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诗词古韵 >> 【清风】龙山氏诗词别裁集 ---父亲的诗词遗作

编辑推荐 【清风】龙山氏诗词别裁集 ---父亲的诗词遗作 ——-----父亲的诗词遗作


作者:尹作霖 白丁,3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54发表时间:2019-12-10 07:30:33
摘要:简介: 儿子满怀深情整理出父亲生前有关诗词作品,并为父亲的遗作写序,简介了父亲的身世和与诗词有关创作时的情感冲击。

【清风】龙山氏诗词别裁集                   ---父亲的诗词遗作
   哀满人间。
  
   采桑子 . 两度伤心
  
   人生易老如花谢,
   先哭母亲,
   再哭父亲,
   那有工夫哭自身。
  
   十年两度伤心泪,
   欲报亲恩,
   未报亲恩,
   怅望江天万里云。
  
   第( 3 )编达 观 篇
  
   父亲将自己的老母送上山之后,他的思想似乎有了一个飞跃,就是觉得自己思想上少了一些人生的羁绊,沉重的人生使命大抵己卸除,万丈红尘渐行渐远,自己处天地之间,该出现诗的意境了。
  
   、、、、、、他举家到农村之后,失掉了安身立命之处,不知有多少天,多少时,才土法烧窑烧了一些砖。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建起了一栋能遮风挡雨,安身立命的一个家,这反而成了父亲最高兴的一件事,他又有家了!父亲在极端困苦的生活中,虽处逆境,但他悠闲自乐,这一时期,父亲写了很多诗词。当时简陋的新屋建成,他诗兴大发,写了一首七言律诗:
  
   即 景
  
   绿树浓阴倒影斜,池鱼戏水圃生瓜。
   绕村禾黍连天碧,遍野棉麻满地花。
   门有三梧非五柳,家无万卷羡文华。
   鸡鸣犬吠自闲适,一舍俨然处士家。
  
   有一次父亲骑在牛背上,学着张果老倒骑毛驴,悠悠然吟诗观景。突然那牛狂奔起来,父亲被重重抛甩在地,当时摔得不轻。伤愈之后他还在回味他的 “张果老倒骑毛驴”的韵致,写下一首词:
  
   忆秦娥 . 倒骑牛背
   ------ 1974年
  
   骑牛背,遊山玩水得佳趣。
   得佳趣,醇醪自飲,日惟三醉。
   只差一念瑶宮墜,红尘久困遭劳累。
   遭劳累,明心见性,勿忘三昧。
  
   浪淘沙 . 坚心
   ----- 一九七二年于李村
  
   培德养天根,
   道悟昆仑,
   欲学太上未忘情。
   失路羊羔迷望眼,
   坠落沉沦。
  
   回首出红尘,
   还靠坚心,
   心坚铁杵也成针。
   打破崎岖西路险,
   得保长生。
  
   浪淘沙 .
   --- 一九七三年 李村感怀
  
   失落不回头,
   恋甚风流,
   一身惹得是闲愁。
   云海飘流迷去向,
  
   何处归舟。
   老迈叹糊涂,
   岁月悠悠,
   不知甲子已全周。
   试问因循捱下去,
   怎把场收。
  
  
   牧 牛 乐
  
   (三叔注:1973.6.9.寄来衡阳)
  
  
  
   朝牧牛,暮牧牛,朝暮牧牛在陇头。
   短笛横吹芳草绿,万顷琉璃一望收。
   童稚嘻戏共一团,载歌载舞乐悠悠。
   得天赋予我独厚,人生到此复何求。
  
   朝牧牛,暮牧牛,牧牛往来在田畴。
   风吹禾黍千层浪,雨洒荷珠万点浮。
   忘年相交成知己,谈笑风生得自由。
   我来此地心意足,翱翔天地一沙鸥。
  
  
   父亲的人格与尊严在困境中二度自立,此后,父亲的诗绪如山泉涌出。
  
  
  
   鹧 鸪 天
   ----- 一九七六年于李家河
  
  
  
   我是明宫镇善郎,
   红尘小住且学狂。
   闲来海底降鲸鳄,
   兴至山头吟妙章。
  
   游海岛,醉霞觞,
   三山五岳访贤王。
   时掏月窟擒乌兔,
   忽见天根得太阳。
  
  
   南 乡 子
   ---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十六
  
   居静室,守禅房,
   黄河倒转费参详。
   羊鹿牛车往上闯,
   三关上,
   猛进直冲无阻挡。
  
   第( 4 )编晚 晴 篇
  
   蝶 恋 花 . 雨 过 春 晴
   ( 1981 )
  
   雨过春晴天气暖,
   尽是含苞,怒放妖姿展。
   只有粉儿消息快,
   如痴如醉团团转。
  
   春色满园香雾漫,
   野圃闲轩,寂寞无人管,
   一自相逢相识后,
   浓情妙意殊忘返。
  
  
   满 庭 芳 . 重 阳
  
   (1978年10月10日即农历九月初九日
   与刘老唱和于芝山. )
  
   节届重阳,秋高气爽,
   龙山落帽飞翔。
   骚人雅士,相习以为常。
   九日登高舒畅,提壶乐饮胜琼浆。
   开心处,临风把酒,更喜气洋洋。
   春秋多佳日,休夸既往,但赏这厢。
   看鸿飞天外,书字成行。
   落叶红如花样,层林尽染透幽香。
   须抓住,时光大好,行乐醉陶唐。
  
   这阕词很美,返城后那种放达之心,令人感动!一生何辱何荣,一壶酒,乐饮胜琼浆,休夸既往,但赏这厢! 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适应了安处新巢环境,那种胸中的浩然之气又出来了,看鸿飞天外、看落叶如花、看层林尽染,行乐醉陶唐!真的是重九登高远望,山石嶙峋,落叶缤纷如锦,举首高歌,醉到了尧放勋的陶唐之地!
  
   父亲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已拨乱反正步入正轨,改革开放已七八个年头了,人民生活已趋向稳定,父亲的心绪也进入更多地追求精神层面。一个老来晚年的特征,就是对天伦之乐的沉醉与品尝。从他那年有了一桌肉酒鱼饭的兴致,就可以感受到他那种自觉如饴的甘美。
  
   清 平 乐 . “家 宴”
  
   小序:四月二十五日得鱼数斤携归,妻儿欢,
   具肴馔,佐以蔬食,并以“满湖春”酒相进,团聚一堂,是下放时所梦想不及,因喜赋之。
  
   ( 一 )
  
   鲜鱼美酒,畅叙天伦乐。
   老伴劝酒儿浅酌,
   更喜儿孙绕桌。
   欣逢晚景亨通,一家瑞蔼融融。
   十载乌云尽扫,天恩泽被无穷。
  
   ( 二 )
  
   妻朋子伴,浅饮心花放。
   小小家庭团聚畅,
   别有天伦乐贶。
   几经颠沛流连,不堪回首当年。
   今日平安是福,何须富贵熏天。
  
   父亲的精气神一生用尽,父亲虽已逝去好些年,但在我灵魂深处,有着永不消失的恒在意义。我十分庆幸我现在能用一种复活的语言,捕捉到父亲再生的意象,追忆了他的一生一世,使文字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凝聚成人性的光斑,赋予了父亲完整的无需矫饰的形雕。父亲尹业敬的名字也许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的身世所串起的这本诗词吟,是留给子孙一本深刻的书,多半要在仔细读完以后才能领会它的深刻,我想,这才是永垂不朽的吧!
  
   2019年9月29日 整理部分
  
  
  
   附 后:父亲诗词中的用典
  
   凤凰台上忆吹箫
  
   ( 癸亥暮春三月作“春思”书此 )
  
   春去春来,花开花落,都来总是离愁。
   怕惹相思起,懒做春游。
   曾向桃源问渡,迷去向,枉负渔舟。
   归来处,凄凉满目,万事悠悠!
  
   休休,此情不尽,纵梦绕高唐,也是浮沤。
   似狂澜未挽,空费绸缪。
   忍看蓬山远阻,难插翅,飞上层楼。
   叵耐三生石上,缘薄浅,折翼中途。
   千古恨,山盟海誓,尽付东流!
  
   词的上片由 “怕”字点染相思之苦,以“懒”字形容此刻浓愁心态。接下来用典故 “桃源问渡”传达出丰富的感情。父亲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是说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此处为借指妻子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已经找不着了,自己怅然而归,留下的只有万种愁情,一腔哀怨,“凄凉满目,万事悠悠!”
  
   下片“休休”! 算了罢,算了罢,无奈中用了一个“纵”,纵然、即使、、、你有美梦去幽会“高唐”,也只是个“浮沤”(泡影)。“高唐”典故是传说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幸之而去;后泛指男女幽会的地方。恨自己当时糊涂大意,怎让你去佛门皈依呢?当时没尽心力挽狂澜,如今悔那没未雨绸缪何用?心上人早去了仙山,插翅也难挽回终身的憾!
  
   李商隱曾有无題詩:“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鳥殷勤为探看。”三生石也好,山明海誓也罢,如今全都尽付东流,已成千古遗恨!这是多么深情的语言,真是痴人痴语啊!
  
   词笔至此,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所以“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余味悠长地、写出了父亲对母亲分离30多年后的那种深情笃意和刻骨铭心的怀念,反复咏叹,令人动容!
  
   我翻阅<<大兄诗词集>>父亲寄给三叔<<凤凰台上忆吹箫>>的年月,为“作于癸亥暮春三月”,三叔于摘抄后标明时间为83年3月28日。我往前翻发现标明父亲83年3月17日,寄给三叔还有一首<<蝶恋花>>,原诗如下:
  
   蝶恋花 .花笺锦字
  
   往事如烟频记忆。
   无限凄情,
   瞬息眉头聚。
   最怕花笺题锦字,
   柔肠婉转供憔悴。
  
   双凤朝阳成泡影。
   人面桃花,
   不似当年意。
   幽梦欢缘未可继,
   相思惟有枕边泪。
  
   诗中入典注释 :
   ( 1 ) 花笺锦字-----花笺古代笺名。精致华美的信笺、诗笺。古文人雅士往往自制笺纸,以标榜其高雅,不入俗流。"锦字"典出前秦窦滔之妻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赠其夫。后世因称"锦字"为妻寄夫之信。
   ( 2 ) 双凤朝阳_____寓意命格好,是稀有吉兆的象征;太阳具光明之意,寓意完美、吉祥、前途光明。诗中用却泡影一场空!
   ( 3 ) 人面桃花-----“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美貌与桃花相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典出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从上诗中用典来看,均表明了父亲当时对母亲的相思之苦,一腔哀怨,“凄凉满目,万事悠悠!”的深憾疾首之情。后来又发现前一年年终雨中,父亲早已相思卧床,情不自禁,填词一阕,挥洒了他无边荡漾的情思:
  
   蝶恋花 .相思
  
   ( 壬戌腊月十七、八阴雨连绵,卧床两天,
   枕边看书,心绪所至,偶赋一阕。)
  
   欹枕观书神易倦,
   一霎朦胧,
   已入阳台梦。
   云外依稀神女顾,
   醒来又是佳期误。
  
   为问三生缘在否?
   破镜难圆,
   只含相思苦。
   金凤钗钿无觅处,
   欲归已隔蓬山路。
  
   诗中入典注释 :
   (1) 欹枕----欹同倚,歪斜、倾斜;也形容容貌憔悴。
   (2) 阳台梦----典出五代.唐庄宗《阳台梦》中诗句: “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意思是宋玉的《高唐赋序》内有:楚襄王尝游高唐,梦一妇人来会,自云巫山之女,在“高台之下”。旧时因称男女欢会之所为“阳台”。
   (3) 神女顾----典出宋玉跟着楚襄王游云梦,宋玉给楚襄王讲了巫山神女的故事,并为他作了《高唐赋》之后,当夜楚襄王果然梦见神女了。第二天他把他梦见的神女的形象描述给宋玉听,并叫宋玉再用赋的形式把他梦中的情景描写一番,宋玉也照办了。此典,出自宋玉的<<神女赋>>。
   (4) 三生缘----典出纪晓岚所作《三生缘》。
   (5) 金凤钗钿----典出明初瞿佑《剪灯新话•金凤钗记》写崔兴哥与吴兴娘有婚约,以金凤钗为聘物,后双方不通音信,兴娘郁郁而卒。
   (6) 蓬山路-----相见无期的意思。蓬山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路远相见无期。宋代蔡伸有诗曰:” 蓬山路杳,蓝桥信阻,黄花空老。”
  
   这些词中典故的活用,确实是余味悠长地写出了父亲对母亲分离30多年后的那种深情笃意和刻骨铭心的怀念,今天读来,足见父亲晚年安定后填的这些词,是父亲思念母亲并于临终前夕,对母亲致以深厚的愧疚之情的生死吟,反复呤咏,感人肺腑!
  
   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举家下放到农村,当时没有住房,安排在一个生产队的队屋库房里。队里看他书生气十足,便分他去牧放两头牛,他十分乐意,悠闲自得,吟诗作赋。
  
   忆秦娥 .骑牛背
   1974年李家河
  
   骑牛背,遊山玩水得佳趣。
   得佳趣,醇醪自飲,日惟三醉。
   只差一念瑶宮墜,红尘久困遭劳累。

共 1127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简介: 儿子满怀深情整理出父亲生前有关诗词作品,并为父亲的遗作写序,简介了父亲的身世和与诗词有关创作时的情感冲击。一篇文章,带着深情,带着怀念,讲述了父亲的生平,倾注了真挚的感情。一部作品,带着厚重的亲情,感人至深。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是才华横溢的父亲,写出了精致的作品,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也是一种艺术的留存。文笔流畅,词句斟酌到位,诗意盎然,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整理出来的传世之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精彩继续。【编辑:飞瀑流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瀑流云        2019-12-10 07:36:31
  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飞瀑流云
2 楼        文友:尹作霖        2019-12-10 09:51:26
  诚谢清风书苑编辑及文友飞瀑流云能让父亲生前部分诗词作品面世,得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不甚感激!父亲一生与书墨为伴,如今留存他生前一些断章绝唱,为我们后人不仅留下了一些可触可感的念想,而且是座精神家园。父亲的这些文字,带着他浓郁的感情,带着他的体温,穿越时空,闯进了我们子孙心里,温暖了我们的心灵,如今能在江山文学上首发问世,刹那即为永恒,让我父亲的文字变成了散发着墨香的可咏可唱的作品,我代表尹氏家族,衷心地感谢您们!
3 楼        文友:小鲤鱼的传说        2019-12-18 20:17:57
  感谢支持清风,祝笔丰冬安,期待你的更多精彩!
小鲤鱼的传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