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叶落归根(小说)

精品 【丹枫】叶落归根(小说)


作者:苏十 童生,84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63发表时间:2020-05-16 09:33:44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叶落归根(小说)
   屯子里的人们没有马德亮的那种耐性,人人喷了一两次后觉得十分辛苦又哆嗦,主要是不知道喷农药与不喷农药到底有没有增产增收,信心不足。唯有马德亮,管理花生能自始至终。他说:“喷与不喷农药,到拔花生时你们就清楚了,喷得一两次都有明显的不同,信不信由人。人骗地一时,地骗人一年。”
   马德亮说:“花生产量多了可以卖掉,也可以榨成油后再卖。自家有花生油一年四季都不愁没油水炒菜。”
   一箱喷雾器有三十几斤水,以前一天背着喷十几箱农药自己都没见有什么累,现在背一箱药水感觉有点重,两个肩膀关节处被药箱的扣绳勒得酸痛发麻,看来不服老是不行了,马德亮心里想着。
   马德亮依然每天都要到自家的田地里去看看。村子里许多土地流转出去了,剩下一些较为零散的土地,且多为坡地,不易集中耕作和管理,有些土地中间有石头的这些土地是无人问津。这些土地以前是种双季稻的,现在因受到劳动力限制,只能种一季稻了。有些人还将水田改成旱地来耕种,改种玉米或南瓜。尽管这样,许多田地还是丢荒撂荒。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粮食不值几个钱了,种一亩几分田地够自家吃喝就可以了。不像以前每家每户养几头猪,粮食大多是拿来喂猪的,现在养猪也不值几个钱了。好多人家连青菜也不种,都是买来吃。
   村人都说,去外边打几个月的工,顶你在家种一年的粮食了。
   马德亮感觉这世道有点变了,变得农村的农民不像个农民,农民都不耕种务农,田地到处是丢荒,让人看着心里堵得慌。村屯不像村屯,屯子里仅剩老人和小孩,缺少人气。他弄不懂这世道怎么啦,他也不需要弄懂。眼下他最关心的是他儿子三诺的生存问题,他不知道自己夫妻俩人一旦死去之后,儿子三诺是否还能继续生活着。虽然自己现在是村里的贫困户,但儿子三诺蠢得很,除了会吃喝,什么事儿都不会干,没有了他夫妻的照顾,儿子会过得怎么样?还能独自生存下去吗?
   马德亮越想越沮丧。自己已经将近七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几时死去都不知道,活一天是一天。
   马德亮望着眼前一块块荒芜的田地,他感到生活很乏味,看不到未来摸不到的希望,自己真的十分茫然。
  
   十六、林显武
  
   太阳还没落下山头,阳光照耀之下,山黄皮满树叶子闪现出一片银光,微风吹过,山黄皮树竟然发出一阵“哗啦啦”的笑声来。
   树底下,林显武坐在一张小桌前慢慢地吃晚饭。桌子上有一碟花生米,一碟番茄炒鸡蛋,一碟青菜,一小碟蒜米拌青椒。
   林显武先吃完一碗玉米粥,然后才拿个小酒杯,一个人慢慢悠然自得地自饮自酌,一边跟着桌子上的录放机哼唱着里边播放的唱曲,此时播放的正是粤剧《牡丹亭》,只听见机子里唱道: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十七、岜吓屯的人们
  
   岜吓屯的人们见面不再是问吃了吗?而是问你在城里买了几房几厅的房子?小车是什么牌子的?如今在哪里发财呀?等等。
   马五弄不懂这世道的变化,看岜吓屯还是原来的岜吓屯,可屯子里的人们好像已经不是当初岜吓屯的人们。
   几个人坐在扁桃树下聊天。
   林七跟马五说:“如今岜吓屯主要有三类人。第一类是真农民,即是那些长年住在屯子里,年纪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其中包括一些七十多至八十岁的老人和几岁的小孩,他们不便外出,收入来源是靠种田地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第二类是半农民,他们常年外出打工,主要是一些年轻人,基本上没种过地,今后也可能不会再种地,收入主要来自于城里的打工,他们多是只有在春节时才回到村里住几天,春节之后又往城里去;还有一类人是从本村屯出去到外面工作吃国家粮的人,他们退休后回到岜吓屯颐养天年,他们有退休金,城里有房子,高兴了就去城里住几天或是去外地旅游,没事就在村屯里静心修养,钱财于他们来说是够用,儿孙又不需要他们担忧,该吃吃该喝喝那是一种人生享受。”
   旁边马德亮忽然说:“我爹以前说过,农村将来会出现有路无人走,有房无人住的现象。他还说,将来有一天会有‘少者流落四方,老者困死沟炕。’你们看看,如今这社会真正是应了我爹的话了,不是吗?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到外边去了,家里房子几乎没人居住,家里的老年人不是干活累死在山沟野外就是老死病死在炕上床上,无人照看。”
   林七说:“岜猫屯有一位老太太得了胃癌,大冬天的,五个子女都不在,疼得叫唤一个晚上,那个喊叫声好瘆人哪,半夜里整个村屯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老太太病成这样早不看医生了,连药也不用了,在床上躺了几天,就走了。真是恓惶啊,人生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大家听了唏嘘不已。
   马老大喟叹道:“真是个家有万金不富,人养五子还孤啊!凄凉,凄凉!”
   马五默默地吸了一阵子烟,忽然说,现实中农民工已没有了完整的家庭生活,老无所养,幼无所爱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悲剧。就像我家六口人住了三个省,为了生活天各一方,盼幸福家不能圆。许多人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这就是现代的农村人,还美其名曰:农民工。孩子有父母,而长期得不到关爱,老人有儿女,却没有人在身边照顾。好多人夫妻天各一方长年难得相聚,各挣各的钱,各上各的班,各干各的活,家成了一种名称,成了一个摆设。
   马胖子说:“所以说人到了五十天命之年,爱情金钱真的不是最重要的,父母子女安康,家庭稳定,伴侣不离不弃才是真的幸福。人到五十以后要学会独处,独处是一种本事,也是一种境界,要知足常乐,要顺其自然!”
   三诺在一旁笑嘻嘻地问:“胖伯,什么叫顺其自然呀?”
   马德亮掴了一下三诺说:“饿了吃,困了睡,累了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顺其自然懂么?话儿咋恁多的?还不回家放牛去这么啰嗦!”
   三诺搔搔头皮,应声道:“哦,饿了吃,困了睡……原来这叫顺其自然呀!”转身离开人群,走了几步,又跑回来傻兮兮地对马德亮说:“爹,我没有烟抽了,你买包烟给我吧!”
   马德亮呵斥道:“我哪有钱?你抽什么烟呐,少一天不抽不行吗?咹,废话那么多,养牛去……”
   旁边的人就起哄说:“哟,三诺,你真笨戳啦,你爹不买烟给你,你今儿偏就甭去放牛,让他自己放去。”
   也有人说:“德亮叔,三诺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去放牛养牛,给他买包烟也算是奖励他嘛!三诺也是不容易的。”
   马五从口袋里摸出刚买的一包真龙香烟,走到三诺身边,递给三诺说:“来三诺,拿着,快回去放牛吧。”
   三诺拿过香烟,屁颠屁颠地走了。
   马五说:“报纸上到处刊登三农问题形势一片大好。种地不用交税,还得补贴;看病不掏钱,有新农合;老了每人每月还有一百或几十元的养老金……”
   林七说:“不得不承认,农村现在确实是比以前好多了,有电有水,村村屯屯都铺了水泥路,水田地头也有三面光水沟到田地头。现在各地都开始了禁养区的设立,就算是限养区也要注意环保问题,还会征收环保税,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想要从事养殖业的路也断了。养殖业限制也多,农民就算是依靠种植庄稼,也只能保证日常生活开支,一年才万儿八千的收入,根本就不能满足生活的开销。种一年田地的收入还不如人家在外打两个月的工,所以田地多是丢荒。”
   马胖子说:“农民没有工资,没有养老,新农合医保也是极限象征性的,宅基地是国家的,承包地是集体的。农民有土地承包权,但没有土地承包证,说是你的就是你的,说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马老大手拿一个茶杯,这是他的习惯,他不管去哪里手里都拿着一个装满茶水的茶杯。他说:“其实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搞土地改革,目的不是针对土地本身,而是要将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土地释放出来,让土地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那么,谁能承担这个职责,发挥这个作用?就是新型经营主体,即合作社、农业公司、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等。”
   马老大喝了两口茶水,接着说:“从这个角度看,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土地入股,即经营主体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与农户合作,让农户发挥出主人翁的精神。对经营主体来说,意识可以降低流转土地的成本,从而节省资金,把资金用于更有效的地方,二是将农户纳入产业,成为带动农户共同致富的典型,有利于申报农业各种补贴及成为地方政府重视的农业合作企业。”
   马德亮蹲在地上,侧着耳朵认真地听着大家的议论。大家沉默了一会儿,马德亮咳了咳,“咯”一下,把一口浓痰往地上射去,站起来伸出右脚把那痰擦了擦。然后清清喉咙说:“干农业离不开土地,但土地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义不同。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很重要,因为那是生存的根本是命根子,但它往往又像一块‘鸡肋’,种了不赚钱,不种更没钱。既然这样无奈,不如退出土地,拿上租赁金安生过日子。
   林七怅然道:“农业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核心问题是中央对农政策永远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且舍本求末,本末倒置。”
   马胖子说:”中国面临最大的危机不是房地产,不是金融,是人性危机。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想的只是赚快钱,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有多少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又有多少人?人心浮躁,人就没有根,民族就没有根。人心冷漠,自私、残忍,就不可能被人尊重。“
  
   十八、六合彩
  
   马五记得有一年他在快餐店打工,是专门送外卖的。那时他几乎天天往一个名叫“黄姐棋牌室”的地方送餐,早中晚都送。那棋牌室里摆有几台麻将桌,男男女女,年轻的,年老的,几十个人热热闹闹。每天从早打到晚,从晚上打到天光,二十四小时营业,里边从没断过人。有的人牌局会持续几个昼夜,直到把兜里的钱输光才肯回家。中途只停歇片刻,叫外卖来吃,有的仅泡一碗方便面,吃几片面包或者撬开一瓶啤酒加点红牛饮料,填填肚子。还说“娱乐娱乐而已!”
   马五看见那些人多数是整天无精打采,两只眼睛红肿得像核桃样,有时叫了外卖都记不清,打麻将打得晕头转向,输得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不记得。
   如今岜吓屯好多老年人没事可干,除了白天打打麻将,剩下的多是研究香港六合彩特码。这不,见了面就问:“今夜里买什么码?我看今期要出猴了,很久没出猴了!”
   一个说:“我看羊也有可能啵,但买红波还是绿波我还没看准,得再看看资料才行。”
   一个说:“上次我说出单数还真是单数,今期肯定还是单数。”
   一个说:“我想买蛇,昨天夜里我做了个梦,梦见一条蛇在我床上躺着,今夜里不出蛇才怪呢,我做梦一向很准的。“
   一个说:“你确定没有?是蛇还是龙?该不会把龙当作蛇吧。”
   众人说:“那就蛇和龙一起买,双保险。”
   有一个说:“上次我买中生肖不买中码数,这次我要包全肖的码数才行。”
   有人说:“现在资料上三肖很准呐,已经连中了五期了。”
   一个说:“六肖最准,只是二十四个码,有点多,十期中六肖只少两期没中,六肖比四肖三肖中奖率更高更稳些。”
   也有人摇头说:“今期没时间看资料,今晚不敢下注了……”
   马胖子说:“下一元两元的有什么要紧?不要玩太大的。大赌伤身,小赌怡情嘛!”
   马老大说:“十赌九输,还是不要赌的才好。以前三叔林加柱赌六合彩连中了四五期,逢人便说,六合彩真好,你看我现在旧钱还没用完,新钱又来了!你慌它第几条?谁想后来连输十几期不中奖,屁都不敢吭一声,害得人家背后嘲笑他旧钱用完了没有啊?”
   马胖子说:“人老了赌点六合彩看看资料,动动脑筋,也是极好的事情,经常动动脑筋,免得患上老年痴呆症。”
   马德亮说:“六合彩,一元博四十元,你以为这么容易博呀?要是容易一元换四十元人家庄家早已关门了。六合彩——六合死差不多。”
   马胖子说:“这六合彩在香港是属合法的,就像我们中国这边的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一样,只不过政府不承认它罢了,六合彩、体彩、福彩其实都是属于赌博性都是害人的。”
   马老大说:“知道就好了,政府的事还是少掺和。”
   林兴宁基本上每期都要买六合彩的,他老婆桂花骂他,林兴宁还气汹汹地骂他老婆:“说我又不拿你的钱来赌,我拿我那退休金来赌与你何干?再说我又不赌多,每个码一两元,每期也就一二十元,只是娱乐娱乐而已,又不玩大的。”
   老婆桂花说:“每期二十元,一个月你说要花多少钱?一年里又要花多少钱?你有那钱去赌不会拿来买猪肉呀?白白拿去给人家。”
   林兴宁说:“你懂什么?一个月我中三期我就赚钱,你懂什么呀!”
   老婆:“做赌能吃呢,天下没人干活了。”
   林兴宁得意地说:“赌也是一种工作,人生就是一场赌博。赌博赌博,不赌怎么博呢?”

共 50361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8910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以叶落归根为主线描写农村生活的文章,感叹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真实生活状况,引人深思!文中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的游子马五,接到本家大哥马老大的电话,要其回家盖房,不然家里的宅基地就要被邻居瓜分了。马五回家后,通过自己盖房子看到了村子里的真实情况而由衷感叹:城市再好,也只是我们打工的地方,是我们农村人留不住的城市。岜吓屯是马五的家乡,家乡有许多的乡邻,马胖子头脑聪明,能看到商业前景,是村里人公认的生意精,闲暇时为人看宅基地而出名;马五的大哥马老大是一个英语老师,平时为人理发赚些外快,凭着自己的毅力硬是利用业余时间盖起了一座三层门面楼;村干林三能虽说在村里八面风光为人奸诈,但内心也有善良的一面与难言之隐;三诺虽说有智障,父亲马德亮种地是一把好手,他为三诺以后的生活担忧,但三诺也是村里开心果,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林加柱借助七个儿子威风一世强横一时,晚年悲惨的下场令人同情;退休工人林兴宁生就一张麻子脸,为人处世也是麻奸麻诈的,但也凭着自己的聪明,为村民办了一件即赚钱又落好人缘的好事;林七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回家承包土地之后成为泡影,如今前途遥遥无期,后退又舍不得,陷入进退两难;林显武的晚年生活与对生活的理解值得借鉴;岜吓屯的人们各有所爱也各有所乐,他们虽然生活平静,但都有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希望!而这些留守老人的生存情况却令人堪忧,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无助与无奈,看人看不到希望与未来,特别是村里那些五十多岁以上的人,他们面对的是人生的一个坎,出外打工无人敢用,在家种地又无出路与体力,农业的发展也一直都是社会矛盾的缓冲,而土地的承包问题也引人深思!全篇文字精炼,语言通顺,农村生活描写细致入微,令人百读不厌!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524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5-16 09:36:45
  农村现实情况,令人堪忧!感谢老师赐稿这么精美的文章,祝身健笔丰,佳作连连!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苏十        2020-05-17 13:44:43
  非常感谢梦锁孤音老师的点评,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我写的并不如意,能力有限,很惭愧啊!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5-24 22:13:09
  恭喜老师佳作获的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4 楼        文友:相思        2020-05-25 05:37:26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纷呈。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回复4 楼        文友:苏十        2020-05-25 21:08:19
  感谢相思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向相思老师说声谢谢!
5 楼        文友:苏十        2020-05-26 16:13:24
  感谢相思老师的支持与鼓励,谢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