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暮春(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暮春(小说)


作者:沃土不说话 白丁,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92发表时间:2020-10-11 06:24:19
摘要:二哥为了受伤致残的弟弟冬生,有可能会和弟媳云霞一起肩负起赡养弟弟冬生的重任。这肯定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他会勇敢地挑起来吗?

【看点】暮春(小说)
   云霞起身简单收拾了要带的行李,二哥回他屋里将他卖工挣的200块钱揣进兜里,立马带云霞上路了。
   二哥毕竟是个男人,他心里知道去了怎么搞。他要先找到他隔房三叔,他要先了解情况,把情况弄清楚了,该找谁就找谁。可等他带云霞赶到矿上,三叔在那里作主已经把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
   两个遇难工人已拉回了老家,冬生和本村另两个伤员,已经安排到矿上附近一所乡镇医院。三叔把情况大致对二哥和云霞说了一遍,并且他反复强调:“我是你们三叔,拳头往外打,胳膊往里弯嘛!我肯定是向着我们这边说话的。”
   三叔又说:“现在我们这边关键是要治伤,等伤治好了再谈赔偿的事情。”
   二哥剜了一眼他三叔,然后又望了望云霞:“云霞,你看呢?”
   “我一个女人家,四门天黑,你们咋说咋好!”云霞真的没有主见,就随到三叔和二哥了。
   三叔将二哥和云霞带到冬生住的那个医院,三个伤员同住一个病房,这之前,医院对伤情都做了全面检查,医生说,当前主要是消炎消肿,然后才能手术。
   冬生伤情最严重,这个医院还专门从县医院请了个神经科专家,亲自来给冬生做手术。死马当作活马医。但结果,因冬生腰椎神经线被破坏,已无法愈合。这个现实已无法改变。
   就这样,冬生从手术开始,到后期治疗,二哥和云霞日夜陪护在冬生的身边。直到年边上三叔出面找大老板谈妥此事。
   冬生平躺在面包车的后排座位上,云霞与二哥轮换着坐在旁边的小木凳子上侍候。从鄂尔多斯市总客运站到桃园沟,是整整1250公里。就这一段路程,面包车跑了18个多小时。
   冬生,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他下辈子生活,吃喝拉撒全都在床上了。他虽然不能动弹,但他心里清楚。这种残酷的现实与结局,使得冬生真的生不如死。
   冬生回到家里,他爹妈给他在自己住的堂屋里,用木条凳子支了张小竹床,这主要是方便对他的照顾。因为,冬生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每隔三两个小时还得给他翻个身,不然就会造成呼吸道感染和长褥疮。这是医生告诉二哥和云霞的。爹妈疼的断肠儿!看到自己的儿子一下子成这个样子,心都碎了。
   冬生回来的那一天,是腊月二十三,离过年的时间还有七天时间。冬生这一家人,原本是分了家的,并且分家有十多年了。那是他爹在他还没混到媳妇时就把家分了。三间破烂不堪的石板屋,加上屋里摆设的不值钱的破家烂业,由他爹一个人作主划成三等份,两间厢房他兄弟俩各一间,堂屋一间就是老两口子住了。
   集体给他们分的十几亩坡地和几十亩山林柴朳,也都均衡搭配,一家一份,让他们另立锅灶。当时队上好多人对冬生爹这一主动不理解,都说他是没血没肉的东西。而冬生爹却是这样解释的:我和他妈都老了,也不能给娃们创下什么业了,把他们早点分开,让他们各人奔各人的,这样他们就会早点晓得治家过日子的难处。
   虽然是分了家,但这一年,他们无形中又把三家合一了。二哥带头把自己屋里的几十个鸡蛋,几十斤细粮都拿出来放在堂屋里,让他妈尽量把生活调制好一些,一是想到冬生需要营养,二是想到云霞肚里还有个娃。
   除夕之夜,桃园沟稀稀落落响起了年饭前的鞭炮,沟那边张家院子里不时还传来几声清脆的三眼铳响。使得桃园沟山凹沟壑都有了些生机。
   二哥是个热心快肠的人。他不想让这个本来就很脆弱的家支离破碎、雪上加霜了。他叫来云霞,一起在爹妈的灶台上,凑合着炒了八九个菜,把餐桌摆放在冬生的床边,云霞把冬生喜欢吃的菜,一口一口喂到冬生嘴里。喂着喂着,冬生的眼泪,珠子一般往下滚,接着,就泣不成声了。再接着,他爹他妈,二哥、云霞,包括冬生八岁的女儿桃花也都哭了……
  
   四
   年好过,月难过。因为过年就那么一夜之交,而一年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中的每一天,都有不可预料的冰霜袭击、都有不可招架的残风苦雨。这一切,我们都必须无条件接受和应对。
   云霞,原本是一个爱说爱笑、乐观向上的陕南女子,却被丈夫出事这一场灾难性打击,压得她像一棵打了霜的茄子,秧秧抬不起头来。但她一到冬生的床边,强忍着心中的痛苦,却总是面带微笑,问冬生想吃什么、想喝什么。
   一天三遍地给他擦身子,为他端屎端尿,让冬生一点儿都感觉不到云霞有什么变化。冬生回来的时候,冬生爹将冬生的床支在堂屋里,后来云霞干脆让二哥将冬生挪到她房屋里,这样,她才能更好地照顾冬生。
   云霞越对冬生细心,冬生反倒越是愧疚。一天,冬生拉着云霞的手说:“云霞,我现在就这个样子了,可你还年轻,我不能拖累你一辈子啊!”
   “你这是什么话呀?夫妻夫妻,可不是米面夫妻!既然我选择了你,嫁给了你,我就毫无怨言地陪你一辈子!”云霞用陕西口音,动情地说出这番话,把冬生又感动得流出了热泪。
   冬生出事以后,二哥就主动承担起冬生家的重任。云霞干不了的重活脏活,全都由二哥包了。包括给冬生翻身、换导尿管、地里按苗下种等等。以前,冬生在外打工,家的农活,多是由云霞掏钱请工干的,二哥偶尔也会帮上一把。但现在,二哥却成了云霞家的顶梁柱。
   这样,二哥的活路多了一倍,经常两头不见天地忙在地里。队里几个尖嘴婆姨,见二哥那么为云霞卖命,就凑在一起嚼舌头:“你莫看那娃在他弟媳妇面前恁好,那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哼哼!哼哼!”
   “可不是?那天我在后坡上路过,我还看到他俩亲嘴呢!”
   “哎,你们真是吃饱了撑的慌,你管他亲嘴也好,睡觉也罢,油盐炒菜,各有所爱嘛!”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无的说成有的来。
   其实,二哥是个本分人,他压根儿都没有想在弟媳妇儿身上打什么主意。云霞呢?只是对二哥无私的帮着自己,心生感激,暂时还没有起什么歪歪心。外面的风言风语,她也有听到过,但她没去理会。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到了三月。云霞的临产期差不多就在这个月。农村女人生孩子,哪像城市女人生孩子那么金贵,再加上云霞有过生孩子的经验,不到下面见红,肚子疼痛,她哪会躺在床上硬等啊!
   那天刚吃过晌午,云霞正在收拾碗筷,肚子一阵一阵有点疼痛,她感觉不对劲儿,就喊了声婆婆:“妈,我好像要发作了。”
   “那快去睡床上,我就来的。”冬生妈忙放下手上活路,就从屋檐下抱一抱茅子柴,把灶里火点着,烧了半铁锅热水,盛在一只木盆里,等娃一落地,就把娃扔那盆里。
   云霞躺床上,一阵比一阵痛的厉害,接着就在床上翻滚,叫爹叫娘。冬生妈就来到云霞床边,安慰几句:“忍着,使劲儿!再一会儿娃就下来了。”
   云霞咬着牙,握紧拳,忍着,使劲儿……不一会儿,孩子下地了,冬生妈用双手捧着热乎乎、血稀稀、跟才生下的一只没长毛的大老鼠差不多的毛孩儿,嘴里连连念道:“是个千金,是个女娃子。生个女娃子也好。”她又说:“还来的快,还利索,真是老天爷保佑啊!”冬生妈边说边把娃儿扔进盛有热水的木盆里,三下五除二洗干净,用一块旧布片片将娃儿包裹好,放在了云霞的胳肢窝里。
   云霞经过一阵子闹腾,早已疲惫不堪,娃儿一生下地,她就什么也管不着了,就开始呼呼大睡起来。娃儿在她妈胳肢窝哼唧着找奶吃。
   冬生妈去灶上给云霞打荷包鸡蛋去了。躺在另一张床上的冬生,使劲儿把头扭过来,轻声喊道:“云霞,云霞……”可只听到云霞呼噜呼噜的鼾声。
  
   五
   云霞把娃生了,亲戚六眷、大姑二姨都吆喝前来送月礼,或一摞泡饼,30颗鸡蛋,或一只母鸡,三尺红布。送月礼的回去,还不能打空手,老婆婆就每人打发20个发馍。这是那一方的规矩,不能少。
   云霞月子里,婆婆可把她看的紧。嘴里一股劲儿叮嘱:“云霞你坐月子,可不能浸冷水,可不能喝冷风,可不能吃绿豆豌豆……月子里吃豆子胀气。”
   “妈,我又不是三岁的娃,你说一遍我都记着的。”云霞有些不好意思。
   “你们年轻,没我经过的多。”老婆婆“哎”一声接着说:“我生他们姊妹一路,啥也没禁,拖得我现在一身的毛病。”
   云霞望着婆婆,头像点水雀儿一般连连点着。
   这些日子,真是苦了二哥。他又要忙坡上的活路,又要忙着侍候冬生。这一切,云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老婆婆却说:“大小伙子,累不坏的。力气用完了,一夜又长起来了。”
   二哥望着他妈,就“嗯嗯”两声。二哥心里清楚,冬生是他一母同胞兄弟,冬生瘫床上,他就是这一家子的顶梁柱。他没有退步路。
   一个月下来,云霞养得白胖白胖的。原来的孕妇肚子,悄然瘪了下去,一对硕大的奶子,高高挺立在胸前,脸上的容颜,比以前更好看了,唯有不协调的,是云霞身上那件大红袄,把她装扮的多有几分土气。一眼望去,就是个山里人的样子。
   这屋里,平淡的日子,又增添了一份色彩。云霞常是收拾完了冬生的床铺,就一手牵着老大,一手搂着老幺,坐在堂屋的门凳儿上,把红袄子往起一掀,把奶头塞进娃嘴里。
   那娃,就开始贪婪地吸吮着,站在旁边的桃儿,嘴在不停地咩叽,云霞就用手轻轻摸一下桃儿的头:“桃儿好乖,一会妈给你拿馍去。”桃儿很是乖巧,就不再向他娘找路数了,拣起地上一枝柴毛子,把伏在门坎上的大麻猫,撵的一出溜就不见了。
   冬生爹,生来倔强,平时脸上很难露出一丝笑容。他每天起来,就把羊圈里一群羊吆到坡上,傍晚再吆回来。到年底,这群羊,卖几头,杀几头,留几头,这就是他老汉一年创的业了。屋里其它事情,他几乎是不闻不问。
   又过了几天,云霞娘家捎来口信,让云霞把娃抱回去玩些时候。要是往日,云霞一满月,由冬生送媳妇儿回娘家,这是无疑的。可是冬生现在,一时一刻卧在床上,什么也管不了了。
   云霞心里有些犯难,就走到冬生床前,试探着说:“冬生,俺妈捎信让我把娃带回娘家住两天,你看?”
   “你回吧!那可是应该回去的!可是我不能送你回了。”冬生有些伤感。
   “回去要给爹妈买点啥合适的东西,不能空着手呢!”冬生是个孝顺的女婿,但他想到他现在走到这个地地步,心里莫名生出一缕伤感。
   其实,云霞心里是想让二哥送她一程。可是冬生嘴像上了个摄子,只字不提。云霞有些失望,但又不好开口说出来。
   到了晚上,云霞就对婆婆说:“妈,明天我带娃回娘家,回去我住几天,冬生他就只有你和二哥照顾了。”
   “娃已满月几天了,你也是该回娘家了。娃她外婆想娃了。”老婆婆很善解人意。
   “那,那明天让你二哥送你吧?不然你一个人两手不拾闲,不方便啊!”老婆婆真的想到云霞心坎儿上了。
   “那屋里活路多,耽搁了二哥,你俩老可又招忙了。”云霞说。
   “活路嘛,哪有做得完的?他回来赶两把都有了。”老婆婆说。
   二哥除了下地干活,回来要帮冬生翻翻身。冬生望着二哥,兄弟俩也没有多的话说,只有云霞遇到就说一声:“多亏了二哥。”二哥也只“嗯”了一声,就回到他屋里了。
   云霞不好直接给二哥说让他送她回娘家。就到老婆婆屋里没话找话说:“妈,我都收拾好了,明早我就起早走了啊!”
   “你还没给二哥说吧?”老婆婆问云霞。
   “木有呢!”云霞应道。
   “那我去给他说。”老婆婆边说边起身,一步一拐走到二哥屋里:“老二,你明天送云霞回娘家,送到了就回来。”
   “么事啊?我送云霞?那像么名堂?”二哥有点懵了。
   “那有么事不好?你兄弟不方便,你不送谁送?总不能让云霞一个人大老远的,又背包袱又抱娃吧?”老婆婆强马吃车。
   二哥傻乎乎望着他妈,半天放不出个屁来。因为他心里没一点准备。再说,送弟媳妇回娘家,本身就不是自己的事儿,要是路上碰到个表哥表弟,不笑掉大板牙才怪了!
   二哥先是有些犹豫,后来也就认了。
   桃园沟的早上,太阳总是迟到一步,尽管林子里的鸟儿叽叽喳喳吵的历害,但太阳公公依然漫不经心地从东边的山凹里露出一点脸来。这才让沉睡一夜的大山慢慢睁开眼睛。
   赵家山脚下的一条扁担路上,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女人抱着娃,男人背着包,一步一步往前走着……
  
   六
   云霞娘家在陕南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子里,从婆家坐班车足足颠簸了三个小时,才到云霞娘家的一个叫小二河的车站。这是一个小镇的车站,每天就只有四辆班车往返,两辆与西安对开,两辆与湖北泗峡口对开。
   云霞对二哥说:“下车再走一里路就到俺娘家了。”二哥“哦”了一声就说:“把你送到了我就坐下一班车回去。”
   云霞说:“那咋行?你还饿着肚子呢!”
   二哥说:“我在车站买碗面吃就行了。”
   云霞把脸往下一拉:“你是咋着了?老远地跑过来,连我娘家一口水都不喝?你啥意思?”
   二哥见云霞不高兴,就住了嘴。

共 1378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深思的小说。小说中的二哥是个典型的有担当的西北回族汉子,他在承担着一家人填饱肚子重任的同时,还得背负起为爹娘传宗接代的重任。可惜他生在那个条件落后而又艰苦的桃园沟村,想娶媳妇为爹娘传宗接代比登天还难,竟然成为个难以实现的梦想。于是他只好回过头来面对残酷的现实,老老实实地伺弄几亩薄地,还是先顾住全家人的肚子要紧。而他的亲兄弟冬生因为矿难事故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这无疑又给二哥本就沉重的肩上增添了一副更加沉重的担子。弟弟冬生伤残后,二哥既要耕种土地,还得照顾卧床不起的弟弟,同时还得兼顾着对弟弟不离不弃的弟媳云霞和幼小的侄儿侄女。在常年累月的相处中,云霞对这个有担当精神的伯子哥产生了感情,这让本就负担沉重的二哥又增添了一份心理负担,至于他们最后能否走到一起,二哥能否突破伦理的界限,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佳作,极力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10-11 06:30:17
  这真是一篇让人感动、同情而又唏嘘不已的情感小说啊!二哥的负担太重了,他既要背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还得背负起弟媳爱他的伦理纲常心理负担。很多人希望二哥同弟媳走到一起,可是又不希望二哥冲破伦理纲常的制约。地地道道的情感小说佳作,欣赏了,问候沃土不说话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小金子        2020-10-11 09:21:54
  文笔娴熟,地方色彩浓厚,佳作!
胸怀天下锦绣,写锦绣文章!
回复2 楼        文友:沃土不说话        2020-10-11 10:04:45
  谢谢老师您的阅读和美评!
3 楼        文友:沃土不说话        2020-10-11 09:59:02
  非常感谢湖北武戈的釜正才使《二哥》得以在江山文学诞生!本小说是我在鄂西北一个偏远山村驻村扶贫发现并挖掘出来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由于本人功底较浅,前后连惯不太紧密,尚需老师多多指教!????????????????
4 楼        文友:天生我才        2020-10-11 09:59:35
  故事梗概清晰,细节描写到位,人物形象真实可感,语言独具特色,尤其结尾,令人想象无穷。欣赏佳作,颇有收获。问好老师,双节快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