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风恋】无言的枷锁(小说)

编辑推荐 【风恋】无言的枷锁(小说)


作者:苏夏 秀才,2434.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77发表时间:2020-04-24 06:19:32
摘要:林美芳安静地坐在躺椅上闭着眼睛走了,她的怀里还抱着哭泣的孩子。孩子半睁着眼睛半张开嘴,好像由于饥饿而试图吮吸母亲身上的奶,可是他不知道他永远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了。


   天色和往常一样的黑,那个夜晚的林美芳却比平时多了几分的慎重和稳定,因为她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考验自己良心和忠诚度的时候也已经来到了。她用床头柜上的电话机给沈晓海拨了电话,虽然打扰了他的睡眠,可是美芳觉得这些话非说不可。话筒沉默了一阵后,还是被人沉重地提起来了。
   “晓海,我知道你已经睡了,但是我想和你说说话,你不介意吧?”
   对方感到一阵惊奇,接着是一声赞同的回答。
   “我失败了,”林美芳沮丧地说,“我没有能力让这个家庭接受我们的爱情。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会坚定地走到你身边来的,谁也无法阻扰这个事实。”
   “为什么?你如何能够做到这点?”
   “我准备和这个家庭决裂了,这是我说的……”
   “决裂?——”
   “是真的,你别不相信。”林美芳说,“我的父亲已向我摊牌了,如果要和你结婚,我从此以后就不能留在这个家里,我也不再是他的女儿了。”
   “这对你我不公平——”
   “管他呢!人世间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一切同情和救济都是虚伪的。算了吧,我不需要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只想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
   林美芳离开家的那天,她就住进了沈晓海租赁来的单身宿舍里。在这段特殊而敏感的婚前同居时期,她需要有一个人保护她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虽然开放的社会对于传统的世俗观念有了很大的挑战性,但是总有一部分墨守成规的市民无法容忍年轻人对现代伦理道德的攻击。于是很多忧郁和烦恼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出现了:首先是一群爱搬弄是非的中年妇女在沈晓海的寓所附近指指点点、说一些没头没尾的风凉话;其次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婆用惊讶和怀疑的目光看着从社区街道上走过的两个年轻人;当然还有一些年纪与他们相当或比他们稍大一点的单身汉常常投过来的嫉妒与心怀怨恨的目光。所有这些都是抑制这对爱人婚前幸福时光的重要杀手,不用顽强的心理抵抗力把它抵挡过去他们也许就无法获得最后的幸福——但是两个年轻人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林美芳,这个被曾经宠爱她的家庭驱赶出家门的少女在这段特殊时期里懂得更多,也许她生命的前二十年还从未获得过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
   一天早上,林美芳意外地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一笔钱,并在附着的信封里找到一封字迹潦草的信。母亲在信里写道:她因为女儿的出走难过了好多天,开始的几天内还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眼泪更是不知道流了多少。现在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可是她仍旧没有从痛苦的思念中恢复过来。前天她瞒着丈夫把自己积蓄的部分私房钱给女儿寄过来,并且还好心地劝慰她放弃自己冲动的做法,解除和沈晓海的恋爱关系,重新回到她们身边去,她和其父亲仍然会宠爱她的。并且母亲还一再强调她并不是硬心肠的女人,她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或者说出于对其丈夫的畏惧心理),并不是有意要抛弃这个女儿。信的末尾,她突然转变语气说,如果美芳至死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她也是爱莫能助了,只是真诚地祝福她能够在这次患难之交的爱情中看到希望的曙光,找到终生的幸福。
   林美芳最终原谅了她的母亲,并且借着这封信她想告诉母亲她现在生活得很好,虽然像一只没有航标的小船在大海里飘飘荡荡,但是她总归会有成功靠岸的那一天的。少女感谢母亲对她真诚的祝福,并且也不埋怨父亲对她选择真爱权利的阻扰和干涉。她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妈妈,谢谢你对我的支持和理解,女儿不会生活得比你们想象得差劲。在我们的法定结婚日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再一次热情地拥抱你。”
   结婚的那一天终于到了。林美芳和沈晓海没有向任何人发出请柬,所以他们的婚礼也只是在平平淡淡的旅行中度过。迫于家庭压力,她的母亲也没有能够来参加女儿的婚礼,但是一封信使得林美芳彻底原谅了她,所以她们母女之间的隔阂应该是不存在的。为了一个象征性的仪式,他们最后在一家普通的小餐馆里吃了一顿饭,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亲属和朋友,陪伴新人的只有两个证婚人。这两位证婚人都是新娘林美芳高中时期的老师,她们在几年前曾经喜欢过这位好强的学生,今天在她落难的时候能够出面帮助她,实在不得不感激师生之间那片难得的友情。在婚礼的现场,林美芳拉着新郎沈晓海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不止一次地想起她的恩师刘易军先生和他慈祥的夫人,如果他们此刻能坐在婚礼现场,她一定会感动得终生难忘的。可惜刘老师夫妇俩却远在北京,他们不能来参加她的婚礼,他们看不到她穿上婚纱时的幸福模样。
   沈晓海向他的房东提出申请,他要求房东允许他们将这套单间做一次内部装修,以便使这间作为新家的房子显得漂亮一点。简朴的婚礼使这对新人失去了很大的面子,如果再不把房子好好装修一下,他们的生活可能会使自己都感觉到寒碜。装修需要一笔费用,幸好母亲寄给美芳的钱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装修完后,他们和房东续签了合同,并且再次付给他半年的房屋租金,以便让这个摇摆的新家能够暂时地安稳下来。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以夫妻的身份亲密地生活在一起,这片狭小而朴实的空间承载了情侣们多少个美好的梦境。有时候林美芳回忆起他们当初的相遇,她会情不自禁地说:
   “人生真是一场梦啊,梦醒的时候才知道做梦的时候有多么香甜。如果当初我不去北京学声乐,又哪里会认识你呢?”
   “是的,感谢缘分让我们生活在一起。”沈晓海回答。
   “但愿相爱的人白头偕老、永浴爱河!”
   “并且——”他说,“要幸福无边。”
  
   十三
   婚后的一个月内,沈晓海和林美芳蜗居在这间狭小的出租屋里幸福地度着蜜月。外面的天气一点点变寒冷了,可是情侣们的内心正燃烧着一把炽热的火焰,它的热度并不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减弱。在这座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小城市里,它的物质生活是远远比不上北京的,人文建筑和文化底蕴也无法和首都相提并论;但是小城市有小城市的精致,小城市有小城市的方便,几条横竖相交的街道,几座横跨于江面上的桥梁就把这座城市的主要地理方位给概括了——这不得不让地图绘制专家都倍感惊讶。这对情侣的新房又偏偏选在闹市区一条街道的社区里,横着竖着出门购物都躲不开邻居或其他市民的眼睛。他们蜗居在这里,享受着突如其来的幸福时光,心里的激动情绪是溢于言表的。这间摇摆不定的房子——随时可能被房东以更高的价格承租出去的房子无异于是一间典型的监狱,然而对相爱的人们来说则是一间比宫殿还要富丽堂皇的天堂。天堂里没有珍贵的宝石和玉器,也没有昂贵的艺术收藏品,只有一段平凡无奇的爱情——它属于一对性格相异、家境不同的年轻人。林美芳时常会在这里发出轻松愉快的笑声,那是她心爱的情郎慢慢地对她讲着故事,或者是无休止的谈话和交流,仿佛他们是刚刚认识的恋人,有着说不完的私语来耗费时间。
   这样的欢乐时光总不能一直都持续下去,人活在世界上需要生存,生存就得拥有一份工作,哪怕暂时性的也可以。林美芳是有长远眼光的人,她学习声乐是为了能好好地在艺术领域获得发展,不说做个有名的歌手,至少也得做出一番自己的成绩来。可是今天的她很明白这个宏伟的志愿是不可能实现了,因为被这份无法割舍的爱情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拖累,林美芳再也不能像在北京那样为了自己的事业驰骋万里了。这里没有她的恩师刘易军先生,也没有曾经宠爱她的父母亲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孤独的她如同一只断线风筝似的在辽阔的天空里飘来飘去。如果生命就一直这样地寥落下去,少女是感到害怕的,所以她必须立刻就得到一份工作。
   林美芳在一家酒吧里做了一名兼职歌手,由于没有熟人的引荐,她的报酬相当得低,每唱一首歌只能拿到十元钱。况且这家酒吧里有三至四名这样的兼职歌手,也就是意味着美芳的收入平均每天不会超过四十元钱。如此低廉的演唱收入在她的家乡也是不多见的,她的才能没有被人充分地挖掘出来,反而被一些剥削者以商业途径加以利用,生活的悲剧性就在这一刻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幸好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林美芳没有被眼前的不利条件所击溃,反而以更加热情的姿态投入到每一场的演唱中去。她深情并茂地演唱,优美的歌声打动了在那儿消遣的每一位客人的心。
   “请问这位小姐叫什么名字?”突然某一天,有个男宾站起来问她的老板,她感到这个问题有点玄机。
   “她叫林美芳。请问您想了解点什么?”老板问那位客人。
   “哦,多好听的名字呀,像她的人一样长得那么漂亮。”
   “先生是想专门听她的歌?”
   “如果能专门听到,那是最好不过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样一来,酒吧老板把林美芳当成了支撑他门面的摇钱树。只要林美芳过来报到上班——她并不是每天都上班的,老板就会喜笑颜开,甚至舍得为她去剔除掉其他的几名兼职歌手。一个星期后,酒吧老板找她谈话,说起愿意用加工资的办法希望她每天多唱几首歌,以满足部分常驻客人的需求,但是提议被林美芳婉言谢绝了。她说:
   “我是很需要钱,但我更在意有个美满的家庭。”
   老板一时间听糊涂了,他不解地问道: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难道唱歌会破坏你的家庭?”
   林美芳说:
   “不是这个意思,唱歌是我事业的一部分,不妨碍家庭生活。但是长时间留在这里唱歌,我的婚姻生活就会失去很多美好的时光。”
   老板没有强迫她答应自己的条件,所以林美芳继续以原定的时间待在酒吧里唱歌,报酬也仍然维持在十元每首歌。这个对童话充满幻想的天真女子第二次拒绝了一个有利于自己事业发展的条件,不过她并不后悔。回到家里她向丈夫透露了这件事情,没想到沈晓海加倍地支持她的做法。他说:
   “你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钱是赚不完的。只要我们省吃俭用,没有什么大的困难能使我们在金钱面前屈服的。”
   “我想还是你的话有道理。”林美芳表示赞成。
   冬天来临的时候,沈晓海也觉得不能再待在家里空手闲下去了,他需要一份工作,像林美芳那样既能顾及家里又能赚点生活基本开支的。他出门后在城市里来回逛了好几圈,直到傍晚时分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林美芳迎上前去,抱着她的新婚丈夫的腰身亲了又亲,接着便问他:
   “找到工作了吗?亲爱的!”
   “总算找到了,可把我累坏了。”
   “什么工作?还轻松吗?”
   “文件抄写员。还行。”
   “我想这份工作一定是挺容易的。”
   “是的。我想应该不难。”
   严寒的冬季里,沈晓海靠着文件抄写员的微薄收入维持家计。林美芳依然在酒吧里做兼职歌手,由于没有和老板与顾客之间达成合作关系,她的收入依然在最低的那一层浮动。尽管两人的生活态度很乐观,尽管未来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是很美好的,但是总有一种不祥的阴云在他们头顶萦绕,好像灾难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一样。这对年轻的小夫妻暂时不会为生活中的开支问题烦恼,他们有吃有喝能玩能乐,没有什么大的困难能把他们束缚住。
   常常地,邻居们能够听到一个女人关切的声音从房子里飘飞出来,接着顿时就有一个男声随身附和。
   “晓海,这些天你的身子好像很虚弱,是不是工作太辛苦了?”
   “好像没有吧,我还行的。”
   “还行?我看你的脸色都比上个月苍白多了,你自己瞧瞧——”
   “不碍事的,工作和休息肯定是不一样的,你放心,有了这份工作后,我的日子也过得充实一些了。”
   “那就好。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也不能忽视对自己的照顾啊!”
   “我会在思念你的时候加倍地体贴自己的。”
  
   十四
   幸福和欢乐总是同步进行的。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林美芳在医院的孕检过程中被查出怀孕了,喜悦与激动顿时弥漫了这个朴实而贫穷的小家庭。从此,他们的生活虽然还是这样一如既往地过下去,但是沈晓海对妻子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了,对她家庭生活的安排几乎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那一年林美芳所在的酒吧生意逐渐开始下滑,每天的客流量按相近的比例逐月递减,甚至连夜晚八九点钟高峰期也一样。不知道是受了什么“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可能是国际上的金融风暴还没有结束,附近一连好几家酒吧和咖啡店都门庭冷清,中餐厅的服务员也和收银员一样趴在桌子上打盹。这种萧条的景象也从酒吧里蔓延到林美芳的家中。因为失业的信号灯已经多次在她的脑海里闪烁,所以当听到由于生意冷清而裁员的酒吧老板向她发出辞退书的时候,林美芳已经没有多大的反应了。她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像没有发生任何不幸似的在自己家里吃饭、睡觉。其实这里需要补充一点,酒吧老板之所以辞退林美芳,除了店里的生意是一个原因外,她的怀孕和即将分娩的麻烦事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按照中国大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经营者的职场公约,怀孕的妇女和懒惰的男人一样不受欢迎——这虽然不公平,可是也有它的硬道理。试想想,有哪个经营者希望看到自己的企业(店铺)因为暂时流失人员而造成某个岗位空缺的现象呢?

共 41450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89
转到
【编者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个势利眼出身的公务员老爸,为女儿暂短的一生铺下了通向悬崖的轨道。富贵出身的女儿,竟然有着超人的勇气面对世俗的挑战。故事的结尾很悲惨,却还有些壮烈。世俗么?人际人情都不能更好的去诠释它的起点与归宿。文章从开始旅游的一群人所经历的开始,到村民讲起这段故事,略显突兀,对章节间的衔接,尤其是第二章的一些对林美芳的出场描述,和以后发生的故事主线条有许多不相干处,如果做一下先期铺陈会更好。作者的整体思路都很有条理,只是这个忘妻石似乎出师无名,两个人都已经离世,又有谁可以为那个平凡的男人立此石以作纪念呢?总体上说,故事框架可读性不错。推荐共赏。【编辑:刘春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春庆        2020-04-24 06:22:10
  感谢老师赐稿,故事很不错,有可读性。欢迎来稿风恋社团。问好春安。
2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04-26 06:40:18
  拜读老师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