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十年一觉文学梦(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十年一觉文学梦(散文)


作者:苏中老农 秀才,211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88发表时间:2019-08-17 15:25:40


   纠结之余,我曾想到放弃。心想,算了吧,要那虚名做什么?我写的东西也不缺读者,一部小说发表到多家网站上能有几十万人次的点击,说明至少有数千乃至上万人通读过。假如出书,最多印一千本,即使全卖出去了,说不定还会有人根本没去翻它呢,能安下心来通读全篇的也不过区区数百人。这样也好,我自己自娱自乐,看的人不要花钱,我也没费多少成本,不过就是多抽了几盒烟。再说,即使我不出书,在互联网上我也是个“名”人,随便你在百度上输入我的笔名或者是真名都会蹦出我发表上各个网站上的许多文章!我还有些文章发表在我的QQ空间的日记中,虽然现在玩QQ的人不多了,但我的空间访问量也即将过万!
   过了几个月,从一个出版中介那里得知:有家出版社的一套丛书还差一个名额(那时的一套丛书最多可出十本),如果我想要,可以便宜一点给我,之前,那人已经看过我的书稿,就因为一个丛书号要六千元,我嫌贵,便搁下了。这回他说,因为是凑数,只要五千元,他还说这家出版社是打的擦边球,人家丛书号是十本统一定价,上市时要十本一起卖,这家的丛书是单独定价,乍看像是单书号。后来,我得寸进尺,又砍掉了五百元才跟他定下了合同。尘埃落定后就要确定印多少本,因为印多印少都要是一次排版费,因而印数越多单书成本就越低,他劝我最少首印一千册,这样的话每本书连书号费在内不过十二三元。我说:我没销售渠道,出版社又不管发行,不想印那么多,我是以送人为主。后来确定只印二百册,总费用是七千五百元,书的定价是三十五元,就是全部卖出去,一本不送人,也要赔五百元,当时我只想能卖出一百册就不错了,这样最多也就赔个三四千元钱。
   后来没想到,兴化新华书店为了支持本土作家,自费出版的书可以在那里举办签名售书活动,活动结束后,多余的书还可以在那里上架销售。一开始我不懂,文化圈子内又没一个熟人,当时退休不久的肖书记又跟我有了联系,我就请他帮我打听了一下。他退休前的好长时间都在兴化、泰州城里工作,人脉广。后来,没费多少周折,就将签名售书是定为那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此时的我,十分后悔当初没将印数提高至五百本,现在书已到手,只能等签售结束后再联系加印了。
   签售的那天是个星期六,上一天兴化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我的一篇短文——“我的文学路”,是云高找的人,也算是人情稿,算是为第二天的活动做了次广告。
   那天上午,新华书店门前的霓红灯字幕滚动播放着签名售书的信息,店堂内签名桌后面是一块面积很大的宣传牌,上面有一幅前些年我在杭州西湖边上请人拍的生活照。来的人不少,除了我的子女们,还到了一些亲朋好友,扬州的女儿女婿和侄儿侄女们也大都起早开车赶过来助兴。来的人中还有不少是子女们的同学、朋友。书店大堂里人头攒动,盛况空前。可惜就这点儿书,热闹了不到两个小时便售磐了。
   经济账是没法算的,书店那边要收百分之三十,远道而来的亲友要招待,事前还赠送掉几十本。不过,也没打算要去算这笔账,时隔十五年后又“风光”了一回便心满意足了。不过,这件事还不能至此划上句号,因为我的好几个家人们还没拿到书,同时我还想有一批书在书店上架,加印势在必行。后来又加印了五百本,弄得至今手头还有一百多本存货。
  
   三
   顺便再说说这十年来我和我的家人们的生存状态。
   我和老伴在乡下住了五六年后又搬进了小城兴化。起因很复杂,觉得两个人真的一天天地老了,那边又没一个子女在身边,如果将来两个人中先走掉一个,一个人住在那里他们没法照顾,我又遗传了一些母亲的性格,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愿意跟子女住到一起的。那年,在兴化的女儿又买进了一套面积不大的旧房子,那房子离她的住处只隔了一条街,她又差一个老人帮着带才两岁的孙女,因而就劝我们搬过去住。正好我也想在有生之年能做几年“城里”人,同时,又考虑到大女婿是我姑母家的孙子,为人又十分厚道、孝顺,住在他们旁边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便搬进了城。让我想不到的是,这回进城还在家人中引起了一些无端的猜疑和矛盾,说起来话长,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说也说不清楚。不如不说
   在女儿房子里住了近二年后,我自己又跟人家谈成了一套二手房,那房子离这里一千米左右,在同一条街上,比这里大十多平米,是二楼,最适合养老,价格又便宜(后来过了一年便升值了十多万)。买时,我贴上我的二十万元老本,不足部分是云高云飞弟兄俩筹措的。二零一七年春节后,房子开始了简单的装修,装修队是我自己找的,谈好了的是包工不包料,要自己买材料,后来又要自己买家具、电器,一直忙到农历三月二十六日才搬进了新家。期间,曾想起过:五十多年前,我从大家庭分家出来后,忙活了一个夏天才搭建了两间土屋,后来,为了有一个舒适的住处又经过了N次“大兴土木”和N次搬家,哪里想得到七十六岁时又在城里折腾了一回?还会再折腾一回吗?肯定不会了,再要搬家的话,除非是到“上路”的那一天。呵呵,到时用不着自已烦神了,子女们会把我们一个个地拉回老家去办丧事的。
   现在看来,我和老伴晚年进城的决定是正确的,至少在三个方面使我得益:一是解除了后顾之忧,毕竟有一子一女在同城住着,一个电话便能招之即来,即使到了我们只剩下一个人的那一天,还可以将这房子出租,到女儿楼下去租间车库;二是,有好几个久不联系的老领导、老朋友进城后又联系上了,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加上在同城住着的堂兄、堂弟,有故友,有文友,有赌友,比在村子里热潮得多了。新居里还有一张老房主留下的麻将桌,隔三差五地会有一场牌局;三是,我对于文学的爱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写作的环境比乡下好得多,还认识了好些文学圈子里的人。兴化是出了名的“小说之乡”,虽然这些年文学被边缘化了,但这里还有许多文学爱好者,有许多业余写作者,他们中有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我与他们相比,只能算是一个“老小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我进城的头一年就有幸结识了市作家协会主席钱国怀老师,后来,我加入了作协,多次参加了由市宣传部牵头举办的文学讲座和毕飞宇文学沙龙等活动。特别让人敬佩的是钱主席退休后在兴化办了一所“小作家培训班”他用从那里赚到的钱滋润着兴化文学的这块沃土,资助本土作者出版了好几套丛书。同时还办了一份名为《纯小说》的纯文学半年刊。那笔开支可不小,除了发给作者的稿费,每年还举行一次颁奖活动,重奖优秀作品。我也在上面发表过几篇中、短篇小说。
   二零一六年,市作协举办了“兴化市首届郑板桥文学奖”,我的那本散文集在活动中得了优秀奖。奖金和活动开支也全是小作家培训班出的钱。
   令我欣慰的是,这些年来,我的家人们也算是过得顺风顺水,事业有成。在这里,让我花点篇幅显摆一下:
   在市规化局工作的大女婿是高级工程师,已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他的儿子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后,自己开了家测绘公司,当上了老总。现在有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孙女。
   二女婿仍在扬州粮食部门工作,他的书法已经小有名气,听说早就是广陵区书画协会的秘书长了。二女儿仍在交通银行上班。他们的儿子从南京一所警官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去了无锡,娶了位媳妇也是警官,去年,在扬州西园饭店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婚礼。
   大儿子云高夫妻俩都在金融单位工作,他们的女儿还在湖南衡阳读大三,正忙着准备考研。
   二儿子云飞还在镇上的水务站上班,近几年与人合伙承包了站里的水泥制品厂,经营得不错,还在南京为儿子买了套房子(尽管还欠着一大笔房贷)。他们的儿子,早些年以高分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后来又考上东南大学的研究生,明年就要毕业了,正在物色工作单位。
   以上这些,对于我们老两口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心满意足了。不过,也并是没一点遗憾,从人丁兴旺这个角度上讲,总觉得眼前形势大好,但不是越来越好。我们两个人拉扯大了四个儿女,算是实现了人口百分之一百的增殖,而我的四个子女却只给我生下了四个第三代,加上他(她)们的配偶,在他们这一代的人口缩减了百分之一百!如果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我们赚到的又被他们赔光了。这不能怪他们,他们碰上史无前例的一胎化国策。更加令人忧心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多生孩子,即使将来国家全面放开甚至鼓励生育,他们也会无动于衷、消极对待。由此可见,几十年的计划生育风暴并不是在全国少生了上亿人那么简单,它扭曲了人们的生育观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最大悲哀!我曾经悲观地想到:假如我惟一的孙子将来再找个高学历的孙媳妇,他们能为我们生一大堆重孙子、重孙女吗?答案是:绝不可能,能生两个就不错了。再假如两个中没一个是带把儿的,季氏家族的这个支脉不就要终结在他那一代了吗?呵呵,大悲观了吧?但愿我的这些胡思乱想纯粹是杞人忧天。
  
   四
   目前,我们老两口的经济状况也是越来越好了。刚退休时,正好碰上水利部门对退休人员“事改企”,每月只能拿到不足四百元的退休金,连单位补的总额才一千多元。那时,许多关心我的人都替我婉惜,说我如果不去水利站留在乡政府,现在退了休是公务员的待遇,这下子损失大了。幸好,后来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们那一批倒霉的原是事业编制的人,市财政每月给我们增加了一千元左右的补助,再后来,完全取消了“事改企”,重新恢复了这一批人的身份,现在的待遇跟乡里的公务员也没多大的区别了。
   虽然老伴只能拿到一点微薄的农民“养老金”,但我的这些钱足够两个人“花天酒地”了。再加上我们这一代人节俭惯了,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习惯不了“高消费”。前些日子,在超市里看到苹果已经卖到十八九元一斤,正好与十斤特价大米同价,我们便觉得不可思议,想到我们两个人一天还吃不到一斤米,如果买苹果的话才买了一两。何况吃点苹果还算不上是高消费,市场上有些天价水果每斤是五六十斤大米的价钱。我们哪里会去买那些东西吃?
   接下来,我还想谈一谈我对今后的一些打算。围棋上有个阶段叫“收官”,意思是指一盘棋接近终局时大势已定,没什么大的作为了,但收好每一手“官子”还能影响到棋局的胜负。现在我谈今后的打算,其实也就是为我人生的棋局“收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自己将要离去做一些善后的事。生、老、病、死是恒古不变的自然规律,无一人能幸免,因而,到了一定岁数的人,都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一天的到来。过去农村中只要不是太穷的人家,到了四五十岁时就要为自己准备一副“寿材”,现在人的寿命比那时延长了许多,没人那样早作准备了。但是到了像我这样的年龄还是应该认真地准备一下的,免得到时候子女们手忙脚乱。
   为此,今年春天,我已经在我父母墓地的附近新僻了一块空地,说是“新僻”是因为那里已经挤满了天堂里的住户。那一片墓地还是农业学大寨时队里划出来一个野垛子,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认真地规化,是名符其实的乱坟葬,那里平时长满了芦竹和芦苇,人都没法走进去,只有到了清明节的前几天,才会有人披荆斩棘去给亲人们的土坟加一个坟头,烧化点纸钱。将来属于我的那块地是在河边上新造的,为此,二儿云飞动用了他的工程装备,又是挖土又是打桩地忙活了好几天,硬是用钢筋水泥造出了一块空地。我去看过了,不错,挺好,空气好,清静,还傍着父母。
   之所以要傍着父母,其实我心里还藏着个“小九九”,就是考虑到万一孙子没能为我生个重孙,我这坟上就没人来了,但我还有好几个嫡侄孙,他们总会为我父母这一支脉留下后代的,到那时,他们到我父母坟上祭奠远祖时,我不是也能沾到点光吗?哈哈,天太热,就当我是在“热说”,或许,未来的孙媳妇为我争气,会一口气生下几个传宗接代的人呢。
   以上说了这么多,好像我已经是万念俱灰消极等死了。现在我告诉你:非也!视死如归不过是一个人对生与死的态度,并不妨碍他在有生之年继续力所能及地发光发热。我现在身体还不错,除了滕关节有些退变,走长路需要带拐杖,其它方面都没什么大问题,如果不得那种病,我这身板再过十年八年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还能过多少年是没法预测到的,也许很长,也许很短。
   前些日子,我为自己做了近期和远期的两套规化。我的近期规化是:在八十岁生日前再出版一部我的文集,初步计划分上、中、下三卷,上、中卷为两部长篇小说,即《刘来根正传》和《二侉子和他的女人们》,下卷为中、短篇小说。全集总字数约为五十万字。同时,还要将这部长篇自传用香港书号出版五十册(此书不对外销售)。在此期间,不再开写新的长篇,但每年还必须完成五六万字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
   我的远期规化是:如是身体允许,我还想在八十岁以后再写一部长篇。初定书名是《奴隶社会穿越记》,好几年前就开始构思了,一直没动笔,原因是故事梗概还没定型。初步确定:书中的主人公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长,在一次嫖宿队里妇女时被人打伤成了植物人。后来,他的灵魂穿越到了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那个偏僻的小岛至今仍是奴隶社会,他穿越过去的身份是一个黑人工头,有一个黑人妻子和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他虽然也是奴隶,但因为得到主人的器重,能享受到许多特权。他天天拿着皮鞭驱赶着奴隶们上工干活。他做这份工作到也得心应手,因为他觉得也跟当生产队长大同小异,只是手里多了条皮鞭,底下人更听话更好管理些。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就是他原来的家庭,他的妻子拖着三个未成年的儿女,又要上工挣工分,又要照顾植物人的他,年年是队里的超支户……我想通过这部小说,揭示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下底层民众的爱恨情仇。
   这个计划能不能完成,我心里也没底,只能尽力而为了。
  
   (此章续于二零一九年夏末秋初)

共 1066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我”的人生经历和十年人生梦。光阴似箭,转眼间又是十年过去了,回顾我十年来的写作经历,心中有诸多感慨:我的第一篇散文是在兴化近郊的一所出租屋里写成的。那时的条件很艰苦,但我还是艰苦的的条件下,写出了我写出了我的第一篇散文——《洗手间随想》,此后,从第二年开始,我的写出了三十多篇散文和一部自传。在乡村的那几年,我每年差不多能写出十多万字的小说、散文。我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多个网站结识了很多文友,也做过编辑,我的文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二零一四年正式入驻“江山文学网”并成为该站的签约作者。后来的几年,我在那里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有二十多篇散文被评为“精品”,我得到了“江山之星”的殊荣。我的长篇小说《老人的村庄》《二侉子和他的女人们》《刘来根正传》得到读者的认可,点击量很高。十年来我到过很多地方,写了很多的游记,没有虚度光阴。其中我的散文也有被几个文学刊物发表,二零一五年,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难忘旧时光》。我也曾经有过出书梦,但如今我不再纠结了,因为互联网同样圆了我的梦想,自费出书我又过了把签名售书瘾,也给自己做了次广告。在这十年里,我由乡村来到城里,结识了许多文学界的名人,也加入了市作协。二零一六年,市作协举办了“兴化市首届郑板桥文学奖”,散文集在活动中得了优秀奖。在家庭方面,儿女们事业有成,生活富裕,我们很欣慰,我和老伴生活无忧,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散文通过叙述自己在文学道路上追梦的经历,叙述出一位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良好心态。他在文学道路上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精神令人敬仰,也描述了知足常乐的博大胸襟。散文笔触细腻,贴近生活,感悟人生,抒发情愫,励志书怀,很有正能量,给人向上的力量!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8-17 15:27:19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9-08-19 19:59:32
  谢谢刘社再次为拙文编辑,辛苦您了,问好。
2 楼        文友:老百        2019-08-17 16:24:07
  苏中老农从68岁到78岁,从事文学创作有十年了,真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从江山的经历,苏中老农是2014年注册的江山,至今有6年了,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110篇短篇作品,这样的成绩,真让人佩服!
   致敬,一个热爱文学的老人,一个在江山辛勤耕耘的创作者!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9-08-19 20:01:13
  谢谢老师一如既往地关怀与鼓励,问好并祝秋安。
3 楼        文友:刘文龙        2019-08-17 17:13:07
  为老先生点赞。此文叙事平易近人,文气虽形散而神聚,足见质朴而原汁原味之风光。晚辈梅山向老先生顶礼!老先生为人为文风趣可人,夕阳一景,落霞如火。祝愿老先生仍是纸上一匹千里马,在字里行间问鼎文坛!更期待《奴隶社会穿越记》早日横空出世。此部长篇立意新颖,一定会精彩纷呈。伟哉老农,苏中白头翁,耕熟地阅世苁蓉,思接千载泼墨当下。梅山妙觉洗木耳恭听雷音、拜读留言!
回复3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9-08-19 20:03:15
  文友的赞誉不最大的鼓励,我会努力的,谢谢你的关注 。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8-18 10:20:41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