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菊韵】九腔十八调(相声)

编辑推荐 【菊韵】九腔十八调(相声)


作者:修成国 童生,937.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43发表时间:2020-08-01 22:01:33

甲:(先上场、唱)
   崔莺莺一进花园,四下观看,
   满园的花溜溜草,开的扑鼻香……
   皓月当空如同白昼,夜里来观花儿倒比白天强,
   这边花开的是老来少,那边花开的是秋海棠。
   这边开的什样锦,那边开的换枝黄,
   石榴开花红似火,月亮开花白如霜……
  
   乙:(后上场)你唱什么呢?
  
   甲:东北二人转《西厢记》呀。
  
   乙:《西厢记》?就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王实甫的那部《崔莺莺待月西厢》吗?那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部古典戏剧之一吗?而且是一部优美的爱情喜剧呢。
  
   甲:(唱)
   莫不是咱娘儿走道,摇动环佩响,
   莫不是檐前的铁马呀,风吹响叮当,
   莫不是失群的孤雁嘎喽喽当空叫,
   莫不是打更的夫敲打更梆哪……
  
   乙:你这是唱什么呢?
  
   甲:东北二人转《西厢记》呀。
  
   乙:怎么又这调了?
  
   甲:刚才是观花调,也叫文武咳咳调。现在是听琴调,也叫四平调,它不是一个调呀。
  
   乙:我怎么听这调和我小时听到的东北大鼓调差不多。
  
   甲:有点相似是不是?
  
   乙:是。那东北大鼓也是东北民间几大艺术之一。我小时可爱听了呢?记得有秦英征西、穆桂英挂帅、杨家将等。
  
   甲:(唱)
   红娘姐姐呀你听端详,粉皮花墙长又长,
   又挡风来,又遮凉,
   莺莺对我情意长,全靠姐姐来帮忙,
   你牵红线,寿命长,人生少不了你这行……
  
   乙:哎;我说你怎么又唱上了。你这唱的是什么呀?
  
   甲:东北二人转《西厢记》呀。
  
   乙:我怎么听这像过去东北农村搞封建迷信跳大神的那个老巫婆,哼哼呀呀地唱的那个调呀。
  
   甲:你才是老巫婆呢!(推乙)
  
   乙:那是什么调呀?
  
   甲:嘿嘿,叫你说对了。这个调就是过去农村跳大神唱的那个调。不过被二人转给借用过来了。你没听毛主席讲过“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吗?
  
   乙:那也不能把跳大神的拿来用呀。
  
   甲:我就拿来了,怎么的,你敢不让呀!你再不让,我看你快成了“四人帮”了,我真得跟你急(做胳膊,挽袖子状)!
  
   乙:好好好!那你用吧。
  
   甲:这就对了。那不是我用的,是人家东北地方戏二人转艺术家用的。该我啥事。
  
   乙:你可别说,这神调也还挺热闹的。
  
   甲:这话叫你说对了。用东北老百姓的话说:“神调神调,连唱带闹,风趣喜庆,热烈火爆。”你没看赵本山导演主演的电视剧《刘老根》吗?那里不是有个老翟头吗?那个老翟头叫翟波,他就最擅长唱这个神调。那年在大连第十二届国际服装节开幕晚会上还唱了一段二人转,那段就用的神调。
  
   乙:都唱到国际服装节上去了?
  
   甲:那是。这二人转虽然是东北地方小戏,但那曲调非常丰富,正如人们所说的“九腔十八调”,又有“东北民间音乐宝库之称”,不仅优美动听,而且通俗易懂,好教好学,用雪村的话说:在我们东北那疙瘩,男女老少都喜欢这二人转,大人小孩都差不多能哼上几句。
  
   乙:什么?什么?你刚才说什么“九腔十八调”,怎么有这么多腔调呀?
  
   甲:怎么不能有?京剧还有“快板”、“慢板”、“原板”、“西皮流水”、“二黄导板”呢?二人转就不行有“九腔十八调”了。(做胳膊挽袖子状)你怎么成了江青和姚文元了,动不动就搞文化专制主义,不让有“九腔十八调”,你这太霸道了。
  
   乙:你看这副架式,究竟是谁霸道?好了,好了!你还是继续唱你“九腔十八调”吧。
  
   甲:我跟你说,这东北二人转的音乐艺术,那可真是博大精深哪。说是“九腔十八调”,你就真信了?
  
   乙:我怎么不信?你看看你这个人,搞了半天没那么多,你是在撒谎呀!
  
   甲:谁在撒谎?!你怎么诬蔑人呢?!(做胳膊挽袖状、愤怒状)谁在撒谎?!
  
   乙:(做害怕状)那你怎么不让我信?
  
   甲:(嘿嘿一笑)我是说,“九腔十八调”只是个形容,其实有好几十种调呢?我就告诉你吧,但凡我国有的一些戏种、剧种的曲调,二人转里差不多都有?
  
   乙:怎么都给划拉进去了?
  
   甲:什么什么?!(做胳膊挽袖子状)你说什么?你说谁划拉,划拉,还抢劫盗窃呢?
  
   乙:那不是划拉是什么?
  
   甲:那叫兼收并蓄,博采百家。
  
   乙:那你就说说是怎么兼收并蓄,博采百家的吧?
  
   甲:东北的二人转艺术家把京剧、评剧、歌剧、吕剧、豫剧、粤剧、黄梅戏、天津时调、京韵大鼓、民间的大秧歌、锯大缸、莲花乐子、辽南影调戏等等等等,全都纳入二人转里边来了。
  
   乙:就这么个博采百家,这不成了大杂烩了吗?!
  
   甲:你别看这么多的内容,但杂而不乱,运用的恰到好处。
  
   乙:那你就给大家表演一下,再唱上几段,让大家听,看看你是怎么博采百家的吧。
  
   甲:你想学学是不是?
  
   乙:学,学不会,那么多的曲牌唱腔谁能学会,也就是想听听,欣赏欣赏。
  
   甲:欣赏?对不起?(伸手状)拿来。
  
   乙:拿什么?
  
   甲:学费呀。
  
   乙:这,这,这……我不是说了嘛,只是想欣赏欣赏,不是想拜您为师。
  
   甲:怎么?欣赏就不交费用了?你倒挺会赚便宜的啊!谁看戏不叫欣赏,欣赏就不交钱了吗?要你这么说,你每天到各个戏院、电影院、晚会上,一进门,告诉那把门的,说我不是来看戏的,是来欣赏欣赏的,人家就让您白看了。咱们走吧,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您带我去欣赏吧。
  
   乙:人家那是正儿八经的艺术家表演,你哪是二人转艺术家呀,你这不也是在学唱吗?说实在的,就你这水平,我能耐住性子来欣赏,就算抬举了你了。你要不信,我说一声,台下观众都得走,没人听了。
  
   甲:这倒有点道理,我唱得不好。这二人转的“九腔十八调”,人家吉林省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郑淑云,李晓霞、秦志平、李子平他们唱的好哇,我这里不过也是学唱,给大家介绍介绍。你说“欣赏”那确实是高看我了。真正“欣赏”要看他们的表演,那才叫音是音,韵是韵,字正腔圆,表演优美,群众喜闻乐见。要么怎么叫“宁舍一顿饭,不舍一场二人转”呢。
  
   乙:那好,你就再学唱几段吧。
  
   甲:那您听好哇,我再给您唱一段观画调?
  
   乙:“观画调”,这不又是《西厢记》里的吗?
  
   甲:对呀。就是崔莺莺给张生写了一封情书,写完后就派小红娘给张生送去,小红娘开始不愿去,崔莺莺说,你要是送到了,我将来也给你找个好对象。红娘一听乐了,高高兴兴地去送信了。红娘来到西厢下院,还没等进张珙的书房,就被那画廊里的画给迷住了。用您的话说,她就一路欣赏起画来了。
  
   乙:停停停,不是叫张生吗?怎么又出来个张珙啊?
  
   甲:又浅薄了不是。那张生,名珙,字君瑞。张生、张珙、张君瑞是一个人。不行,连这都不知道,看来你还真得交点学费。
  
   乙:别,学费回过头来再说,你先唱一段观画调,让我欣赏欣赏吧。
  
   甲:好,听着:
   小红娘进了大门走甬路,
   转过影壁到书房,
   墙上挂满丹青画,
   先看这墙画10张。
  
   乙:这墙上有10张画?还真不少呢,请问都是些什么内容?
   是花鸟画,还是山水画?
  
   甲:都不是,是历史故事画?
  
   乙:唱唱看。一
  
   甲:一代圣贤孔夫子。
  
   乙:二
  
   甲:二郎担山赶太阳。
  
   乙:三
  
   甲:三气周瑜诸葛亮
  
   乙:四
  
   甲:四姐临凡嫁董郎。
  
   乙:五
  
   甲:伍子肯打马沙江过。
  
   乙:六
  
   甲:吞并六国秦始皇。
  
   乙:七
  
   甲:七七牛郎会织女。
   乙:八
  
   甲:八仙过海笑脸扬。
  
   乙:九
  
   甲:九里山前属韩信。
  
   乙:十
  
   甲:十面埋伏,楚霸王。
  
   乙:这就是观画调?
  
   甲:对这就是观画调。这一张画就有一个历史典故或神话传说,共有十个典故和神话传说,您想听不想听?
  
   乙:想听。
  
   甲:想听,(伸手状)拿来。
  
   乙:什么?
  
   甲:学费呀!听唱二人转白听,听讲故事也想白听,便宜都叫你占去了,这回得交学费了。
  
   乙:得得得,我还是听你唱二人转的各种曲牌吧,故事以后再听(对观众,先省两钱再说)。还有什么曲牌?听了半天,你唱的都是《西厢记》里的,却原来你就会这么一出戏,拿这一出戏来蒙我呀。
  
   甲:错,错!我会的那可多了。你要真想听,哪天,你把我请你们家里,把酒席摆上,把茶水沏上,把咖啡泡上,把牛奶热上,我给你单独唱,唱几天都行,唱几个月都行,唱几年都行。
  
   乙:得得得,我说,你是不是失业下岗了,没地方就业了,想在我这来个再就业呀!
  
   甲:去!去!话怎么能这么讲呢?你知道吗?二人转一出戏就要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那《西厢记》一出戏就差点得唱两个小时。二人转有老鼻子剧目了,历史题材的有《孟良搬嫂》、《苏武收羊》、《古城会》、《诸葛亮招亲》、《西厢记》、《兰桥会》、《楼台会》、《穆桂英指路》、《岳母刺字》、《包公赔情》。现代题材的有《傻柱子接媳妇》、《夫妻争灯》、《小拜年》、《刑场上的婚礼》、《丰收桥》。外国题材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等等,有好几百个剧目呢。
  
   乙:那也唱不了几年呀!
  
   甲:咳,到那时,你就成了二人转戏迷了,我想不唱你都不让了。我就只好给您重复唱、反复唱。您没听说有些老戏迷听京剧,专门听“包龙图打座在开封府”那段,听到死也没听够。还有那些足球迷,自己掏腰包买飞机票到国外去看球。那时,我估计您就像那足球迷一样,人家到国外去踢足球,他就买机票跟着去看,当拉拉队。我要是到国外去唱二人转,估计您也能跟去。
  
   乙:那完全有可能,因为我正好没有出过国呢。我说,您还是再给我唱几个曲牌呗。
  
   甲:看您这样有诚意,再给你来上几段。这回给你来个悲的,是《楼台会》里的。你知道《楼台会》是写的谁与谁的故事吗?
  
   乙:哪还不知道,不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吗。
  
   甲:好,知道就好,听着呀。(用手掏乙的裤兜)
  
   乙:您这是干什么呀!
  
   甲:这是干什么?我没告诉吗?这是一个悲剧故事。这跟《西厢记》不一样,《西厢记》是个喜剧,是团圆美好的结局。这是悲剧,非常的悲,欣赏这样的悲剧,您有准备吗?你就这么空手就来了。
  
   乙:您刚才不是说不收费了吗?
  
   甲:是呀,我也没说收费呀。
  
   乙:那你掏我兜干什么?
  
   甲:我是看你带手绢了没有!否则,我要把您给唱哭了,唱的泪流满面,泪雨滂沱,泪染胸襟,没有手绢怎么能行呢?
  
   乙:您能唱出这个效果吗?我这个人眼泪窝可够深的了,我跟你说,我姥爷去世那天,全家都哭成泪人了,我愣是一滴眼泪没掉。
  
   甲:那您可够了冷酷无情的了。
  
   乙:哪里呀,我姥爷去世早,那时我还没出生呢。我说,您还是先唱一段吧,别太悲了,我就怕听这悲伤的曲调了。
  
   甲:听好了,我唱了。唱段《楼台会》选段:
   我一见我的梁兄慌忙跪倒,哎呀我的梁兄啊
   止不住二目落下泪来,哎呀我的梁兄啊
   直往梁兄脸上送二目呀,哎呀我的梁兄啊
   他一眼闭来一眼睁开,哎呀我的梁兄啊
   莫不是思念咱妈心太切,哎呀我的梁兄啊
   莫不是少米又少柴,哎呀我的梁兄啊
   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哎呀我的梁兄啊
   莫不是思念小妹我祝英台,哎呀我的梁兄啊
   一句话说出了梁的心腹事,哎呀我的梁兄啊
   他二目紧闭再也不睁开,哎呀我的梁兄啊
   梁兄你为小妹死的苦,哎呀我的梁兄啊
   你这一死我也活不来,哎呀我的梁兄啊
   ……
  
   乙:得得,可别再唱了。这谁受得了呀!一对多么般配青年男女,就这么硬被女方父母给拆散了,一桩充满浓厚情意的婚烟,被封建礼教给扼杀了。
  
   甲:对了,这就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最后,一个病死,一个哭坟,最后钻进坟里,变成蝴蝶飞出来了。变成神话故事了。理想主义就是这样,找不到出路了,就借助神话的力量了。
  
   乙:这结果是够悲的,所以我不能让您再唱了,再唱我就受不了。对了,这叫什么调呀?
  
   甲:这叫大悲调。这就受不了。还有悲的呢?
  
   乙:还有?
  
   甲:有啊。我再给您唱一段《古城会》吧。
  
   乙:《古城会》?
  
   甲:又不知道了吧。孤陋寡闻。你知道有个《三国演义》吧?
  
   乙:知道哇。
  
   甲:《三国演义》中有个“桃园三结义”吧?
  
   乙:有哇。
  
   甲:刘关张三弟徐州失散多年,关羽关云长护卫着刘备夫人来到古城,张飞误认为关羽已被曹操收买,愣是不给开城门。谁知关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是真的从曹营逃出来的,过五关斩六将才逃出来的,后边还有蔡阳率兵在追杀,情况万分危急。
  
   乙:张飞给开了城门吗?
  
   甲:没有。到底是关羽把蔡阳斩了,兄弟误会方才解除。这里有一段关羽的唱词,也够感动人的了。
  
   乙:请你唱一下吧:
  
   甲:听好:
   关二爷一搂战袍慌忙跪倒
   连把皇嫂叫上几声
   一心想千里寻兄能有好处
   哪成想狠心的三弟不给我开关
   有谁知道我身在曹营心在汉
   有谁知道我目视长江泪如涌泉
   有谁知道我娶妻从未见到孝子
   有谁知道我从不知哈叫并蒂莲
   有谁知道我连闯五关思汉主
   有谁知道我花开三月想桃园
   有谁知道在我的刀下死了多少将
   有谁知道我提起杀人心都寒
   ……
  
   乙:(边擦眼泪边说)好了好了,您可再别唱了。再唱这屋得要抗洪抢险了。我可受不了了。看来,这二人转是很感动人。你还有什么好听的曲牌再唱几个。这一阵你唱了几个:有观花调(也叫文武咳咳调)、有听琴调(也叫四平调)、东北大鼓调,有神调,有观画调,刚才又唱两个令人悲痛不已,催人泪下的大悲调。这虽然不少了,可离九腔十八调还差不少呢?您再接着来几段别的调吧。
  
   甲:再来几段,可以呀,那咱们走吧。
  
   乙:去哪里?
  
   甲:我给您唱专场去。
   (2002,2)
  

共 525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以西厢记为线索将二人转与相声融合为一体。相声本身也有唱功在内,而东北二人转更是以唱为主。逗哏在开始即以唱点篇。而捧哏不失时机来衬托。将二人转中的种种腔调借喜怒哀乐之情穿插表达。让听众既能欣赏到二人转的魅力,又借二人转形式与相声较好的融合在一起。曲艺与戏曲配合一在一块,弘扬了地方戏曲,也给相声注入了新的表演方式。能让听众感受到所要表达的情绪。九腔十八调既是二人转的表演方式,在被融入相声后能更好的让听众接受。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20-08-01 22:04:56
  两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较好的揉合于一块。让听众能感受到了人物情绪。感谢您赐稿菊韵问好夏祺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8-02 08:22:37
  henhaode很高的,很好的形式!多多写来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08-02 13:11:47
  谢谢枫魂帝星老师的辛苦编辑!编者按也写得很好!我写相声也是尝试,并不内行。
4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08-02 13:13:01
  谢谢黄老师的阅读和鼓励1
5 楼        文友:沂澧        2020-08-03 23:16:09
  很值得学习,祝安!
荧惑守心。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