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粉条书记(小说)

精品 【星月】粉条书记(小说)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7236.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12发表时间:2020-02-24 15:43:06
摘要: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星月】粉条书记(小说)
   不久,田鑫又带着牛角岭的农产品参加了“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会”,跟乌山乡的其余十名驻村第一书记一起自发组团为农产品代言,他们带着山村的核桃,花椒,小米,大枣等农产品,还有农民加工的粉条,红薯干,柿饼,干豆角,干菜等,热情地向四方来宾宣传介绍,在博览会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获好评,他们这一举措,不仅为乌山乡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更展示了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以田鑫为代表的驻村书记团被区委宣传部特聘为首批“乡村代言人”。
   这一年的粉条销售得非常顺利,村子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牛角岭的村民从心底里接受了田鑫,田鑫走在村子里,每个人都热情地给他打招呼,看着乡亲们朴实的笑脸,田鑫的心里很有成就感。
   田鑫想:经济上的脱贫是远远不够的,乡亲们还要有精神上的富有。他利用冬季农闲时节,邀请社会志愿者和演出团体来村里演出,通过演出正能量的戏曲文艺宣传国家的三农政策,扶贫知识,还组织志愿者进村为村民义务理发,慰问老人,得知市区有儿童舞台剧的演出,他托关系为学校里的几个留守儿童争取到了爱心座位,让孩子们得到了文艺熏陶,受到了教育。
   为了弘扬乡风文明,在田鑫的大力举荐下,三十多年如一日伺候老母亲的牛天保和二十年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妻子的牛和平分别被评为“鹤壁好人”,在山村树立起了孝老爱亲的好传统。
   转眼又是一年,田鑫在城里过罢年刚回到村里,就有几个村民来村委会找他。
   原来,淇河驿站自从开始接待游客以来,生意非常好,这几个村民今年不想出去打工了,想去度假村做小买卖,可是他们刚到那儿摆了一天摊,就被景区的管理员撵了回来,说那个地方被安阳的老板承包了,不经过老板的同意,任何人不能去那儿做生意。
   “这是咱牛角岭的地盘,他们外人竟然不让咱去挣钱!”
   “是啊,这真是肚脐眼还嫌肚皮碍事了!岂有此理!”
   几个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气愤不已。
   田鑫说:“这事也不能怪人家开发商,度假村才刚刚步入正轨,你们贸然去景区做买卖,可能会引起秩序混乱和环境污染,如果咱村的村民真想去做生意,我可以去协调。”
   田鑫马上召开全村会议,在会上他征求了村民的意见,把有做生意意向的村民登记下来,然后他和牛庆国去景区找到开发商进行协商,最后达成了协议,只要村民每个月交规定数额的管理费,就可以让他们去做生意,不过摆摊设点的位置得由开发商指定。
   这一天,二赖子来到村委会找田鑫。
   “二赖子,你咋不去打工了?也想去景点做买卖了?”田鑫一见二赖子就跟他打趣。
   “田书记,我真想做买卖啊,可俺是罗锅子上山——钱紧啊!”二赖子开始愁眉苦脸地哭穷。
   “听说你打麻将一次就输几千元,多大的手笔啊,这时候又说没钱了?”
   “俺大半年没有当牌了,田书记就别话教俺了。”
   田鑫问:“那你来找我啥事?”
   “我以前学过木工,今年在家利用农闲做了很多物件,有小桌子,小板凳,案板,我想让你找找景点的大老板,让我在景点摆个摊挣个零花钱。景点离咱家近,守家在地的,俺不想去外面干活了,活不好找,挣的钱都跑在路上了。”二赖子说。
   田鑫笑着说:“这个不是个事儿,只要你肯下力气,在哪儿都能挣钱!今年我又给咱村找了个发财的新门路,不用出村就能挣大钱,你回家等着吧!”
   “真的!?田书记,你太能了,有了信儿一定通知我啊!”二赖子高兴地一蹦一跳地走了。
   田鑫没有骗二赖子,他说的这个新门路就是区里最近开展的“对接搭建互助平台助村帮企”。
   一开春,田鑫和牛庆国就代表牛角岭村跟本市的鲜果园公司签订了村企互助协议,鲜果园公司在本村流转了近三百亩土地,栽种猕猴桃,葡萄,草莓等特色果木,让村民不出家门就业,并与一部分村民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
   这次活动由鲜果园提供树苗,并委派农科所的园艺师老李长期驻村指导栽种,村民们开心极了,很多年轻人辞去了城里的工作,专门回到家里种果树,有了田书记,村民们充满信心,他们相信好日子会很快到来的。
   随着天气转暖,村民们栽下的树苗开始发芽了。为了帮村民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田鑫借鉴了外地一些种植园的做法,创新采用“果树认领”的办法实现变现增收。他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信息,消费者认领一棵果树,不仅树上的果实全归树主,还可以在微信群里实时了解果树的生长状况,灌溉情况等,果实成熟后可以到果园亲自采摘。
   这条消息发出去不久,就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村民栽种的各种果树被认领了一大半。即使没人认领的果树也没关系,鲜果园公司会在收获季节来收购果实的。
   整个牛角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精神焕发,每天都是起早下地,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管理着果树,看着果树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希望。
   刚进入三月份,第一茬草莓就成熟了。
   这天是星期日,太阳刚刚从村东面的山坡露出笑脸,牛角岭的村口就陆陆续续开来了十几辆小车,从车上下来的都是提前得到消息来牛角岭果园参加采摘的城里人,他们大部分都是一家人,三三两两,扶老携幼,在村子里转悠着,只等着村里的干部宣布采摘开始的口令。
   中午九点,田鑫和牛庆国等十几个村民组成的采摘活动管理人员从村委会走出,田昕背着一个小喇叭,开始指挥参加采摘活动的人员有秩序地进入村子东边的采摘园。
   人们一个接一个进入了标着“草莓园”的塑料大棚里,只见大棚内种着几十畦草莓,红红的草莓藏在绿油油的叶子下面,像夜空中的繁星,又像一个个袖珍版的小灯笼,煞是可爱!大家按照田鑫的指挥慢慢分散开来,开始摘草莓。
   几十号人有的蹲下去认真地采摘草莓,有的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场景,大家都静静地劳作着,只是偶尔听到几个孩子发出的笑声和叫声。大家采摘到自己满意的数量,就去草莓园门口排队过称交钱,一切都很有秩序。
   有几个人没忍住,摘下一颗草莓塞进嘴里:“真好吃!跟市场上和超市里卖的草莓味道就是不一样!”田鑫说:“我们的草莓是由市鲜果园提供的果苗,据说是今年农科院刚培育出的新品种,个大,肉厚,浆汁饱满,含糖度也高,再加上我们是全程绿色管理,不施化肥,用的是农家肥,不喷农药,采用人工除虫,自然味道不一般!”
   “不过一斤十元钱这价格也够高了!”一个中年男子说。
   田鑫说:“我相信我们的草莓,虽然比市场价高出几元钱,但它对得起这个价!”
   “是啊,我们带着孩子来农村转转,既呼吸了新鲜空气,欣赏了山乡美景,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懂得了劳动的艰苦,这个钱花的值!”
   接下来的几个月,随着草莓园的草莓一茬茬相继成熟,每到周末,牛角岭都会迎来一批批来采摘草莓的人,他们一般都是先去牛角山后的淇河驿站游玩,然后再来草莓园摘一袋草莓满载而归。
   而种在地里的其他果苗,还处在生长阶段,最早的还得等一年才能挂果。
   这天是重阳节,田鑫前几天就联系到了市里的一个单位和志愿者组织,来村里慰问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一大早,村民们就把自己家里年过七旬的老人送到了村委会的大院里,准备接受慰问。
   不到九点,两辆大客车就驶进了村里。市里的一家企业为老人带来了保健品等慰问品,还带来了几个理发师专门为老人理发。那个志愿者组织有二十几个人,他们不仅带来了十几个老人们喜欢的戏曲节目,还自带了时令蔬菜,猪肉,豆腐等,准备做烩菜跟老人们共进午餐。
   田鑫对牛庆国说:“快去你家拿十几斤粉条来,做烩菜没有咱牛角岭的粉条咋能行?粉条就是烩菜的灵魂!咱不缺粉条,多放些,让他们也尝尝咱牛角岭的粉条!”
   一时间,村委大院里好热闹!老人们有的坐在椅子上边晒太阳边欣赏节目,有的一边理发一边抽空子看上一眼,还有十几个村民和孩子们围在一旁边看节目边评论,欢笑声,乐曲声,做饭时刀在案板上的敲击声,把这儿变成了村子里的热点。
   下午四点,田鑫送走两班子慰问人员,准备进屋休息一下,忽然二赖子喘着粗气一溜小跑了过来:
   “田书记,田书记!”
   “有事吗?”
   “我的葡萄苗不知道咋回事都蔫了,你快去帮我看看吧!”看起来这次二赖子是真的着急了,就差哭出来了。
   田鑫赶紧关了屋门,跟着他向村边走去。
   二赖子的葡萄园在他家的自留地里,他种的这个葡萄品种叫“紫玫瑰”,今年栽种,明年就会结果。二赖子借了亲戚的几千元钱扣了塑料大棚,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两亩葡萄上了。
   他按照园艺师的要求,在二亩地里先是施加了农家肥做底肥,又在地面铺了一层薄薄的草木灰做了防虫处理。栽上葡萄苗以后,无论浇水还是追肥,他都按照园艺师的嘱咐,可是,这几天一部分葡萄苗却开始出现发黄的现象,一开始他以为是浇水浇得太勤了,就隔了几天没浇水,谁知今天他到葡萄园一看,好几株葡萄都蔫了。眼看发财梦就要破碎,二赖子当然是心急如焚。
   田鑫仔细观察了一下二赖子园子里的葡萄苗,他发现有一大半的葡萄藤都是青枝绿叶的,而且葡萄藤上开始扯出莬丝子,攀爬在了搭好的铁丝架上,只有这十几畦的葡萄叶子发黄,打蔫,好像随时都会死去。
   田鑫看了好长时间,可是真的找不出原因。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园艺师老李的电话,老李说他母亲前几天生病了,他正在医院陪护,一听说村民的葡萄出问题了,他表示明天会过来看看。
   第二天,老李来到了二赖子的葡萄园,他在那几株发黄的葡萄藤下认真地观察了一会儿,然后他伸出手扒拉了一下葡萄苗下的泥土:“你上底肥用的是什么肥料?”
   二赖子说:“一开始用的是猪粪,后来猪粪不够了用了些鸡粪。”
   老李说:“问题就出在鸡粪上,鸡粪容易招虫,我一开始就跟你们强调了,你咋还用鸡粪?”
   二赖子疑惑地问:“我听小宝说可以用鸡粪,他的葡萄不是没出问题吗?”
   “小宝家的鸡粪在家用尿沤了半年多了,等于说进行了杀虫处理,你用的是生鸡粪,自然会出虫了。”老李说着,把一根打蔫的葡萄藤折断,果然,里面有个小肉虫。
   “那怎么办啊?虫子在藤里面,我总不能把一棵棵葡萄藤都撅开吧?”二赖子焦急地说。
   “那绝对不能,你用百分之三十的灭杀灵二号浇灌葡萄藤的根部,再用同样浓度的灭杀灵五号对葡萄的藤叶进行喷洒,要全部喷洒,因为这个虫灾可能已经扩散了。”
   二赖子好像得到了救星一样:“李老师,哪儿有灭杀灵二号和五号,我马上去买!”
   “咱市农科所的门市上就有,不过价钱贵一点,你得各买一箱,这个根灌和喷洒至少要做三次,才能彻底把藤里的虫子给消灭。”老李说。
   “一箱灭杀灵需要多少钱?”二赖子惴惴不安地问道,
   “一箱灭杀灵都是十瓶,二号每瓶十元,五号每瓶十五元,两箱下来两千五百元。”
   “啊?我哪儿去弄这么多钱?能不能便宜点?”
   老李笑了:“这个我就帮不了你了,不过可千万别贪便宜买假货啊,农科所门市上绝对是真的,立马见效的。”
   老李走了,二赖子一屁股蹲在地上,双手抱头,不住地唉声叹气:“唉,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哪!”
   田鑫又好气又好笑:“啥英雄好汉?不是你去打麻将的时候了,听说你最多的一次一夜输了三千多?”
   “唉,好汉不提当年勇啊,现在我可咋办呢?眼看就要挂果的葡萄啊,我的发财梦啊……”二赖子真是欲哭无泪了。
   田鑫说:“二赖子,只要你从今以后好好干,不走歪门邪道,我借给你钱让你买农药。”
   “真的!?”二赖子一下子站了起来:“田书记,你不是诳我了吧?”
   “我从来不诳人,走,跟我去村委会拿钱!”田鑫说着走出了二赖子的葡萄园。
   他走了几步,发现二赖子没有跟上来,回转身一看,二赖子还蹲在地上,大口抽着烟。
   “你这小子,还愣着干嘛?跟我去拿钱,下午就去买农药,赶紧根灌,喷洒,再耽搁你的葡萄就完了。”田鑫说。
   二赖子站了起来,他低声说道:“田书记,你真是个好人……我对不起你,你还这样帮我。”
   “你说啥呢?咋对不起我了?”田鑫不解地问道。
   “去年那个粉条里掺白棍草的混账事就是我干的……你对俺这么好,我却拆你的台,我的心里真过意不去……”二赖子扭扭捏捏地说。
   “咳,这事啊,我都快忘记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也主动认了错,我就不追究了。这次好好干,明年葡萄见了效益,我再找你来要钱!”田鑫笑着说。
   “那是自然,我还要把你去年垫的粉条钱一起还给你!今天这事真的太感谢田书记了!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嗨嗨,言重了啊,啥再生父母?我还没有你年龄大呢!好好干,挣了钱把孩子接回来,再找一个媳妇,好好过时光。”田鑫鼓励着二赖子。

共 32398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
转到
【编者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所起的作用可谓至关重要。如果说得更具体一点,这就是英雄的力量;说得夸张一点,有改天换地之力,也不为过。这篇小说写下乡干部田鑫到牛角岭村任支部书记两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美丽富裕的山村,不只是改变了村貌,关键是改变了民风村风,让一个个不求上进,游手好闲之徒变成了上进的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说这篇小说起到了史诗般的作用。这篇小说满满的正能量,在写法上也是一波三折,抓住典型。这篇小说围绕田鑫下乡以来不辞辛苦、一心一意的举动,不只塑造了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下乡任职干部形象,也同时以田鑫为把村里的代表性人如,如牛天宝、牛和平两个正面的典型,二赖子、小宝媳妇两个负面典型,村风、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这主要归功于田鑫。田鑫更是给人们带出了一条越来越有奔头的路。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饱满,内容丰富,这新时代的一曲赞歌。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30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0-02-24 19:44:21
  史诗一样的笔法,看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谢谢碧柳支持。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0-02-26 14:48:59
  感谢快乐社长的精心编辑,辛苦了,问候安好!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3 楼        文友:白常学        2020-05-09 12:31:36
  这是一个用真人真事写出来的小说,作者多次采访了解,下了苦功。是正能量,主旋律作品。值得点赞!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