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回归】早起的鸟儿(情感小说)

精品 【回归】早起的鸟儿(情感小说)


作者:木春 秀才,20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25发表时间:2020-10-09 09:02:47
摘要:一个人,一辆车,平淡的故事,心酸的过往。不知道那车和那人还能行多远,驻多久。

【回归】早起的鸟儿(情感小说)
   林木也和他爹一样,热心帮助他人,有求必应。比如,他继承了爹掏下水道的传统,并很快超过了爹的技术,家属院里的人没有谁会担心自家的下水道被堵。若偶尔被堵,林木一去就手到病除。完事后,没等人家说谢谢,他就会憨笑一声,红着脸说,真对不起,俺来得不及时,影响你用水了。
   嗨,他帮了人家的忙,还要道歉!
   他获得领导的口头表扬无数,可纸质的证书没有一张,也没参加过隆重的表彰大会,更没有领过让人心潮澎湃的奖金。他无数次梦到自己戴着大红花,迈着豪迈的步伐,伴着激昂的乐曲,上台领奖。醒后,他明白那永远只能是梦,不过,领导的口头表扬总让他心里美滋滋的,领导眼里有他,他就应该加油再加油,他这个农村娃能在城里的国有企业干工作,很荣耀啦,是八辈子积的德,要好好珍惜,干活一定不能偷懒耍奸。
   他的行为赢得部分同事的由衷赞叹——这样憨实的人不多了,企业需要这样的人。但也获得一些同事的反感——这个傻逼上班时马不停蹄地干,把大家带得气喘吁吁,累得腰酸腿疼,哪个受得了?
   林木不壮,干瘦,刀条脸,讲话憨劲似他爹,总是只有上半句,下半句常常被淹没在憨笑里。他的憨笑不像孩子般的天真,笑后总缩一下头,像鳖受到惊吓时的怂样,给人畏畏缩缩的感觉,自然得不到未婚女职工的青睐。
   最后呀,老大不小的他不得不从农村老家找个对象。
   这对象是一心一意想进城的女孩,识字不多,略胜她婆婆,是能辨析出树字和森字的水平。可她小嘴乖巧,身段秀气,眼珠灵动,擅于察言观色,不几日,就跟煤球厂的厂长混得亲如兄妹了,一声声叫“大哥”,呢喃得如蜜甜。
   厂长每天上下午都要迈着方步,在车间主任的陪同下,到生产车间巡察一趟,脸上自然会落有煤的尘埃。等厂长出了车间,刚拐进办公室,林木的婆娘就会甜甜地喊着大哥,飞向前,递过去一条白毛巾。厂长接毛巾时,自然是手和毛巾一把抓,捏了又捏,舍不得放开。这婆娘眉眼在嗔怪,唇齿却欢笑连连,香脚踩着碎步,腰肢更是左扭右摆,凸显出轻盈飘逸的体态。这样的腻歪神情被大家窥在眼里,窃笑不止。木然的林木再木然,对这样的事也是敏感的,心里当然也集聚有男人的愤愤,可是闷葫芦般的他只能红着脸,埋头干活,装聋作哑。
   后来,这婆娘竟然放肆到夜不归宿。林木自然知道其中的诡秘,怒火中烧的他暗下决心,要好好教训这个不守妇道的女人,撕烂她的嘴,打肿她的脸,扭断她的腿……让她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过安分守己的日子。
   可是,真的见到清香扑鼻的老婆扭着灵动的腰肢回来了,他的心却软得如海绵了,忙上前问吃饭了吗,走时咋不带件厚衣服……嘘寒问暖如春风。
   林木天天想着爹嘱咐的那句“卖力气准有饭吃”的话,他相信靠诚实劳动能过上好日子,不愿意巴结奉迎,他打心里眼里鄙视舔人家腚过日子的小人。每每看到老婆在外面抛媚眼,他心里都犯恶心,这使他更加坚信爹那句话。日积月累,这种坚信达到了一定的厚度,他便能鼓足勇气对老婆说:“有句重要的话能让全家过上好日子。”正在画眼描眉的老婆以为男人得到了什么致富秘诀,就赶紧走过来,想一探究竟。
   林木挺了挺腰,昂起头,把那句“卖力气准有饭吃”的话,很严肃很正式很霸气地跟老婆铿锵有力地说了。说完又挺了挺腰,昂了昂头,还半举了一下右拳。
   老婆听后,顿了瞬间,接着便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笑得长发纷乱。收住笑后,她把手里的画笔使劲地投向林木,正中他的前额,一点殷红浸润出来。
   林木木然地站着,一动不动。
   这婆娘从此更是打心底里瞧不起这个木然的男人。
   后来,林木从一线工人提拔成了技术员,体力劳动大为减少,也不会整天弄得灰头土脸的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于是又免不了在背后眉飞色舞地窃窃私语,杜撰出的故事五花八门,活灵活现,比起那些黄段子更有血有肉,更扣人心弦。
   其实,凭林木自己的本事早该当技术员了,可他的那些爱谈天说地的同事们总喜欢在该发生的事情上旁逸斜出地联想出“恩怨情仇”的故事来。当然,这样的联想又不能说完全是空穴来风,联想家们在日积月累中掌握的素材可谓是丰富多彩,厚积薄发也是情之所至,嘴不由己。
   哎,这故事里寡言少语的男主人公,又只能缩着头,面红耳赤地装聋作哑了。其实,在他的内心本来对“技术员”这三个字很有荣誉感、崇拜感和神圣感的,如今却产生了耻辱感、羞愧感和憎恨感。识字不多的他当然不会用这样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过,我能从他蜡黄的脸色和黯然的神情上读出这样的心境。我先前喊他“林技术员”,他总是敏捷地回头,向我甜甜地憨笑道:“兄弟,有啥事?”我现在喊他“林技术员”,他总是艰难地回头,向我拉起苦瓜脸说:“你也取笑我?”
   允许私人经营煤炭生意后,国营公司的生意便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工资也难以为继。许多职工开始里勾外联地做起了私买卖,林木还是一门心思地干煤球厂的那份工作,还是努力把每一块煤球做得周吴郑王。老婆指令他利用空闲时间接点私活,可他咧咧嘴,说那是吃里扒外,不地道。老婆气得把一瓢凉水泼到他的刀条脸上,骂骂咧咧地走了,好几天夜不归宿。
   不久,公司倒闭了。
   公司的员工们,有路道的都调到其它企业去了;有后台的便转为事业单位了;像石主任那样有头有脸的,整天挺着个大肚子,手里拿个大茶杯,在闲人堆里逛悠着,他们的兜里鼓鼓的,无忧也无虑;像王老板那样的精明之人,几年前就人在曹营心在汉了,早乜好了路,没等公司倒闭,就干起了煤炭物流,现已腰缠何止万贯。
   老实巴交的林木呢,没路子,无家底,头脑憨,转弯慢,生活立刻窘迫起来。他东瞅瞅,西看看,实在没有适合自己的门路。不过,他相信爹“卖力气准有饭吃”的话,所以他对未来并不失望,经过苦思冥想,他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买了一辆二手人力三轮车,在县城拉短客。
   靠卖力气,混个肚子圆不成问题。可是,他婆娘偏偏是个面子人,天天涂脂抹粉,脸上的雀斑蛋被厚厚的粉底遮得严严实实,咋一看小脸粉嫩粉嫩的,怎么着都不像一个三轮车夫的老婆,不认识她的人最起码会把她当作暴发户的女人。除去好吃懒做外,她还爱打麻将,大的打不起,小赌却不断,赢少输多,但输钱不输气场,打完牌,常和麻友到小酒馆里欢聚,抽烟喝酒很劲道,猜拳行令也贼熟。常言讲“外有挣钱手,家有聚钱斗”才能富裕起来,可林家的这个婆娘是个漏钱斗,林木实在苦不堪言,可又无计可施,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没有两年,老婆花光了林木一块钱一块钱积累起来的微薄家底。望着家徒四壁的一间破瓦房,望着没有情调的憨林木,摸摸空空如也的钱兜子,她喟然长叹,喝完了家里的最后一瓶啤酒,嚼碎了碟子里的最后一粒花生米,毅然决然地离丈夫而去,扭着杨柳细腰,带着芬芳的粉脸,大鸣大放地委身原来的厂长哥哥了。
   这婆娘临走时,林木吭吭哧哧地哀求道:“俺俩都是农村人,还是老乡,知根知底,又有了孩子……你也知道俺真心待你,处处听你的……俺一闷头挣钱,不管挣多少都交给你,俺保证……外面不安全,俺怕你……”林木这些挽留的话,都是掏心掏肺的农家话。可她昂起粉脸,怒目圆睁,问他凭啥子能养活她。林木顿了顿,站直了,又严肃地说出爹那句“卖力气准有饭吃”的名言,恳请她相信他会给她带来踏踏实实的生活。她听后笑得前仰后合,笑得满腮泪珠,接着陡然敛起笑,怒骂道:“就凭你这怂样,还能咸鱼翻身?做梦去吧。姑奶奶倒了八辈子的霉,栽你手里了,今后再也不想见你这个窝囊废了!”说罢扬长而去,儿子也被她带走了。
   这个家一下子减员三分之二,小瓦房里除了寂静就是悲凉。
   林木并不气馁,他在心里合计,通过自己的努力,家庭经济状况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到那时老婆肯定会回到自己的身边。所以他天天照常推人力三轮车,不分白天黑夜,在大街小巷中穿来窜去,这个小县城的角角落落都有他车轮的斑斑痕迹,都有他洒下的滴滴汗水,都有他车铃的铛铛脆响,都有他粗犷的声声喘息。你无论要到县城的哪个旮旯里,他都能准确无误地把你送达。没有他不知道的地方,只有你说不准的所在。
   独自睡在那张松松垮垮的大床上,不能入眠时,林木就憨憨地想,老婆成了人家的老婆,可儿子还是自己的儿子,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还在,义务还在。自己小时候喜欢看房梁上燕窝里的雏燕,它们伸着头,巴望着眼,张大乳黄色的嘴巴唧唧叫,呼唤爹娘来喂食。一对老燕轮番飞回来,衔着食物塞到它们的嘴里。想到此,他脸上就露出微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飞来飞去的老燕,儿子就是唧唧叫的雏燕。
   他挣的钱首先满足儿子的上学和生活,至于自己的日常开销则是压缩再压缩。他从不去澡堂子洗澡,他的每双鞋都有补丁,他的每件汗衫上都有汗洞,他的饭碗中从不剩一粒米……他还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天必须要有结余。他每天睡前都要查一查一天的收获,看着几许硬币的银光,心里暖暖的,听着它们碰撞时发出的铿锵脆响,觉得日子还有奔头。
   婆娘不让他见儿子,他只能背着她去学校看儿子。儿子瞅着他弓腰骑车的可怜样,总是撇嘴,翻眼,爱答不理。他总是先向儿子问寒问暖一番,但儿子一直不出声,耷拉着眼皮。问完了每次都问的话之后,林木就掏出一把零钱,胳臂伸过大门的格子窗,递过去。儿子耷拉的眼皮终于抬起,那双稚嫩的手迅速抓起林木手心里的钱,一溜烟地跑开,不回头,也不喊爸。林木每一次都想拉住儿子的手,攥一会,可每次都没有成功。他看着儿子跑开,高兴地咧嘴笑,直到儿子没了踪影,他才骑上三轮车,心满意足地走开。
   一面走,一面想,儿子虽然不喊自己爸,可儿子接自己的钱,就是承认自己是他老爸。此时此刻,他仿佛又看到房梁上燕窝里的雏燕正张大嘴巴唧唧地叫着,一只老燕叼着虫子踅了进来……
   门卫老韩望着林木蹬车远去的佝偻背影,总是摇头:“这家伙命苦啊!”
   儿子没考上学。林木不怪孩子,他怪自己,他知道自己没文化,不能教孩子,没有钱,不能让孩子进补课班。他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只能去打洞”。可他也相信爹那句“卖力气准有饭吃”的嘱咐,他便把那句话如传家宝般地赠予儿子。
   儿子茫然地看着他,沉默无语。
   他给儿子找了许多卖力气的活,可儿子都不能干上两日就被老板炒了鱿鱼。他问老板啥原因。老板们都瞪着眼说同样的话:“不流汗,挣哪个的钱?”可他不怪孩子,孩子从小没有锻炼过,怕掏力气是应该的。再说了,跟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儿子苦多了。唉,都是自己无能才让孩子受苦又受累啊。
   儿子渐渐大了,到了成家的年龄,那彩礼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咋办呢?
   林木明白自己要更加努力。他卯足劲,骑着三轮车马不停蹄地去挣钱,夜以继日,日以继夜,风雨无阻。他应该是这个城市最能赚钱的三轮车车夫了,他的三轮车也应该是这个城市最超负荷运转的车了。他的车胎一年要换几次,而别人家的几年才换一回。为了节约钱,他学会了修三轮车,一些简单的工具都是他从废品摊贩那里淘来的。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攒钱的速度远远低于这个时代彩礼上涨的速度。但他还是相信“卖力气准有饭吃”的名言,坚信通过卖力气就一定能为儿子备齐彩礼。他头伸得长长的,腰弓得弯弯的,骑着三轮车在春夏秋冬里穿行,在风霜雨雪里前进,蹬踏板的脚心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每双鞋的鞋底都有一个大洞,坐垫一个月就能被屁股硌出俩窟窿,腚两边的隐私处也磨得如老水牛的皮了。
   城市搞文明创建,禁止三轮车运营。
   这消息对林木来说如晴天霹雳。怎么办?
   林木又无计可施了,挠了几天头。最后在我爸的指点下,去求王老板,请他给个生活门路。王老板看在原来是同事的情分上,同意了,但戏谑他道:“那些年你小子上厕所跑得比兔子都快,撒泡尿不到三分钟。我撒泡尿至少半小时。你知道我的尿为什么长吗?”林木傻呵呵地摇头。王老板哈哈大笑,舒展着眉宇,说:“你撒尿不动脑子,只是为了撒尿。我撒尿是在思考未来怎么办,不是为了撒尿。”林木一脸茫然,但还是点点头。
   林木成了王老板的员工后,天不亮就骑着三轮车去他的工地上货,干活时不撒尿,生怕耽误时间。而王老板可以悠然地睡到天亮,然后慢吞吞地起床,惬意地坐在滑溜溜的马桶上,静思老半天,琢磨明天的人事和业务、成本和利润。
   干完王老板的活,林木便去张老板的工地,用自己的三轮车给张老板运货。
   晚上,他再抖擞精神,骑着三轮车去偷偷觅客。
   全城的三轮车都停止了运营,而他的木质三轮车却在奔驰着,独树一帜,特别显眼。和他的车邂逅的人都会惊呼,啊,木的士!得知他姓林之后,便欣欣然呼他“林木的”,而不是林师傅。

共 1284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早起的鸟儿》是一篇情感小说,里面或许有虚构的成分,然而我却觉得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一定有,甚至比这个故事还要酣畅淋漓,触目惊心,只是我们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假如我们把其中的现实元素剔除,换成唐朝、宋朝、明朝、清朝、民国,这个故事依然能成立。这就是人性在无奈的生存环境中的悲情故事。这故事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告诉人们生活的秘诀,而是以批判的眼光对人生结构,社会结构,以及人文结构,进行一些浅层的梳理,试图让生活现象呈现出某些人类学范畴的思考,在个人的生活理念与社会发展的节奏中寻找平衡。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观察,许多吊诡的事情总在发生,人算总不如天算,无论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庶民百姓,都在一种刻意的算计中落败。其实,适者生存是野性世界的遗存,在许多时候,人类活着能走到现在,就是在一次次的吊诡中浴火重生,于险象环生中死里逃生。佳作,特此推荐!【编辑:策马南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010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0-10-09 09:16:03
  木春的文章总是在思考,并且以一种平视的角度观察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因此让人感到很欣慰。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回复1 楼        文友:木春        2020-10-11 06:32:13
  南山社长,你早晨好。
   木春读罢你写的编按,总要掩面静思。因为木春想表达的一点点思考,被你理性的分析之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地,对木春的启迪实实在在,真真切切。
   你分析的不仅仅是文章,更是社会、生活和人性。
   有你这样的文友,大幸!
   谢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