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总有一盏灯为你点亮(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世间】总有一盏灯为你点亮(散文)


作者:疯妹 秀才,1025.4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21发表时间:2020-01-13 20:01:04
摘要:是啊,人没有一生的朋友,但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任何时候都会有朋友围绕在你身边。

【晓荷.人世间】总有一盏灯为你点亮(散文)
   聚会过后不久十月正是脐橙上市的季节,谢给我打电话说要给我快递一箱他女儿和别人合伙种植的脐橙过来,是绿色食品。赣南脐橙也确实有名,我想到他可能需要帮忙推销,就帮他在要好的同事圈里做一下广告,叫他们需要的话就到他那里去买一点。这样有了话题和谢联系就多了。有一次谢给我打电话时被他老婆也就是琴把电话给抢了去。琴一说话就好像我们是前世的姐妹似的无比的亲热。她叫我许姐,然后说谢在家里怎么经常跟她提起我,说我当年怎么对他好,对他帮助怎么大。有不懂的怎么耐心地教他。我听得有点云里雾里。当年的一些具体的事我是一点都不记得了。我说,哪里哟,你家小谢理都不理我们恐怕早把我们忘了吧?还会说这些。她说真的,我们每天一躺下来聊天总要聊到你,聊到你们机关里的某某某某。当年得了你们的帮助,现在我们条件好了,就要报答你们这些恩人。又说,苦日子已经过过来了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你不要担心我们。
   从琴的一次次马拉松式的电话叙述特别是那封长达九页纸的信里,慢慢的小谢离开我们后的大致生活轨迹就浮出了水面。由此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如何因奈何不了父母的威逼,自己又如何在逆境中励志奋斗,经历了怎样的一次次磨难然又劫后重生的情景便一一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谢当年是通过他叔叔的关系进到我们单位的,很小,只有十六岁。刚来时先在车间里呆了两个多月后再调到机关里当通讯员,因为那时我们是兵团建制。谢在机关里和我们相处了两年。由于勤快、灵活、又能吃苦、人又诚实,因而和机关的每一个人都相处得很好。他后来的不辞而别是因为他的父亲。父亲找了一个理由把谢骗回去之后就再也不让他回来了,而要他外出赚钱养活家里的七个弟妹。谢是73年回去的,七十年代还是计划经济,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你叫他到哪里去搞钱?但父亲不管那么多,逼着他每年要交800块钱(相当于我们当时两年的工资,还要除去自己的生活费用),不够数就没有好日子过,有时甚至还会把已经怀孕临盆的小谢的妻子琴手上的饭碗抢下来。谢有画画的特长,为了交足这个数字就去给人家玻璃上作画,八毛钱一块,每天要画十块,眼睛画成了450度近视。
   后来兄弟大了就借钱两人合伙开了一家油漆店。正在生意好做时,父亲又以一个店难以养活两家为理由分了几千块钱给小谢然后叫他出来另辟蹊径。小谢只有再次外出创业。用琴的话来说“我们这辈子除了没偷啥事都干过”。那时通讯工具落后,琴在家里带孩子,小谢在外面做生意,两人一分开就是一年,实在有事要联系都是打电报。彼时还没有改革开放,小谢却成了最早的农民工。转账也很不方便,外出做生意只有带现金。有一次带了八千多块钱分两个地方放,其中一个地方的钱被抢损失三千多。为防再次遭劫再带现金外出时,琴就帮他出了一个主意,用一个烂桶把钱用塑料袋包好放在里面,上面铺上石膏粉再浇上水让它凝固,哪知这样也会有人偷。只是偷的人发现是个废桶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后来又被他们发现找了回来算是侥幸。
   做生意是一时做人是一世。由于小谢始终坚守做人诚实的原则。这不仅为他赢得了生意更是为他赢得了人生。在穷困潦倒没有流动资金的时候,人家答应先赊账把货给他。每次拿了货他都一笔一笔把帐目记清楚。有一次到年底对账付给对方货款时,小谢的帐目竟然比货主多出了两万四千多,这在当时是一笔多么庞大的钱财?可是小谢没有因此起贪念,而是坚持按自己记的帐结算。货主感动地说,你这样的朋友我交定了。小谢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由于诚信,小谢的生意越做越大,竟然用小资金打垮了众多的竞争对手,油漆生意占到了全县60%的份额。过了几年,当生意慢慢走向低谷的时候,有朋友去甘肃河西走廊开金矿,他们也跟着去考察了一番,经过勘探发现那里确实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有时地上踢着一块石头都有可能是玉。于是就卖了店带着50万资金和朋友合伙想就此一搏。到了那里等到设备买了安装好了以后,天公不作美。由于头年没有下什么雨,第二年这里竟然遭遇了三十年未曾有的旱灾,水源干枯,无法采矿。在那里呆了两年亏了44万,一下成了穷光蛋,只有返回老家。走投无路时他们又去找以前的朋友,得了他们的帮助在安徽承包了一个工程,赚回了几十万。
   有了钱,他们告别了曾经栖身的七平米的遇到下雨随时都会倒塌的危房,自己买了120平米的地皮,做了一幢五层半的楼房。也许这就是在聚会时小谢跟我说的可以用来收租金的房子吧。如今儿女都大了,孙辈也有了,他们也步入了老年。已经闲歇下来的他们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对朋友的感恩,陶醉在今天美好的生活里。我想一路走来,小谢能有今天,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坚忍和不屈以及朋友的帮助之外,也多亏了这位贤惠妻子的不离不弃,在他最落魄时候的坚守。
  
   第三个是我的小学同学发小姜,这次我们也单独聚了一下。几年前我回老家定居后按照当年毕业时留下的照片与班上那些分别五十年的发小又联系上了。他们都很感动。说,班长,你的留心真好,几十年过去了你怎么还把这些照片保管得好好的,真亏了你。也是,当年毕业时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上交两张一寸的照片。我对他们说,多洗一些吧,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留个纪念。就这样我几乎保存了所有女生的照片和班级的一些集体照。也有个别同学当时家庭实在困难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洗照片的在今天就只有遗憾了。这些照片跟随了我几十年,无论是从家乡下放到农场,还是在农场从农业连到武装连;或是上调到工厂后从机关到车间再到学校;从单身宿舍搬到家属楼最后又落叶归根回到家乡。尽管前行的脚步被岁月碾过了一轮又一轮,很多东西都没有了唯有收藏着的几十张同学儿时照片的这本相册始终伴随着我至今。这次联系同学每找到一位我都会发回一张当年的照片给他们。有的同学收到照片甚至都不认识照片中就是当年的自己。
   我们这些发小曾经是同学又是邻居,姜那时就和我同住一条街上。她经常会和班上的同学一起到我住的银行宿舍玩耍,我们也会去她家写作业,和她的父母兄弟甚至邻居都很熟。和这些同学联系上后,一次外出旅游碰到她原来的邻居提起姜时,得到一个让我有点吃惊的消息:姜的丈夫很早就因病去世了,孩子是她独自抚养大的。啊,有这样的事?但我们同学每次相聚时在她的脸上不仅看不到任何忧伤,而且着装打扮还歀款入时,非常引入注目。从那以后我便对她有了一份敬重。知道我搬到红谷滩后,聚会时她老对我说,班长,我和你是住一条街,离得很近,有时间到我那去玩啰。我说是吗?好呀。我也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去她家看看。我觉得这个女人很不容易,独自把儿子培养成人又把他送进了一家新闻机构工作,自己还在旺地红谷滩地段买了房子。是什么原因让她能这样的长袖善舞活得这么精彩呢?
   终于有一个机会,我的另一个发小告诉我她目前住到红谷滩女儿这边来了,想约我出来玩玩。我说,好哦,也可以把红谷滩这边的同学都邀一下。她说好。我马上想到姜于是跟她联系。谁知等我这边和姜约好了,那个开始约我的发小是个急性子,她说不知那时有没有空,她想当天下午就要和我见面说说话。这样到了约定姜的时间我只有单独去了。家里正好有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姐妹苏送的橙子就挑了一些大的给她带去。姜出来接的我,进入小区来到一幢小平房前。她说她在三楼。来到门口,一看里面厅堂很大,可以想见房子的面积一定不小。她告诉我有一百四十多平米。阳台外面还有一个伸出去的外阳台,种上了花和盆景。她说像这样的房子儿子也有一套,在另外一栋。两套房子都是她自己亲自负责叫人装修的,里面的式样也是自己设计的。两套房子的装饰风格迥然不同,这套她自己住的古色古香,另一套儿子一家住以浅色为主。我说你好能干啊。她笑笑。我问她,你怎么能一下买得起两套房呢?她说这房子是她们单位开发的,价格要优惠很多。特别是她住的这套只花了成本价。我问她是哪个单位,她说是洪城大厦。接着又说,你现在住的房子也是我们单位开发的。我倒没想到这一点,怪不得我楼下就是洪城大厦超市。
   当年我们小学考初中,有的上了重点有的去了按片区划分的附近中学,姜不知为什么上的中学既不是重点又不属于就近入学,而是去了较远的一所并不怎么样的中学就读。聊天中,得知比我们幸运的是,她初中只读了初一就去了商校。也就是说,文革中,我们初中没毕业就被迫中止了学业,在“四个面向”中去了农场、农村、工厂。尽管以后终生都没有放弃学习但文凭却还是初中。而她却在同期读了商校,出来就是中专,干部编制。在那知识断档的年代赢得了文凭就是赢得了人生。她说这都仰仗于她有一位在商业局工作的父亲。从商校毕业出来姜没有像我们一样经历下放农场(下放的学生里面还有被打成反革命判刑坐牢的)、上调、下岗再就业这样的折腾,而是直接进了商业系统。又由于在同龄人占据了握有一张中专文凭的优势,加上自己的努力,后来竟然做到了商业部门老总的位置拿过年薪。在她家里我也看到她现在已经有了新老伴,真的要祝福她。
   她开始和我约时是打算在家里烧几个菜的,说她的米粉肉做得很好吃。我以为她还是一个人,就说,人太少做多了菜是很难处理的。她也就顺着我的意思说到外面找个地方吃好了。临出门送了我一条围巾。我说我已经有了,前几天有个小姐妹给我送了一条香奈儿的。她硬要我收下,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们出来在一家毛家饭店用的餐,点了一个店员推荐的荷包蛋烧黄丫头一大锅,味道很不错。再加上一个蔬菜。两人边吃边聊无比的开心。
   因为她总说经常散步会走到我这边的秋水广场来,我想在没离开南昌之前邀请她和老伴来我家坐坐。她开始不肯。说,班长,不用吧,挺麻烦的,等你以后从深圳回来再说。我说,你这样不随便,以后谁还愿意约呀,为什么不能像小时候一样随便一点呢?她这才答应了。说:好吧,简单一点,吃不了多少的。我说:“这就对了嘛,人和人之间我还是喜欢简单。上天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没有时间再讲客气了,聊得来就多聚一下。你说呢?都说我先生烧的红烧肉好吃,到时也请你们品尝一下,记得带你的老伴来哟。”她回说,好的。那天来她来不仅带了老伴还带了一些比较贵重的礼品,一盒白茶,靖安出的;一个硕大的礼品盒装的名为“润之道”营养品。真是礼多人不怪。席间,我拿出一瓶从儿子那里带回来的茅台,他老伴喝了几盅说口感很不错,我和姜则喝了一点进口的果汁。她和老伴对先生烧的红烧肉赞不绝口,每次都说不能再吃了但又忍不住一次次把筷子向肉碗伸过去,嘴里又直说“超标了,超标了”。
   是啊,人没有一生的朋友,但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任何时候都会有朋友围绕在你身边。
  
  

共 9250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写了我与三个朋友交往的故事,叙述很具体,生动,让我们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友善。其实,一个人在生命中会有许多朋友,各种各样的,有的是同学,有的是亲戚,有的是旧交,有的是偶遇……在交往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事,甚至于朋友之间反目为仇。与人交往,我觉得真诚、善良很重要,只有友善的对待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友善,遂成为知己。人没有一生的朋友,但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任何时候都会有朋友围绕在你身边,我很同意你的看法。从文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心地善良的人。文章语言朴实亲切,情感真实。感谢创作和分享,佳作予以推荐。【编辑:高令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令亚        2020-01-13 20:04:22
  人与人之间相处需要真诚和善良,作者文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佳作荐读。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太累。
2 楼        文友:疯妹        2020-01-13 21:00:50
  谢谢高令亚老师的辛苦编辑和中肯的点评。祝老师新年工作顺利、创作丰收!
3 楼        文友:疯妹        2020-04-07 10:45:35
  雪琴,我在文章里写了你和小谢,也不知写对了没有。不会骂我吧?
  
   雪琴回复:珠姐:我为啥要骂您,您不知道您在我心中的位置,我庆幸我今生识了您,在您身上让我学会了。我从没学习到的东西真的谢谢。永远爱戴您!
4 楼        文友:疯妹        2020-04-07 10:48:30
  发小姜云儿:拜读了您的散文,真不愧是班长,语言通俗流畅,舒展自如,自然洒脱,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实感受,让我崇拜不已。女文豪
5 楼        文友:疯妹        2020-04-07 10:53:44
  我:我把你写进去了,我怕你会怪我呢。
  
   姜:素材,哈哈
  
   我:说得好,素材。有素材再提供一点。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