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菊韵】沙地沟传奇(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沙地沟传奇(小说)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45.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1发表时间:2020-04-05 17:39:18


   首先,冉如龙就来到覃洪超家,与麻嫂母女商议。冉如龙把自己的全盘计划都说给了麻嫂。麻嫂表示很赞成,说:“你这年轻人有志气,我当然支持,你说吧,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冉如龙说:“我想请你把覃大哥喊回来,给我做总管。你和你女儿给我做后勤工作,带几个人挑水做饭等,你看行吗?”
   麻嫂点头,表示可以。“我马上就去托人带信,叫覃洪超回家。我去找几个妇女来做饭。”
   “妈!你倒是好人,你给他干就干,反正我不给他干,我要做自己的活。才不去受他管制。”覃多娇不理冉如龙。
   冉如龙望着覃多娇说:“你当然要去帮助你妈一起干,你一家人的工钱,我保证比别人多付两成。”
   “那又怎样,有钱就可以买到一切呀。我才不去呢?”覃多娇口气很坚决。
   “李大哥对我们是真心的,你不要使性子。”麻嫂规劝女儿。冉如龙一时对这个富有个性的姑娘,感到很难办,只好呆呆的望着他。
   “看什么看,我脸上又没有牡丹。”覃多娇对冉如龙“哼”了医生鼻子,把手一甩出去了。
   麻嫂对冉如龙说:“别急,我去劝劝,她会听我话的。”
   冉如龙和冉呼在方圆百里内招募民工,收买木材,请来石匠、木匠、砖匠等各色人物,每天都有七八十人干活做工。仅用4个半月时间,就在那块竹林边修建起二十八间木屋,木屋分上下两层,设有库房、门房、住房、交易房等。
   冉如龙任命冉呼为对外联络总管,请覃洪超当内务总管,麻嫂为后勤总管,冉尚冉奎为现场监理,在下马溪的竹林口正式办起土特产交易市场,取名为“石板场”。这正是:“莫道创业难,人能事竞成。”
   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初三日,竹林口石板场正式开业。鞭炮轰鸣,四围百里内的民众携带特产前来参加盛会。施州卫土司覃耳毛和其他土司覃野旺等都远道光临,冉如彪亲自到场剪彩,表示对弟弟创业的赞许和祝贺。当日成交达到50万银票。成为沙金沟和团秃历史上的破天荒大事。(团堡古时名团秃。)
   至此,石板场每逢农历的二、五、八日就开始市场交易。冉如龙和几个总管商议,采取“广收、博采、诚交、保质、远运”的办法,让方圆数十里的民众都乐意把采集地生漆、茶叶、药材、桐油、牲畜等运来此处交易。冉如龙廣聚财源,将收来的生漆茶叶等特产运到重庆、武汉、上海销售,一年可赚取三五十万利润,除交还兄长付给的本金外,还给冉如彪支助了10万银票。冉如彪大喜。冉如龙的开发市场,也给沙金沟的民众生活带来了富裕和充实。
   接着在洪武四年(1372年)到洪武10年(1382年)间,明朝皇帝不断下达大移民的指令,许多江西、湖南、四川的百姓迁移到团堡和沙金沟择地而居,逐年达到万人以上。其间以萧氏、李氏、张氏、陈氏、黄氏、杨氏、姚氏、丁氏、甘氏、唐氏、龙氏、谭氏、向氏、周氏,刘氏、文氏、孙氏居多。这些姓氏家族在团秃境内各地安家兴业,其间有陈氏、李氏、丁氏、龙氏在下马溪一带落户,有黄氏、姚氏、文氏在铁龙溪,山霄峰、高岩坝落户。于是,各色人等均卷入沙地沟一带,其间还有远地客商亲自找来石板场与冉如龙签订购销契约,石板场开始有了酒馆,旅店和商行,更是热闹非凡。有诗为证:
   石板场兴大众忙,财源汇聚过江洋。
   索收商客来千里,采购推销库百仓。
   桐漆油茶高桶集,丹皮紫草矮箱装。
   守诚交易双赢利,喜待朝朝桂蕙芳。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三)慧海僧主修石龙寺
   诗曰:长沟兴旺若洋场,肉鸭汤锅冒异香。
   烧酒味绵争醉客,糍粑质脆爱情郎。
   来鸿去燕春秋惠,玉碗云盘旷日装。
   沙地含金人乐顾,佳宾千里付银筐。
   麻嫂在石板场东头开了一家饮食店,带着覃多娇一起经营,主要买些油炸粑粑、鸡蛋糍粑、醪糟汤元、面条泡粑等,加上还买些烧酒。开张第一天,为了招引食客,麻嫂叫覃洪超在店门上贴了一副大红对联:“三杯好酒,醉倒东西南北客;一瓢热汤,温馨春夏秋冬人。”
   对联刚贴出,接连几个卖山货的人进来,有的要吃面,有的要喝酒,有的要粑粑。麻嫂一一热情接待着。
   正忙间,一个络腮胡子高大汉,提着扁担走进来,往桌子上一座,就大声喊道:“三杯酒,十个油炸粑粑。”
   “好呢!”麻嫂答应着,吩咐多娇端上。那络腮胡子张口就喝了一杯,说:“嗯!不错,这酒喝得。”
   络腮胡子又吃了三个油炸粑粑,说:“味道还可以。”接着又要了10个油炸粑粑,说是要包起来带在回去的路上吃。
   麻嫂又给他耐心的用油纸包好。
   络腮胡子吃饱喝足后,站到麻嫂面前装作掏钱的样子说:“你这店的东西好吃,我下次还来吃。”麻嫂说:“你随时来都欢迎。”
   络腮胡子坦率的说:“我今天吃了你的东西,可是还没有钱给也,你准我走吗?我保证下次给你。你信我不?”
   麻嫂心里一嘀咕,遇到怪人了。但是立即露出笑容,说:“小店开张,对人真诚,我相信你,就下次给吧。”
   络腮胡子哈哈一笑:“爽快,我的山货今后全部卖到你这里。”麻嫂说:“那好!”
   络腮胡子说:“我是从湖南上来的,姓萧。”一甩手便扬长而去。
   “妈!此人真的下次回来给钱吗?”覃多娇问。
   “我看他会的,反正他要买山货。”麻嫂回答。
   “就你相信人。”覃多娇心里怀疑,但是没有说出来。
   突然,那个络腮胡子又转身大踏步走进店里,说:“我还要卖一壶酒,你给我装满。”络腮萧胡子把一个五斤大壶递到麻嫂手里。“打吧!”
   麻嫂笑着,接过酒壶就去打酒。“妈,你打酒呀!”覃多娇意在提醒娘,叫她不要打酒。麻嫂装着没有听见。
   萧络腮胡子,接过酒壶,一掂量,觉得重量够。立马从怀里掏出20元银票,递到麻嫂手里。“你这老板诚信待人,我喜欢,今天的酒钱全部付给你。不用找了。”说完飘然而去。麻嫂说:“真是奇人!我就看他不像吃白食的。”
   由于服务热情,味道鲜美,生意自然不错。每到场期,都有上百食客轮流入座。
   覃多娇跟着母亲,也学得一套经营的好手艺。
   那天上午,几个食客走进店内,有的要吃面,有的要煮汤圆,一时很是忙碌。“请坐!马上就好。”覃多娇微笑的应对进店的每个食客。
   突然,走进一个身穿灰布纳衣的小和尚。那小和尚进店就问:“冉如龙在吗?”
   麻嫂见是僧人,不敢怠慢。连忙答道:“昨天就出门去了,至今未归来。施主找他何事?可以对我说,我去转告。”
   小和尚笑笑:“此事必须当面对他说。”
   麻嫂点头:“你等着吧,可能不久就要回来的。”
   小和尚说:“那好,我等。给我煮一碗醪糟糍粑来,我边吃边等。”
   “好的!”麻嫂答应着,吩咐覃多娇开煮。覃多娇麻利的进行。
   “师傅请慢用。”覃多娇端上醪糟糍粑,小和尚接过就吃起来。
   “嗯!好吃,再来一碗。”覃多娇接着又开煮。
   小和尚一连吃了五碗,还在说:“好吃,再煮一碗。”
   覃多娇心想:“这个和尚个子不大,肚子倒不小。”为了不得罪客人,还是耐心的煮着。
   小和尚吃着,看看日头偏西,还不见冉如龙归来,嘴里就叨念着:“怎么搞的,难道不守信用不成。”
   一直吃了八碗醪糟糍粑,小和尚站起来说声“我不等了。”起来就要走人。
   麻嫂见和尚不给钱,就伸手拉住:“师傅,你吃一个两个不给钱可以让你,但是你一下吃我这么多,不给钱那是不行的呀!”
   “谁说要我给钱,我的钱该冉如龙付的。”小和尚嬉皮笑脸的说。
   “不行!给钱就走人。不然绝不准离开。”麻嫂很坚定地说。
   覃多娇也上来搭话:“还没有见到吃白食的出家人。想不到你这小和尚是个赖皮儿!”
   小和尚哈哈一笑,反唇相讥:“想不到你这如花似玉的姑娘,还会说出骂人的村话。”
   覃多娇一时性起,扬起手就要扇小和尚耳光。“我打死你这吃白食的秃驴!”二人纠缠起来。
   麻嫂抓起锅铲准备助阵。
   围观者拍手大笑:“看好戏哪,和尚戏金蝉呀!”眼看要起风波,突然“住手!”一声吆喝,冉如龙出现在面前。
   覃多娇松开手,麻嫂放下锅铲。冉如龙一拱手施礼:“师傅多有得罪,是如龙回来晚了。”说着拉起那小和尚进入堂屋,吩咐倒茶。
   此小和尚不是别人,而是冉如龙大前天在石龙山上遇见的僧人慧海。慧海本是皇觉寺和尚,父亲是朱元璋大将常遇春的得力部将,不幸战死沙场,慧海从战场寻得父亲骨质,一路跋涉而来,选定石龙山这块风水龙脉宝地安葬,偶然遇到冉如龙,双方一场争执打斗后,冉如龙与慧海成为好友。约定今日前来商议要事,不想冉如龙外出归来晚点,麻嫂们不认识慧海,才有了上面纠纷。
   慧海与冉如龙倾心交谈。慧海从怀中拿出一张图,对冉如龙说:“这是我和师父为你设计的石龙寺家庙图,你按图上的方位和布置修建,可包你事业发达,人丁兴旺。”说着一一指点解释给冉如龙听。
   冉如龙大喜,向慧海施礼表示谢意。当下分派冉呼,叫他招募民工匠人,安排材料,准备择日在石龙山修建家庙。
   冉呼遵命去了。这里冉如龙又委托慧海为寺庙修建总主持。冉如龙先搭建起三间简易木屋,送足柴火和粮食,让慧海在石龙山上居住,监管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天时间,冉呼就召集了民工80人,石匠12人,木匠30人。冉奎带着从三十里外的原始森林里砍伐出两人合抱的坚韧木料做柱头,木工在外号“小鲁班”龙大春地带领下精细解料排扇制作。由于冉如龙的工钱付给合理,来做工的人源源不绝。
   石匠头领是从四川过来的黄大老师傅,他带着12个石匠。先修建石梯,打通上山的道路,然后就是打磨石碑和石壁。一时间石龙山山下一片火热……
   这里暂且放下家庙的修建的事不提。再说冉如龙见诸事顺利,心情一直很是爽快,闲来无事,就到麻嫂的饮食店里坐坐,与覃多娇说说玩笑,他最爱看覃多娇生气的神态,也乐意的让她在自己身上得到喜欢。
   清明节那天,阳光明媚。他吃了一个猪腿,喝了两碗白酒,站在竹林口眺望,见到对面的马鞍山形如马鞍一样,觉得新奇。于是乘着酒兴,就带着冉尚踏上蜿蜒的山路,一起去马鞍山顶上查看。他两兴致勃勃,步步登高而上。马鞍山的坡上,虽然没有特别高大的树木,但却是满是翠绿。脚踩在落下堆积的树叶上还软绵绵的,很是感到舒服。
   树林里自然也是别有一番热闹。那些各类动物都在林间活动。冉如龙二人见到好几处野猫蹿听到还几次野狼狗嚎,还看到兔儿打滚,老鹰穿云。最使他惊喜地是看到了那些猴儿爬树。那些大小猴儿们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赶蜻蜓,扯葛藤,有的在树丫上捉虱子,理毛衣;还有几个公猴与母猴挨挨擦擦;推推压压;扯扯,拉拉的……冉如龙看得哈哈大笑。
   到了山顶,冉如龙极目远望,竹林口的风貌尽收眼底,几排木屋高高低低,晃动的人影若隐若现。远处,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给他带来无限的遐想……使他领略到一览众山的雄伟气慨。“我应当也是一座山!”冉如龙感叹起来。接着他吟出四句诗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冉尚拍手,连称好诗。后来冉如龙成为入川冉姓的始祖,官授湖广千户忠路副使佥事、后又授荣禄大夫。足显他的气派,可是此时他还得创业,还得经受许多艰难。想到此处,心情陡然沉重,对冉尚说:“下山!”
   下山走过一道草丛。突然冉如龙见到密密的草丛直向两边分开,还带着“呲呲”的声音。
   冉如龙顿时惊讶,原来是一条大蛇,身子有水桶粗,半截埋在草里,不知多长。那蛇见有人挡道,就停止爬行,抬起高高的头,怒目圆睁的看着冉如龙,眼神中透露出的满是阴险。冉如龙有武功也见过战阵,但是眼前却害怕起来,他不敢伸手再次捉蛇,只喊:“冉尚快点去抓”。
   冉尚很勇敢,曾经也抓过大蛇,具有捕蛇人的经验,知道抓蛇人的功夫,只要做到胆大心细,眼尖、脚轻、手快,熟记着“一顿二叉三踏尾,扬手七寸莫迟疑,顺手松动脊椎骨,捆成柴把挑着回的捕蛇口诀”。冉尚奋勇向前去抓,那蛇却蹦起来,嘴里吐出红箭,机灵躲闪,几次都几乎咬住他,冉尚不敢恋战,吓得马上将手缩了回来。
   蛇没有溜动,时不时的吐着舌头,对冉如龙充满敌意。冉如龙恐惧了,拔腿连忙逃走。
   慌忙间,冉如龙踢在一块大石头上,顿时一个倒栽葱,额头摔破,鲜血冒出。冉如龙撕下一块衣布,捂着伤口。
   冉尚连忙上前扶起冉如龙,一步一点地走下山去。
   麻嫂闻听,连忙赶过来救护,冉如龙额头破了三寸长的口子,麻嫂给冉如龙搽洗伤口,细细缝合,安放在床上休息。冉如龙昏昏地睡着了。
   麻嫂吩咐覃多娇用心看护,千万不可以让他出门中风。她自己则进山采集治疗中风的草药去了。
   冉如龙睡了三个多时辰,醒来天早已黑了。他摸摸额头,感到还有些疼,就“唉!唉!”的叹息了几声,他没有想到今天遇到这么个意外麻烦。
   听到叹息声,覃多娇立即就推门进来,她喊道:“龙大哥,你醒了呀,我给你端茶去。”那声音甜甜的,冉如龙听得,仿佛伤早已好了。立即起床坐在方桌前。
   覃多娇端茶进来,望着冉如龙甜甜的笑。两人开始了一场心的交流。这些儿女情话,无非是两情相悦,终生相许之类,读者自可理会,不须老人多言。这正是:“如意佳人随缘到,不用穿针引线忙。”要知后事,且看下回。
  

共 1027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细品作品,沙地沟传奇 享受林山风光无限。故事总有淑女,侠士的相逢,善人英雄的偶遇,不外乎因果关系,深恶故事,有合乎事理的人间长情,匪夷所思梦境奇遇,在作者笔下展开一幅,山野人家桑麻历,外乡偶至小仙山。有诗人之情怀,霞客之阅历,其实不外呼饱含家乡的风土人情,濡沫一生的历练故事,统统收入作品,使之充满风骨情操,品之有血有肉充满人间烟火味。景是家山美,人是故乡亲,融入了人情世故的元素,读之倍感亲切,作者把家乡写活了!写透了,写的出神入化,秀色可餐,从历史写到今天,从远古写出朝代,其详实度不亚于专业探索者素质,不输于历史人文大家。【编辑:飞云流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0-04-05 17:43:07
  推荐好作品赏阅,作品里有创作的诗词,有骚赋入墨,有借鉴古人,有自我生发,实在是作品的万宝囊,无所不斟,无所不写,无所不精。问候诗人,敬茶!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4-06 07:57:13
  谢谢辛苦编辑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4-05 17:55:18
  我的一长篇,写本村的来历和人物,大都真实,去年出版了。不满意。作了修改发来!谢先生支持!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牟来树        2020-04-06 03:42:39
  沙地沟传奇,传奇沙地沟,玩也悠悠,读也悠悠!
4 楼        文友:月光仙子        2020-04-07 21:09:18
  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