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知青系列之渔场(散文)
洪湖,既指地名又指湖泊,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区分开来。
洪湖,河湖港汊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是水道,方块是旱地。
之所以解释上述两个问题,是为了下面的叙述方便,同时使读者有个总体印象。
1974年12月,我下乡的地方是洪湖(地名),而且就在洪湖(湖泊)岸边,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洪湖是鱼米之乡,富饶美丽。如同电影《洪湖赤卫队》中韩英所唱:“四处野鸭和莲藕,秋收满仓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这是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可现实呢?至少,我下乡的地方“相当艰苦”。
准确地说,我下乡的地方叫汊河公社麻田口渔场。说是渔场,实则仅有20来户人家,过去,他们“居无定所、以船为家、游走水上、打鱼摸虾”。由于常年生活在湖区,困难重重自不必说,还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因而,国家有政策,将这些人员安置在岸上,过去以打鱼为生,现在是以打鱼辅、养鱼为主,并逐步发展种植其它农作物。我们来时,他们刚刚上岸两年,所有的生活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因而,我们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更何况,我们来时知青点正在修建中,我们只得暂住在渔民家里。白天,我们搬砖运泥、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睡在铺满稻草的地上,生活极其艰难。这段时期,是我人生中重大一次磨炼!也是最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这个渔场,刚刚组建不久,没有场部,甚至连集体仓库都没有。20户人家的房子构建在一座长条形的土坝上,坝下是一条小河,河对岸又是一条更大的堤坝,拦住了浩瀚的洪湖水。洪湖与长江贯通,小河与洪湖相连,小河是一条水路,上通洪湖县城,下接各地村镇,对渔民的日常生活来说十分重要。
人们常说,现代生活必须实现“三通”,即通路、通水、通电,然而,我们到达时,缺的就是这“三通”。这是因为渔场的特殊地理环境限制了“三通”:一是距离公路远,最近的小港镇离渔场3公里;二是渔场周边全是水道,修公路得架设桥梁,难度大、成本高。
由于没有通路,所以汽车、拖拉机、牛车、马车,甚至人力车、自行车都进不来,唯有依赖水路。渔民家里,船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小河便是通向外面世界的纽带。
由于没有通水,所以人们的生活用水只能靠房前的一条小河,饮水、洗菜、浣衣都用一河水。好在河水常年流淌,从不干枯,水质清澈而透明,无味,无杂质。
由于没有通电,所以电灯的光芒难以照亮渔民家里,晚上照明靠煤油灯。渔民的生活很原始,凡带电的东西,在这里一律没有,好在那时还没有电视机和电器设备。
由于暂时无法解决“三通”,所以渔民居住的房子都是临时性的,就地取材,花销不大。房子的骨架取自岸上的林木,墙面、房顶用湖里的芦苇与烂泥搅拌晒干,形成条块状,然后系于骨架上,再往上面涂抹一层厚厚的黏泥,能够遮风挡雨、御寒隔热。
然而,如果时间长了,房子就会干燥收缩,墙面出现龟裂。如果不及时修补,任其发展,缝隙就会越裂越大,四面透风,屋里屋外温度几乎一样。我们住在渔民家就是如此,晚上冷风飕飕,如同睡在室外,只能将头捂在被子里,相互挤得紧紧地取暖。
由于交通很不发达,如果去公社办事或者开会,得步行1个多小时,中途还得搭乘摆渡船过河,摆渡船是免费的,一般只供本村人使用,所以特不方便。如果外出购买生活用品,一般去距离最近的小港镇,小港镇与公社方向相反,沿着小河的堤坝朝下流方向行走3公里路程。有时,我们去公社,绕道走小港,搭乘顺风车,省时又省力。所谓顺风车,便是当地的手扶拖拉机,一招手,车主会减速慢行,让你跳上车斗。这是一种默契,大家都相互信任,都是附近的村民,互帮一把,助人为乐。
后来,我们练得了一身好功夫,连大卡车都能上下自如。那时,路况差,车速慢,眼见得大卡车走近,飞快地跑上去,抓住后槽板,翻身便跳进了车箱里。下车时,抓住后槽板,用劲往后一推,减轻惯性;两脚先后着地,猛朝前跑几步。
我们的到来,无疑加快了渔场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武汉服装鞋帽工业公司投资,将电力线路引进了渔场;借知青点的房屋建设,将小卖部引进了渔场。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浸透了我们的辛劳汗水,也融入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因为是我们,挥动铁锹,撬开了第一方冻土;搬运砖石,垒砌了第一块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