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蜀秀蓉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蓉城】逝者如斯夫(随笔)

编辑推荐 【蓉城】逝者如斯夫(随笔)


作者:乂二 白丁,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72发表时间:2020-03-06 20:57:1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
   跌进腊月,父亲就打电话问我,春节啥时候放假?
   我说,还早呐!咱现在有车了,回去方便。周末没事儿回去转一圈。
   父亲说,有车也不是烧水,油怪贵,甭瞎跑了!旭东腊月二十七过好(老家娶媳妇叫过好),想用用车,你早回来两天?
   这回咋没听见动静,可过好了,寻哪儿?我问。
   拉马店哩!
   中!我二十五回去!
   腊月二十五一大早,我开车不到四十分钟就回了老家。想想自己都感慨,有车真方便,过去坐公交回趟家,得两个多小时。
   下午,我开车载着三叔、旭东,由媒人带着去女方家里送好(主要是商量一下接亲的路线和活动安排)。到了女方家里,我才知道,女方比旭东小一岁,今年三十七,离婚,带了两个孩子。结婚后,两个孩子也要带过来。上个月领证的时候,已经顺路把孩子的户口迁过来,在村里小学也报了名,开过年就要在村里小学上学了。
   这个情景倒是让我有点诧异。晚上回去问父亲,旭东咋找了一个离婚的,还带两孩子?
   父亲说,能找着这样的已经不错了!现在农村根本就没有小姑娘,不管上学上成没上成,都进城了。就是搁城里商场卖衣服,也没有人愿意回农村,更不要说在农村找对象了。咱村里从二十多岁到像你跟旭东这么大的,等着找对象的,没有二百个,也有一百五十个。关键是连个说媒的都没有。现在,去人家小姑娘家里提亲,一般三个硬条件:第一,不管是市里还是县里要买好房子;第二,结婚时买一辆车;第三,彩礼不少于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就恁三叔家那条件,前两条不说,光是彩礼他都拿不出来。这个媳妇人家只要八万彩礼。旭东不赶紧定下,后边还有好几家等着呢!现在困在农村的,都不敢挑剔人家长相,连这样离了婚的带着孩子都有好些人抢,毕竟农村条件还是不如城里啊!
   腊月二十七结婚那天,全家人倒也喜气洋洋的。不过看大伯家的许昌的笑容却是苦涩的。
   2
   娶妻生子,天经地义!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娶妻已经是如此的艰难了。因为堂弟旭东的婚事,三叔的头发已经全白,三婶的腰,也弯的脑门都快杵地上了。每每看见三叔的脸,就能让人想起一个字:难!每每看见三婶艰难的从地上费力而又倔强的扬起脸的时候,想到的肯定就是:真的太难了!
   真的太难了!
   旭东是三叔家的老大,和我同岁。今年一样的三十八,属猴的,生月比我小两个月。堂妹旭然已经出嫁十多年,孩子都上初中了。小时候,我们还没有分家,一家人都住在老宅子里。我们一起玩泥巴,一起下沟追兔子。夏天中午,我们一起约好了,等大人睡觉的时候,一起去河里游泳,摸河蚌。虽然旭东比我小,但是我记得那时大多是他领导着我,我是他永远的副队长。
   后来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再后来我们家和三叔都批了新的宅基地,盖了新房子就住开了。但是我们还是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有时候天黑了,我和旭东也不回家,我妈和三婶差不多每天都能准确无误的在生产队的老场院的牲口棚里,抑或麦秸垛里,扭着耳朵提回家吃饭。
   再后来,我们一起考上了乡中。
   再后来,我又考上了县里的高中,旭东没考上。
   再后来,我又考上了城里的大学。旭东就跟着我爸和三叔去城里的工地上干小工了。
   再再后来,我毕业后在城里有了工作,后来又东拼西凑的买了付了首付,买了房子。然后东挪西借的缴了彩礼,定了亲。再后来,拆东墙补西墙的结了婚。还好工作稳定,三年后,我还请了房贷以后的所有的借款。在父母百般催促下生了儿子。日子不算好,至少算不孬的那种。前几天,还全款买了车。以后从城里回38公里的老家,再也不用先坐公交,再倒两趟乡村小巴了。
   父亲挺满意,我也挺满意。三叔挺羡慕!逢人总说:咱这农村孩子,想翻身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上学,不上学弄啥也不中。你看看俺老二家的旭方,就是因为上了大学,日子比俺旭东和老大家的许昌都强。
   3
   许昌原来起名的时候,大伯起的是“旭昌”,后来上户口的时候,派出所户籍登记是个二杆子。老家附近有个市,名字叫许昌,所以顺手就给写成了“许昌”。
   许昌是大伯家的老大。比我和旭东大七岁。上学读书还不胜旭东。那时候,李连杰演的电影《少林寺》正火遍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很多人受其影响,发誓要到少林寺学武术,大哥许昌就是其中万千少年之一。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打死也不上了,闹着要去少林寺学武术。大伯几顿皮带勒下来,不但没有把大哥打回学校,反而把大哥给打的离家出走了。
   一个人从家里偷了三十块钱,拿了几件换洗衣裳,塞到一个破包里就出发了。因为从我们老家到少林寺坐车,那时,只要一块五。稍微心硬一点的,骑自行车去也就两个小时。
   大哥外边晃荡了半个月,蓬头垢面的回来了。据说是,在少林寺门口跪了三天,人家没收。结果学校再也没回去,武术也没有学成。在家里晃荡了几年,就去学了开车,自己没关系,联系不到活,给被人开车跑运输。跑了一年多,说是太累了,一开几天几夜不下车,吃喝拉撒都在车里,闻着那味儿,吃不下。再来叫他去出车,死活不肯去。又没有别的手艺,就这么天天闲逛。
   大伯家条件算是好的,因为大伯有手艺。从小学的木匠,那些年在城里给人装修房子,挣了不少钱。大哥结婚的时候,虽然比我只早了十年,但是那时进城的人还不算多,农村还有很多的适龄姑娘,所以没费啥劲儿。
   但是结了婚也不是上了保险。结婚还能离婚,不离婚还能玩失踪。大嫂就是属于玩失踪的哪一种,具体去哪儿了,谁也不说。大哥大约应该是知道大嫂的去处的,但是这种揭伤疤的事儿,谁也不好意思去问。
   结了婚大伯就给大哥大嫂划了宅基地,分开来过日子。大哥是个怕出力,又没有手艺,眼高手低的,日子自然过得熬煎。刚开始那几年大嫂,倒没有什么活泛的心眼儿,还给大哥生了一个丫头,一个小。结婚十多年了,大哥依旧没啥长进。别人家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大哥家还是分家时大伯给盖得几间平房。大嫂天天指桑骂槐的也不管用,后来村里来了推销保健品的,有男有女的一大群人,第二天大嫂就找不着了。算起来也失踪差不多十几年了。
   4
   大嫂失踪的时候,侄子六岁侄女四岁,都上着幼儿园。大哥去大嫂娘家找过,娘家人死活都不承认。咬死了说,不知道人去哪儿了。大哥闹得凶了,丈母娘就躺地上寻死觅活的耍赖:俺们闺女嫁给你了,你把人给弄丢了,现在上俺们家要人,俺们找你们家要人才对!你赔俺们闺女!你赔俺们闺女!你赔俺们闺女!呜呜呜……干打雷不下雨的干嚎!
   刚开始几年,大哥还去找找,后来索性再也不去“自取其辱”。只要大哥不去丈人家闹,丈人家里也不来找。过了几年,两家也就不来往了,婚也没离,人依旧找不着。
   两个孩子大伯大娘给带着。如今侄子已经高中了,侄女上初中,成绩都还不错。大伯也算看见点希望。大哥算是彻底的破罐子破摔,破褥子改棉袄,破棉袄又改袜子,一朝不如一朝。一个人依旧住在分家时大伯给盖得几间平房里,每日早上睡到“自然醒”,起来的时候还依旧能闻见满身的酒气和刺鼻的劣质烟草。四十五岁的人,看上去比我爸还沧桑。
   旭东的妇唱夫随的小日子算是过上了,但是听父亲说,也不那么安生。说是勺子哪有不碰锅眼儿的,但是日子久了,不是勺子破,就是锅碎。
   旭东媳妇今天要吃这个,明天要吃那个。刚开始还尽量给惯着,时间长了家里的经济就有点受不了,于是媳妇就开始摔桌子打板凳的甩脸子。三叔三婶人家脸前还要强做笑颜。媳妇在家里啥也不干,每日就是门口盘腿打坐的,说说闲话。衣服还要三婶头拱着地,一盆盆的给人家洗。三叔三婶知道娶这个媳妇多么不容易,还值着人家跟旭东生下个一儿半女的,也只能忍气吞声的背地里默默流流眼泪。
   至于我的日子,依旧不咸不淡。每日朝九晚五,接孩子,做饭。周末的时候,偶尔带老婆孩子逛逛商场,逛逛公园。偶尔也开车回老家看看父母。给父母带点水果,牛奶啥的,惹来父母亲的一阵埋怨:又乱花钱,家里啥都有,别在城里买这些东西,又贵又不实用!偶尔也去妻子的娘家看看。偶尔夫妻间也吵几句嘴,冷战上几天。仿佛天伦之乐。
   晚上偶尔也会失眠。一个人偷偷的拉开窗帘,看着窗外长长的一串路灯,到处都是灯火辉煌的样子,感觉熟悉而又陌生。再看看身边睡着的女人——我的妻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一个女人。微微的打着呼噜,神态安详。这就是幸福吗?
   我是该庆幸:我撞了狗屎运,考上了大学,从农村逃离,有了如今的工作,有了如今的家庭呢?还是该庆幸:我没有好吃懒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毛病呢?或者该庆幸:我跟上了时代的影子,做上了别人眼里的自己呢?
   也许我该早点睡觉,明天还要早起。
   (原创首发)
  

共 34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国虽然已经改革几十年了,但仍然保持着一大部分它自身的特殊固化的底部崖层结构的因素之者,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因为受到地域和家庭的教育,很难一下子脱胎换骨。这种亚细亚的生活方式已经长进他们的骨子里面了。本篇文章题名为情感小说,但是我建议改成散文随笔,因为文中的人物,他没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主角主线也缺少跌宕起伏,尤其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作为小说都应该有的,但是这种完全属于一种叙事体就把它改成叙事散文更好。感谢赐稿蜀秀蓉城,祝鼠年吉祥,愿你有鼠不尽的荣华富贵!【责任编辑:上官蓉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蓉儿        2020-03-06 20:58:43
  感谢赐稿蜀秀蓉城,祝鼠年吉祥,愿你有鼠不尽的荣华富贵!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