丝暮成雪,万事转头空,青天却如故!
   “心,在夜里停驻,又从熟悉的巷口/拐进另一条陌生的街道”街角巷口,时光深处,瞬间或者千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亡妻活在我心中的沧桑岁月,所有的音容恍若昨日。
   剥开记忆这层肌肤,漫漫长夜,生存现场是回放的虚幻。阴阳阻隔,一切境不隔而隔,那些站好的墓碑多么像街巷!我只能为你烧些冥币,守候你我的情缘。日落黑暗月出清凉。其实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没能够活着离开;每个人早晚会脱掉肉体,脱去尘劳,与这些站稳的石头一样进入休眠状态。当期生死分散分解,舍寿当知万事空。
   诗人是个认真赶路的人,而与他一同赶路的人如今已去了另一个世界,从此天涯路远,只能在这里,以这种方式真诚交谈,默默寒喧。
   “我站在荒原,注视一张冥纸挺直脊骨/被火扑倒后又被风扶起来/反复演绎生死,在黑夜里重生”阳间的奔波已足够辛苦,风雨为霜,生与死反复演绎。此段一语双关,也隐喻阳间的生活状态。被火扑倒,我们被欲望扑倒,然后又被坚强的信念扶起来,继续铿锵前行。每个人都是一部机器,在红尘运转,由于长年损耗,何曾屈服过无边的黑暗?“灼伤之后,哪怕剩下最后一颗舍利”岁月深处,总有一些不屈的声音在虚空回荡。其实众生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死亡之中,死亡的跨度可以是瞬间的,也可以是几年几十年。一切色心有为诸法,分分秒秒都在不断生灭变化之中,在外相上显现为相似相续,非断非常,无有停顿。并不是定要一期业尽,舍报寿终才名生死,所以在细微来讲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刹那生灭,这即是新陈代谢。
  
   二
   《雨一直下着》:“每一滴那么沉重,落在肩膀,脸上及心上”诗人“总怕雨滴打湿那些崭新的冥币”。他回忆起多年前,妻子从城外风尘仆仆归来,“被雨水清洗过的脸,茫然地望向家的路口/我撑一把太阳伞迎着风,看着你/在黑夜里破涕为笑”。这暖人的一幕就在昨日历厉在目,时光多么静好,让人生起万般思量。诗人情怀,这爱多么矢志不渝,如此反复,内心思念借雨景借冥币贯穿全诗,让人无不动容,也洒下热泪。诗人是从不喊累的人,但于此生离死别却也心力交瘁了!“一半在天上,一半还在人间,”自此无人来问粥可温,谁来陪我立黄昏?噫吁长叹,而我载着所有负重,有你入我心怀,并入土为安;我也就稍感欣慰了。诗写由心及物,在清明节烧纸是为主线,将忧思和怀念之情诉于字里行间却是淋漓尽致。诗人善于纵深表达诗意,将阅历和人生思考、生死感悟揉和其中,并将诗作提升至哲学高度,拷问生死,总能以空灵的禅意直抵人心,让人触摸到善意和慈悲。
   清明时节雨纷纷,因为这一天伤心的人、欲断魂的人太多,就会感召阴雨绵绵的天气,这里不排除众生心力的作用。虽然清明前后有惊蛰和春分,谷雨立夏等节气,从哲学作用与反作用的道理推论,大气中的电磁波可以影响到人的情绪,同样很多人的情绪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大气中的电磁波,故而清明多雨,这和佛法“同分妄见”的道理不谋而合。
   雨一直在下着,望着清明那下雨的天空,诗人多么想像在世时那样,为在另一个世界的爱妻也撑起一片天空。这眷顾令人心碎,那么就让我为你多烧些纸钱,让你不要过着太艰辛。由此说明诗人是有担当的人。
   佛说: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这首诗中所写的就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爱别离苦了。你看人在五欲六尘里打滚,纠缠于是非恩怨,真是事事违愿,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轮回路险,得遇了生死的善法多么幸运啊!
   诗三《我与神灵擦肩而过》:“神灵各自保持距离,在他乡/手持阳间的地址四处游走/一叠黄纸打好表文后,在火中蔓延,旋转/动辄几万,上亿元的票额/相信足够用了。你不会有现代人的房贷,失意/与生活的种种压力/只能按图索骥,照单全收。”重负在身,仔细想来,我们为了这具终归要消散的身体虚掷了多少财力与时间,不惜一切财富围着它衣食住行,挣钱来孝敬供养这具身体。阳间有生意,想必阴间的生意也很兴旺,否则“此时清明邮差们”也不会把深夜踏着横七竖八了。阳间顺风快递忙碌,阴间若有快递,那一定是阴风快递了,想必鬼差也点点外卖,使钱与时俱进了。
   民间对于亡者都有“出殡”的习俗,其中完全透显着中阴救度色彩。古代出殡有固定的仪轨;“寄殡、开奠、吊孝、绕棺、起灵、闹丧、引领、路祭、入土,乃至一七至七七各有祭祀安排。”过去无论尊贵和贫贱,必请和尚道士来引领并超荐亡灵度过中阴期以求驾鹤西去、求生净土为目的。
   中阴救度和临终关怀至为重要,其实所有宗教虽千经万论,都是为死亡做准备的,以期善终走个好地方,令得究竟快乐。
   按照佛教的说法,一切物体皆为地水火风组成,而这四种物,遍满了大千世界,人身也是由四大构成。《金光明最胜王经》云:“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四大各有不同的性能和业用,地大以坚为性,有一定硬度,能受持万物,在人体中为骨骼;水大以湿为性,有一定的湿度,能使物摄聚不散,在人体中为体液,如血液、淋巴液等;火大以热为性,有一定的温度,能使物成熟,在人体中表现为细胞吸收养分进行工作维持人体温度;风大以动为性,能使物成长,在人体中为各个循环系统,如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等。那么死亡就是四大分离的过程,四大分离,痛苦异常,当死亡来临时,眼、耳、鼻、舌、身逐渐停止运作。开始地大分离,水大分散,火大分离,风大泄散。人死以后,四大都已经分散了,神识是逐渐离开躯体的,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活龟脱壳,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感到千刀万剐般的巨大苦痛。在人刚刚断气时,阿赖耶识还没有完全离开这个人的身体,所以佛经的规矩,人刚断了气,不准搬动,起码要过一两天,因为这时你碰到他的身体,他还有感觉。《八识规矩颂》讲:“阿赖耶识最后才走,所以不准马上碰他,最好也不要哭,也不要叫,因为他仍然知道,只是很远很吃力地听到,不是用耳朵听到,是意识那个中阴身、那个灵魂听到,听了也会悲伤的。”一般而言,在亡人断气后8至24小时内,神识才会完全离开身体,至于神识的去向,取决于自身业力,受业力牵引投胎受报。如果这时扰乱其神识,引起其再起三毒烦恼,那么亡灵就会坠入恶趣万劫不复了。
  
   三
   人临终之际,身心蒙受剧苦,最需要关怀照顾。经中说临终最后一念决定死后的去向,临终时助其念佛,提起正念,极为关键,且最为紧要。
   为什么说古人有福呢?古人没有那么多礼尚往来,心机不多,排场也小,知道人有灵魂。人死后停尸七至九天,还做亡灵还阳之想。特别是父母过世还要守孝三年,三年之内不敢太过享乐,饮食也不敢奢侈,是为亡灵积福。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不管官职多大,一旦父母去世,必须马上告假守孝。你不马上回去守孝,监察御史都要弹劾你,甚至朝廷永不录用。今人呢,都学习西方,一切以得利为至上,你看人还没有咽气,医生早就联系好了阴阳纸火,此时你不死都对不起这些无利不起早的人。这边刚死,那边已经有好几拨人为了拉生意早争得面红耳赤。因为开销巨大,不等亡灵神识离体先换寿衣先推进冰棺,这无异于进了寒冰地狱。停尸期间为了热闹,雇一班鼓匠在那里通霄达旦地唱,求个鼓乐喧天。现在还好,有的地方能够停尸三日,再往后因为死不起,仅停尸一日就出殡了,未来恐怕更为恐怖,这边咽气,那边就已经联系火化。火炉地狱近在咫尺,让你万劫不复呵!
   而中阴身,就是这个生命死亡到还没有转变成另一个生命以前,中间的这一段,普通人叫灵魂。中阴身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这五通。山河墙壁,时间空间,对于他来说没有阻碍。你看他这种能力是不是很像神灵啊!
   另外大善和大恶的人没有中阴身,因为它们是直接受报。普通的人多是善恶掺杂,就会进入中阴身阶段。
   中阴身有两个地方不能去,一个是不能进菩提道场,比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的那个境界,中阴身进不来,如果能进来他也就开悟了。第二个是不能进产门,产门就是女人临产的部位,孩子要生出来的地方,也就是女人的下部。进了产门他就转生了。
   中阴身有生死,七天一个变化,昏过去再醒来。中阴身七天一个生死,也就是说每七天都有解脱的机会,习惯的说法是有七七四十九天的生命,每七天一转变。但从不同的众生境界来讲,这个时间相是不同的。至于中阴最多停留七七四十九天,这也是勉强的说法。
   佛学里说:灵魂这个作用属于“想阴”与“行阴”的范围。想阴是思想,行阴是生命动力的范围。当中阴生起,是行阴的作用,行阴是一股业力,快速得很。中阴身那个时候,将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一下就反映出来。我们人的这一生,为什么变成男的,变成女的,每个人身体、遭遇、环境又各人都不同?这是前面多生多世的果报来的,种子生现行。过去多生累劫,我们所作所为,善恶无记这三种业力,形成种子,因缘成熟时,种子会变成现行。这一生成什么样子,一生的命运、遭遇、思想情绪习惯,就是种子变成现在的行为、现象。你的生命,完全是看你自己因缘成熟,业报如何。这里面的重点是三世因果。所以有部《三世因果经》非常重要。三世因果,就是你的心理行为和你平常作人做事,过去到现在无数生的行为,累积起来的,这是个动力。拿现在的话讲,也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但也包括唯物唯心力量在内,这个叫做业力。“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一切一切的善恶,决定你的未来。
   你看回向偈里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何为四恩?四恩是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三涂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又叫血涂火涂和刀涂。三宝慈悲,为救拨众生之倒悬真是谆谆教诲、苦口婆心。特别宣说《无常经》并备临终方诀,帮助亡者带业往生。
   如此,临终助念临终关怀则显得至关重要。关于临终助念,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曾经作过这样的开示:“学佛以念佛为要,念佛以求生西方为要。欲求生西,以临终净念为要。自利利他,以助人生西为要。”至于临命终时,无论久修始修,皆须眷属及与净友为其助念。庶可正念昭彰,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矣。即平素不念佛人,临终请善友开导助念,亦可往生。
   印祖还为我们解释了原因:“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志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
   “助念一事,最为紧要”;“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从印光大师斩钉截铁、悲心切切的开示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临终助念的殊胜妙用。
  
   四
   秉承印祖精神,佛教界争对临终事宜专门成立了莲花关怀团。佛法的主旨就是了生脱死,佛法中所有的法门、所有的理论体系与实际的修持方法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这即是佛法有别于其它宗教的殊胜之处。宗教教导人正确对待死亡,当大限到来时莫生恐怖之心,在生死大事上,勿依从世俗之见。

共 84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赏析作品,以佛解诗,颇有开头。一个生死问题,可以涵盖人的全部,如何看待,作者以佛心看以俗心悟,借不矛盾,反而增加了我们对生死感悟的透彻。生死无常,但人生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当下,如此看来一个人面对自然界的生死,如看花儿萌发与凋谢,生命的长短也不会变得大惊小怪了。看待生死,就像文中所言,都在赶路,他可能走了便道,不再相遇。所赏析的诗歌就表达着这样朴素的道理。悼念亡妻,宣泄那时的哀伤,最高的境界是以禅悟生死,一个担当的人,首先敢于担当生死。为死亡做好准备,为冥灵守护,这是世俗对亡人的持重,以期善终至阴。原作诗歌涉及了怎样去体现临终关怀的话题,死是万劫不复的,但死亡来临,人所能够做的就是关怀,当然佛的关怀可能是助念,而世俗的关怀就是节哀顺变,毕竟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作者以所在的城市成立的“莲花关怀团”为例,来佐证诗歌的意义。所谓因果定数,在俗人看来可能是妄言,但在佛性之人看来一切都有缘和,无非就是以善关怀天下。生命里的美好,我们不能辜负,人走了,我们因那个人不能忘记什么,就是 最大的纪念。这篇赏析针对原作的生死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特别是以佛法讨论生死观,深刻从容,也让我们在生死面前变得从容释然。文章高度评价了原作诗人以心造句,用意行诗的读感,以朴素的心态哀悼逝者,参悟生死,最积极的东西在于面对生死不惧,珍惜当下而持善。佛出来都是为俗生而关照,这样,我们对生命就有了更深刻的把握而热爱,也许,这就是这篇赏析的意义。一则诗歌,是给孩他娘烧点纸,一篇赏析,是给生死来一次洗礼。推荐赏读赏析佳作,感受佛解的魅力。【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09 15:29:17
  向冥界彼岸救赎生死,就是要我们热爱当下,珍惜生命,诗歌亡灵,赏析人生。请欣赏不一样的赏析佳作。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彩不断,问候作者:夏祺!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刘文龙        2019-08-14 17:31:57
  [苦海]不是外面的世界,也不是外面这些境界。你的[苦海]、你的[世间],就是一个人的六根跟六尘跟境界接触之後,产生的苦乐、顺逆。如此,你的世界你的世界观就成立了。而身心之于外界,所感所思所悟,就是你的心态,这就是你的[世间],各人眼里的世间,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2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9-08-11 09:49:36
  又见两位大咖精彩赏析与按语,智慧碰撞,让读者也为之动容!特别感谢文龙师兄深刻解读,仿佛又回到那年那月的场景,感叹人生无常,提起对生命与佛法的敬畏之心。给两位敬茶,祝福秋安,创编丰厚!
清心如云
回复2 楼        文友:刘文龙        2019-08-14 17:39:59
  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
3 楼        文友:宁小蛮        2019-08-11 10:31:27
  人道哀悯,刘文龙老师的主题,令人感慨不已!
回复3 楼        文友:刘文龙        2019-08-14 17:43:31
  多谢宁财神驻足留墨。天机诠释天相,难测难量。就让沙子漏下来,聚沙成塔。绕塔三匝礼敬佛陀。听天心深处荡波而来的惊雷!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