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丁香】打工的女人(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打工的女人(小说)


作者:柳絮依依 举人,4550.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21发表时间:2020-04-16 15:07:59

【丁香】打工的女人(小说)
   李丽君话题一转说:“张伯伯,你认识二狗吗?他最近回来了,说不打工了,去投资,可以分红。”
   张玉廷说:“见过,他那天晚上特意跑到我家,说自己在省城打工,认识一个老板,拉他入伙投资,年底就分红,要我也投资一点钱。我还没想好,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李丽君说:“我也心动了,正在想办法筹钱。可我家老公死活不同意,说做微商这么久,家里产品堆着,还没变成钱,不准借钱乱投资。”
   不知何时邻桌已坐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他泼冷水道:“那都是骗人的,二狗赌博欠了一屁股债,输得只剩内裤了。他跟着别人投资,有那么容易分红吗?别到时血本无归。”
   李丽君说:“二狗上次回来,穿得可好了,衣服裤子笔挺的,像是发财了。”
   邻座的人说:“那只是表面现象,有人和他一起在省城打工,说他孩子病了,治病花了很多钱,后来又赌博,欠了很多债。他的话你们信?还是踏踏实实做事,别异想天开,天上不会掉馅饼。”说罢,结账后就风风火火走了出去。
   天色渐晚,张丽华父女与李丽君告别后,就沿着大江回家了。
  
   五
   张丽华告别父亲前,一再叮嘱他不要贪小便宜,微商、理疗的风已刮到了农村。张玉廷叫她别牵挂他,他会有分寸的。
   夏天的天气让人捉摸不透,她在雨中赶到省城时,才知道因暴雨高铁停运了。她火速赶到高铁旁的汽车站,抢到了一张当晚的长途票。在候车室等车时,饥肠辘辘的她买了一份快餐,坐在凳子上狼吞虎咽。
   吃了晚餐,喝了矿泉水。张丽华开始打电话给张玉廷和李老太太报平安,她隐瞒了高铁暂时停运的事儿,据说是因为隧道被淹,正在抢修,她不想父母受惊吓,为她担心。
   长途汽车开出车站,天色已晴,地上还有积水。车子一路奔驰,到了高速公路,张丽华昏昏欲睡了。夜色阑珊,张丽华觉得腿子有点麻,就换了一下坐姿。车里不时传来旅客的鼾声,张丽华拿出手机看新闻。
   车子停靠在服务区,张丽华下车拍了车牌号,才去洗手间。她要吸取教训,她回来时在服务区下车,忘了车牌号,差点上错车了。当时吓得她出了一身汗,幸好遇到同车的人,才没有错过那趟车。
   回到车上,前排座位的一位老年女人回过头来,对张丽华说:“你是我女儿的同学吧?”
   张丽华听到她的乡音,就与她聊了几句。没想到她与邻座换了座位,热心地递给她零食吃。与她话家常,张丽华才知她真是初中同学颜慧敏的妈妈李阿姨。李阿姨告诉张丽华,她此番去沿海城市,是帮助妹妹李腊珍照顾生病的家人。李阿姨的妹夫得过脑梗,行动不便,儿媳妇最近又生病了,她刚好要过来看大女儿颜秀敏,就答应临时帮忙了。
   李阿姨提到她大女儿颜秀敏,张丽华脑海中立马出现一个高高瘦瘦的女孩儿,她比张丽华高两届,高中毕业就上班了。李阿姨叹息大女儿命苦,人到中年,来到了外地打工。她老公去世好几年了,她与一个老头子交往,李阿姨坚决反对他们成为一家人。颜秀敏的儿子上学时,她还听李阿姨的话,辞了工作回到小镇找了临时工做,等她儿子上大学去了,她就逃也似地再次来到沿海城市,与那老头子生活在一起了。
   李阿姨不让她与他结婚,颜秀敏也不吵不闹,她知道李阿姨不能接受自己嫁大她二十多岁的老头子,就偷偷地离开了老家。李阿姨见女儿没有打结婚证,就不再追问,只是觉得颜面扫地,在熟人面前很少提及她。
   小女儿颜慧敏给她妈做工作,李阿姨坚持的底线就是不准颜秀敏与那老头子打结婚证,否则断绝母女关系。颜秀敏最近换了地方上班,并告诉她与那老头子分手了,让李阿姨过来玩,颜慧敏就怂恿李阿姨过来散散心。李阿姨一听大女儿离开了那老头子,心病一下子就好了。上个月李腊珍在电话里诉苦,听到同胞妹妹在电话那头哭泣,李阿姨决定南下,一是看看大女儿,二是帮帮妹妹。
   夜色朦胧,李阿姨在电话里说:“慧敏呀,我在车上遇到了你初中的同学张丽华,你不用担心我了。”张丽华与颜慧敏说了几句话,告诉她明天下车了就与李阿姨一起乘地铁去她小姨家,她们两人的目的地相隔不远。颜慧敏道谢,说好久没见了,没想到她会与她妈妈同乘一趟车。
   李阿姨说颜慧敏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她单位效益不好。她打算办了退休手续也南下打工,颜秀敏告诉她外面需要保姆、月嫂,只要人勤快,不怕找不到事儿做。颜慧敏就心动了,她提议让李阿姨出来转转,以后她也去她姐那儿。
   车子第二天清晨八点多到达终点站,张丽华拿起行李下车,脚踝处已肿了。李阿姨说她的脚也肿了,刚开始走路有点痛。她们乘坐地铁到了目的地,李阿姨家的大女儿颜秀敏在地铁口等候。中年的她还是高高瘦瘦的,比以前黑了,也许是南国的紫外线太强烈吧。聊了几句,张丽华就与她们告别,到了李老太太那儿,快要上午十点钟了。
   她自己下了面条,边吃边与李老太太说这次回去的见闻,没有提及见父亲的事儿。当她告诉李老太太遇到颜慧敏的妈妈,李老太太高兴地说:“太好了,李春梅过来了,下次找她聊天。她妹妹李腊珍的儿子就住在附近的小区,我做理疗时经常遇到李腊珍和他家老头子。”
   张丽华惊奇地说:“就是你常说的那个陪她老头子做理疗的老乡?世界真小啊,她竟然是我同学的小姨。”
   李老太太叹息说:“你同学的妈妈是个苦命的女人啊,刚辛辛苦苦把两个女儿拉扯大,老公就去世了。她大女儿和她一样命苦,儿子还没上大学,老公打牌赌博,后来犯病倒在了厕所里。”
   “那颜慧敏的境况还好一点,至少她退休了有养老金。李阿姨说,颜慧敏闲不住的,以后退休了会过来打工。”张丽华说。
   李老太太脸上有了笑容:“那好呀,以后你们多联系。等有时间了,我去找李腊珍两姊妹玩。我记得她说,她儿子给她老头子买了理疗仪的,到时问问有疗效吧。”
   “她儿子家离这很近,不过你别到她儿子家去,就在小区里会面。现在年轻人不喜欢外人到家里去,这里和老家不一样。”张丽华提醒李老太太。
   “知道呢,我现在也习惯这些了,你看我住在你妹这旧房子里,我从不带熟人来家里,我也不去别人家。”李老太太骄傲地说,显得自己与时俱进,要女儿别小瞧她。
   “你出去注意安全,我周末会过来,艳华有空也会来看你的。”张丽华洗漱了,就打算回自己与以前工友合租的城中村房屋。如果不是李老太太生病,她还在医院当护工。干着脏活累活,月底进账多,就知足了。当护工的工作服是粉红色的,她很喜欢这个颜色,比白色的看着温馨。她想如果托管班生意不好了,她就重新杀回医院当护工。
  
   六
   国庆来临,南国的菊花就开了。举国欢庆的假期一晃而过,人们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南来北往的人们,知道了同在一片蓝天下,是冰火两重天。南国的人穿着短袖,北方的人有的开始穿冬装了。
   李老太太给张丽华打电话,叫她周末去菜市场买点干辣椒末来,她在附近菜店买了豆腐晾干了,放在柜子里,已开始长霉,要做豆腐乳。张丽华说知道了,到了周末就去了菜价便宜的市场。
   一路小店摆着时鲜当季的水果,这里的冬枣可真便宜,张丽华买了三斤,就继续往前走。进到菜市场,只见前面的几个店子挂有时髦的女装,对面就是菜摊位。她直奔干货店,选了最辣的辣椒末,买了一斤就出来了。
   到了李老太太那儿,李老太太说:“这辣椒末不错,我今晚就就把晾干的豆腐粘上放盐的辣椒末,灌进玻璃瓶密封,过段时间就可以吃了。”
   张丽华表扬道:“老妈你好厉害呀!好多老乡来到这里,都不会做豆腐乳,说气候不一样,都做不成功。”
   李老太太得意地笑了:“我有方法的,关上纱窗晾晒豆腐,没有蚊虫叮,豆腐就不会臭。这里温度高,要特别注意,发霉了就要粘上辣椒末密封。”
   过了四周时间,李老太太叫张丽华来拿豆腐乳,说可以吃了。张丽华来了,试了一块豆腐乳,说:“真好吃!比在老家做的不得差。”
   李老太太说:“我和李腊珍约好了,明天下午在她小区里见,我给她带一瓶去。”
   “好呀,李阿姨还没回去吧?”张丽华问道。
   “没有,李春梅去了她大女儿那儿住了一天,就过来给李腊珍帮忙了。李腊珍家的老头子病情加重了,记得她说做了理疗,好些了,怎么天气冷了,又犯病了。”李老太太念叨。
   “那理疗仪没啥作用,老爸在老家也会去做,他没舍得买。”张丽华脱口而出,不小心说漏了嘴。她看看李老太太,她面部平静,没像往常那样咬牙切齿地开骂,张丽华赶紧转移话题。
   周六夜晚,张丽华过来给李老太太剪指甲,她早接了热水,坐在小凳子上等她。张丽华开了最亮的那盏灯,坐下给她剪手指甲。问道:“你今天去见李阿姨她们了?”
   “去了,李腊珍她老头子不能走路了,她们推着轮椅下楼了。几个月不见,他老多了,也瘦多了。”李老太太同情地说。
   “他基础病多,冬天是发病的季节。人老了,就如机器零件旧了一样。”张丽华说。
   “李腊珍说,那老头子可抠门儿了,到现在都不把钱交给她,同了一辈子,还这样小气。好歹她给他生了孩子,病了又伺候他,真是捂不热的石头啊!他走了,李腊珍还得生活呀,她没有养老金的。”李老太太杞人忧天。
   “饿不着她的,她还有儿子呢。我也不懂,那老头子怎么像葛朗台一样啊?”张丽华说。
   “你说像谁呀?”李老太太问道。
   “我说的一本书里的人物,和他一样的小气。”张丽华笑了。
   “时间过得真快,今年你妹他们回老家过年,你又要留在这里陪我了。”李老太太说。
   “我也不想回去,老家太冷了,天天窝在火桶里,会长赘肉的。”张丽华给李老太太剪了脚指甲,就把盆里的水端进洗手间倒了。
   腊月二十九,张艳华一家人开车踏上了回老家的路,随行带了一包口罩。这是张丽华提醒她带的。张丽华听在医院打工的老乡说,外省有病毒传染,在医院的工作人员下班了都戴口罩。
   年三十,张丽华陪李老太太看春晚,接到女儿姚晶晶打来的电话,高兴地聊了起来。姚晶晶随男朋友去乡下老家了,她说到时坐小姨的私家车来外婆家拜年。张丽华告诉她,最近有流行病,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姚晶晶说知道,他们在乡下,很安全。
   正月初一,张艳华一家半夜三更回来了,她没有惊动李老太太,给张丽华发了信息,说正月初三来看母亲,她要在家补瞌睡。
   正月初三,张艳华一大早来敲门。张丽华开门了,就说:“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还不回来,就不能出来了。农村村级公路都被当地人挖断了,说是怕带有病毒的外地人或返乡的人进村,给他们传染病。”张艳华把一大包东西放在餐桌上。李老太太披着外套走出厨门,惊讶地问道:“你怎么就回来了?假期还有几天呀。”
   “妈,你不知道这次疫情有多严重,有的地方都封城了,外地的医务人员都去支援了。村里好多人怕被传染,把村级公路都封了。我们怕回不来,耽误上班,初一清早就出发,往这边赶了。”张艳华坐下,说着村里那紧张的气氛。
   “你坐车累了,回去休息吧。”李老太太心疼小女儿坐长途车劳累,就下逐客令了。
   张丽华也劝她赶快回去休息,过几天再来。哪知疫情蔓延,几天后张艳华竟然不能过来了,说现在要求大家居家隔离,不要出门。李老太太紧张地问张丽华:“怎么这么严重?你家女儿还没过来吧?”
   “过不来了,就让她待在乡下吧。开始我不同意她去乡下过年,她说她长大了,要我别干涉,她自有分寸。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呀。”张丽华心里打着鼓,她很担心姚晶晶在那里过不惯。女儿这几年寒暑假都是随她在南方过,有了男朋友,就不听劝阻,非得随他回去过春节,说是去见公婆。张丽华不赞成姚晶晶过早结婚,但不能明着反对,对方的家境、习俗要让她自己去观察,否则,适得其反。
   张丽华两天出来买一次菜,大街上很安静,她不敢摘口罩。看到姚晶晶来电话了,就急忙接听。姚晶晶说,暂时过不来了,要她注意安全,尽量别出门。她说农村所有的店子都关门了,幸好男友家种得有菜,不愁吃的。
   张丽华埋怨道:“你不听我的话,跑到那交通不便的地方,这下可好了,公路被挖断了,什么时候才能过来哟。”她告诉女儿,别对外婆说疫情的事儿,人听多了负面消息,对身体不好。
  
   七
   每天看手机上的新闻,张丽华都怀疑自己是否染病了,她干脆不看那些新闻了。张艳华打电话来了,说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开学,上网课不认真,不守在身边,他就睡觉了。昨天又是一样,气得她咬牙切齿,恨不得揍他一顿。

共 17014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人到中年,上有老人抚养,下有儿女养育,有许多无奈和牵绊。小说《打工的女人》中的主人公张丽华的一生都还是蛮艰难的,中年离婚,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亲生活,操心儿女的成长及婚姻,为了更有尊严的生活,还得不断出去打工。张丽华的一生都是辛苦的。但是尽管如此,人到中年,岁月已经过去了大半,时光如白驹过隙,在指缝中溜走,在脚底下匆匆,岁月的风霜渐渐把容颜侵蚀,时光把性情慢慢的打磨,逐渐成熟和稳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太纠结于过去,重要的是把握好未来,活出余生的精彩才是最重要的。小说感情真挚,情感丰富,文笔细腻,脉络清晰,抒发情愫,情节生动,故事贴近生活。倾情推荐共赏,问候作者![丁香编辑:天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山        2020-04-16 15:12:00
  感谢柳絮依依老师赐稿支持丁香社团,丁香有你真好!祝老师佳作连连,天山奉茶拜谢!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6 15:30:31
  疫情期间哪儿也不能去,就在家找草稿修改,支持丁香是应该的,向老师学习!祝天山社长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天山        2020-04-16 15:16:07
  人生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面对逆境,乘风破浪前行才能活出精彩!愿每个人以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难,拼搏出出彩的人生。问好作者,创作快乐!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2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6 15:32:38
  是的,人生苦短,遇到艰难险阻都要乐观面对。积极直面人生,会有收获。谢谢天山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
3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6 15:28:35
  谢谢天山社长精彩的编者按!敬茶!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4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04-16 23:09:48
  中年张丽华的人生充满忙碌辛苦,既要照顾老人的生活,还要操心孩子的成长。中年人是压力最大的一代人,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非常生活化的小说,同学中有做保险的,有开网店的,写出了一代人的酸甜苦辣。小说可读性好,又很耐读,描写细腻,语言生动,情节线条清晰,结构完整。非常棒!感谢老师投稿丁香,分享优秀小说!感谢天山社长辛勤编辑,倾情推荐!
用文学的眼睛看昨天和当下的生活
回复4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7 06:09:02
  人到中年,压力大,在忙忙碌碌中会有不如意,但必须有乐观的心态。人生百态,要勤劳善良,在最低谷也不气馁、不放弃。谢谢秦雨阳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
5 楼        文友:闰土        2020-04-17 23:14:24
  细腻的描写,把人们带到那个峥嵘岁月中去。人到中年,负担也重,上有老、下有小,为生活整天忙碌着,作者文笔细腻,文章结构严谨,虽长而耐读,扣人心弦,语言朴实。特别是对李老太太的描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向作者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0-04-18 06:35:52
  最近待在家里,才有时间修改,否则不能投稿。写作要向老师学习。谢谢闰土老师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敬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