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母亲(散文)


作者:修成国 童生,945.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71发表时间:2020-10-18 10:45:46


   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母亲是最值得怀念的。一个人能够长大,一般来说主要靠母亲。母亲们含辛茹苦,在养育孩子上的功劳,是一般做父亲的难以比拟的。”我读了这段话,深表赞同。尤其是每每回忆起在母亲身边生活近18年的那些日日夜夜,深深感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母亲的辛苦劳顿,母亲的坚韧顽强,母亲的无私忍让。
   母亲没有念过书,不能看书读报,也写不了信,可母亲对于文化却非常重视,这突出的表现在重视和培育子女上学读书上。我在兄弟姐妹中是老大,可在我8岁时家跟前还没有建立一所小学。附近最近的小学也有六七里路,我那时长得又瘦又小,跑那么远的路家里不放心,为这事把父母急得够呛。凑巧的是在1958年春天,我们那个村开始成立小学了,母亲高兴极了。于是,她第一批就把我的名字报上了。那时买不起书包,母亲就给我到供销社花钱扯了一块绿花布,又买来铅笔和本,用布把笔和本裹住,然后给系在腰上,送我去上学。打那以后,母亲便一直为我读书操劳着。8年多的时间里,我只读5年小学就升入初中了,去掉寒暑假和星期日,也是2000多个日日夜夜。每天,母亲都要起早为我准备早饭,还要准备中午带的饭,从来没有耽误过。特别是在我读初中时,家距离学校15里路,却因困难不能住校,只好早出晚归,足足跑了一年多。那段时间,可苦了我的母亲,她每天起大早给我做饭,有时晚上我七八点钟才能回家,她总是约摸我快到家了,又把饭给我热一下。而那时,她也是每天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啊。
   再说带午饭,准备起来更难,须知我上学的第二年就赶上了我国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吃饭成了难题,有段时间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拿什么准备午饭呢,为此把母亲难坏了。但是,母亲无论如何也要把我的午饭带上,宁可她自己少吃或不吃。因为困难,很多同村和邻村的同学终止了学业,我所以能一直坚持读下来了,与父母的倍加疼爱是分不开的。为了让我读书母亲从来不因家务活牵累我。“农家少闲月”,一年四季家里地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可母亲宁可自己贪黑起早,也不让我留下帮她干。有时星期天节假日休息,母亲也是先让我把作业做完后再帮家里干活。在她的心目中,孩子读书学习文化,是家中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由于母亲的呵护,我在读小学和中学的8年时间里,基本上没有旷过课,而且学习成绩也一直比较好,在小学时一直做班级的学习委员。母亲对弟弟妹妹们的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重视,总是尽一个母亲最大关怀和爱护
   母亲虽然没读过书,但懂得不少道理。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故事非常多。她经常给我们讲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从军、包公赔情、西厢记、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我们从那些故事中,不仅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历史,也懂得了一些伦理道德,学会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然而,更直接更深刻的道理是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我8岁以前,爷爷还在世,对母亲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母亲对爷爷非常孝敬,家中做了好吃的,她首先端给爷爷吃,有时宁可自己不吃,给爷爷留着下顿吃。爷爷的衣服脏了,她及时给爷爷洗,虽然母亲她们有妯娌两个,但她不攀不推。爷爷有病了,她就给爷爷煎汤熬药,亲自送到床前。为此,村里人都夸母亲贤惠、孝顺。
   我记忆最深的是,每逢家里来了亲戚或客人,母亲总要做上点细粮,或是做大米饭或是烙白面油饼或是擀面条,有时还要炒上几个菜,母亲屋里屋外地一忙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因东西不凑手还会急得满头大汗。可到了吃饭时,都是父亲陪着吃,待我稍微长大些,她便也叫我同父亲一起上桌陪客,而她却站在地上给添饭添菜。等到客人吃完了,她才在收拾完桌子后,在厨房简单地扒拉几口,就算是一顿饭了。而每当这时,细粮做的客饭几乎吃光了,她就只好吃一点早晨剩下的粗米饭了。那时农村细粮非常少,只有年节才能吃几顿,剩下就只好留着平时待客了,而每当客人来了,也不能做太多,因为这次来客吃多了,下次再来客怎么办呢?况且,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能来客人。后来我想清楚了,母亲所以每次不同客人一起吃,大都是因为她做饭她自己知道,如果都上桌吃就不够了。因此,她每次都不上桌,而是吃口剩饭吃口粗米饭。我小的时候对母亲的这种做法不是很理解,但是母亲还是坚持那样做,她常常跟我们说:“家里吃填坑,外边吃扬名。”母亲的这句话肯定算不得箴言警句,也肯定不是什么真理。但是,她却印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作“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母亲很看重亲情友情,很注重一个人或者说是一户人家的名声,这应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一个普通人家的体现和传承。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这就是母亲,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母亲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这就是一位尊老爱幼无私奉献的母亲的品质。每每想起这些,深深感到母亲给我的不仅仅是关怀和温暖,而是一种榜样的教育、引导和激励。
   母亲还是一个极勤劳的人,家中喂猪做饭的活,几乎都是她一人承担着。父亲不是不会做,只因他是属“外向型”的,加之母亲有着任劳任怨的品质。不仅如此,母亲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因母亲没读过书,所谓多才多艺不是指琴棋书画,吹打弹拉。可母亲会编筐窝篓,农村家庭用的很多东西,都是母亲自己编织的,大到装粮食用的柳条囤、偏筐、穴子,装土挑粪用的抬筐、土蓝,自家土炕上铺的炕席、酱缸上的酱帽子;小到大人小孩戴的草帽,小鸡下蛋用的鸡固篓,上地摘菜用的拐筐,家中装针线用的针线笸萝,可以说样样都会。
   早些年,我家老宅院西有一条壕沟,沟边有一片紫荆条树和一行条柳,是爷爷年轻时栽的。春天,当柳树的毛毛狗长出不久,紫荆条便开出一片片紫色的花儿,和紫丁香花的颜色差不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到了夏天那荆条和柳条都长得非常茂盛,细长细长的枝条正是编筐挝篓的好材料。这回母亲可大有用武之地了,只见她在条子成而未老之时,便及时地割了下来,又是剥皮、又是用水泡,然后就没白没黑地编了起来。有时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吃完饭,喂完鸡猪,就已到了晚上七八点钟,当别人睡觉了她便点起煤油灯编了起来。那时家乡还没有电灯,有时连煤油也点不起,又不能太晚。有时凌晨全家人都在熟睡,她就早早起来编上一阵子。每年编的物品自己家用不了,就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家一些。
   三年困难时期,母亲编的筐、席子和茓子等用不了,就拿到供销社去卖一些,也给家庭增加一些收入,解一些燃眉之急。母亲的编织手艺是很好的,她编筐编席都是自己起头自己收尾,而且每个筐的大小样式都很有新意,可谓变化无穷。那些小筐,都像工艺品一般。炕席、茓子的花纹也多种多样,十分美观。可是,每当我看到母亲又是破蔑子,又是起早贪黑地蹲在地上那辛勤编织的身影,心里都非常不是滋味,因为那成片的席子、茓子和一个又一个的筐,是母亲用一根一根的条子和蔑子编上去的,我常常听到年龄刚刚30岁的母亲累得晚上睡觉直咳嗽,但第二天仍继续编下去。
   为了减轻母亲的痛苦和家庭的负担,我也经常跟着母亲学,到后来这些活我也大部分都学会了,但是,我终究代替不了母亲的操劳。母亲教我,也并非是让我为她减轻什么。她告诉我:“过曰子,什么都得学呀”。母亲虽然是个乡下妇女。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她是那么勤劳,那么顽强,那么自信。虽然,她身体常常累病,我也经常担心会把她累垮。但在我心中,似乎没有她战胜不了的困难。当然,这和她对生活充满信心是分不开的。正是在母亲的亲身教诲下,我才逐渐懂得,人,一定要勤劳勤奋,一定要学会一些为自己“过日子”的本领,而不能不学无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母亲那高洁的品质,那勤劳的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财富,是我们永远也学不完,用不尽的。

共 30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母亲是人生最伟大的老师。修成国同志怀着对母亲无比热爱的心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和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写成了这篇散文《母亲》。母亲的勤劳影响了“我”,“我”一生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做事显然是母亲教我的;母亲的“大义”成就了我,在她眼里“念书”是顶重要的事,“一年四季家里地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可母亲宁可自己贪黑起早,也不让我留下帮她干。”“我”一心一意读书才有了好成绩,三年自然灾害没有辍学,读完书参军入伍才走上了新闻报道员的岗位,才取了的今天的成就、成就了“我”今天幸福的生活,想起这些都是娘的赐予,怎么不叫我心怀感激呢?跟着娘学过日子,“过曰子,什么都得学呀。我心中似乎没有她战胜不了的困难。正是在母亲的亲身教诲下,我才逐渐懂得,人,一定要勤劳勤奋,一定要学会一些为自己“过日子”的本领,而不能不学无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这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点赞,推荐阅读。【编辑:水墨砚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墨砚儒        2020-10-18 10:52:29
  编完修老师的散文《母亲》,让我也回想起我母亲疼爱我的点点滴滴,思念之情从心底里油然而生,这是文学让作者与读者产生的共鸣,母亲的美德激励着我们走好每一步,也监督者我们不要迈错了腿走上邪路。母亲的伟大,永远是说不完的。
2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10-18 11:05:00
  谢谢编辑老师!母亲伟大!母爱如天!
3 楼        文友:叶雨        2020-10-18 11:40:45
  母亲的辛勤付出,母亲的无私奉献,母亲的忍耐宽容,只有做子女的才能体会到,所以母亲永远是写不完的题目。欣赏佳作,点赞!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18 12:57:37
  真情散文 母亲伟大,学习了佳作支持
活到老学到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