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此风可休矣(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此风可休矣(随笔) ————关于格律诗词革新之个见


作者:清江艄 布衣,13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8发表时间:2020-03-15 15:03:59
摘要:——关于格律诗词革新之个见

【星月】此风可休矣(随笔) 早年郭冬临冯巩合作过一段小品“狗不理包子”。说为了顺应时代,贴近受众,电视栏目须进行新的尝试。于是乎,天津快板,京东大鼓,流行歌曲等等剧目齐上阵,对诸如“焦点访谈”“体育节目”“天气预报”等经典栏目进行了“改造”。滑稽诙谐,让人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合。
   小品固然是夸张的,但是敛衽想想,难道生活中就没有此类悖于规律常识,削足适履,哗众取宠的事么?有!
   譬如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圈里圈外,里手外行经常问我:都21世纪了,古典诗词为什么还要遵循旧制声律?就不能跳出藩篱,一肇新风?
   我往往呵呵一笑:可以啊,当然可以,诗者,言心言志嘛。大可以纵心所欲,自由挥洒。但是,就请不要标上格律字样了,那是张冠李戴。你大可叫自由体,梨花体,丘八体,或者其他什么各种体。一为古韵,只能在规范的声律中演绎特定的内容。这是由本质特性决定的。
   也许我说的不够委婉吧。正如美声与摇滚,都属音乐范畴。但两种风格,两番神貌。热情奔放的摇滚,为什么要求美声摈弃它咏叹、宣叙的特质,朝朋克、蓝调的风格递进呢?诗亦如此,格律也好,古风打油也罢,乃至现代诗歌,都是诗,然而,因为各自的创作规律与内在特质不同。强制嫁接并不能催生优良的品种来。正如毛泽东在给陈毅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时下各类诗词速成班如雨后春笋,过江之鲫。很多人开始写古典诗词,从文化传承上讲,这固为喜事。然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古典诗与现代诗,格律诗与自由诗,中国诗与外国诗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音乐属性上,相比源于西方的现代自由诗,传统诗词与音乐的关系更紧密,更直接。四大法则起承转合本来就是脱于古典音乐的曲式结构原则。
   中国诗歌最先是与舞蹈、音乐同时诞生于先民的祭祀媚神活动。我国的信史肇始于殷商,信史的产生也宣告了文学的诞生.甲骨文上明确记载了女巫男觋歌之蹈之,嫌媚于祭坛,其歌谣中包含着最原始的诗歌.布哈林在《历史唯物论》中说道“艺术的最古形态,是跳舞,音乐,诗歌.而这三者是互相融合在一块的”。而关于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古典文献记载更为详尽: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一心”(《乐记》)。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檀弓》)
   音乐的起源就是诗歌的起源,依附于音乐旋律的歌辞、卜辞就是诗歌的最初形式。周易中许多卜辞,本来就是优美的诗章:“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等等。这个理论《毛诗正文》有系统的讲述。而《诗经》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国风》乃国中男女道其情思之辞,人心自然之乐也。故先王采以入乐,而被之弦歌。朝廷之乐歌曰雅,宗庙之乐曰颂,於燕飨焉用之,於朝会焉用之,於享祀焉用之”。直接表明了诗经之风颂雅的各自的音乐属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诗歌根深蒂固的音乐属性,依乐谱词这一特征从源头,经魏晋,到唐宋,至明清,直到今天依然一脉相承,绵绵不绝,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独具的表达方式与风格,是别于其他诗体的圭臬。
   在诗词创作中,这种音乐属性体现在行文中声律的和谐规范上。就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格律。南朝之前的诗词,虽然也具有音律特征,但基本处在野生蔓长阶段,各地的用韵,格式不一而足,这在汉乐府诗中表现的非常突出。乐府本来是秦汉官方司音乐的官署,其职能就是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音乐于诗歌的同源关系。为了规整音律,系统格式,到了南朝,文学家、声律家沈约,通过前人的四声和双声叠韵,系统化,程式化的规定了声、韵、调。并创立了诗歌创作的四声八病之说。有着统一规范标的格律诗,正式以体系形式横空出世,历经丰富发展,盛极于唐宋,成为近体诗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则。从格律的成因上分析,严格的音律规范,对诗歌创作不是束缚,而是一条通往高处的捷径。涤除了南朝之前诗歌因地域出现的杂乱问题,过滤了以前歌咏中不和声律的弊病,建立起一套诗词美化程序软件。
   正如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通过合体的新衣,新颖的发型,加上各类化妆品,被打扮的阳光灿烂,光彩照人一样。而格律就是那新衣,那发型,那化妆品。是对诗词精心规范,雕刻,美颜的再创造。
   所以那些轻率提出不蹈格律的人,其实就是不懂格律的妙处,不懂中国诗歌别具一格,一帜独树的真核所在。那么,格律诗需要变革鼎新么?当然需要,也必须力脱窠臼。唯其如此,才能在新的时潮下,别开生路与生面,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来。但是这个变革不是连根拔起的再造,另起炉灶的重建。基本的框架不能脱离,音律美的风格必须发扬传承下去。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也是对诗词规律的尊重。
   如果说评价一首诗的优劣最终落实在意境上,那么个人以为近体诗的创新变革也得从意境,语言着手,通过合乎声律,而又紧随时代气息的语言,以古典诗词这个载体来诠释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绍袭与创新并举,才能打开生路,使这一千年瑰宝焕发新的光彩来。
   脱离本质,为改变而改变,为标新而标的风气可以休矣。

共 20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对格律诗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展望的论说性文章。文章首先从艺术的革故创新谈起,接着阐述了当今文坛关于诗词的种类。文章还论述了格律诗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当代的自由诗歌、现代诗歌等,并认为格律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必须有所坚持,同时当代这些诗歌的种类各有千秋,因为各自的创作规律与内在特质不同。文章的论述有理有据、论点中肯,令人信服。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格律诗在当代和未来发展革新的看法,作者认为,格律诗需要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但也必须有所坚持,这个变革不是连根拔起的再造,另起炉灶的重建。基本的框架不能脱离,音律美的风格必须发扬传承下去。整篇文章,语言简练,论据充分,观点合乎时代要求,对当今格律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是一篇论说有力,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与一体的佳作!感谢作者赐稿星月,祝作者创作快乐,期待更多精彩!推荐赏阅!【编辑:红旗如画】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旗如画        2020-03-15 15:05:41
  文章论述有力,观点可靠,论据充分,对当今格律诗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主席在古田会议之后,进军清流途中写下的《如梦令·元旦》
回复1 楼        文友:清江艄        2020-03-15 15:08:19
  感谢老师精彩点评,辛苦了,捧杯遥祝安康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