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丁香】咱村乔峰是英雄(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咱村乔峰是英雄(小说)


作者:孙巨才 进士,659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741发表时间:2019-11-20 14:50:53
摘要:乔峰为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聪慧过人,有孙悟空的手段、唐三藏的心肠,一生所做所为常常出人意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传奇人物。

【丁香】咱村乔峰是英雄(小说)
   到了来年春天,吃饭就成了大问题,乔村社员们每天都吃不饱,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
   1959年夏天,上级派检查团来乔村食堂评比,王振武精心安排小学生们两手挥舞着大红花,站在公共食堂外面列队欢迎,齐声唱着:“俺村食堂好,吃饭喜洋洋,顿顿白馍馍,早晚八宝汤,机器轧面条,油炸大麻糖,饺子蘸蒜汁,油饼鸡蛋香,花样实在多,数也数不光。”乔峰在旁边小声说:“饿死鬼嘴上抹香油。”检查团长问他:“你说的是啥?”乔峰大声说:“蜜糖罐里倒香油,又甜又香。俺村食堂可好啦,早饭鱼,午饭鸭,晚饭一只鸡。”检查团长连连点头,把乔村食堂评上了先进。事情过后,有的社员埋怨乔峰也跟着王振武学会了说假话。乔峰辩解说:“我说的一点也不差,早饭、午饭吃的是榆、叶(本地音‘鸭’),晚饭连榆叶也没的吃,只好‘一直饥’了。只要还有王振武的瞎指挥、浮夸风,咱乔村就难过上好日子。”后来,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王振武的耳朵里,乔峰就被戴上了“右倾”的帽子,撤销了在村里的一切职务,还开了斗争会,强制他到沁河滩里的砖瓦窑去脱砖坯、搬砖摞瓦,装窑出窑,监视居住,劳动改造。
   1959年冬天,乔村食堂早糊涂,中午汤,晚饭碗里照月亮,虽说没有“馍”,但还能上嘴唇与下嘴唇“磨”,也能喝饱肚子。社员们靠吃野菜和极少的粮食苦熬到了1960年冬天。此时处于乔村建国以来经济上最困难的时候,每个社员口粮名义上每天二两八钱八,实际上连一钱也没有了。浮肿病增多,非正常死亡人口不断出现,牲畜被杀光,没了粮食,社员们就吃起了玉米根、小麦根、玉米秆、红薯秧、萝卜缨、蔓菁缨等等粉碎成的细粉做的窝头,食堂里也只能供应社员喝“雪花汤”,吃“青龙大过江”了。这东西说起来名气怪好听,其实“雪花汤”就是用干棉花叶子熬的汤,“青龙大过江”就是用废弃的红薯圪枝做的饭。
   乔村人把“雪花”和“青龙”吃完之后,王振武又有了“发明创造”,大放了一颗“卫星”,叫大家吃“淀粉”。说起“淀粉”,倒是个实在的东西,就是用麦秸、玉蜀芯儿、棉花壳儿,弄成粉末放进水里澄下来的细渣。后来连这也吃光了,只好拆旧房,取木料,烧大锅,坚持着供应“滚尖汤”,即白开水。再到后来,连烧大锅的老党员也被饿死了,食堂四十八天没有冒烟火,乔村的公共食堂自行解散。家家户户都靠吃雁屎、吃草根维持生命。
   腊月二十三的晚上,王振武在乔村召开群众大会,要求社员们宁愿饿死,也不能丢社会主义的人,坚守家园,严禁盲流。谁知道,王振武一散会,就偷偷带着他的左膀右臂双喜、喜成,三个人流窜去新疆逃活命了。青壮年没了王振武的压制,就纷纷远走新疆、陕西或辽宁去死里逃生。
   留下的老弱病残,脸虚腿胀,浑身浮肿,靠吃雁屎和一切能吃的东西苟延残喘,在生死线上奄奄一息、苦苦挣扎,留在村里听天由命。
   几个好友喊乔峰和他们一起逃荒去辽宁当铁路临时工谋生。乔峰严辞拒绝,他说:“我走了,我的老婆女儿咋过?村里的老弱病残咋过?你们走吧,我要挑起这个重担,让他们比王振武活得更好!”几个好友认为乔峰是在说赌气话,纯粹是天方夜谭,就和他击掌打赌:“若是乔峰实现诺言,出现奇迹,他们就逼着王振武头朝下正转三圈、倒转三圈,然后再给乔峰挂上英雄匾。”
   好友们走了,乔峰留下来了。他思考了一夜,才算想出了门路,他要到县城去找当年在太行山上打游击的伙计们,他们有几个担任着县里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为了紧急救命,不找他们还能找谁?天明了,乔峰饿得摇摇晃晃,喝了一肚子的淡盐水,拄着木棍,强抖起精神,冒着漫天风雪,向县城一步一步地艰难挪去。三十五里地,走走歇歇,坐坐躺躺,整整走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上午方才到了县城。乔峰费尽周折,逐个找到了那几个伙计,他们也是饿得肚子咕呱乱叫,各顾各命要紧,只是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他吃碗稀汤,除此之外,爱莫能助。有个伙计给他支了个高招:“你去找刚刚从地委机关调来的县委书记龚连新,咱县眼下唯有龚连新书记手中有权批给你点粮食,要是能够给你们乔村戴上个‘重灾村’的帽子,你们村就能活下来了。”
   乔峰听了这话,已经绝望的心里重新燃起了渺茫的希望。他拄着木棍,又一步一步向县委会挪去。
   到了县委大门口,门岗不准他往里进。门岗大声呵斥他说:“全县三十六万人,只有一个县委书记,不能谁想见谁就能见!”
   乔峰扑通一声给门岗跪下来说:“俺村人都快饿死了,你行好积德,就让我见见龚书记吧,我给你磕头了。”说着就把头朝着水泥地上咚咚咚撞个不停,先是把水泥地撞裂了缝,接着把水泥地撞成了坑。门岗害怕出了人命,就跪下来抱住了乔峰的头,在他的耳朵边悄悄地说:“龚书记去省里开会了,真的不在家。他的家属刚搬来,住在太平街北头路西的大门楼里,龚书记到晚上必定回家,你去那里等他吧。”乔峰站了起来,门岗看他的头上没流血,感到非常惊奇。
   乔峰找到了龚书记家属居住的地方,又在附近问了几个人,确认无误后,就抱着木棍,坐在门外等候。等了好长时间,屋里出来个刚洗过头的女人,披散的长发遮蔽着眼睛,看也不看,端着一脸盆脏水朝门外就泼,泼得乔峰浑身上下脏水淋淋,乔峰不由得啊了一声。那个女人听到叫声,吓了一跳,立即用右手拨开长发,露出眼睛一看,发现门外坐了个男人,就警惕地问:“你是谁?你不声不响坐在门外,你想干甚!”乔峰说:“我找龚书记。”女人黑封着脸厉声说:“要找去县委找,家里不准进。”她说罢后突然变成笑脸又改口说:“别人不准进,唯有你能进。”乔峰问:“为啥我能进?”女人扑腾一声跪到了乔峰面前哭着说:“我的救命恩人啊,我找了您二十五年,到处找不到,想不到今天见到您了。我是南山梁村那个玉贞姑娘啊,您不认识我了?”乔峰楞了神,想了又想,仔细观看,认出了脸前的玉贞姑娘,她当年十五岁,二十五年过去,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还是像当年一样的漂亮。
   玉贞搀扶着乔峰进入屋内,找出龚书记的棉衣棉裤给乔峰换上,还端出了珍存的一茶缸白面,做成了酸汤面叶让乔峰吃。乔峰吃得满头冒汗,浑身舒畅。玉贞向恩人乔峰说起了她后来参加革命,和同事龚连新结成了夫妻的往事,乔峰也谈了他参加革命的经历和现在的处境。两个人说说哭哭,哭哭说说,把心窝里的话都掏了出来。
   先是玉贞的一儿一女回家了,后来是龚书记也回家了。玉贞向龚书记介绍乔峰:“这就是我常给你说的救命恩人乔峰,我光认为他是山西的锡匠,没想到他竟然是河南省这个县的人。他要求的事你一定要尽量办到。”
   乔峰向龚书记如实汇报了乔村的现状,苦苦哀求龚书记拨点救命粮。龚书记托着腮帮思考又思考,久久没有吭声,急得玉贞狠狠跺脚。龚书记方才说道:“全县这样的情况不少,我得考虑全县,顾全大局,一视同仁,单单对哪个村照顾,我怎么敢做?我要考虑后果。”乔峰见势不妙,就给龚书记跪下了,玉贞也随着跪下了。龚书记示意玉贞搀起乔峰,接着说:“玉贞啊,这样吧,你替乔村写个特大灾情报告,先写基本情况与现状,再写乔村本来大丰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把粮食都给冲走了,村民伤亡严重,实在是个特大重灾村,急需国家的救援。你写好后我签个字,你拿到县委办公室叫刘主任盖个章,再去地委找专管此事的袁主任,争取把乔村定为地区某个单位的对口救灾村,以后乔村的救灾粮就有着落了,这救灾粮也与我龚连新毫无关联了。”玉贞竖起了大拇指说:“高,高,实在是高!我今夜就写,明天就办。”乔峰高兴得呜呜直哭。
   第二天上午,玉贞把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统统装到了一辆借来的架子车上,想了想,又把剩余的口粮也往车上装,她的儿女看见了,就说:“妈呀妈,都装走了,俺们吃啥?”玉贞恶狠狠地说:“饿不死你们,你们俩是县委书记的儿女,到县委大院讨饭去!”
   玉贞把乔峰搀到架子车上坐好,命令两个儿女拉着架子车将乔峰送回家中。自己赶紧跑去县委办公室盖章,然后又急急忙忙坐上了去地区专署的汽车。
   乔峰回到家后,将带来的所有粮食和食物,一点不留地按人头平均分给了各家。他的妻子想多分一点,乔峰狠狠地搧了她一巴掌说:“女人七天饿不死,用不了七天,救济粮就下来了。现在多分给一个人,哪怕只有几粒粮,就能多救活一条人命。”
   乔峰千不怕,万不怕,就怕“重灾村”的帽子发不下,提心吊胆,度日如年。五天后,两个地区供销社的干部找到了乔峰,宣布乔村是他们单位的对口救灾村。乔村幸运地戴上了“重灾村”的帽子,开始名正言顺地得到了国家的救济。在那个年景,粮食是不容易调来的,但乔村人能吃到东北的甜菜渣,广东的木薯干,东海的海菜丝,西北的荞麦面。直到今天,上了年纪的人还念念不忘那时吃的木薯干粉,擀成面条,特别筋道、滑溜,好像“片粉”一般,一“呲溜”就是半碗,那种香甜滋味,是今人再也无法体会出来的。乔村人就是靠着“重灾村”的帽子,再也没有饿死过人。
   到后来,乔峰为了让乔村老百姓保住性命,啥法都敢想,啥事都敢干,事事都敢出格,丝毫不顾及个人的严重后果。那时候救济粮得用钱买,但村民们没有钱。为了让村民们不花钱就能吃上粮食,乔峰就暗中布置多报饥民数字,用死人充活人,用死人的粮食变钱,再用死人的钱来买活人的粮。他还不怕坐牢杀头,独断专行,在乔村暗暗实施借地、分自留地、开小片荒的土政策。大搞生产自救,让各家各户都有了粮食。
   “三年灾害”熬过了,乔村的日子好过了,逃荒在外的人们陆续回归,那几个当铁路临时工的乔峰好友从辽宁回来了,王振武带着他的左膀右臂双喜、喜成也从新疆回村了。乔峰的那几个好友看到村里家家户户能够吃饱肚子,都夸乔峰创造了一个奇迹,不由得回想起了那个必须兑现的“击掌打赌”的诺言,就设计以宴请接风的名义将王振武用酒灌醉,几个人开玩笑地抱着他的腿,扶着他头朝下正转三圈、倒转三圈。又过了几天,这几个好友特别感恩乔峰对村里的杰出贡献,就发动和策划村民敲锣打鼓,为乔峰家的堂屋里挂上了“救灾英雄”的描金牌匾。
   乔峰的心里装着乔村人,唯独没有他自己。乔村老百姓得救了,但事情也败露了。起因在于王振武后来知道了“让他头朝下正转三圈倒转三圈”的真正缘故,认为自己遭受了奇耻大辱,就把这笔账记到了乔峰的头上,对乔峰恨之入骨。当他从村民的颂扬声中摸清了乔峰在救灾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之后,就严格对照政策,向省里有关部门写了封“乔峰严重违法乱纪三大罪”的揭发信。经过上级调查,揭发基本属实,乔峰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还被送到了县农场去劳动改造。王振武揭发有功,被认为立场坚定,执行政策,又被公社领导恢复了乔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
   乔峰在非常时期,为了保全乔村人活命而受到了不公正的严惩。乔峰对此毫不后悔地说:“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跟共产党干革命,就是为了让人民吃饱饭,都过上好日子。只要乔村人能够好好活着,我一个人就是死了,也觉得值当!”
   乔村很多人流泪了,联名上书县委,拼着命为乔峰鸣冤叫屈,摆功伸冤。在玉贞的暗中帮助下,乔峰的问题后来得到了平反,恢复了他的党籍,让他还当村干部,乔峰却说:“只要王振武还干,我就不当了。”村里有的老人在暗地对乔峰说:“咱老百姓也不敢公开给你树碑立传,不管领导对你如何评价,咱乔村老百姓的口碑永远不会变,一定会世世代代传下去,乔峰啊,你真是咱乔村老百姓的救命恩人!”
  
   六.舍已救人成英雄
  
    王振武把乔峰告下了台,自己又上了台,心得意满,趾高气扬,在村里横行霸道,为所欲为。迫于他的淫威,很多群众敢怒不敢言,表面上说他的好话,背地里狠骂他娘。1966年的冬天,上面号召炮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到了乔村,老百姓也不管什么走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就变成了揪斗当权派的浪潮。有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群众们对过去坑害他们挨饿、受气的坏蛋干部王振武趁机报仇雪恨,振臂高呼:“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革命群众把他揪到大舞台上,召开全村批斗大会。对于他实际的罪恶民愤,大家无法在台上说,就单说他在灾荒面前临阵脱逃,罪大恶极,把他定性为十恶不赦的“大叛徒”,群众宣布罢了他的官,让他带着纸糊的高帽子,脖子上挂着大牌子,上面写着“当权派王振武”,“王振武”三个字上面还画着枪毙人的红色×××,逼着他驾“土飞机”(双臂朝后,头低下),村民们群情激昂,高呼口号:“打倒王振武,乔村不受苦!”让他老实交代“反党问题”。最后押着他游街示众,斗得他狼狈不堪,威风扫地。乔峰虽然没有参与这个活动,但王振武却认为乔峰是批斗他的总后台,把这笔账记到了乔峰的头上。

共 29422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
转到
【编者按】乔峰年少时聪明,常让先生饱受“设计”之苦,后来,先生不再体罚学生,改善教学方法。改名乔峰之后,以古代英雄自诩,学习太极拳,少林武术,乔村与邻村争夺沁河滩地,以比武定胜负,乔峰用四两拨千斤之力,智取铁头前辈,又仁义为重,把滩地两村均分。乔峰年方三十未娶,在先生的教诲下,学当锡匠,出师后挑一副担子打锡壶,风里来,雨里去,敲来了第一桶财富,也唤来了新媳妇。那小小的坩埚发散着暖人的橘红色光晕,小风箱吹起的火星弥漫在坩埚周围,空气中弥漫着绵软的金属味道。乔峰坐在板凳上,打制茶壶、酒壶,手里娴熟地敲打、焊接。忙了一天又一天,讨水喝,吃玉米面窝头,就萝卜咸菜,天黑后,找一户人家,在人家的柴草房里铺上被褥,和衣睡上一晚。艰辛的“扁担岁月”中,见义敢为救下玉贞姑娘,又除去地方匪患,造福一方百姓。乔峰在抗日战争期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用孙悟空的手段、唐三藏的心肠,所做所为常出人意料,是一个特殊而传奇的人物。在抗战期间,骗过保安团追赶,救下武工队王福虎,挑着锡担混迹在日军占领区,为武工队传递情报,迫使日军不敢出城扫荡。用转心壶和蒙汗药,蒙倒日军少佐,全歼城内日军。乔峰带领妻子回到家乡乔村。时间来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这次进攻乔村的国民党先头部队是古宝元带领的一个团。为保护村民安全撤离,自告奋勇当临时民兵队长,用巧计保护了村民百姓。赶跑了国民党军队,扩大了解放区,建国以后,乔峰成为村农会副主席。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乔村社员们每天都吃不饱,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为救村民不再受饥饿,乔峰寻访县委龚书记,又遇玉贞姑娘。乔峰向龚书记如实汇报了乔村的现状,并得到帮助,乔峰把得到的粮食和食物均分给各家。后来,乔村得到救济度过了饥饿的年代。在文革那场劫难中,乔峰再次蒙冤受屈,在隔离审查的取保候审期间,在清晨的乡间公路上,三个班的小学生正在跑步锻炼。孩子们嘹亮的“一二三四”的呼喊声响彻云霄。一辆迎面而来的马车的辕马被孩子们的呼喊声所惊,乔峰一个箭步飞奔上前,拉闸勒马,闪电般同时完成,使惊马前蹄腾空而起,马突然倒下,车翻了,孩子们安然脱险。他却被压在了翻倒的车马底下,倒在了血泊中。几个老汉扔下箩筐,跑来抢救,乔峰顽强地睁开了眼睛,努力地说:“我想身上盖着共产党的党旗……”头一歪,微笑着闭上了眼睛。1988年8月18日,79岁的日本人山本太郎、78岁的国军老兵古宝元、68岁的国家地专级离职休养干部王福虎、68岁的县级离休干部单玉贞,都齐聚在乔峰的墓前,告慰英灵。乔峰的女儿、女婿和他们的三个儿子一同参加告慰活动。乔峰的人生是起起落落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几经风雨,最终还英雄真相,他是一座伟岸的山峰,他是一位不朽的英雄。这篇小说完整阐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和乔峰个人成长的全过程。乔峰身上的江湖义气逐渐被党性光辉取代,个人小聪明也被为百姓村民着想的大智慧所覆盖。他一点一滴从个人小我成长为把村民放在心中的大我,从身体强壮到一心为大家的大无畏精神,更内生出一种个人委屈都是小事,都要敢于和能够承受的品行,一心为党和村民办大事的优秀品质。舍身救人更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乔峰之所以能成长为一座百姓心中真正的“峰”,最明显的特质:磨练。他一生经风雨,耐霜寒。村民笑看:峰上泥香,水清,花红,草绿,石硬,松挺。乔峰永远都活在村民的心中。故事完整,脉络清晰,历史性、思想性、故事性、资料性、学术性充分得以体现,既是一篇真实的史料,更是一篇难得而又珍贵的文学作品。佳作,推荐阅读鉴赏。【丁香编辑:秦雨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雨阳        2019-11-20 15:06:04
  感谢老师赐稿丁香,让文友多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也给丁香的发展繁荣带了一个好头!小说语言明快,思维和条理清晰,手法娴熟,构思巧妙,章法稳健。老师以光明磊落、坦诚博大的情怀,真挚的思想情操,说历史,讲故事,一切自然妥贴。感谢孙老师勤奋写作,分享优秀原创首发纯文学作品。
文学是用真情道生活的学问,用最美文字度我心。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11-20 16:58:18
  衷心感谢秦雨阳副社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精心编辑我的3万字长文,实在辛苦了,远握,敬茶!祝秦雨阳副社长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11-20 17:30:19
  本小说的主人公乔峰一生的英雄事迹很多,本文只选择了他特别典型的六个闪光点,将六个小标题集中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不是乔疯是乔峰,学当锡匠打不平。
   悟空手段唐僧心,创造奇迹立大功。
   奋不顾身救灾荒,舍已救人成英雄。
   本文如前言所说,“弘扬英雄文化”就是主题。如乔峰所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文章的深刻内涵。我对于解放后的叙述,学习了江山老总赵兴华写长篇小说《院里院外》的创作经验,淡化政治背景,只写人物的言行,避免“雷区”。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11-20 17:38:54
  我非常佩服江山老总赵兴华的创作经验:“解放后的全国人民一样,都经历了反特防特、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公私合营、大炼钢铁、反右运动、三年自然灾害、四清运动、两弹一星、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等等,这些大事件在《院里院外》无法回避,不写就不真实,因为这些大事件都关系着作品里人物的命运。这些大事件我基本上都写了,因为那是历史,无法回避。但是我不让《院里院外》的人成为大事件的主角,更不让他们对大事件做任何评论,因为他们身在此山中,无法判断是与非。”
   我在写本文主人公乔峰在解放后的人生遭遇时,就借鉴了赵总的创作经验,获益匪浅。
4 楼        文友:秦雨阳        2019-11-20 18:38:53
  这篇小说完整阐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和乔峰个人成长的全过程。乔峰身上的江湖义气逐渐被党性光辉取代,个人小聪明也被为百姓村民着想的大智慧所覆盖。他一点一滴从个人小我成长为把村民放在心中的大我,从身体强壮到一心为大家的大无畏精神,更内生出一种个人委屈都是小事,都要敢于和能够承受的品行,一心为党和村民办大事的党性品质。舍身救人更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乔峰之所以能成长为一座百姓心中真正的“峰”,最明显的特质:磨练。他一生经风雨,耐霜寒。老师的小说,读一次就会有新的认识,耐读,耐品。拜读!
文学是用真情道生活的学问,用最美文字度我心。
回复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11-20 18:51:42
  秦雨阳社长的这个评论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把小说主人公乔峰的个人成长过程与思想、党性、道德的升华轨迹解析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对小说的主题、内涵、哲理充分理解,编按精彩到位,确实使我心服口服。
5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9-11-21 16:02:46
  孙老师精湛的文笔令人赞叹不已!向老师学习了!感谢老师一直以来对丁香兢兢业业的付出,感谢老师对丁香的大力支持!感谢老师投稿为丁香增光添彩!期待老师佳作再次展现丁香分享读者!问候老师!开心愉快创作!
峥嵘岁月
回复5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11-21 18:33:17
  衷心感谢峥嵘岁月总编在繁重的工作与家务的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对我进行点评和支持,远握,敬茶!祝峥嵘岁月总编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如意吉祥!
6 楼        文友:东辰        2019-11-24 07:25:39
  来品孙兄好文,许久不见兄文采飞扬,今得赏,醉了星辰与美阳,文字的力量就是这样神奇,把我们的爱联接。好小说,再赞好文墨,不愧巨才也。
回复6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11-24 12:11:22
  感谢东辰贤妹对我的一贯支持与鼓励!愿我们一直在文学的道路上互相扶持,砥砺前行!
7 楼        文友:东辰        2019-11-24 07:27:47
  欣赏正能量文笔,孙兄的大爱大思在学里行间跳动,伯乐也!
回复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11-24 12:15:48
  东辰贤妹的跟评与支持如同冬日艳阳,温暖着我的心房。祝东辰贤妹冬安体健,如意吉祥!
8 楼        文友:粉红莲秀        2019-12-01 14:32:56
  感谢孙巨才老师投稿丁香,分享精彩原创首发美文。微笑敬茶。
做过生意的读书人!谁的江山,百媚千娇?谁的世界,各领风骚?
回复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12-01 14:35:47
   衷心感谢粉红莲秀社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对我进行点评和支持,远握,敬茶!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