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丁香】打工的女人(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打工的女人(小说)


作者:柳絮依依 举人,4550.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8发表时间:2020-04-16 15:07:59

【丁香】打工的女人(小说)
   当晚回到家,李老太太把每一种中药袋剪开,倒进药罐,用水浸泡二十分钟,就用大火熬开,再用小火慢慢煎熬。喝了几天中药,李老太太告诉张丽华,说感觉好多了,体内的废气也排出来了。张丽华看看母亲的小手臂,又开始着肉了,不再是皮包骨了。她惊奇中医的效果和心理作用,因为李老太太相信中医,一直吵着要吃中药。
   张艳华的孩子要开学了,说最近没时间过来了。张丽华相对轻松些了,孩子们开学了,她上班的托管班白天托管的孩子少了一些。张丽华请四天假,就买了高铁票回老家县城,给李老太太办理特殊病种的补贴。如今的政策真好,老年人患了心梗、脑梗之类的病,可以去社保的医保局申请,每年补三到四千的药费。
   张丽华在县城的一家宾馆住下,放了行李,就去江边打听去父亲那里最晚什么时候开船。大江边野草疯长,一叶小舟停在江心,对岸的青山笼罩在晚霞中。热浪滚滚,张丽华的衣服湿透了,一支舞蹈队在翩跹起舞,她佩服这些中年大婶儿不怕炎热,热情如火地跳舞。穿着高跟鞋的张丽华小心走下一级级阶梯,来到江边,一男一女正在靠着栏杆闲聊,问他们每天船只发往时间后,张丽华心中有数了,她明天办完事儿就可乘船去看看父亲了。
   在热浪中爬坡,以前的县人民医院的旧址凸显在眼前,她依然不敢多看一眼,据说这栋教堂改成的医院曾经发生了一些令人恐怖的故事。她最难忘的是一位同学的奶奶当年在教堂做工,被洋人侮辱了生下了她同学的父亲,她同学父亲与中国人没什么两样,就是头发有点儿卷曲,剪了平头就不明显了。到了她同学这一代,几兄妹竟然有点儿混血儿的样子了。她同学皮肤雪白,头发金黄,那时她不知她为何那样,长大了才知道原委。是大人们闲聊时,她听说了当年教堂发生的故事,她才明白同学卷发的来由。小时候认为神秘的事情,长大了才知真相的残酷。
   一位叫王小霞的女同学看到她发到朋友圈的风景照,惊异地问她,怎么发了老县城老教堂里的照片?她随口说是盗的朋友圈的美照,她不想打扰在县城的同学,就没有透露风声,自己已到了县城。那位女同学信以为真,说什么时候来了一定要聚聚,多少年没见了。她笑笑说好。王小霞说自己的孩子高中毕业上大学了,然后从她淡淡哀愁的语气中,得知她母亲前几年去世了。张丽华还记得她母亲的模样,矮胖的身子,留着齐耳的短发。那时张丽华一与王小霞吵架就说她是捡来的。王小霞就找老师告状·。张丽华是听大人们拉家常,知道王小霞不是她妈亲生的,据说她的母亲是个知青,后来回城了。在那个年代,知青留下孩子的传说后来在小说、电影里看到过,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年小不懂事,孩子们会提及这个秘密,张丽华和王小霞因此常吵架,又常和好,用她们妈妈的话说是“饿狗离不开臭茅厕”。二人在吵吵闹闹中长大,成家了各据一方,就没有多来往了。
   张丽华这次回来,不打算见同学,原因有三个:一是时间紧,要往打工的地方赶;二是多年没联系,怕没有共同语言;三是离异后去打工,不想熟人提及隐私。
   那天黄昏,张丽华走在县城的江边,看到跳街舞的女人们正扭得起劲,就拿起手机拍摄。突然她的肩部被人拍了一下,惊得她扭头一看,瘦瘦黑黑的王小霞大声说:“你好鬼呀,回来了还说没回来。我打电话,把县城的几位同学叫来,大家今晚聚聚。”
   “别,别……我不想打扰大家,我累了,想休息。”张丽华推辞。
   “不行,来这里了就由不得你了。”王小霞拿起手机就开始联系昔日的同学。
   “张丽华,你来了都不打声招呼,幸好王小霞遇到了你,否则我们要错过了。”接到电话第一个赶到江边的邓美玲说。
   “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呀,你们都在上班。”张丽华心里想,我是不想见同学,怕他们八卦,嘴里说着客套话。
   “你和你老公怎么回事?怎么会离了?”邓美玲口无遮拦,问起了张丽华心里最不想提的事儿。
   “不要提以前的事儿,我不会回答的。”张丽华首先来个下马威,堵住了她的嘴。
   “刘晓军,你快点来呀,我们还在江边等你。”王小霞拉拉邓美玲的一角,大声打电话,把话题移开。
   当刘晓军和另两位男生赶到后,他们去了江边的茶楼。晚风轻拂,吹去了白天的燥热。多年没见的六位同窗好友边喝茶边聊天。王小霞说:“张丽华,你说你不够意思吧,不是我遇见你,下次再见,就是猴年马月了。”
   刘晓军更是不依不饶:“确实不够意思,我们那时同住一寝室,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上课,一起哭,一起笑。如今长大了,却如此生分。到了县城,都不告诉一声。”
   戴着眼镜的余俊伟慢条斯理地说:“她是没打算见我们这些守在老家的人,才这样默默回来,再默默离开的。”
   有点秃顶的杨宇光一本正经地说:“班花回来了,怕以前的校草招惹她,她就低调办事,低调离开吧。这样对大家都好,万一有人那泼辣的老婆吃醋,可就麻烦了。”
   邓美玲哈哈大笑:“是的,我想张丽华就是怕惹得一身骚,就瞒着大家回来,然后悄悄地潜回大城市。”
   “没有的事儿,我是没心情找你们聚会。我特意回来,是去社保局和医保局给我老妈办事儿,打算办好了就火速赶到我老爸那儿,再回去上班。我们在外打工,没你们在老家滋润。”
   “张丽华,你看看你还是这么美,腰身还是婀娜多姿,口口声声说打工,你这俊模样,哪像打工的,倒像一位女老师。”王小霞羡慕地说。
   “你们不知道在外面多辛苦,前段时间我在医院当护工,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后来我老妈生病了,我辞掉工作,陪护她。她病情稳定了,我才换了工作,在一家托管班工作。不过,在那儿看护孩子,还能接触到书香味儿。”张丽华诉苦道。
   “老同学,回来了就要多联系。你知道吗?杨宇光去年得一场大病,差点去见马克思。人生苦短,我们要珍惜昔日的同学情。”余俊伟斯文地说。
   “啊?什么病?这么危险!杨宇光你现在还恢复得好吧?”张丽华听了一惊。
   “我命大,阎王爷不收我呀。我是脑梗,去省城抢救的。吓得我家里人魂飞魄散,我休息调养了好久,现在才上班。”杨宇光摸着光秃秃的头顶说。
   “你没回来,我们已送走了一位同学。就是那个坐前排的考体育的男生,记得吗?”刘晓军声音低沉了。
   “真没想到啊,世事无常,希望我们以后注意养身。”张丽华心里挺难过,不知说什么好。
   “换个话题吧,说说我们的孩子们。”王小霞说起了她孩子考大学填志愿的事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时间过得真快,现在轮到孩子们高考、找工作了。明明觉得我们自己参加高考仿佛就在昨天呀,我们要老了。
   张丽华本是有点自卑,才想着避开他们不见面的,没想到偶遇了王小霞,才有了这次难得的聚会。
  
   四
   张丽华第二天办理了申请后,就乘快艇顺流而下,体会“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把这趟旅途当作水上游了。
   炊烟中,江水拍打着岩石,浪花飞溅,她心里惦记着小艇何时飞过外婆家门口。外婆去世了,张丽华就没去过那江边的老房子了。李老太太说过,娘家的妈去世了,女儿就没有回去的地方了,张丽华听出了她的无奈和心酸。
   群山被快艇抛向后方,快到江面宽阔的地方,那熟悉的山头出现了。张丽华偏着头看着窗外,群山被树木覆盖,苍翠绵延,一条水泥码头被波涛击得裂开了缝。码头延伸到树木隐隐的吊脚楼,果树掩映中,外婆家的旧房子前跑着一只小狗。有人要上岸了,快艇减速,慢慢驶向码头。
   张丽华张开双眼紧盯着岸上熟悉的景色、房屋,除了快艇的声音,没有别的响声,山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守巢的老人要么坐在家里看电视,要么忙着家务活。记得舅舅在电话里对李老太太说,现在房门都不用锁,没有小偷了,村里都是老人。张丽华用手机拍摄了视频,到时给李老太太看。快艇离岸了,慢慢转着方向,然后驶向下游。
   张丽华上岸时,下午四点多了,父亲张玉廷已在家里等着。自几年前那次中风后,他走路不灵便了,有点瘸。为了不让他劳累,张丽华说:“爸,我们去镇上小餐馆吃晚饭吧,我好久没吃家乡菜了。”
   张玉廷说:“怎么不在家吃呢?我准备了菜,见天色还早,等你到了就炒菜。”
   张丽华说:“去外面吃吧,几年没回来了,去镇上走走。”
   张玉廷欲言又止,张丽华说:“我明天就要去省城,赶高铁回沿海城市去上班。不是给老妈办理这些手续,我还没打算回来,打工在外,不自由的。”
   张玉廷问道:“你妈好些没?要不我带点中草药给她吧。”
   张丽华说:“别带,她现在还恨你呢。”
   张玉廷没出声,张丽华对他说:“你们都分开好多年了,可她始终生活在对你的怨恨中。尽量别招惹她,否则好心办坏事儿。”张丽华知道李老太太不会要张玉廷给的东西,就直接拒绝了。李老太太很固执,几个月前还说过不要张玉廷寄的腊肉,说怕放了毒药。张丽华和张艳华当时听了,哭笑不得。张玉廷是寄到张艳华家里的,难道他要毒死自己的女儿?李老太太就是坚持着,不吃那些家乡特产。
   张丽华与张玉廷沿着大江走,夕阳西下,一叶小舟飘在江上,打鱼的人正在撒网。张玉廷把张丽华带到了最偏僻的一家小餐馆,老板娘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张丽华让张玉廷点菜,自己就看手机。
   菜香中,农家小炒肉、西红柿蛋汤、酸辣椒炒鸡杂、苦瓜炒干鱼已陆续摆在餐桌上,张丽华垂涎欲滴,这都是她喜欢吃的家乡菜。边吃边与张玉廷聊天,张玉廷说:“我最近常来镇上理疗,好像有点效果。”
   张丽华立马想起前年李老太太做理疗的事儿,就一语点破道:“那些理疗没多大的效果,不过我不反对你去做,闲着也是闲着,去那儿与人聊聊天也好。不过,爸,你千万别动心,花大价钱买呀。”
   张玉廷向来很抠门儿的,笑眯眯地说:“放心,你爸舍不得买的,我只是去体验,他们说了,体验不收钱。”
   张丽华乐了,说:“爸,你比我妈聪明,前年我妈在小妹旧房子的小区里,被理疗店的人骗得团团转,体验了几天,就吵要买理疗仪。我不好明着反对,就建议小妹把妈放在她那儿的存折给她,让她自己去买。她犹豫了好久,有天早上,发现那理疗店关门了。她说,好险呀,幸好没舍得买。”
   张玉廷说:“你妈就是那样一根筋,听不得反对的话,要让她自己慢慢悟。”
   张丽华告诉张玉廷,李老太太身体好转了,她不用天天陪着老妈了,才继续去打工的。父女俩聊着聊着,突然一个声音惊得他们抬起了头,张丽华一看到门口那身材臃肿的女人面熟的模样,还没开口,张玉廷就热情地招呼她坐下,一起吃饭。
   那女人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说:“丽华,不记得我了?我是你初中同学呀。我叫李丽君,初二时就休学了,你上高中去,我就结婚了。”
   张丽华立马记起那个最高个的女生,总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她沉默寡言,文化课成绩平平,体育成绩很棒,每次长跑拿第一。张丽华说:“你发福了,你不说,我真没认出来。”
   张丽华叫老板娘拿一副碗筷过来,并加了一个菜。李丽君裂开嘴笑了:“那时多大呀,现在的身材与以前无法比了,我是像馒头似的发开了。你也比十四五岁时胖了哟,时间不饶人啊,好多年没见到你了。”
   张丽华说:“我每次回来,熟人都不会饶过我,老说我比十四五岁时胖多了。可谁在中年时还像那时那样清瘦呢?感觉你们对我好苛刻哟。”
   “可能是我们只记住了你那时秀美的模样,你现在回来,感觉一对比差别大吧。”李丽君快人快语。
   “有道理,可每个人都在变化,时间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啊。”张丽华笑了。张丽华心里想,我虽在外打工,很注意保养身材的,腰身没赘肉,如果身材走形到李丽君这样,不知他们怎么说呢。还是高中同学会说话,初中同学只会说你又胖了,没有初中时瘦呀。
   李丽君滔滔不绝,加了张丽华的微信,说要推荐给她一款美容的面膜。张丽华嘴里应着,心里惊讶,真如一些网文所说的:老同学热情加微信,要么是喜事临门,需要老同学送红包;要么是跑保险的,希望拉业务;要么是微商,给你推销产品。
   张丽华看着李丽君黝黑的皮肤上涂着白粉,有点呈瓦灰色了,描的粗眉,因汗水流淌,有一边淡了很多,很不对称。她也不打击她,只说:“我到时浏览一下你的朋友圈,看看你的美容产品。”
   李丽君高兴地说:“好的,我家里还有很多居家用品,张伯伯你要买就说一声。”张玉廷没想到女儿的同学向他推销产品了,不知怎么回答。张丽华接过话题道:“我老爸是老土,不会买微商的东西的,他喜欢去实体店,看着正规商品才觉得是真货。你还是推销给同学们吧,他们与时俱进,能够接受。”

共 17014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人到中年,上有老人抚养,下有儿女养育,有许多无奈和牵绊。小说《打工的女人》中的主人公张丽华的一生都还是蛮艰难的,中年离婚,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亲生活,操心儿女的成长及婚姻,为了更有尊严的生活,还得不断出去打工。张丽华的一生都是辛苦的。但是尽管如此,人到中年,岁月已经过去了大半,时光如白驹过隙,在指缝中溜走,在脚底下匆匆,岁月的风霜渐渐把容颜侵蚀,时光把性情慢慢的打磨,逐渐成熟和稳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太纠结于过去,重要的是把握好未来,活出余生的精彩才是最重要的。小说感情真挚,情感丰富,文笔细腻,脉络清晰,抒发情愫,情节生动,故事贴近生活。倾情推荐共赏,问候作者![丁香编辑:天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山        2020-04-16 15:12:00
  感谢柳絮依依老师赐稿支持丁香社团,丁香有你真好!祝老师佳作连连,天山奉茶拜谢!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6 15:30:31
  疫情期间哪儿也不能去,就在家找草稿修改,支持丁香是应该的,向老师学习!祝天山社长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天山        2020-04-16 15:16:07
  人生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面对逆境,乘风破浪前行才能活出精彩!愿每个人以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难,拼搏出出彩的人生。问好作者,创作快乐!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2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6 15:32:38
  是的,人生苦短,遇到艰难险阻都要乐观面对。积极直面人生,会有收获。谢谢天山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
3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6 15:28:35
  谢谢天山社长精彩的编者按!敬茶!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4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04-16 23:09:48
  中年张丽华的人生充满忙碌辛苦,既要照顾老人的生活,还要操心孩子的成长。中年人是压力最大的一代人,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非常生活化的小说,同学中有做保险的,有开网店的,写出了一代人的酸甜苦辣。小说可读性好,又很耐读,描写细腻,语言生动,情节线条清晰,结构完整。非常棒!感谢老师投稿丁香,分享优秀小说!感谢天山社长辛勤编辑,倾情推荐!
用文学的眼睛看昨天和当下的生活
回复4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7 06:09:02
  人到中年,压力大,在忙忙碌碌中会有不如意,但必须有乐观的心态。人生百态,要勤劳善良,在最低谷也不气馁、不放弃。谢谢秦雨阳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
5 楼        文友:闰土        2020-04-17 23:14:24
  细腻的描写,把人们带到那个峥嵘岁月中去。人到中年,负担也重,上有老、下有小,为生活整天忙碌着,作者文笔细腻,文章结构严谨,虽长而耐读,扣人心弦,语言朴实。特别是对李老太太的描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向作者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8 06:35:52
  最近待在家里,才有时间修改,否则不能投稿。写作要向老师学习。谢谢闰土老师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敬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