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丁香•祝福丁香】一个根儿十个大(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祝福丁香】一个根儿十个大(小说)


作者:孙巨才 进士,659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56发表时间:2019-09-03 09:09:59
摘要:一个根儿十个大,不解释清楚,就会往歪处想。“根儿”,不是植物,是人物。“十个大”,不是说植物根系的形状大,也不是说人物的“哪个部位”大,而是说一个名叫“根儿”的人有十个“大”。这里所说的“大”就是本地方言土语中“父亲、爹爹、父辈”的同义词。

【丁香•祝福丁香】一个根儿十个大(小说)
   申留根随即不惜花费,好不容易才安排好了市里的条件不错的民营养老院的两个床位,要将五大、八大送进去养老。他对这两个大大说:“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我负责为你们养老。传统养老的模式是家庭养老,老人和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子孙绕膝,不单是经济上的赡养和生活上的照料,还包括精神上的慰籍,让老人尽享孝道和天伦之乐。现在世事变了,时兴养老院养老。现在社会的工作压力高度紧张,子女们因为工作、谋生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同时要赡养双方的几位老人,的确是个很大的负担。虽然说护理自已的父母天经地义,但其实作为老年人,也不希望子女们透支自已的身体。而养老院的模式就大大减轻了子女们的护理压力。在这方面来说,养老院具有很大的优势。养老服务专业化,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细致专业,老人有了专门人员的照顾,子女也能安心工作,发展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子女负担。重要的一点是,老人处在群居状况下,有利于排解老人心中的孤独,非常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公办的咱进不去,民营的也难安排。咱运气好,我侥幸安排进了,你们就赶快去住吧!”
   谁知他的这两个大大却说:“私人办的养老院收费高,就是你替我们花钱,我们也肉疼带心疼,既然床位紧张,就不必去挤了。我们最害怕离开自己习惯的环境,离开自己熟悉的人群,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原来并不认识的人朝夕相处。养老院是封闭管理,俺们才不去坐监哩!”
   申留根对这两个大大再三动员,也动员不进养老院,思来想去,只好让他们继续住在家里养老,花钱为他俩购买各种养老服务,对他俩实行“居家养老”的模式。由于同住养老院相比,减少了住宿费、护理费、器材费,居家养老确实是一种花费少、效益高的养老方式。
   申留根为他的五大、八大在住处的附近花钱聘请了小时工,帮助料理日间托老、请医买药、看病陪护等护理服务和购物、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家政服务。还与村卫生所、乡医院的医生签订合同,让他们实行上门诊治、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心理卫生、开设家庭病床等医疗保健服务。
   申留根的五大、八大对“居家养老”十分满意,申留根就渐渐地放下了心。
  
   四.抱团养老绘宏图
  
   申留根没料到“居家养老”也有漏洞,时间长了,他的五大、八大就出了问题。由于聘请的小时工并不是24小时的,而且作为一个外人,根本不可能对老人做到100%的照顾。有一天,他的五大在半夜突然发病,昏了过去,直到早上才被小时工发现。申留根接到小时工的电话,立即赶了过来,送到市医院紧急抢救,侥幸没有酿成大祸。有一次,他的八大在午休时去厕所发生意外,小时工不在,邻居们也没有发现,恰巧申留根前去探望,才避免了出现悲剧。
   申留根的父亲听到这些情况后,感到特别后怕,就对儿子说:“你对恁五大、八大搞的居家养老不中了,赶快再想个妥善的办法!”
   申留根委屈地流着眼泪说:“居家养老缺少日常陪伴、夜间照料,更有疾病预防、医疗护理等问题;养老院24小时看护,专业护理,出现病情马上可以及时得到治疗,他们又不愿去,您说我该怎么办?”
   申留根的父亲说:“居家养老有它的优缺点,养老院养老也有他的优缺点,我想了个能够发扬这些优点、避免这些缺点的新方式,十大兄弟童年时能够抱团取暖,老年了为什么不能也搞个抱团养老?”
   申留根非常赞成父亲的想法,擦了擦泪水笑着说:“您老人家咋想出这么个高招,高,高,实在是高!我这就把咱的车业超市的后园的四亩地改建成十个大的养老福园,支持你们来搞抱团养老。”
   申留根说到做到,没过半年,养老福园就迅速建成了,建有食堂餐厅和娱乐设施,精装修了十个有独立门廊的老年公寓,每个公寓内部设有无障碍设施、无线传呼设备,卧室都配有卫生间。整个养老福园绿树掩映,花草鲜艳,鱼池垂柳,假山喷泉,就像一个精巧玲珑的小花园。
   申留根验收过养老福园之后,感到十分满意,就根据“抱团取暖”之意起了个“宝团园”的名号,让儿子刻个大匾挂在了大门的上面。他写了撕,撕了写,把脑汁都蘸在笔尖上,写了三天,方才写出了邀请信——
  
   我的弟兄们哪:
   我是你们的老大啊,我想死你们啦!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儿女们外出务工、出国谋生,高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群体不断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无子女老人的养老问题,都是日益严峻。这一茬的独生儿女不便依靠,不是说他们不孝,而是他们想对多位老人同时尽孝,都显得有心无力,难以负担。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民营养老院收费高昂,居家养老缺乏照料、情感空虚,每个人的“养老”生活,近年来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老年人和所有人一样,有尊严、有梦想、有需求,也想要过上有意义的人生,这一点即便走到生命的最后一段,也不会改变。于是,结伴在一起互相照顾的“抱团养老”就成了不少“空巢老人”自发的选择。“抱团养老”可以让志趣相投的老年人聚集到一起,生活上相互帮助,情感上互相慰藉。相比住养老机构而言,“抱团养老” 成本低,而且可以不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相比居家养老来说,“抱团养老”能够解除老年人的寂寞孤单。
   咱们十大兄弟少年时抱团取暖,誓同患难,相处得比亲兄弟还要亲密;年老了也应该抱团养老,共同生活,有福同享,互相扶持,有意义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
   咱们都这把年纪了,余日无多,还是趁着腿脚利索,生活能够自理,尽快离开传统家庭,搬到同一个地方来搭伴居住,减轻孩子的负担,追求精神的快乐,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同住一个院,同吃一桌饭,同走养老路,同度幸福年,同心同德来同享健康长寿、兄弟团圆。
   后附:咱们的根儿为咱们“抱团养老”建造的宝地图片三十幅,恳请弟兄们尽快前来报到,让我们十大兄弟早日相会在“宝团园”。
   快来,快来,快快来!
  
   你们的老大 申转运
   XXXX年X月X日
  
   申转运把这封邀请信通过邮政特快专递,送到了每一位弟兄的手里。
   两个月后,十大兄弟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在“宝团园”胜利会师。其中老二是通过绝食斗争,不惜与儿子撕破脸皮,威胁要彻底断绝关系,才独自一人从德国强行归来的。老三不愧当过名演员,给女儿演的伪装戏天衣无缝,使得特别心细的女儿也放松了严格的监管,从广州来了个胜利大逃亡。老五、老八经济条件差,又特别自尊,不想沾别人的光,害怕连累弟兄们,说什么也不肯来;还是弟兄们三番五次登门恳求,连推带拉才逼过来的。
   十大兄弟相会在“宝团园”的宴会厅里,诉起往日的委屈,不禁泪水不断,抱头痛哭;说起今天的团圆,不由抹去泪花,个个开怀大笑。他们说了又哭,哭了又笑,说不完的悲欢离合,道不尽的骄傲自豪。他们共同举杯,开怀畅饮,热烈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五.团结互助度时光
  
   申留根的“十个大”特别自尊、好强,都说生活能够自理,还能互相照顾,不想让其他人干扰十大兄弟的情感生活,就不让申留根掏钱聘请保姆与服务人员,一致决定“十大兄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团结互助,共度时光。
   十个人地位平等,民主协商,集中统一,分工负责。
   老三当过县剧团的团长,有道是宁领千军,不领一社(剧团),虽说剧团特别难领,但他却把剧团领导得服服帖帖,很有杰出的管理才能。因此,大家就推选他当了领导,负责召集主持协商会议,并分工负责娱乐活动。
   老二是特级厨师,吃是大事,让他负责饮食生活。
   老九善于做饭,协助老二负责饮食。他又干过水电工,有关水电的事情也由他负责。
   老四卖过卤肉,对肉食特别内行。除了帮助老二烹调肉食,外出割肉买菜的事也由他负责。
   老六善于种植蔬菜,半亩菜地就由他主管,众弟兄协助帮忙。
   老五是个心灵手巧的修理匠,修眼镜架、修台灯、修唱戏机、修电饭锅等等的修理业务就全靠他了。
   老七是退休的内科医生,分工担负“十大兄弟”的健康保健工作。
   老八原是个服装剪裁工,对衣服内行,就由他负责服装的购买指导与修改管理。
   老十是退休教师,就让他担负“十大兄弟”的读书读报、写写画画的文化工作。
   老大对修理自行车、三轮车拿手,就分工负责车辆的驾驶、保养与修理。
   按照值班制度,所有人都要轮流主要承担一个白天的打扫庭院、整理花草等家务劳动,还要轮流负责半个夜晚的园里执勤保安、守候十个人之间的内部紧急对讲电话。
   这些分工使他们老有所为,达到了老有所乐。
   对于经济开支,他们认为老人理应一律平等,只要把他现在的每月养老收入无论多少都交出来,就应该得到同样的生活标准与零花钱,就应该得到同样的医疗保健与住院费用。
   十大兄弟有钱吃好,也有能力吃好,实行报饭制,谁想吃啥就做啥,尽量满足每个人的口味要求。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早饭、晚饭丰富多样。每天中午一大桌十个菜,讲究色香味形,注重保健营养,全是老年人爱吃的美味佳肴,十个人都吃得香甜可口、喜气洋洋。饭后大家都抢着刷锅洗碗、打扫卫生。然后一起散散步、打打扑克。有时一起旅旅游,赏赏花,生活得有滋有味,心情舒畅。
   老七对健康保健工作特别负责任,定时为大家量血压、测血糖,指导服药、保健。如果有谁身体不舒服,其他人便会主动来照顾。一发现谁有了病,就会立即招呼大家把他送去医院。谁住院期间,其他人就会争着去陪护、去送饭。
   每天早晨,他们在鸟鸣声中醒来,在清新的空气里,敲响旁边的门,喊兄弟们一起做早操、锻炼身体,顺便计划一下去哪里玩,每一天都过得惬意而舒适。
   他们平日里的休闲活动也很丰富,一同下棋、钓鱼,唱歌、种菜,打扑克,看戏等等,附近的人们对他们的养老生活羡慕不已,称赞这些老人共同享受的是“神仙生活”。
   十大兄弟从小就感情深厚,意气相投,现在同住在一个大院,又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实行着一种全新的抱团养老的模式。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和养老院有很多限制不同,互相照应又有家庭的感觉,既有生活乐趣,又有个人自由,将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无比潇洒,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吃得高兴,玩得开心。
  
   六.智能养老为最优
  
   正当十大兄弟陶醉在“抱团养老”的神仙生活中的时候,一辆德国产的高档轿车宝马X7的喇叭声打破了“宝团园”的平静。老二的老伴带领儿子,后面还跟着人高马大的德国儿媳怀抱孙子以及两个保镖,兴师动众来请老二返回德国。
   当时十大弟兄返老还童,童心未泯,正在天真浪漫地举行打陀螺比赛,老二打的陀螺最大,转得最快,撞倒了好几个陀螺,正在哈哈大笑,为即将获得冠军得意洋洋。他猛然看到老伴与儿子到来,笑脸霎时变得铁青,跌坐在了地上。
   老三善于交际,老十文雅礼貌,二人赶忙上前迎接贵客,握手寒暄,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请到了会客厅内。其余弟兄急忙搀扶老二,随后也来到了会客厅坐下。
   老二的儿子王文元的德国妻子身穿长裙,略施粉黛,显得过于自负和高傲。王文元向她绘声绘色地介绍了“十个大”的传奇故事,听得那个德国女人张大了嘴巴,惊讶不已。她疾如雷电和老公公来了个德国式的拥抱礼,并且要和“九个大”也要逐个施行拥抱礼,吓得“九个大”满面通红,连连后退。王文元为了解除德国妻子的尴尬局面,就拉着她跪在地上,为“九个大”施行了中国式的跪拜礼。“九个大”按照中国民俗,为这个侄儿媳与孙儿都封了见面礼。
   长话短叙,直扑主题。老二的老伴和儿子要立即带走老二,老二坚决不走,反倒宣传“宝团园”的优越,要求老伴也留下来。老伴望望儿子的脸色,再看看丈夫的眼神,几经犹豫,最后还是紧紧地拉住了丈夫的手,下定决心陪伴老公了。
   没有带走一个,反倒又留一个,这下亏大了,善做生意的德国女人急了眼,看到“十个大”不愿再分开,就提出要带“十个大”都到德国去。
   “十个大”都笑着对她说:“儿媳的孝敬俺领了,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俺们都是土埋脖子的老人了,都喜欢在故乡安度晚年。”
   老二的儿子王文元看到既成事实,难以扭转,就和闻讯赶来的老大的儿子申留根商讨说:“我的根儿哥呀,感谢你支持咱们的十个大抱团养老。但抱团养老也有缺陷,只局限于身体条件能够生活自理、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人群。这种养老模式不可能长久,在80岁以上有严重疾病的老人身上难以实行。我是在德国搞“智能驾驶”的,触类旁通,对“智能养老”也很熟悉。“智能养老”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养老院式养老、居家养老、抱团养老各有各的优缺点,智能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融合了以上几种模式的优点,并利用物联网技术,成为养老事业中最有竞争力的一种新的模式。”

共 1206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看到题目,先入为主的思想又起来了,什么东西一个根十个大?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往下读,原来作者不是说什么东西,而是说人,“大”,我在熟悉不过,方言俚语里的父亲,“大大”就是伯伯的替代词。我从小生长在这样的俚语环境里,对文章凭添几分亲切。可谓“历史悠久传称呼,家庭养老难再有。居家养老献爱心,抱团养老绘宏图。团结互助度时光,智能养老为最优。”洋洋洒洒万余字,作者巧妙地运用小标题,将小说凝练。文学功底,就在这寥寥数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读的小说,体会的生活,当然作者的思考,我无法深入解读,但是作者对养老问题的关注我却能真切地感受得到。养老这是个社会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提上议程的时候了,个人在思考,社会同样也地思考和摸索,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但是在未来未到之前,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人安享晚年,这么美好的愿望,是老人的心声,更是儿女的愿望。愿望是美好的,但和现实总有那么一段距离。回到小说本身上说,申留根的父亲拜把兄弟十人,按年岁排行,便有了“一个根儿十个大”的说法。独生的一代人,被养成“小皇帝”“小公主”,当“大大”们变老的时候,面临养老问题,各有各的难,各有各的苦,“一个根儿十个大”申留根感念“大大们”的恩情,也为了老父亲的笑容,决定让父亲笑在养老阶段。居家养老在“一个根儿”的具体操作中试验成功。可是事上没有十全十美,居家养老有居家养老的弊端,他们冲破传统束缚,开始新的养老模式,在父亲的倡议下,居家养老很快转型为“抱团养老”,“十个大”“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把老年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就在“十个大”乐享晚年的时候,杀出一个“程咬金”,一波三折,把“抱团养老”升级为“智能养老”,不光惠及“十个大”还为村里的老人服务。读罢此小说,心里暖暖的,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全身流窜,仿佛智能养老已经遍地开花。孙老师以他老道的文笔,独特的视角,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我们绘制了一张养老蓝图。推荐品读。【丁香编辑:聚沙成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聚沙成塔        2019-09-03 09:16:26
  “历史悠久传称呼,家庭养老难再有,居家养老献爱心,抱团养老绘宏图,团结互助度时光,智能养老为最优。”为孙老师的精彩点赞!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3 11:25:57
  感谢聚沙成塔老师在工作家务双重繁忙之中挤出宝贵时间来编辑我的长文!您辛苦了,敬茶,致谢!
2 楼        文友:聚沙成塔        2019-09-03 09:17:52
  做为子女,我的父母也面临养老问题,小说有醒脑功能!推荐品读。
回复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3 11:35:09
  您的精彩编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思想,我特别满意与钦佩。祝您心情愉快,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家庭吉祥!
3 楼        文友:聚沙成塔        2019-09-03 09:21:57
  感谢孙老师投稿丁香,丁香有您更精彩,每每文章都给人带来思考和力量。这是我喜欢您文章的原因。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3 11:41:26
  感谢聚沙成塔老师对我一贯的支持与鼓励!我的文章能够得到您的精心编辑和评论,幸福的心情难以言表,感到特别的荣幸与自豪!
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3 12:28:45
  我的本文创作动机:我特别喜欢半川柚子老师的作品,尤其钦佩他的文笔功底。我反复读了半川柚子老师投稿的11010字的情感小说《逃离》,用了三个小时在2019.7.23.21:42:35编辑结束,这篇小说当时就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这篇小说写的是不想住养老院、期望回到老家的老唐成功地逃离了养老院,却无法逃离亲情的包围,不得不重新回到养老院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不想住养老院,但又该如何办呢?我试图通过这篇小说来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
5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3 13:29:24
  在当今农村现实生活中,一对都是独生子女的中年夫妻需要同时赡养四位以上的老人,压力山大,力不从心。这些中年人需要出外打工养家,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值得大家重视与探讨。
6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9-09-03 18:08:42
  很受启发的故事,很感人的文章,很深厚的文笔功底。十个兄弟,十个儿女,人到老了需要儿女照顾,可这十个儿女,各有各的事做,对待他们的父亲,各有不同。人生短暂,十兄弟都已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们之中有的不愿和儿女住在一起,有的和媳妇合不来,都是各自独过,日子过得不尽人意。申转运知道了老兄弟们的近况,鼻子发酸,心情无法平静。他找到儿子申留根说了自己的想法,儿子不反对表示支持,为父亲达成心愿!看老师的文章让人好似身临其境,很有说服力的文章!向老师学习了!
峥嵘岁月
回复6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3 20:17:57
  我们同属老年人,养老问题摆到了面前,探讨一下如何养老为最好,也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7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9-09-03 18:13:54
  感谢老师把精湛的文笔投稿丁香,展示分享给读者。期待老师再创佳作,展现丁香,分享给读者!问候老师!敬茶!创作愉快!!!
峥嵘岁月
回复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3 20:20:00
  感谢峥嵘岁月总编对我的一贯支持与鼓励!祝峥嵘岁月总编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8 楼        文友:丁旺        2019-09-04 10:32:03
  看了孙巨才老师的小说《一个根儿十个大》,耳目一新。说是小说,其实是孙巨才老师对目前我国面临众多养老问题的一种设想,当然也可理解为建议,这就是抱团养老。我认为老孙的这个想定是积极的、有意的。养老可以是多种形式,这起码是一种建议和意见。老孙!你的思维真活跃,又把视觉瞄向养老问题,佩服!
回复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4 12:55:07
  感谢丁旺老师的跟评与支持!如今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这篇小说表达了我对解决养老问题的美好期望。
9 楼        文友:秦雨阳        2019-09-04 16:19:30
  一篇小说力作,关注老年社会的养老问题。申转运的独苗儿子申留根,赡养不同姓氏的“十个大”的故事,不同姓氏的父辈十兄弟,从不同职业退休后,走进“养老”大军。十兄弟老人生活境况各不相同,不论钱多钱少都有共同的烦恼——养老。申留根听父话一心让“十个大”在晚年能“福同享,有尊严到最后一刻”居家养老。条件好的电话问候礼品寄送;条件一般的经常看望礼物孝敬;无儿无女条件差的全力赡养。让“十大元帅”过上无忧的生活。后来,改变不尽完美的居家养老,开始“抱团养老”,留根开办“宝团园”,迎接“十大”入驻,费尽周折“十大”会师“宝团园”。依照各自特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应该是“十全十美”的幸福晚年生活。之后“宝团园”更上一层楼,吸收最新养老模式——智能养老,扩床位300张,开通“智能养老网上系统”,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一体化,病惠及古汉村70岁以上老人,给老人一个“智能化”的家。“十个大”脸上开满了黄金菊,欢声笑语洋溢在“宝团园”的天空。一篇文字不长意义长远的小说,一篇江山多娇的精品,一幅美好幸福生活的图景。主题好,故事精彩,语言丰富,描写细腻。佳作,点赞!
用文学的眼睛看昨天和当下的生活
回复9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4 20:18:57
  感谢秦雨阳社长对我的一贯支持与精彩评论!从睿智的评论就可以猜想到,秦雨阳社长也许退休了吧,不然就不会对养老问题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祝秦雨阳社长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创作丰收,生活幸福!
10 楼        文友:秦雨阳        2019-09-04 16:21:58
  有一个错别字,并惠及古汉村70岁以上老人。
用文学的眼睛看昨天和当下的生活
回复10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04 20:30:01
  秦雨阳社长对文字严谨的态度令人可敬!祝秦雨阳社长家庭幸福,平安吉祥!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