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风】校长上任三把火(小说)

精品 【西风】校长上任三把火(小说)


作者:玉出祁连 白丁,70.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08发表时间:2020-06-08 18:02:52
摘要:作品描写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为农村小学校长,致力于学校建设的感人故事。

【西风】校长上任三把火(小说)
   两个人才喝了半瓶酒,李中正说话已经连不成串了。程时年挡着不让他多喝,但李中正高兴,还要喝,又是几口下去就人事不省了。程时年把李中正扶到炕上躺好,给他脱了鞋子,盖好被子,坐在炕边,怔怔看着沉沉睡去的李中正。睡着的李中正,由于酒精的刺激,平时苍白蜡黄的脸色两颊绯红,但终究还是没有掩饰住额头上的苍老,白了一半的头发加上明显的斑秃,猛一看已经是一个老者了。其实,李中正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今年才五十。他是那么的脆弱,蜷曲着身姿,躺在这异乡的土炕上。说起来李中正和自己一起待了快四年了,但自己从来都没有和他好好交流过,甚至都没有正眼看过他。一来是怕给自己惹上麻烦,让别人说与右派走得太近,二来李中正对谁都非常客气,自动疏远任何人,从来都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但没想到正是这样一个右派,在自己担任校长之后,不但积极投入到每一项建设中,最关键的是默默无闻地给予了自己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做这些的时候,自己从没有强迫过他,甚至都没有和他好好交流过,都是他主动的,但他却做得那么无私坦荡,悄无声息,早已经把学校看成了自己的家。这要是在正常年代里,就是个模范和英雄。可现如今他做了,还不能让别人知道,还得千方百计保密。这对他来说该是怎样的一种委屈?他的心里可曾想过这些委屈?
   正在胡思乱想中,李中正一阵乱叫。可能做梦了,李中正喊着“月瑶、月瑶,”随即一滴眼泪流出,汪在眼角上,晶莹剔透的在煤油灯下亮着。程时年想,“月瑶”是谁呢?老婆还是女儿?这样的梦或许他每夜都会做无数次吧?这么想着,程时年不觉冒出了一句诗:可怜天寒衣又单,身在异乡梦瑶娘!
   程时年给李中正的搪瓷缸子里倒满水,放在了桌子边上,又帮着把炉子封好,打开了门头的一扇小窗,防止煤烟中毒,才悄悄带上门回了家。
   走出李中正的宿舍时,大雪正纷纷扬扬,天地静得只有落雪的声音。
  
   十一
   漫长而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清明一过,天气骤然转暖,春耕拉开大幕。程时年白天忙着备课上课,处理学校里的日常事务,空闲时间基本上都在脱土坯的现场中度过。这中间程时年还抽时间帮老婆把自留地也种了。
   日子又回到了正常状态。对门的张家爸爷这些天突然来得勤了。两年时间过去了,程时年竟然都没太留意老人的牙齿都快掉光了,说话走风漏气,不似从前那么清晰。但老人的眼神还是那么有精神,甚至比先前更加锐利。浩田每次都要缠着干爷爷讲鬼故事,程时年赶走浩田,陪着老人坐下喝茶聊天。说到学校的建设,老人说程时年做的这一次是他记事起丹霞小学的第二次。最早的丹霞小学是在民国时期由最后的举人张原荣在自己的私塾学堂上建成的,后来历经战乱变迁,张原荣家道衰落,私塾也被毁了,学校就挪到了村上的古寺里。新中国成立后,古寺拆除,丹霞小学才正式搬迁到现在的这个位置,学校修建的时候他还参加了建设。这一次程时年几乎凭着一己之力又把学校修了一次,算得上是功德无量。程时年忙谦虚说,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上上下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大队书记徐国斌和全大队的社员们付出了很多。老人听了并没有辩驳。程时年问老人,对这一次的修建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老人说这或许是程时年最大的辉煌,完了沉默了半天,又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时兮运兮命兮,不可更改兮!”程时年仿佛听懂了又仿佛没听懂地点了点头,但一种没来头的情绪却从心底里漫上来,像被掏空了一样。
   转眼就到了六月底。由于是在原有地基上拆旧建新,所以必须先拆后建。这样孩子们就没有教室上课了。为此,程时年向公社教委提出申请,提前一周放了暑假。徐国斌也及时派了十个劳力,拆了旧的,挖开地基,做了夯实处理。这个时候夏收也告一段落。于是择了一个吉日,在鞭炮轰鸣中,丹霞小学翻修教室、办公室和宿舍的工程正式启动。
   动工破土,敬天祭地。乞盼神灵,佑我子孙。祭品丰盛,果木寿桃。
   祭拜天地之后,又祭拜土地爷。
   然后立门挂红。然后徐国斌抹出了第一把灰浆,程时年按下了第一块砖。开工了!
   人员分成了两拨,一拨修教室,一拨修办公室。
   办公室十天之后先封顶,教室十二天之后也封顶了。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一切都波澜不惊,稳步推进。时光舒服的就这么四仰八叉地一点点在流逝,反而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像大战在即,阵地上安静如水,阳光普照,反而掩盖了厮杀的惨烈和血肉的横飞一样。按理看着大功即将告成,程时年应该高兴,但不知为何,近来常常感到一阵一阵的心悸,没有来头,没有征兆,甚至没有意思。
   李中正躺在路边的草丛里,眼镜不见了,一则的太阳穴凹陷进去,挂着一丝血迹,但脸色却十分平和,仔细看甚至还带着一点解脱了的快乐。
   李中正去县城的玻璃厂购买教室窗玻璃,由文书小赵一起陪同。本来程时年亲自要去,但就在准备出发的时候,老婆急急忙忙跑到学校来了,身后还跟着张家奎的二丫头张英梅。程时年正奇怪张英梅怎么在这里,就听老婆说:“浩英在学校晕倒了。”然后就哭哭啼啼的说不出话来。张英梅接着说:“是上体育课晕倒的。现在被老师送到公社卫生院了。老师让我来通知你们。”
   张英梅和浩英是同学,都在公社的中学读初中。两个女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一个班,是好朋友,平时形影不离,现如今一同住校,还在一个宿舍,就像亲姐妹一样,甚至亲姐妹也不过如此。张英梅小学毕业本来不念书了,但一看浩英要读,也跟着要读,气得张家奎就差把浩英也揍一顿,说都是浩英惹得祸。但说归说,一看两个丫头一天高高兴兴,也就不管了,随她去。反正她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劳动了,不差她那点工分。
   看着张英梅一头的汗,程时年脑袋一下子就大了。正好李中正在。有了那晚的交流之后,李中正见了程时年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张拘束,他说:“校长你去看女儿,你要信得过我,我去买玻璃。”程时年感激地看了一眼,说:“有什么不放心的,那你和小赵去。”说完,鬼使神差地竟然握住了李中正手,摇了一下,又摇了一下,仿佛在告别,又像是不舍。摇完了,一看周围那么多奇怪的眼神,才发现自己失态了,便放开了手,头也不回带着老婆,和张英梅骑着自行车直奔公社卫生院。
   一切都没有征兆,树木青翠碧绿,云朵洁白如新。小赵和李中正一人一辆自行车,没有车辆的时候两人并排行驶,有了车辆的时候一前一后,靠着右侧的边缘行驶。路程过半的时候,过来了一辆拉着满车砖头的嘎斯卡车。卡车在石子铺成的路上高速行驶,见了行人鸣着喇叭,飞驰而过,扬起一天的尘土。卡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到行人被淹没在尘土中,坐在驾驶室里有一种恶作剧的快感。
   鹅卵石铺就的路面,卡车的轮子碾压过去,石子儿乱飞。而有那么一颗石子在轮胎的挤压下,像被发射的子弹,盯着李中正左侧的太阳穴飞去。李中正倒下了。李中正没有发出一丝声音,悄无声息地走了。
   程时年赶到卫生院的时候,浩英已经醒了,只是嘴唇青紫,脸颊绯红,非常虚弱,在打吊瓶。程时年问大夫,大夫说不知道原因,估计可能是累了或者感冒了。程时年知道公社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治个头疼脑热的没什么问题,大一些的病他们是没办法的,关键是没有仪器,无法做检查。见女儿暂时没什么问题,程时年出了一口长气。老婆搂着女儿哭,大夫立即制止,意思是病人需要休息,老婆便止了哭。浩英一边打吊瓶,一边睡去了。
   于是,夫妻两个守在床边,等着女儿醒来。
   然而,徐国斌找到了程时年,说了李中正的事。
   程时年先是骑不到自行车上,骑上了感觉腿脚无力,最后还是坐在了公社唐副主任的车上去得现场。李中正出事的事情传到公社,李书记正在主持会议,便派唐副主任去处理。唐副主任要了公社的吉普车,载着程时年和徐国斌去了现场。
   看着躺在地上的李中正,程时年觉得死的应该是自己。李中正是代替自己去的,躺在地下的应该是自己。但现在是李中正躺着,自己却站着;李中正死了,自己却活着。
   程时年觉得天旋地转,腿一软就跪在了地上,耳边回荡着张家爸爷说过的那句话:“时兮运兮命兮,不可更改兮!”老人竟然一语成谶。
   一个右派的死亡本来就激不起多大涟漪,更何况无亲无故的。所以,没有哭声,没有亲人陪伴,李中正被送到了殡仪馆。
   火化的那天,程时年去了火葬场。没人要求,他是主动过来的。程时年想送李中正最后一程。在现场程时年见到了李中正的妻女。干净整洁的妻子没有任何表情,看得出在极力克制自己。可女儿终究还小,扑在爸爸的骨灰盒上哭得死去活来,泣不成声。
   程时年受不了这场面,觉得自己再待下去也会嚎啕大哭,便默默地退了出来。
   过了大约十几分钟,李中正的妻子捧着骨灰盒,女儿红肿了眼睛搀着妈妈走出了大厅。程时年看到李中正妻子捧着骨灰盒的双手在微微颤抖,脸色比刚才更加苍白。
   程时年把一个提包交给了李中正的女儿:“这是爸爸的遗物,我都收拾在这里了。”然后就走开了。走了几步突然又停下,看着眼前的两个女人,问:“谁是月瑶?”妻子点了点头,露出惊异的表情,不知道眼前这个脸色和自己一样苍白的男人,为什么知道自己的名字?程时年说:“李中正在梦里常常喊你的名字。”妻子一听,再也克制不住,叫了一声“中正啊!”便放声悲哭。
   程时年骑上自行车走了很远还听见女人的哭声,而自己也不知不觉中早已泪流满面。
  
   翻修工程全部完工,程时年的三把大火终于烧完了。三把火相当于把丹霞小学重新修了一遍。
   虽然由于材料不够,宿舍终究没能修成,留下了小小的遗憾。不过,徐国斌还是搞了一个非常隆重的竣工仪式。场面很热闹喜庆,人们已经忘记了发生的种种不快。程时年看着眼前崭新的教室和办公室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一整天他都在接受别人的祝贺,但感觉就像在梦游,心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浩英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晕倒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程时年感到心力交瘁。
   程时年给魏子琪写了一封辞职信。然后带着女儿去县城检查无果,去地区检查无果,便登上了去省城的火车。
   火车上,程时年突然在想,到了省城要不要去看看李中正的妻女呢?回答他的只有火车“狂哧,狂哧”的击打声。
   2020年5月16日
  
  

共 50431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7891011
转到
【编者按】细细读完此文,我不禁为之拍案叫好。虽然故事发生上世纪七十年代,然而,一个以校为家的好校长——程时年,正怀着一腔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热血,带着对祖国下一代的无比慈爱,挟带着坚韧不屈、精明强干的气势,正向读者走来。敬爱的周总理曾经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不能苦了孩子,这话放在今天应该没什么困难。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要实现这口号,阻力还是相当大的。然而,程时年当上小学校长后放的三把火,在上级政府的政策倾斜下,在大队支书的全力支持下,在全体社员的热情帮助下,终于完美地实现了他的理想,交给孩子们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相比较于前任校长的不作为,使得程时年的形象更高大,更光辉了。感谢作者将这篇优秀的处女作赐稿给西风社团,这是对我们社团的特别青睐,和大力支持!分享佳作是编辑的最大愿望,因此极力推荐大家赏读!【编辑 寒江孤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610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杨子        2020-06-11 08:37:43
  恭喜老师的文获得精品!
( (
回复11 楼        文友:玉出祁连        2020-06-14 21:47:12
  谢谢赏识!
12 楼        文友:悠然无语        2020-06-12 13:52:06
  恭喜老师的美文加精!
13 楼        文友:一笑天涯        2020-06-14 11:30:24
  读着这篇文章,就像读着路遥、余华的作品,踏实,沉稳,厚重!学习了!
慢慢来,比较快!
14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20-06-16 10:34:37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精彩继续!
15 楼        文友:悠然无语        2020-06-18 18:23:24
  西风因你而大放异彩,恭喜老师的文加精!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