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一弯新月(散文)

精品 【流年】一弯新月(散文)


作者:汗漫 童生,89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3发表时间:2020-01-18 15:06:42


   某天,邵洵美与项美丽之间的对手戏,出现以下对白——
   邵洵美:“我想和你结婚,娶你——佩玉同意。她为你准备好了一个手镯,这是中国的礼仪。”
   项美丽:“为什么?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
   邵洵美:“我、佩玉都想和你永远成为一家人。中国话叫作‘天长地久’。”
   项美丽:“中国话里还有一个‘妾’字。我可不愿意成为这一个字。”
   邵洵美:“你知道我有两个名字,还有一个名字‘邵云龙’。我过继给伯父,有两个父亲。也就是说,有两个我,我可以有两个妻子,为两个家庭接续香火。你成为我的妻,和佩玉一样,不是妾。而且,我们结婚,你将来就能与我一起埋在余姚老家祖坟里了。”
   多年后的回忆录中,项美丽说,邵洵美关于入祖坟的话,荒诞而又震撼人心。
   在纷乱的年代,在沦陷的上海,项美丽的确时常害怕孤单单死去,似乎突然丧失了少女时代独自游荡非洲的那种勇敢。原因,就是她的确爱这一个欧化的中国男子。于是,有了余姚祭拜祖坟之行和一纸婚书。而这一切对白与情节,都是盛佩玉在策划、导演。她用自我的宽阔,回报、安慰一个异国女子。
   领到婚书那一晚上,项美丽突然想起在都城饭店里学会的一个词,说:“这才真正算是‘花好月圆’了吧?”邵洵美笑了,点点头。过一会儿,幽幽叹了一口气:“你永远是自由的。”项美丽明白,这个中国丈夫的话,是在为两个人减去重负。也明白,“两个妻子”在这男人心中的前后序位。两个姐姐般、花朵般的妻子,让人间有力量同时涌现两个满月?或许,有一个月亮,仅仅是水中、镜中、江西路上十字街头的幻象——
   如果项美丽的确这样想了,内心会有怎样的悲伤?我不知道。
   月亮花朵无穷已,天下的疑难陈旧不息——需要“西江月”“蝶恋花”这两个适宜表达爱恋、失意、怀旧等等情感的词牌,让一代代悲伤者填词抒情,但难以写出新意。流放途中的苏东坡,在黄州写《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在密州写《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月下西江,是自西而东的长江。蝴蝶恋花,不管那花朵是一朵罂粟还是一朵茶花。
   邵洵美给项美丽讲过苏东坡其人其事。一九四三年从香港回到美国后,项美丽给女儿卡罗拉写了两本童书,一本是《中国ABC》,一本是《中国故事绘本》,出版后成为畅销书。其中,描述了苏东坡、唐诗、宋词——正是这些人、这些言语辞章,造就了一个中国丈夫和一个美国女子的命运。
   在先后写下的五十余部著作中,项美丽有十余部写到邵洵美或其化身——在笔下,在纸上,一次次回到上海,回到旧爱前欢的酒味、大烟气息和满城梅雨。
   八
   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沿九江、南昌、金华、温州……这样一条航线,英国诗人奥登乘一艘意大利轮船,进入上海。像三年前的项美丽那样,他用一双高度近视的眼睛,在甲板上,眺望渐渐放大的上海。
   孤岛时期的阴郁云朵,压低了名闻世界的外滩建筑天际线。
   奥登和作家衣修伍德,受伦敦菲伯出版社和纽约蓝登书屋的委托,在三月来到中国采访抗战,准备写一本书,关于“我们眼中的战争”。
   奥登与衣修伍德中国之旅临行前合影
   第一站是汉口。国民政府此时自南京西迁,“汉口隐藏着所有线索,能使一个捕捉到它们的人,看见五十年后的中国”。奥登如是说。他们用三个月时间,去战场、城乡采访。与宋美龄喝下午茶,聊天,恰好蒋中正回家,奥登为他们夫妻拍合影。宋美龄很美地盯着镜头,蒋中正皱着眉头侧望左前方。在史沫特莱的引荐下,访问八路军驻汉办事处。在记者招待会上,巧遇正在拍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的摄影师伊文思、卡帕。参加汉口文艺界人士欢迎英国友人茶话会,冯玉祥以诗人身份提议:“你们可以去上海,那里也在抗战,一种隐蔽的抗战。”
   于是,有了第二站上海。从五月二十五日开始,到六月十二日,奥登和衣修伍德开始观察“一种隐蔽的抗战”。
   奥登与中国战士合影
   汉口路上夜总会里的水兵、爵士乐、贴面舞,霞飞路上的花园酒会、诗歌朗诵会,福州路上的灯笼、妓女、鸦片馆,虹口一带日军占领区里的和服、木屐、东京小调,街头巷尾的乞丐、死尸、难民救助营……作为孤岛的租界生活,是一个令奥登惊愕的异数,与伦敦、巴黎一样依旧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但四周,无穷无尽的苦难与厄运,终将大海般淹没这一切——
   “旧日生活的计时器依然滴答作响,却注定了将要止步,就像丢弃在沙漠里的一块表。”奥登,以诗人的敏感,听见上海倒计时一般的滴答滴答声。那么,存在“一种隐蔽的抗战”,给上海这一块表拨正时针、上紧发条,与战场上的死难者一道迎接破晓?
   “存在着。我们在努力着。”在英国总领事的宅第内,邵洵美和项美丽,回答了奥登的疑虑,用以下事例支持自己的这一结论——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自一九三七年沦陷撤入租界孤军营后,拒绝投降,终日练兵,以待重回战场;抗日地下组织乃至杜月笙青帮,在租界内采购大量药物等违禁品,运往国内各个战场;项美丽屡屡收留来自延安、重庆的特工,租屋内的天花板上藏着发报机,不断搬家以躲避追捕;包括邵洵美在内的文化人结成同盟,以租界为掩护,出版抗战刊物和书籍,被查禁销毁后再更名出版;被日伪机关列入黑名单,邵洵美不得不买了一把手枪以防身,短期逃离上海避难时,项美丽、盛佩玉继续支撑所办刊物运作下去;郑振铎等人组成的“文献保存同志会”,正为国家秘密收购古籍经典,与日伪机构争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存;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抗日题材故事片《风云儿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举国传诵……
   戴着破鸭舌帽、披大衣、穿拖鞋的奥登,用模糊的目光,聚焦于这个穿着暗花丝绸长袍的公子、情种、诗人、战士等气质融为一体的中国人身上:“我明白了上海的意义,对于抗战,对于未来中国。但来中国几个月,我没有读到一首抗日诗。诗人们哪里去了?”
   奥登所摄的战地照
   邵洵美愣了一下,笑了:“有!怎么没有?我就知道一首抗日诗。”奥登精神一振,拿出笔记:“怎么写的,请讲——”邵洵美做出努力回忆的样子:“抱歉,我一下子背不出来。记得其中一句……‘敌人钻进了一个空城像口新棺材’——我明天把这首诗的完整版带来。”奥登举起酒杯:“邵先生,我等着这首诗!”
   回到家,邵洵美抽上大烟。盛佩玉很无奈。他解释:“就抽这一次——烟雾可以赐予灵感。”他开始“回忆”这一首本来不存在的《游击歌》,用英文在纸上写下来,在第二天交给奥登。又一鼓作气,写下这首诗的中文版——
   时季一变阵图改,
   军装全换老布衫:
   让他们空放炮弹空欢喜,
   锁进了一个空城像口新棺材。
   英雄好汉拿出手段来,
   冤家当作爷看待,
   他要酒来我给他大花雕;
   他要菜来我给他虾仁炒蛋。
   一贪快活就怕死,
   长官命令不肯依,
   看他们你推我让上前线,
   一把眼泪,一把鼻涕。
   熟门熟路割青草,
   看见一个斩一刀;
   我们走一步矮子要跳两跳,
   四处埋伏别想逃……
   奥登与衣修伍德回国后为BBC制作节目
   奥登和衣修伍德回国后,接受BBC电台采访时,朗诵了上述那一首赞美游击战并“在中国广泛传诵”的抗日诗篇,并说明:“这是由中国诗人邵洵美先生翻译为英文的。”汉口、上海之行,改变了奥登诗风,像奥登之行改变了邵洵美的阴柔诗风一样——难以想象,一九三八年的《游击歌》,与一九三六年的《季候》,作者是同一个诗人。
   我读过邵洵美在战前写作、出版的畅销书《小姐须知》。这本女性生活指南,警句妙语迭出,充满一个花花公子、世家子弟、才子的诚意和深意:“假使你喜欢嫁一个有钱人,那么你就得先学会用钱的方法。”“男人在你面前表示富有,是预备着用金钱来买你的灵魂与身体。”“留神男子的手在你身上的轨道,他一定会在许多站头停住。”“切勿提起关于身世的话,这会使你失掉小姐应有的矜持。”“你爱音乐吗?留神吹箫与吹喇叭的男子。”……
   奥登所摄蒋介石夫妇
   如果处于当下世俗生活,邵洵美必如鱼得水、从者云集。但,他远在一九三七年前后、奥登前后。那一个广大、沉痛的时代,要求邵洵美焕然一新像蝉蜕蝶变。
   在上海,奥登就开始构思、写作著名组诗《在战时》,其中有以下名句:
   今夜在中国,让我追念一个人。
   他经过十年沉默,工作而等待,
   直到在缪佐显现出全部的魄力,
   一举而让一切都有了个交代。
   朱维基译《在战时》封面
   奥登诗中追念的“那一个人”,指的是孤独、隐忍、在缪佐古堡终于写出杰作《杜伊诺哀歌》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奥登把中国看成一个诗人,一个“十年沉默,工作而等待”“一举而让一切都有了个交代”的伟大者。里尔克诗歌的翻译者之一、诗人冯至,读到这首诗,深感振奋,在一九四三年写出《工作而等待》一文,说:“如果我们不对于中国断念,就寄望于不顾时代的艰虞、在幽暗处努力的人们。”
   一九四五年八月,光复,中国“一举而让一切都有了个交代”。
   九
   邵洵美、项美丽也从组诗《在战时》中认出自己——工作而等待。这一对情人或者说夫妻,同样不顾时代的艰虞,在幽暗处努力。
   这组诗的最早翻译者是邵洵美,发表在一九三八年秋创刊、由项美丽任主编以便得到租界庇护的抗日杂志《自由谭》上。当然,《在战时》的更好译本,出自卞之琳后来的手笔。同一期《自由谭》,还发表了邵洵美的诗《游击歌》。出版七期之后,由于日本方面干预,杂志遭查封停刊。同时停刊的还有《自由谭》的英文版《CandidComment》。邵洵美遭日伪机关追踪。成为汉奸的五弟邵式军,捎来五千大洋并劝诫邵洵美附逆,遭痛斥,二人断绝兄弟关系。
   《自由谭》创刊号封面
   《自由谭》创刊号封面,有一头戴斗笠的男子怀抱瘦骨嶙峋的孩子,一女子在蒙面哭泣,背景中是一架投弹中的轰炸机。“自由谭”三字沉雄磅礴,集自颜真卿的碑帖《麻姑仙坛记》。刊中,发表了叶浅予、梁白波、张乐平、陶谋基等画家的抗战漫画。编者按显然出自邵洵美:“先前大人先生们认为浪漫、无聊、横冲直撞、惹是生非的漫画家们,现在却如此地在努力迈步!”像是在自我宣示——
   先前大人先生们认为浪漫、无聊、横冲直撞、惹是生非的邵洵美,现在却如此地在努力迈步!
   恰恰在奥登来上海采访的时候,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了。项美丽与来自延安的杨刚,联手将其翻译为英文,邵洵美负责润色——其英文写作水平比项美丽还好。首发于《CandidComment》之后,单行本、英文版《论持久战》也由邵洵美出版。毛泽东很高兴,在《论持久战》序言中称赞“我上海的朋友们”。邵洵美驾驶自己那辆棕色纳什轿车,腰里掖着手枪,把五百本《论持久战》塞进租界的一个个信箱,包括工部局、汉弥尔登大楼等等建筑物、公寓的门缝内……
   一个宣称“万事与我无关”“厌倦政治”的人,终究还是投入到与政治有关的万事万物之中。
   邵洵美甚至写信给政府里的高官朋友,要求去前线,“恨不得驾驶飞机,连人带马投入到日军中去”。久等没有回音。明白,自己的“飞机”与“马”,只能是杂志、书籍,同样可以“投入到日军中去”。
   一九五八年,邵洵美因给远在美国的项美丽写信,被投入提篮桥监狱。一个长宽各六尺的小号牢房,关着七个囚徒。狱友之一,是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马桶在墙角发泄着臭气、愤懑之气。囚室阴暗,邵洵美或许时而想起自己当年营救无果、被关押在这里的丁玲丈夫、诗人胡也频?
   与贾植芳聊天,尚能安慰一颗孤单的心。邵洵美哮喘着说,出版英文版《论持久战》、创办《自由谭》,让他觉得自己像一个战士了,不再是鲁迅先生所厌倦的花花公子。五十年代的高中语文教材,有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其中一句:“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课文后附注:“这里讽刺的是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全中国背书包的孩子,都知道了邵洵美,一个被鲁迅讽刺的上海人。其处境与心境可想而知。邵洵美怀疑自己无法活着走出监狱,只能对贾植芳唠唠叨叨,期望通过他将来向公众说明——
   “我不是靠结婚发财的人,盛宣怀也是我的祖辈。我也不是靠出版、印刷谋名谋利的人——我也是革命者。鲁迅如果再多活两年,就知道我也在抗战,随时可能死在日本人手里。一九四九年胡适劝我去台湾,我没去。我厌倦国民党。我是毛主席所说的‘我上海的朋友们’啊。入狱,与鲁迅文章也有关吧。那封给项美丽的信,不知道她收到没有……”

共 19332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可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圆满,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殊不知,圆满的人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亦如邵洵美一样,这位新月派诗人、作家,在年轻时才华横溢,有家庭背景,又有经济做基础,所以少年得志,事业有成,春风得意,在上海摊也是又名望的人;在爱情上,他收获了美丽的夫人盛佩玉的爱,也收获了西方美女项美丽的爱,可谓是收获满满,幸福满满。可邵洵美到中年后,厄运不断,这种好日子走到了尽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局势不稳,项美丽被迫回国。从此,这对鸳鸯只能隔海相望,邵洵美的人生也跌入了低谷,与项美丽的爱情也为他的眷恋与追忆,直到郁郁寡欢而死。文章厚重大气,知识性强,描写细腻,情景交融,并用灵动的笔触,描述出了新月派诗人邵洵美的一生。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120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0-01-18 15:13:26
  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让人感慨,也让人深思。
   感谢作者的分享,问好,遥祝新年快乐!
五十玫瑰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