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春记(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春记(散文)


作者:东方诗歌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9发表时间:2020-03-26 08:54:26

【柳岸】春记(散文)
   春天来了,这次,春天来的很突然,不经意间走一走神的功夫,她已经来到身边了。她是从门缝溜进来的?她是躲在老朋友的衣服下面摸进来的?她是从电脑银屏的小机器人身上变出来的?满屋子都是她清纯的气息,温馨的影子,欢快的歌舞。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迎春天的一个节日。其实,为迎接春天,大家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做准备的了。春节是一个隆重的庆祝节日,人们欢乐的情绪达到了最高潮,对春节发自内心的虔诚弥久弥笃。
   在外边过春节,是比较讲究文明时尚的。参加一些时尚的庆祝活动,精选一些喜欢的时装,烹制一些美味佳肴,添一些时新的家具电器,朋友同学聚餐或在网上畅聊一番——谈谈工作谈谈家庭也聊一些奇奇怪怪的见闻,不像老家过年烧纸、烧香、祭神、送灶君等,很多繁琐的迷神过节。在外边过节虽然看似简单了些,却也趣味无穷的。开始几年,还认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春节过得挺高雅的,离家久了,难免心生思旧之情。特别近几年,年龄渐长,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我,过年时思亲想家之情愈加强烈。
   我的童年,正赶上上世纪人民公社集体化的六七十年代。记得那个时候过年,家里最注重体现的一条就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嘛,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爷爷很早就过世了,家里有个八九十岁的奶奶,花白头发,腰几乎弯成九十度,走路脸对着地面。到了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坐下就站不起来了,得喊人拉。年过古稀的奶奶虽然不识字,在她身上,却富含着中国女性诸多传统美德和操守,女人讲究善良、贤惠、相夫教子、从一而终……奶奶时常把家里的一些祖传家训,在节日饭桌上告诫我们,特别讲给家里的女孩子听。我们一家人也都受感染,我们身上很多“礼义仁智信,温良恭谦让”的美好品行都是从奶奶身上潜移默化学来的。过年的时候,奶奶不像平时舍不得吃,过年那天,她一顿能吃一碗饺子。我爸和我妈都是最孝顺的,每次吃饭都把奶奶搀到饭桌首位上坐下,大家都不住地往奶奶碗里夹菜。过年那天早晨,妈不让奶奶起床,把春节第一碗饺子先端给奶奶吃,把年夜鸡蛋剥了皮,先让奶奶尝,然后大家才开始动筷子吃饺子鸡蛋。我们那地方,每年过年都要在第一锅饺子锅里煮上几个鸡蛋,一家人一人一个,说是吃了不长疙瘩。
   其实,旧历年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那个节日叫腊八节,是春节的第一个节日。现在过腊八节,很讲究的,主要讲究从古流传下的美食腊八粥,到了这个科学文明的富庶时代,粥谱年年变换花样,粥年年翻新口味,糯米、红枣、莲子、冰糖等,几十种原料配料,厚厚一大本粥谱书。我们足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照着粥谱配方做自己喜欢的腊八粥。要做好腊八粥,除精挑细选准备齐材料,再就是火候问题了。掌握好火候是熬好腊八粥的一个关键!猛火、中火、文火……严格按照电磁炉上的温度键盘掌握火候,熬粥过程中还要细心观察粥的颜色及黏稠度的变化情况。然后,烧出自己心仪的腊八粥。小时候在老家过腊八节没有现在这样繁琐讲究,那时候家里条件差,熬不起腊八粥,腊八节的腊八粥都用吃一顿大米干饭代替了。那时生产队里,家里一年顶多也就分到一二百斤稻子,妈妈去村上副业组加工出白米,大部分卖了,换回地瓜干麸糠,好喂猪。一家人一年也吃不上几顿大米饭,大人舍不得吃,多是用来喂孩子,有小孩的家庭都用暖水壶焐大米饭喂孩子,有的家庭时间久了想改善生活的,熬玉米粥时放上几粒大米解馋。一年里,腊八节那天,标准可以吃上一顿大米干米,就那顿大米干饭也不能放开了的吃,得掺地瓜馇子。村上只有个别双职工户或干部家庭,家里不喂猪,腊八节可以吃上纯正的白米干饭;一般人家就得吃地瓜馇子米干饭,家里条件差的或特别会过日子的掺的地瓜馇子就多,一多半地瓜馇子,少量大米;特困户的腊八饭是纯地瓜馇子或地瓜馇子加玉米馇子一点大米都没有的;富余点的掺的地瓜馇子就少,一半、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我们家哪?妈妈做一锅腊八米干饭总是加三分之一的地瓜馇子,做饭的时候把地瓜馇子扒拉到一边,给奶奶盛一碗地瓜馇子少的饭。然后,多放点豆油,熬一锅老白菜炖粉条。每年过腊八节,奶奶都不吃妈给盛的那碗饭,那碗饭搁两三天她都不吃,最后还是妈妈把那碗饭加水做成稀饭,一家人一起吃了。奶奶经常爽朗地说,她不老,不要把她当没用的老太太,她得活到一百岁。奶奶是个不服老的人。
   小年二十三傍晚后,放挂爆仗是必不可少的,那就叫辞灶,官辞三、民辞四、王八羔子辞五六。那年月队上正搞阶级斗争,破四旧立四新,过年过节不行磕头作揖烧纸钱,都得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新式样,背诵语录就把一切封建迷神的活动给代替了。不过一般年景下,小年下午那顿饺子是必须得吃的,年景差的时候,顶多饺子馅不搁肉光搁菜,少放油,或者白面不多,就用瓜干面玉米面包大包子上笼蒸,吃了饭放了鞭一家人念一段毛主席语录就算过小年了。念毛主席语录的时候,姐姐既是老师又是裁判,她念一句大家跟着念一句,“备战备荒为人民”“为人民服务”“阶级斗争是纲,纲举目张”……
   我们家当时的经济条件,在村上数一般。爸妈哥哥姐姐平时不落工,天天风雨无阻去队上上工,所以,家里年年分到足数的粮食,年底还能领些工资——三十块,二十块,最多的时候拿到了六十多块钱。不像个别落后分子,年年欠队上公分,到分地单干的那年,个别户都累计欠了队上五六百块钱,那时候五六百块钱得顶现在五六千块钱。
   开始,奶奶还能做饭喂猪,后来奶奶一年老起一年,坐下就站不起来,家务活做不了了,越发苦了妈妈了。妈妈又要坚持天天上工不落工,又要喂猪做饭照顾奶奶。我们村上人都说我妈能干!爸爸几次劝她不要上工了,她坚决不答应,爸爸就抽空花半年多的时间,找一块一二百斤重的大石墩,用手钢钎子打出一个大猪食槽。妈妈每天早晨匆匆吃了早饭,估计好猪的食量把猪食一次性倒进石槽,就小跑着去赶工。过年的时候,家里年年能分到些不在公分内的年货。队上每年都杀两口队上自喂的猪,每人可以分一斤多猪肉;队上水塘里栽着藕养着鱼,过年每人可以分到几斤藕几斤碎鱼。所以,除夕那天,爸爸就戴上围裙,做些炸货——藕合、炸鱼、炸萝卜丸子,是那时候最好的美食,吃到正月十六才吃干净。记得小时候盼年,多是盼那些好吃的。
   我小时候生的瘦弱,比较文静,过年时一般不入孩子群,在外边疯玩,有的孩子特别淘气爱闯祸,一会往人堆扔大炮仗了,一会把人小姑娘打哭了,一会扔石块学电影上八路军打鬼子把公家玻璃砸碎了……把大人搞得过年过不素净。我没给家里闯过祸,大多数在家里给爸爸打下手,帮他洗藕洗鱼,给奶奶挠痒,纫针,端茶倒水。闲的时候,奶奶给我讲了好多故事,奶奶肚子里有很多故事,狼外婆了,葫芦娃了,很多很多。奶奶讲她有很多故事的,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问奶奶怎么有那么多故事。奶奶就告诉我,是奶奶的奶奶讲给她的啊。我就瞪大眼睛天真的问,奶奶也有奶奶吗。奶奶就告诉我,奶奶怎么没奶奶,奶奶那时候才你姐姐那么大……我那时候对奶奶的话总是一知半解,听不明白。我对奶奶是很有感情的,小时候看见外边有去世的老人,就联想到奶奶不知啥时候会到那一天,心里难过,掉老大一阵子眼泪。到了上大学时候,每次看见年龄大的老人,就想起奶奶过去大弯着腰提着猪食桶给我家喂猪的样子,就止不住掉眼泪。
   到了最后两年,奶奶几乎不能走路啦,平时,妈给她做些细粮饭,她怎么也不吃,妈给她卷地瓜干面煎饼,包上一大包烧透的菜,或偷偷加个炒鸡蛋,说:“娘,你吃吧,趁暄乎”。奶奶说她干不动活了,在家闲着,吃着硬饭不消化,就喝玉米粥行。我们都知道奶奶一辈子舍不得吃喝,过日子特别谨慎。奶奶平时吃饭就喝一碗粥,让她吃干粮她就说不消化,其实,我经常听见奶奶肚子饿的咕咕叫。有时候妈怕奶奶缺了营养,熬玉米粥的时候,锅里留一碗玉米粥,格外下上把白面,做碗掺白面的玉米粥给她吃。奶奶老了,心却挺灵的,吃出味道不对,就搁下碗不吃了,宁愿饿肚子也不吃,所以以后妈妈就再也不那样做了,任凭奶奶和我们一样喝玉米粥。奶奶常说,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不好好过日子,让人落下了,会让人瞧不起的。大人们省吃俭用过日子,我们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爸爸和哥哥也是,吃饭的时候就爱勒裤腰带,尽量多喝稀得,少吃干的。爸爸说,我们挨饿挨怕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死了多少人啊!队上天天朝外抬死人,有饿死的,有吃观音土撑死的,想起来都让人心寒。虽说这几年日子稳当了,也得想着家里多储备些,攒下点钱置点有用的,也让家里充实充实,日子不能让人落下了,以免在人前失了面子,脸面大于天啊!
   记得那时候,也很追风的,一些日子,队上女孩子都流行穿黄的确良军褂,妈妈看姐姐那几天情绪不好,知道姐姐没穿的确良,没脸出门,就拿出家里的积蓄,马上扯布,给姐姐做了件的确良褂子。一次,社会上流行小男孩穿一种红背心,一天,姐姐回家说,眼下小男孩流行穿一种红背心,听说是为驱一种流行的疫菌疹痘吧,图吉利的。公社供销社都卖没了,队上大人都骑自行车去县上买呢,也给弟弟买件吧,不然,孩子们都穿红背心,就弟弟没得穿,会让人小看我们家的。正好,我刚学会骑自行车,我知道卖那种红背心的地方,我趁空去趟县城就行了。那几天我们班上除了我们最后两三位男生,其他三十多位男生清一色红背心,挺洋气的,心里羡慕的直痒痒。我还没来得急给爸妈说那事姐姐倒先说了。爸爸就庆幸的说,亏了我们从前节俭,家里有了积蓄。日子就得好好过!不然就得现眼,让孩子在人前抬不起头!他就拿出钱,让姐姐给我买了红背心来。以后,我家买自行车,买缝纫机,翻盖新房,我们勤勤检俭过日子,村上来了追风新事物,从没让人落下过,我们不聚富欺人,可也不能耍贫卖穷,有机会还无私捐献,扶困救危的。奶奶说:你爸把家过成这个样子,我满足!
   到大年初一那天早晨,天一闪明,本家户族的小字辈,就成群结队来给奶奶拜年。拜年的形式很简单,就是背诵几段语录,吃吃喝喝。妈妈把饺子炸货端出来摆饭桌上,让一周圈,有的伸一下筷子,夹块炸货尝尝,说我们家也有,有的则客气的坐一坐就走,出去找各自的相契的玩去了。我还清晰记得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着奶奶背语录唱歌的情形,满屋子人齐声背齐声唱,酷似个大会场,那时候大家都爱唱《公社是棵常青藤》这首歌。那天,大人评价老实的我也不老实了,跑出去和孩子们玩摔炮,在村街上疯跑,爸爸是个有心人,每年过年时怕我玩大炮仗有危险,特意买点小摔炮小烟火之类得让我玩。姐姐和一群女孩子不知干什么去了。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哥哥,年初一拜完年,就和同般大的伙伴打扑克,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队上开工,天天从天明打到天黑,忘了吃饭睡觉,夜夜玩到十一二点才回家,像老鼠样吃妈妈给闷在锅里的饭菜。我一觉醒来,经常听见哥哥呼啦呼啦在外屋吃饭的声音。
  
   二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搞分田到户责任制的时候,我正在镇上念初中。分田那阵,村上老打架。村干部都不是从前村干部了。之前一些老革命老功臣在村上主持工作还比较较真,到了七十年代末期二三代村干部,多是些头几年的造反派,那些人造反造的没点个原则性,明火执仗的往家捞。退居二线的老支书过去说他们几句,他们还扬言把老支书打成四类分子走资派。那年正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村上每次来了农转非指标,不像从前贫下中农推荐按表现按成绩按功劳分配,那指标一到队委会,就让大队干部压下了,不开会不研究几个村干部排队挨号有时候抓阄有时候大打出手打群架挣着把自己子女往外鼓捣,群众都把那说成是电影上的土匪分赃。那种事一开了口子,村上外边做干部的有工作的有点机会的就纷纷托关系走门路,把自己子女往单位塞。一时间,离开农村出去找工作,成了一种时尚。群众劳动积极性没了,最后干脆没人下地干活了,生产队长每天敲着锣挨家挨户找人上工,壮劳力都跑路了,只剩下一些老弱残疾去上工,队上的活积成山年头接年尾干不下窝去,地里的草把庄稼吃没了,有人幽默地说:“这真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呀!”。那几年,生产队又面临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难题,老百姓正苦不得计,正好七七年邓副主席复出,不久搞起了包产到户责任制。我们队上才能够从沼泽漩涡中走出来,“柳暗花明又一春”。
   八十年代过春节,老家恢复了很多老式样,祭祖.敬天.烧纸.磕头。都说是许多新生事物带来了进步和富余,也同时带来了一些愚昧的东西。腊八节熬腊八粥,农村简单,普通大米.红枣.冰糖胡乱熬出来,就很好了,不比身边比从前吗!自己种地,责任制了,你不干就不吃,各人筢子上柴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吗!下地的人多了,化肥上的足,种子筛选的精细,管理到位,收成相应就好了。分地后第一年,我家的主粮收成比在生产队最好的时候都翻了四五翻,刨去交公粮的,每人还剩余二百多斤稻子四百多斤麦子四百多斤玉米,那些副粮绿豆.小米还都不算数。生活提高了一大截子,过节吃饭不再像从前扣扣摸摸的啦。村上人都讲,老一辈子的都讲毛主席的好,毛主席打江山斗倒了封建地主剥削阶级让他们当家做了主人;这一辈的人都念邓副主席的好,邓副主席在危急时刻,审时度势力挽狂澜包产到户,让他们过上富裕日子。

共 917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记叙春节和春天以及与春节和春天有关的事物的散文。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春节和春天,同时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家乡的风俗以及家人所养成的优良的家风家教;第二部分,记叙了作者读初中那段时期的春节和春天,并介绍了八十年代农村的新面貌以及当时不分良莠地继承传统风俗的现实状况;第三部分,记叙了作者离开家乡二三十年后家乡的春节和春天,描写了作者家乡移风易俗和春节以及春天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家乡的心情;第四部分,作者描述了2020年的春节与春天,以及在春节期间爆发的疫情和作者对人生反思之后的所感所悟。整篇文章以时间为轴,以春节和春天为中心,向我们介绍了春节与春天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以及进步。文章语言流畅,记叙生动,内润丰满,主旨积极,所记载的民俗风情和名言佳句似乎信手拈来,如珍珠一样镶嵌在宝石之上,给文章增添了许多亮点。同时,文章中的许多诗词佳句,民谣谚语,蕴含着大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反映出作者不仅具有深厚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文字功底,同时也是一位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文化人物。感谢作者赐稿柳岸,祝作者创作快乐,期待更多精彩,推荐赏阅!【编辑:金佑重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金佑重阳        2020-03-26 08:59:16
  文章所记事物美好,风景美丽,家风优良,心情更是豁达而美丽!
金佑重阳
2 楼        文友:金佑重阳        2020-03-26 18:08:37
  一篇史诗级的文章,欣赏佳作!
金佑重阳
3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20-03-27 16:03:12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4 楼        文友:圈圈是句号        2020-03-27 17:19:19
  小家的历史,社会前进的记述。欣赏佳作。
随性而活,性如流水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04-01 15:32:12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或者加社长扣扣:2213958558.方便交流。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