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品茗乃韵事(散文)

精品 【丹枫】品茗乃韵事(散文)


作者:刘江生 布衣,19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90发表时间:2019-09-16 21:51:15
摘要:刘江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影视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在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发表过文学作品,有著作9本出版。主要获奖著作:《感悟情缘》获首届重庆市散文奖;《沉甸甸的果实》获首届重庆市报告文学奖;《21世纪,我们做成功者》获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优秀报告文学奖特等奖;《寒梅弄东风》获第四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赛特等奖。近年代表著作有散文集《江山生灵》。曾获重庆市“影视文学组织奖”;曾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授予“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大型活动十佳作家”称号。

【丹枫】品茗乃韵事(散文)
   茶具中首推紫砂制品,宜兴的紫砂茶具透气性好,沏出的茶特别清醇,冬天保温,夏日能防馊。其次是景德镇的细瓷。上网。我看到明代的“曼生壶”,以及供春、时大彬的作品,还有清代陈鹑远、杨彭年、邵大亨、范鼎甫等人的作品。俗语说“一两紫砂一两金”,名家名作恐怕等量的黄金还换不来的。
   可秦牧饮玻璃杯中的茶,用眼睛饮上一时半刻,恍然翠竹争春,风动一山春色,在享景中悠然畅饮。汪增祺看玻璃杯中的狮峰龙井每蕾皆一旗一枪,直立不倒,载浮载沉,入口香浓,直透肺腑,大称:好茶!
   茶友说,执政者将君王之道、治国之道的美政理想施行于天下,求富裕,提升民族的操守涵养,茶道也更多的关乎天地,关乎性情了。看茶山碧绿,安然而坦然,不就有着一轮太阳的照耀。
   回到皇茶园再来一壶“甘露”茶,“杯小而盘如满月,杯小如胡桃”,一盘有一壶四杯,壶盘器皿皆极精巧。让人感到眼前山叠嶂重岭无止境,好像菩萨下凡一般……胸中有茶,郁郁黄花,青青翠竹莫不是茶了。
  
   五
   茶洵是香的。又一处有小姐三五一群,皆白腻,怕是叶荫之绿风洗的吧。玉指撮盘,走步款款,盘中10余只小杯,杯小如其嫣然笑着的唇边酒窝。“七分满,三分空。”持壶,微倾,红茶抛线,滴沥入杯。兰花手指微微一顿,茶线截然断流。茶,实是美人职事。
   在蒙顶山,也有茶哥为你牵来了诗歌的马匹:“也曾趱行茶马古道的嶙峋呵,也曾聆听海螺的铮鸣。令酽醺的壮士酒醒,令诗家品你的恣意放歌……江南,雨,青山秀水,一树树茶,还有釆茶的美眉,纤纤细指沉香,园润软语的山歌,可否都融入了这杯里壸中……”
   在更多的文人雅士心中,茶像一幅幅画,斑驳、生动、迷乱、奇异。针形如君山银针及南京雨花;扁形如湖龙井及茅山青峰;蛮腰曼转之条索有庐山云雾及福建苦丁茶;如乳如草莓的有普陀茶及洞庭碧螺春。这些天生丽质的茶叶,一旦跳入水,就起舞弄清影,似雀舌吐声,或似兰花露蕊,似春笋问春,或似秋菊争妍。
   名茶珍贵:闽北的岩茶大红袍最为出名。安溪上等铁观音,琥珀色的茶汤入口清香甘洌,留在舌尖的茶韵散布四肢百骸,让人通舒泰。福建安溪的铁观音有乌润结实的外形,有天然兰花的馥郁奇香、温馨高雅。那回味无穷的台湾产的铁观音取名“玉露”、“春之韵”,开罐泡饮,茶汤呈嫩绿色,茶味中依稀也有几分观音韵。上好细茶,用花香,反夺其味;片香在茶中,实非上品也。而京、津、闽人却在嗜饮中却不以为然。
   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喝茶的胜景是“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说的是品茗当有山林野气,醉心于盖碗的无事隽咏,自由、旷达、恬静、洒脱,以慧心入世。心静下来时,自己的境界,总是有滋味的。
   让茶在古籍中鲜活起来,难怪90多岁的名士马识途在书房端着茶碗说道:“为天下立言是真名士,能耐大寂寞是好作家。”
   尽情地创造属于社会的美,我行我素,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体会淡茶的美妙气味,又何不是看名川大山,品味当地的茶文化。看别人并不是按你的生活和你的方式在过日子,让自己心胸宽阔些,灵魂出窍,不也能品出更多雅趣和情致,不也会品出更多的社会责任。
   那成都名嘴李伯清,借茶楼调侃世道,他说他在雅安的百姓茶馆讲了两场评书,题目是:“喝茶去。”让街坊以至三姑六舅的扯皮事,最听得有面子的人说一句,“喝茶去”。茶馆能解决问题。
   于丹说:普洱茶——能喝的石古董。其实,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枝头情结,如庄子所言,“万物作焉而不辞,功成而不居”。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饮啜之间,伸引无限,半含秋意半含春,自有满眼风物苍黄老绿。“儒家以茶养廉,道家以茶养静,佛家以茶助禅。”茶道的深、真、灵、美,在于精神和茶文化相应,活力四射。
   如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离不开茶。一壶茶能浸泡太多太多的中华文化,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能增加福德的营养,有着维系世道的妙诀:有着有限的裸露,无限的遮蔽,习惯的开阔和幽深。茶韵悠悠,万古飘香。世界,摆进了一种自得适意的体验。
   时光清明爽朗,茶叶醇和鲜美。品茗韵事,“饮春水”,我们的血液里流淌了豪迈与旷达。栽一碧归去:黄叶作秋,长虹作桥。茶溶于水,方有芬芳四溢;人融于世,方能广结万源。趣品人生,呷一口,留半口,啜一口,可有醇厚鲜爽的奢望,有激情在往前中复苏。中国茶文化博物馆有着诗歌的下注,让人用含蓄而真诚的语言阐述高尚的真理。

共 683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畅谈品茗韵事,引经据典,陶醉其中,将中国茶的丰富多彩。文化深厚娓娓道来,沁人心脾,酣畅淋漓,“儒家以茶养廉,道家以茶养静,佛家以茶助禅。”茶道的深、真、灵、美,在于精神和茶文化相应,活力四射。茶韵悠悠,万古飘香。世界,摆进了一种自得适意的体验。时光清明爽朗,茶叶醇和鲜美。全篇文字精炼,描述生动,引经据典,知识丰厚,启人心智,读之受益!力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92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9-16 21:52:08
  全篇文字精炼,描述生动,引经据典,知识丰厚,启人心智,读之受益!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9-23 20:59:18
  恭喜老师佳作获精!祝写作更上一层楼!
梦锁孤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