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仨师傅(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仨师傅(散文)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1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4发表时间:2019-09-08 20:53:42


   有人说,所有的遇见都是缘分,对这话我深信不疑。
   因工作关系,三年前我借调到Z单位,先后结识了三个大师傅,相处久了,也留下了许多记忆。
  
   老刘
  
   老刘是武陟的,名秉洪,这也是我到新单位认识的第一位大师傅。那时他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据说由领导介绍过来的,单位里对他比较客气,但机关上下都喊他老刘。印象中,老刘的厨艺还行,案上灶上都可以,还会蒸包子、包饺子、炸油条菜角和糖糕。由于不能每日回家,他就住在厨房上的二楼。二楼有两个套间小屋,我没来之前,他住在里套间,向阳有个窗户。后来,单位领导就让我住在外面的北屋。记得第一次上楼察看房间时,老刘正在里面休息,当得知我要长期住下后,他倚在门框边,脸上似乎有点不高兴。
   说真的,老刘在生活中倒是给了我很多善意的提醒。好像第一次在单位吃饭,盛好饭我端起碗正想去隔壁餐厅去吃。老刘瞅见了忙叫我,那屋你别去,那是领导的餐厅。吓得我急忙退了出来。随后,初来乍到的我明白了许多规矩。像,领导不来,职工不能先开饭,等等。可能刚来不太熟的缘故,有一次吃早饭,老刘对我说,今天鸡蛋煮的少了,你别吃了。我连声说没事儿。后来想想也是,我不过寄人篱下,人在屋檐下,要学会低头。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我从外面回来,把别人送我的两瓶酒转送给了老刘,好喝酒的他自那以后明显对我好多了。
   说起喝酒,据说,他以前也喜欢跟职工喝点。好像有一次中午喝多了,直到下午下班了还没有睡醒。领导去吃饭发现餐厅、厨房锁着门时很生气。办公室小明急忙在楼下喊他。他听到动静后,才知道坏事了,一身酒气地慌着下楼来。为此,被领导狠狠地嚷了一顿。那件事之后,老刘再也不敢贪杯了,起码不敢中午多喝了,无论谁说得再好。
   时间长了,我跟老刘也逐渐熟悉了。由于我离家远,平时很少回去,老刘也很照顾我。记得前年八一前夕,那几天发现老刘情绪明显比较低落,一问才知,他曾在福建当过兵,八一战友搞聚会,单位却不准假。听后,我好言安慰了他几句,没想到老刘还是挺重感情的。晚上没事时,老刘早早地回到宿舍,通过微信跟家人交流,逗小孙子玩。每周中午午饭结束后,老刘收拾好后都会骑着他的电动车回武陟,周一早上五六点赶回来做饭,雷打不动。
   两年前,单位人事变动,老刘借口年纪大了,也不愿意再呆下去了。干了五六年,大家有点舍不得他走,特意为他饯行。那晚,一向有酒量的他竟然喝多了,还没有散席就低着头坐在椅子上睡着了。等到了宿舍,我们几个硬是把他抬上楼去。由于不放心,单位老徐忙给他家人联系,当天晚上,老刘就被他在修武的亲戚开车接走了。
   老刘离开后,很少联系。倒是去年二月二,我和朋友骑行去武陟万花庄青龙宫赶庙会。中午时分,想起了老刘,因为他曾告诉我,他家就在距万花庄不远住。老刘接到电话后,说什么也不让走,非得在城里请吃饭。那天吃饭时,我们聊了许多过去的事,聊起了他带我去武陟千佛阁,我曾送他一块几十斤重的黄蜡石,老刘和我都感慨许多。
  
   小常
  
   老刘走后,来了个小常。
   小常是个年轻人,说年轻其实也三十多了,家里两个儿子。他姓常名武智,刚开始,以为是武陟,觉得他也是武陟人。听他解释了才明白,此武智非彼武陟。
   小常白白净净,说话细声细语,人也瘦瘦的,跟老刘一样,看起来都不像个厨师。俗话说,头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武智家在城东的常庄,平时晚上不在宿舍住,只在中午歇晌。武智人比较随和,厨艺似乎没有老刘精通。老刘走后,大家就很少吃上水饺和油条。有一次他尝试着炸油条,领导看不上眼,也就作罢了。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好脾气,每当饭菜太咸太淡被领导问及时,他总是笑呵呵的,习惯地挠挠后脑勺,一脸愧意表示下次注意。领导见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由于年轻,他很快跟单位里几个司机小伙混熟了。每次吃饭时,餐桌上也增添了几多欢声笑语。去年夏天的一个周五晚上,几个人提议在二楼平台吃烧烤。没想到小常一口答应下来,托他朋友弄来了烧烤架,采购了许多吃食。那天我也应邀参加,难得开怀畅饮了一次,不知道当时吃烧烤的小常还记不记得。有人说,酒场是男人交际的首选之地,想来也是,几杯小酒下肚,大家山南海北地神侃,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微醺之后,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真有点“敞开心扉给人看”快意。在一次闲聊时,小常向我推荐他村里有个常氏宗祠,令喜欢采风的我听后心动了。没多久,在一个周末我便骑车前往。当我兴冲冲地赶到常庄,却发现常氏宗祠锁着门。吃了闭门羹的我心不甘,于是,我给小常打了电话。几分钟后,小常赶来了,帮我找人开了门,义务为我做向导讲解,又领我去了常家祖坟看了看。采风结束后,他极力邀我去家里吃饭,恭敬不如从命,我毫不客气地在他家吃了碗面,由于是不速之客,饭虽简单,但却可以充饥。那次常庄之行让我收获很多,回来后我写了篇《说来话“常”》的文章被《修武文史资料》录用,遂送了他几本文史资料留念。
   干了一年左右,小常提出不干了。问他为什么,他直言工资低,家里有两个儿子,压力大,想去市里打工。想想也是,他老婆也没工作,一月两千多块钱,确实够紧张的。去年五月份,小常最终离开了,后来听说他在市里一家饭店打工,情况还不错。
  
   老苏
  
   老苏人长得胖硕,像个真正的厨师。
   老苏家是城西曹村的,姓苏,叫卯晨。关于他名字的来历,有人问过他。他说,名字是爷爷给取的,他出生时那年是兔年,又是赶在早上,识文断字的爷爷就叫他卯晨。据说,他爷爷曾是黄埔军校第八分校的学生,当过国民党军官。同事开玩笑说,老苏是名门出身,素质一定高,此话后来果然被验证了。
   老苏为人爽快,对工作很用心,也爱干净。他的到来,厨房、餐厅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为了能让大家吃上可口的饺子,有好多次都叫他老婆过来帮厨,夫妻齐上阵也不多拿钱。去年冬至前,他老婆为了过来帮厨包饺子,来时被电动车撞倒了,一手指甲也磕掉了一块,让大家很是感动。说真的,隔行如隔山,厨师这行也不好干,辛苦不说,几十人的饭菜每每是众口难调。有一次,临近晚上下班,老苏有意无意跟我说,干我们厨师这行,那是干在人前、吃在人后,我整天是两头不见日头。听后觉得很有道理。想想,老苏每天早上五点左右就到了单位,中午在宿舍休息后,又接着忙到七八点,确实不容易。用他的话讲,咱不干便罢了,干就干好,不能让别人说闲话。他的一句看似普普通通的话却触动了我,连夜用他的话做题目写了《干在人前、吃在人后》的文章,没多久被《焦作晚报》刊登了。同事老王第一个见了报纸,兴奋地在微信群里说,苏师傅上焦作晚报了。
   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老苏身上的善举,是我从老家返回后听同事讲的。去年七月一日下午,老苏在城里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夹,里边有现金两千余元,一张十二万元的欠条,还有身份证以及六张银行卡等部分票据。他捡到后立马按照身份证上的住址开始联系,担心失主着急。几经周折,他找亲戚问朋友终于联系上了获嘉县的失主并亲手归还了钱夹。失主接到钱夹十分感激,连连表示感谢。为此,单位还专门组织了一场以诚信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邀请老苏为大家讲讲诚信。一向开朗的他,那天竟然腼腆起来。他说,他只不过做了一件常人该做的事,不值得炫耀。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我返回老家,老苏都要替我打扫机关院内卫生。而每次回家时,都要坐老苏的电动车,因为他回家路过城际铁路车站。可以说,对我帮忙不少。今年夏天,他不忘给我提了一大兜桃子,说是他果园的桃树结的,让我尝尝鲜。与老苏算是室友和同事,人家实心实意待我,自己却没有回报,心里挺过意不去。前段时间听说,他儿子还没有对象,正好我一个老乡的亲戚有个适龄的女孩子,于是,我便从中做了一次红娘。可惜,两个孩子没有缘分,最终无果而终。
   没来单位之前,老苏在市里的一个派出所干厨师,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离家近。上个月,老苏突然提出想离开。当问及他原因时,他推说压力大,不能胜任,再加上老婆要去杭州照顾怀孕的女儿,家里还养有鹅,种有果园,单位、家里一个人忙不过来。听说后,大家都非常惋惜。毕竟,老苏无论是做饭还是相处都不错,在一起犹如自己的家人一般。最终,他谢绝了挽留,毅然离开了。
   说真的,我要感恩遇到的仨师傅,感谢他们曾对我的无私帮助和照顾。如今,仨师傅虽然离开了单位,但却让我时时想起他们。有人说,我们都是天地的过客,很多人事,我们都做不了主,一切随缘吧。予人方便,就是仁厚。在我眼里,仨师傅都是仁厚之人,真心祝福仨师傅平安快乐。
  
   2019.9.8

共 34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平实厚重的语言,感恩的心,娓娓道来单位伙房里三任厨师老刘、小常、老苏的故事,正如老苏师傅所言,做厨师很不容易,要干在人前吃在人后!俗话说,众口难调,民以食为天,对厨师能怀着感恩的心是一种尊重和善良!全篇文字朴实无华,情感真挚,人生故事,缘分珍贵!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9-08 20:54:14
  全篇文字朴实无华,情感真挚,人生故事,缘分珍贵!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9-09-09 20:55:20
  遇到了就是缘分,仨厨师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思索,于平凡普通的职业投射出小人物人格的伟大之处。品读佳作为您点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