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叶落归根(小说)

精品 【丹枫】叶落归根(小说)


作者:苏十 童生,84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15发表时间:2020-05-16 09:33:44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叶落归根(小说)
   林兴宁笑说:“猪肉虽然贵,但味香不过鸡鸭屁股。”
  
   二十一、丧事
  
   早上林加柱的大儿子拿着一铝提的玉米粥来给林加柱。他打开小屋子的房门,看见他爹林加柱伸直双腿,坐在床上,背靠墙壁,头往前低着,涎水滴着,胸前湿了一大片。
   床前桌子上昨晚拿来的饭菜动都没动过,他想他爹可能是生病了,他放下东西,过来用手摸林加柱的额头,感觉那额头有点冰凉冰凉的,摸他的手也没有多少温度的感觉。大儿子把林加柱放平在床上,用床头毛巾把他的口水擦干净,然后走出小房门,匆匆赶往老四家中把情况跟老四说说。
   老四听完老大的述说,他意思是让马胖子去给爹看看,也许打一两瓶吊针就可以了。
   马胖子带着药箱跟着林加柱的大儿子来到林加柱住的小房子,屋子里一阵阵浓烈的屎尿腥臊味扑鼻而来,马胖子不得不戴上口罩。他用手摸了摸林加柱的额头,又用叩诊器听了一下林加柱的胸部,接着又捉过林加柱那瘦黄的手腕,给他号脉。
   马胖子沉思了一下,说:“我看已没有必要打针了,准备后事吧。”
   林家大儿子说:“怎么这么快呀?昨天早上还好好的自个儿能吃粥,就晚饭没动而已。”
   马胖子走出门外,摘下口罩说:“唉,人的寿命真是说不清的事儿,有时顽强得很,怎么死也死不了,有时却脆弱得像玻璃棒儿,说没有就没有,谁也留不住。”
   马胖子说:“三叔这一走未尝不是好事儿,所有的痛苦都可以得到了解脱,看来人死并不是什么坏事儿。”
   林加柱不能行走之时,几个儿子都巴不得他早点死去,现在他即将要死了,几个儿子反倒希望他还能多活一些日子,不要走得这么快。
   林加柱这么捱着,到了傍晚时分终于咽了气,他大儿子和四儿子装腔作势样哀嚎了几声,等于让村人知道他们的爹死了之意。
   当晚林家本族兄弟都来搭灵棚,商量请道公做法事,安排人员去看出殡的时辰,几时挖坟坑等等。
   林家的六儿和七儿于第二天早上从广东赶回到家。林加柱的两个女儿女婿也都来了,几个儿女在讨论做丧事多少天有一些分歧,老大与老四认为爹做村支书这么久,死了也要排场排场,至少搞三天三夜的丧事。但老六和老七不同意,他们说自己请假回来时间有限,丧事要尽量从简,速办速决,况且人死不能复生,法事做一天一夜也是这么做,做三天三夜也是这么做,同样一本书,没什么意义,只会浪费金钱和捱我们的眼屎。两个女儿和女婿也都同意老六老七说法。
   林加柱死了,马五与林家是亲戚,他也想去参加丧事。但马老大说:“你刚建新房,今年不宜去参加红白事。就是说红事不宜出封包,白事不宜去参加,不吉利。只能由他马老大代表去参加。”
   林显武辈分比林加柱还高,但他也来参加林加柱的丧礼。
   林三能对林显武说:“武爷,您这么大的年纪就不要来了,凡事有我们这些晚辈的呢。”
   林显武说:“逝者为大!我得给加柱上柱香,斟杯酒,送他上路。”
   林显武祭拜完,走出堂屋门口来,边走边说:“人啊,怎么说死就死了呀?昨儿不还好好的吗,今儿死了就这样一下子再也没有了,这人啊也是不经用的。”
   林七说:“人活世上,就得面对越来越多的离别。唯有时间与空间慢慢才能冲淡那记忆。”有人说:“三叔又不生病,怎的说走就走啦,这么脆弱。”
   马老大说:“怎么不生病?他患老年痴呆症好几年了。”
   有人说:“老年痴呆不是病。”
   林三能听了很生气:“痴呆不是病是什么?你说是就是,不是也就不是。”
   马老大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生病不怕,就怕生了病不去检查,不配合治疗……”
   林显武说:“人,生病只在一傲字,人可以有傲骨,不可有傲气。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凡事不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之心。”
   林七说:“武爷说的即是少事为福,多心易祸。”
   林加柱的坟墓堆起很高的泥土,像小土坵。上面用一根竹杆插着,竹杆上绑有一招魂幡,那幡在微风中飘扬着。
   马老大望着那一堆土坵,拜了三拜,叹说:“地养人一生,人养地才一口。”
   众人听了皆不解,愣愣地。
  
   埋葬完林加柱,几个儿子为丧事的开支又大吵了一顿,几乎要动手打起来。
   原因是林加柱的墓地是建在大儿子的土地上,老大在算丧事开支时提出他要少开一千元,因为爹的坟墓是建在他家的土地上,这样他家的土地以后就少种东西了,亏的是他一人。几个兄弟就不服气了,说爹的田地一直由你来耕种。老大说:“爹的田地虽说由我来耕种,但这两年一直是由我来照看他的生活,你们谁来照看过他一天半天的?”老六老七就说:“爹的田地在你家,他死了理应埋在他的田地上,这是道理呀,你老大得吃了还打我们一耳光。还有爹那份田地流转出去的租金也是你拿着,政府给他的村干部生活补贴每月多少多少钱也是你拿着,这些怎么不见你说呢?”
   “到底是谁不讲道理?”老大很生气地说。“你们知道爹每个月要支出多少钱的伙食费?一年之中头疼脑热打针买药要花多少钱,咹?爹躺在床上馁屎拉尿时,是谁帮他擦洗换裤的?”
   来参加丧事的亲戚兄弟大家都劝导几兄弟,有事要慢慢商量,心平气和地商量,不要为些鸡毛蒜皮的事伤了兄弟间的感情。
   四兄弟仍是吵得不可开交,几乎又要动手打起来。
   众人劝了半天也没劝住。最后林三能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来,数出一千元甩到几兄弟面前,气咻咻地说:“吵够了没有?这钱我来给行了吧?算是我给三叔尽孝的。”
   几兄弟即刻不出声了。
   众人对林三能说:“一千元钱对你来说牛身上一根汗毛,对他们几兄弟可是刮骨哩!抽筋哩!”
   马老大摇摇头,无限哀伤:“就为这一千元钱,指甲盖大的事,兄弟情,亲情就这么没了!没文化的人真可悲……”
  
   二十二、房子
  
   转眼间,天气已进入夏至,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春蝉的鸣叫声已接近尾声,但树上依然还有蝉鸣,从早到晚都在唧——唧——唧唧喳——唧喳让人听了感到很烦躁。
   马五的新房子已经建成,就等着装修还有把围墙砌起来,在院门处顺便砌一间小厨房。建房子的师傅说,得过一段时间才能来砌,眼下还有七八个房子还要建,况且天气炎热,一天也砌不了多少砖。你要是急就找找其他建房的师傅,不然你只能等着,反正我们到时会尽量安排喽。
   附近一带也就两三帮砌砖师傅,马五去打探了一下,每帮都是领有七八处房子,而且个个都急着。
   马五心说,妈的,农民一有钱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农村每年都有好多人建新房子,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几十年了,都没见哪年没有人建房子,这世界是怎么啦?建房子跟种农作物一样,年年建,怎么也没看到有建完的一年。
   马五又去找人来装修新房子,装修的师傅一般也就是夫妻俩人。一般一层房屋需要装一两个月才完工,原因是师傅领了工,在新房里刷一两天的泥沙浆又去别处领别家的活儿,这样来来回回,每个房子轮转着做,一年到头他都有忙不完的活儿干。哪个急先帮哪个做,要是各个都急只能等排队。虽然附近一带也有十来对夫妻专门搞装修,但狗多屎少。有的人一座房子两层,装了下面一层,第二层等半年都没能轮到装修,自己又没这手艺。而且每年也有好些旧房子需要重新装修。
   马五本以为回家建一层的房子带装修最多三个月也就可以了,谁想请师傅这么难。眼见得如今已是农历五月多,自己回来已将近半年,房子才建好,还要装修等等估计农历十月份能完工就不错了。自己以为回家建好房子后下半年还可以出来找活儿干,现在看来有点难哦。
   马五有点沮丧,甚至有点后悔回来建这房子,耗钱耗时耗精力,总之劳民伤财。
   大哥马老大一直劝马五要建就建座两层的,一口气建好,不要想等以后有了钱再加建第二层。马老大说:“现在人工费每天是180元/人,沙石、水泥、钢材等等,一年比一年贵,你要是过几年再建第二层,估计至少得多出一半的钱才行。”
   马五说:“现在建一层已花了六万多,还没装修,哪有那么多钱呀!”
   马老大说:“第一层六万多,第二层最多也就花四万多元,没钱就去借亲戚要一点,先不要搞装修,先把主体建起来,以后有钱再装修。听我的没错,不要怕借钱,困难人人有,忍一忍就会过去的。”
   马五皱着眉头,脸像丝瓜圪蹴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烟,默不作声。
   马老大说:“你夫妻去打工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攒得十来万么?夫妻俩除了房租水电伙食,一年怎么说也该攒得两万多吧?”
   马五哭丧着脸说:“以前可没那么高的工资,再说那时小孩子读书,上高中读大学哪还有剩的钱?这几年小孩不读书了,攒得一些钱,但我们又患上各种疾病,一年里住院吃药也花不少钱,所以说……”
   马老大围着马五转了两圈,低声说:“要不我先借给你两万块,你先建好第二层,你几时有钱几时还我就行。”
   马五丢掉手上的烟儿,长叹道:“其实现在建一层三间也是够住的了,儿女都是逢年过节才回来住一两天,有时几年都没空回来。”
   马老大说:“什么叫够住?到时女儿姑爷、儿子儿媳妇全回来,你夫妻俩只能住中堂……真是目光浅短!”
   马五说:“现在我们还健在,要是哪天我们死了,儿孙辈也许就不会回来了,这个所谓的家也就不存在了。”
   马老大板着脸厉声说:“这不可能!我们的儿孙有三叔五叔德贵德彪这么厉害的吗?人家官当得这么大,到老了还不是照样回岜吓屯?啥叫叶落归根?根是啥,根就是生你养你的故乡,历史上多少大人物谁都是梦牵魂绕着故乡,晚年回到故乡,甚至在外死了也要把骨殖骨灰运回来埋在故乡的泥土中。”
   马五淡淡地说:“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变了,有父母在家还在就还有故乡故土,父母殁就没有家没有故乡这个概念了。”
   马老大说:“真是荒唐,荒谬!年轻人现在还年轻,思想有些新观念,我们可以理解;再过几十年,等他们像我们这般年纪了,他们就会知道故乡对他们的意义了。”
   马五自嘲道:“人生短短几十年,生在哪里活在哪里,死又在哪里意义都不大;生活在哪儿都是活在地球上,死在哪儿都是死在地狱之门。”
   马老大真想扇两巴掌给马五:“什么谬论?荒唐人说荒唐话!”
   马五感到很痛苦,他心里的话大哥是无法理解的。回乡几个月他已深深体会到“留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这句对农民工的形容。自己到城市里打拼多年,但是仍然难以融入到城市的生活。因为像他这样的农民工,工作常常都是从事体力劳动,这些工作在城里人的眼里往往是不入流的,甚至会被人瞧不起。农民工的收入有限,做完一个地方又去一个地方,到处漂泊,难以扎根。农民工靠着打工在城里买得房子的又有几个人呢?没有房的农民工如同没有根的树,是难以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就算有些农民工在城里买了房,每月的物业费,生活费等等,也是让人难以承受的,还有老了干不动了,没有医保退休金,呆在城市里干什么?只能增加儿女的负担,城市里除了呼吸空气不用钱,什么都需要钱。到时呆在城里还不如回农村。然而真正老了回到农村这也是一个问题,自己打工漂泊半辈子,手里头一点给自己安度晚年的钱都没攒下,想安度晚年那只是个空想。儿女不在身边,自己孤苦伶仃,种地又没力气,年老多病的,生活都成问题,还有因为习惯了城市的打工生活,因为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回农村与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存在着些许的隔阂,已经无法完全融入农村的生活之中。
   马五越想越感到很气馁,无房住的地方可以找到钱,有房住的地方没钱花。然而再苦再累也决不敢后退,生活还得继续。
   马胖子说:“人生,成也罢,败也罢,得也罢,失也罢,都要坦然面对。”
  
   二十三、土地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农村各家各户土地确权已进入最后完成阶段。岜吓屯有人断言农村土地很快就不像现在这样种了赔钱,丢弃可惜。土地的价值将被彻底释放出来。还有人鼓吹,农民可以把土地变成股份拿来做土地投资入股,什么都不用做,坐在家中就等着分红,或是国家给农户每亩土地一次性多少万元等等,说些没形没影的事儿。
   马老大说,你们想得美哦,真是鹪鸟望羊卵。
   林兴宁笑着说,土地确权真的会让农民富裕吗?在农村有的户一个人拥有七八个人的承包土地面积,种都种不完,有的户六七个人才拥有一个人的土地承包面积,生活多是靠外出打工维持,你们说说这种情况就算土地确权了又能怎么样?
   马胖子说:“国家每下一个文件之前都是考虑到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存生活问题,考虑到国计民生中利与弊的差距问题。因此每个文件对人民群众都是有一定好处与利益的,只不过下边一级有的误解了文件的涵义,实行起来过于形式主义及官僚主义。”

共 50361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6789101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以叶落归根为主线描写农村生活的文章,感叹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真实生活状况,引人深思!文中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的游子马五,接到本家大哥马老大的电话,要其回家盖房,不然家里的宅基地就要被邻居瓜分了。马五回家后,通过自己盖房子看到了村子里的真实情况而由衷感叹:城市再好,也只是我们打工的地方,是我们农村人留不住的城市。岜吓屯是马五的家乡,家乡有许多的乡邻,马胖子头脑聪明,能看到商业前景,是村里人公认的生意精,闲暇时为人看宅基地而出名;马五的大哥马老大是一个英语老师,平时为人理发赚些外快,凭着自己的毅力硬是利用业余时间盖起了一座三层门面楼;村干林三能虽说在村里八面风光为人奸诈,但内心也有善良的一面与难言之隐;三诺虽说有智障,父亲马德亮种地是一把好手,他为三诺以后的生活担忧,但三诺也是村里开心果,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林加柱借助七个儿子威风一世强横一时,晚年悲惨的下场令人同情;退休工人林兴宁生就一张麻子脸,为人处世也是麻奸麻诈的,但也凭着自己的聪明,为村民办了一件即赚钱又落好人缘的好事;林七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回家承包土地之后成为泡影,如今前途遥遥无期,后退又舍不得,陷入进退两难;林显武的晚年生活与对生活的理解值得借鉴;岜吓屯的人们各有所爱也各有所乐,他们虽然生活平静,但都有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希望!而这些留守老人的生存情况却令人堪忧,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无助与无奈,看人看不到希望与未来,特别是村里那些五十多岁以上的人,他们面对的是人生的一个坎,出外打工无人敢用,在家种地又无出路与体力,农业的发展也一直都是社会矛盾的缓冲,而土地的承包问题也引人深思!全篇文字精炼,语言通顺,农村生活描写细致入微,令人百读不厌!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524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5-16 09:36:45
  农村现实情况,令人堪忧!感谢老师赐稿这么精美的文章,祝身健笔丰,佳作连连!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苏十        2020-05-17 13:44:43
  非常感谢梦锁孤音老师的点评,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我写的并不如意,能力有限,很惭愧啊!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5-24 22:13:09
  恭喜老师佳作获的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4 楼        文友:相思        2020-05-25 05:37:26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纷呈。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回复4 楼        文友:苏十        2020-05-25 21:08:19
  感谢相思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向相思老师说声谢谢!
5 楼        文友:苏十        2020-05-26 16:13:24
  感谢相思老师的支持与鼓励,谢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