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中医西医(小说)

精品 【丹枫】中医西医(小说)


作者:苏十 童生,84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82发表时间:2020-06-02 00:01:13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中医西医(小说)
   但村人对伊德贵的读书论嗤之以鼻,都说伊德贵太过于迂腐,现今是什么年代?是以金钱为挂帅的年代。又不是古时考取功名的年代。有钱就有一切,有钱就有幸福感。读书不一定有钱,甚至读书的人有时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所以读书有什么用呢?读书有个毛用!读书能读饱肚子吗?
   伊德贵听了恨得牙齿生疼。他对村人们说,你们都是些势利眼,鼠目寸光之人;三寸地都不出,你们懂什么呢?读书与不读书,读书有什么用?这要看个人的理解力与感受力,你认为有用,那么读书就有用,你认为没用那么读书对你来说是真的没什么用处的。行止不端的人,读再多的书也是无益的。
   读书跟金钱不成正比关系,有时也跟生活工作无所谓,跟功名利禄也扯不上关系,它仅仅是属于个人爱好,个人兴趣而已,这是现实。读书是不能当饭吃,但饭可以少吃,书是不可以不读,书是必须要读的。我们要用生活的经历去读书,用读书的眼睛看生活。伊德贵说。
   然而生活中做到每天读一点书的人有几个?不管是农民、干部、闲杂人员,就算是学校中的老师,人们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逛街、闲扯淡或交际喝酒之上,也不宁愿花十几分钟或半个时辰来读一读唐诗宋词或其它书刊杂志。他们之中有人会说,这段工作很忙,工作很累,没有时间,等忙完这一段有时间了再读点书。然而一闲下来却也不见他看书读书,一问,答说,没有心情,实在读不下去呀!
   其实读书与不读书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一个人不喜欢读书,你强迫他读书看书是没有用的,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看不完天下事,读不尽世间书!总之读书要靠自觉,要靠自身的体会,要做到习惯成自然。
   有些事是不屑于任何的争辩,因为大家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之上,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句多。不辩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智慧。伊德贵终于想明白了。就好比人体发烧,发热,中医学上称为湿热,属湿气过重之意。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湿热。它临床表现为:发热、身热不扬,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黄而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湿热流注关节则谓湿热痹证,侵犯脏腑时,可出现脾胃湿热(湿热蕴脾)肝脏湿热,膀胱湿热,肠道湿热等证。然而西医学上就没这湿热的说法,他们只说是呼吸道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是细菌性感染造成,统称感冒发烧。中医西医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治疗方法。
   一天午后,伊德贵正想回栏伊屯休息,这时来了一辆小车停在药堂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胖子喝得醉醺醺的,由众人扶着聒噪着往药堂里走来。进得门来,让胖子躺在小病床上,一边给揉肚腩,一边给他拍胸脯。
   几个人折腾着,那胖子吐也吐不出来,喉咙里有呼噜的痰声,头耸拉,脸色都变紫了,让人看着害怕。
   伊德贵过来号了他的脉,转过头来对儿媳妇甘丽说,你来给他诊治吧。
   甘丽细细地诊完脉象,看那人的“人中”沟道窄细,中细下宽,颜色灰暗。她取了一根银针在那人的人中处扎了一针,然后开了葛花、砂仁等几味药,让婆婆冯小雨拿到药堂厨房用煤气速煎。伊德贵在旁边看了药方子,他又加了厚朴和黄连两味药。甘丽看看有点大惑不解。
   伊德贵说,酒是小饮酌情,大饮伤身。酒可行气和血,壮精神,避疫伤;但大醉大饮者肺气必上升,以致痰郁,小便涩。肺既受贼邪侵伤,便不能滋养肾水,肾水不足也就不能制伏心火。以厚朴祛其湿,黄连降心火,佐以葛花解醒汤甚妙。
   甘丽听了不得不佩服伊老用药的巧妙。
   胖子喝下药后,一会儿浑身上下大汗淋漓,嚷嚷着要上厕所,从厕所出来,胖子酒醒了,人也缓过劲来,精神了不少。
   众人说,好了,好了!刘总也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付了药费,一伙人簇拥着胖子回去了。
   原来这胖子是广西XX农业集团的总经理,是那重镇上这几年才出名的企业家,县人大代表,也是县里重点的扶持企业。
   众人一走,甘丽长叹说,此人长期饮酒过度伤了脾胃,伤身乱性,故当发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清酒湿。我这是饮鸩止渴,也是不得已才用的法子,伤人元气呐。
   伊德贵摇摇头说,号其脉象,却沉濡虚滑,是肾来乘心,水克火,属大逆不治。观其色,面色虽赤,然额上发际起黑,下至鼻梁,延至两颧,这类病若戒酒色,少安毋躁,注意调养,以黄连泻心汤加厚朴猛攻,或许还能有效,但此人如今已是心死,纵是华佗再世也无回天之力。
   甘丽听了大吃一惊,她不敢相信,胖子这么一个活蹦乱跳之人已被打入死亡名册。
   伊德贵叹息良久说,此人将不久于人世矣!
   在场的几位病人听得面面相觑,都不敢相信伊德贵的断言。
   然而一个多月之后,那重镇的村人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广西XX农业集团总经理,著名企业家,县人大代表刘XX因病治疗无效病逝于XX市第一人民医院。
   伊德贵对儿子伊志秋和儿媳妇甘丽说,这中医理论并不是说你随便读两本书就能掌握的。中医是一种真正的学说,是超出经验的东西,中医的优势在于整体论,在于自治。
   中医可以在患者得病的初期就得到确诊并予以治疗,伊德贵说,不像西医那样是患者真正的生了病,才能诊断出来,甚至是脏腑器官病变,是实质性的病变,再去破坏性的治疗,比如手术、截肢、切除等等,致人残废的治疗方式。中医的最高境界是阴阳平衡,人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阴符经》有一句话叫“食其时,百骸理。”即是:食这个地方在这个时令本身具有的东西(当地产品)绝对是好的。一切遥远的山珍海味,都没有这个本地的“它”好。所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外地的水果,它最适合产地人的食用,因为当地的气温、土质、环境,造就出来的东西,就是养当地人食用的。吃异地的水果,就很容易伤身体。比如海南冬天产的西瓜,湖北冬天不产西瓜,如果将冬天海南的西瓜运到湖北来,在大冷的冬天食用,与食毒药无异。
   再有必须符合时令季节,秋天天气干燥,大自然赐给我们雪梨,滋阴润燥;夏天天气炎热,大自然赐给我们西瓜,清凉解暑,如果将雪梨保存到第二年夏天来食用,就算是当地产的,也是害人不浅,因为夏天潮湿,食用雪梨会加重体内的湿邪。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水果都不是当令季节生产的,苹果一年四季都在卖,圣女果一年四季都在卖,香蕉也是……这些水果吃起来自然对身体是不利的,因为首先它们不符合时令,其次在保养这些水果的过程中人为地使用了一些防腐剂、保鲜剂。另外很多水果为了卖个好价钱,提前上市,常常使用一些激素,加速水果的成熟,如市面上卖的“桃子”,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好像是熟了,其实吃时发现其核还是嫩的,这说明桃子本身还没有熟,只是打了催熟剂,让它的表面看起来像是熟的。这样的水果目前很多,因为它没有成熟,还饱含有很强的生涩之性,提前食用容易阻塞经脉。
   伊德贵说,一年之中夏天吃姜最好,顺应天时,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秋天不宜多吃姜。一天之中,早上吃姜最好,人体的阳气回升,温性的生姜可以帮助体内阳气生发。晚上不宜吃姜。阴虚火旺,有内热之人,或患有生疮脓肿、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孟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尤其是阴虚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心烦易怒,睡眠不好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伊德贵说,古人说,吃啥补啥。其实就是中医学上的食疗法,但也要食之有方,食之有法,方才有成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世上许多人在没有生病患病,特别是患上一些重症绝症癌症之前,谁也不会在乎自己的身体健康与不健康。总认为自己身体还像年轻时一样充满活力。简单地说,许多人从不重视自身的健康,等一患上重病症绝症方后悔自己忽略了对健康的重视。
   只有从手术台上能活下来,只有从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能活出来的人,他们才懂得健康对他们有多么的重要,懂得健康与金钱与权利与名誉在人生的道路上孰轻孰重。
   我渐渐地感受到了人活着的意义。什么是幸福?什么最快乐?这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身体健康的人会说,有吃有喝有权有势就是幸福;饥饿者说,能让我饱食一餐就是幸福;绝症病患者说,能让我活着就是幸福。色者说,能让我与美女睡一下死也是快乐快活的;但我认为世上权势、金钱、美女什么也不如健康重要,一切皆是过往浮云;一个人唯有身体健康活着才是最快乐!
   伊德贵临终前,对儿子伊志秋儿媳妇甘丽还有伊家从医的子孙们哀叹道: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地为病人诊病治病,结果病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整个社会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走入误区,重治疗轻预防,医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如今我终于明白古人说的,上医治未病。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诊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遗憾的是不少从医者却错误地认为,谁的病人越多,谁的本事就越大,谁的医术就是最高的。这实际上是医学界最大的一种悲哀!
   众人听了都深以为然。
   人常常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伊德贵去世后,我大哥某次去跟伊志秋喝酒,在谈及伊家的中医传承时,伊志秋说,什么狗屁的中医西医,会用的是药,不会用的是树根。患者只需要疗效,不需要过程。什么中医西医的,治得好的是病,治不好的是命!
   甘丽在旁说,事实上,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从心生,一切病从心治。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有生机!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之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有人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我想说,顺其自然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知足常乐是人生的最高意境!
  
   (作者声明:文中有些数据,段落来源于网络,希望原作者能予谅解。)
  
  

共 44365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6789
转到
【编者按】因为从小受家里兄弟与村民的欺负,使得作者十分讨厌家乡,家庭不睦更使作者早早离开家乡出外打工,几十年不与家里联系。常年在外打工时,作者与一名来自贵州的女子搭帮过生活,因为自己生病患上胆囊炎胆石症住进了医院,贵州女子便不辞而别,作者理解女子的不易,内心并不记恨与她。为了治病少花些钱,作者回到了离开了二十几年的家乡,家乡的变化和哥哥的热情相迎,让作者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经过几次三番的治疗,西医大都建议切除胆囊炎,作者在无奈之下听取了医生的建议,改吃中药调理,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终于治好了顽疾。在治病的同时,作者回忆了儿时的艰辛日子,隆重的介绍了中医世家的发展历史,亲身体会到了中医与西医各有长处与利弊!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洋洋洒洒,直叙治病坎坷经历,感叹健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609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6-02 00:07:04
  很是佩服老师的思维与写作能力,为我们娓娓道来一路治病的艰辛与坎坷,并给予深深启迪,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身体健康!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苏十        2020-06-02 06:29:52
  感谢梦锁孤音老师的点评与建议,辛苦了老师!
3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06-03 22:50:13
  既有残酷的现实性又有浓郁的亲情,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感人,好文大赞!
4 楼        文友:苏十        2020-06-05 22:33:39
  感谢陆老师的点评,现在越来越发现自己在写作上存在很多问题,希望陆老师能多提意见,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相思        2020-06-10 06:37:29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纷呈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