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童年,那没电的日子(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童年,那没电的日子(散文)


作者:曹清雅 白丁,62.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08发表时间:2019-09-02 20:27:06
摘要: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度过的,老家的一山一水,我每每想起,都会历历在目。虽然说,8岁时离开了家乡,但是对曾经养育过我的地方,我一直都默默的记在心底,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下期,我出生在京山县城北,三阳镇的一个农村。从出生到长大,从我记事起,我知道了有煤油灯。认识光,也是从家里的那盏玻璃罩罩着的、泛黑的煤油灯开始的。
   那时,我约摸四五岁吧,当时我已有了一个妹妹。因在家中排行老大,遇事要做表率,免不了辛苦一些。其实,也算不上什么辛苦,顶多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就是带着妹妹玩。我出生时,父亲已退役转业,在离家不算远的宋河镇,参加了工作。
   在我儿时的记忆当中,我对父亲没什么印象。因工作的原因,他除了周末、节假日在家,其他时间都在单位,待在家里的时间自然很少。以致父亲偶尔回来,我害怕至极,不敢拢边,躲的远远的,总是父亲千呼万唤才出来。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奶奶、母亲带我们,那时候母亲的辛苦可想而知。
   不通电的日子里,每当夜幕降临,不用母亲吩咐,我会擦燃火柴,点亮煤油灯,照亮全屋。有如黑暗中看到光明,星星点灯般,温暖全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在昏黄的灯光下,静静的吃饭。灯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质朴亲切,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一天的疲劳顿消。偶遇下雨的夜晚,听到雨声,出厨屋门,看到从房屋天井上空飘下的细雨,全家坐在厨屋吃饭,便觉得好幸福。
   吃完晚饭,我带妹妹玩,母亲收拾、洗刷完锅碗,会在灯下捺鞋垫,编织衣物。通常都是母亲在灯下边做些针线活,边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和一些离奇的小故事,直到我们眼睛模糊要睡觉了,母亲便会把灯芯拨到最小,给我们打洗澡水,洗漱完上床睡觉。
   一切都是那么安宁、平静。直到有一天,大人们都兴奋的帮忙做一件事,说是村里要通电了。全村男女老幼,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田野里、道路边、稻田里,每隔几十米竖起了一根根木电线杆。每根木电线杆上面装有一个横着的铁质支架,方便电线穿过。电线通过木电线杆拉入千家万户,在每户瓦屋的横梁上,穿过白色闪亮的绝缘小瓷瓶,牵进每个房间,与一只只白炽灯相连。
   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供电所送电。白炽灯亮了,村子告别了不通电的日子,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用上了电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带来了方便、也增添了电视、露天电影等娱乐生活方式,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子告别了煤油灯、蜡烛相伴的日子。偶尔停电,也是当备用品在用。
   没有电的日子,简单、充实、幸福。
   孩子们总是无忧无虑的。每逢大人们收工回家,孩子们也放松下,在村子里疯跑,玩捉迷藏的游戏。直到哪家大人做好晚饭,站在自家门口呼喊乳名回家吃饭,游戏才结束。
   村小学在我家大门口,每天上下学的铃声听得一清二楚。听母亲说,这是本村人为后代争取的一项福利,方便孩子们上学。在转学到京山实验小学上三年级前,我在村子里上过两年学,那时真的没有什么学习压力。父亲不常在身边,母亲每天早出晚归,没有很多时间管我。那两年,我象一棵小草,生机勃勃,自然生长,甭提多高兴了。
   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不多,放学后,做完作业,我帮母亲摘菜、柴火灶添柴火,忙完后,我会带上妹妹,在禾场里与村里其他玩伴一起,玩跳房子、跳绳的游戏。
   以前,在村子里有一棵拐枣树,从我记事起,它就一直在那里,直到我8岁转学离开村子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一直在那儿,守护村里的人们。后来,村子里修路,将拐枣树砍了,它虽然不再了,但是
   已经成为我家乡记忆的一部分。
   据说拐枣树是一种使用价值很高的果树,每年十月前后,果实成熟,营养丰富,味酸甜、麻,可解酒、治疗风湿。洗净后还可泡酒,风味独特,品尝一口,绵厚醇香。如岁月一般,愈存愈久,味儿愈香。
   拐枣树前的堰塘,承载了我太多儿时的记忆。它干净清澈,在靠近拐枣树的里边,禾场边,深水幽蓝,水里有细细密密的水草,可以看到小鱼、小虾悠闲的游来游去。堰塘边的石头已被洗刷的圆滑、洁净。大人们在这里洗衣、淘米、洗菜,拿竹刷刷筲箕上的米粒,然后随着刷下来的米粒,将筲箕沉入水中,偶尔沉到小鱼,在筲箕内活蹦乱跳,沉到了再放入水中。和着哗哗的水声,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依然笑容满面、谈笑风生。
   后来,伴随着压水井的出现,每家每户都是用潜水泵在抽水取水,门口的堰塘早已搁置,不再使用。现在每每夜色渐浓,日落而息时,家乡的亲人们,你们还好吗?
   没有电的日子,渐行渐远,印象也越来越模糊了。

共 17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活在七十年代的以前的人们,记忆中会有一盏乌黑的煤油灯,微弱的光亮,照亮了一代人生。煤油灯伴随着作者那最纯真最美好的回忆,曾经一家人围在灯下吃饭,那种温暖其乐融融。那些年,没有电简单而安宁。再也回不去的故乡,那一山一水,那些童年的伙伴,路边的果树,一切都沉淀作者内心越酿越醇。一切似乎好像稍纵即逝,村庄已经渐行渐远,变成永久乡愁!随着通电的到来,时代在变,人们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一切回不到从前!文章语言朴实,自然真情流露,结构条理清晰,有画面感!力荐共阅!【编辑:临沟听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9-09-02 22:45:45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祝福老师荷塘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9-09-02 22:49:52
  读老师文章,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在煤油灯下纺线,想起自己灯下做作业,每个人心中都有割不断故乡情愫!社会在不断发展,如今回不去的是故乡,那种浓浓情感只能珍藏在内心!
3 楼        文友:曹清雅        2019-09-03 09:29:30
  感谢临沟听雨老师,谢谢点评、支持和鼓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