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敏思】我的父亲(纪实)

编辑推荐 【敏思】我的父亲(纪实)


作者:冷冷的清秋 白丁,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78发表时间:2020-12-03 16:17:41
摘要:记录父亲行医的事迹


   还有好几次去医院的事例给父亲留下的印象都是医院如果没有熟人都不会把你们当回事看。
   其四是关于父亲自己的事情了,我很清楚地记得那是2015年9月份,刚开学没多久,突然从外甥女的微信上得知父亲从山上滑了一跤(当时也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怕子女为他们担忧,甚至都不愿意把信息告诉我们,一昧的自己承担着,诠释着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层含义),于是急忙赶回家去,一路上都在猜想着父亲的伤势怎么样,他去山上干什么了,是因为怎么会摔跤的,会不会有危险,到家了,三脚二步跑上楼,只见父亲躺在床上,闭着眼,脸色灰白,脸上因受伤疼痛引起抽搐的颤动看起来显得很疲惫的样子。于是急急的问母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母亲说你爸为让来年的笋长得粗壮点,去砍山上枯死的毛竹,因为一个人去的,据他自己说是从水库下面那块地的斜坡上滑下来,自已还硬撑着不知道一颠一跛怎么回来的,爸还与母亲说可能自己有二根肋骨断了,居然伤成这样还强撑着到家,父亲这种强大的心理不知道是哪种力量在给他支撑。可能这与父亲平时的生活个性有关,虽然现在年龄大了,但胆大却始终没改,一如从前那样敢做年轻人看起来都后怕一些危险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还是照样爬梯登高修筑屋漏,爬树采摘果子,甚至连走路的速度都风风火火,连年轻人都跟不上步伐……。回家探望时我们经常劝导他,年龄大了,一切都不如从前了,凡事都要小心点,俗话说,七十防跌,八十防噎,任何事都要顺勢而为,要遵循自然规律,你不服老不行,毕竟年岁的增长意味着某些活动你已经不能去逾越。可是现在事已至此,只希望父亲能早日让病痛离开身体,恢复以往健康生活。于是劝父亲能到医院,去拍个X光照,看看到底是体内哪里受伤了,受伤的程度怎么样,可以对症下药,可是父亲至此仍纠结于他脑中的根深蒂固的否认哪些医生的医德及医技,他认为好医生有,但绝少,次次劝说都被父亲硬生生的拒绝,说死了也不去医院,连我最被父亲信任的人劝导也无果告终,当时只差跪下来救他了,其实跪下来也没用,父亲的倔驴脾气谁也无法说服,他说不是为了省钱,他只想让家人配点他自己说的伤膏与药来进行治疗,说谁的照料都及不上家人的照顾与亲情的滋养,打死也不去,父亲下了狠心,谁劝都无济于事。之后的二天因为天冷父亲感冒有点咳嗽,引发了肺部的感染,在咳嗽时吐出了血块,我们看了都很担忧,毕竟年龄大了,万一有个不好的后果真的让人不堪想象,凡事来不得半点马虎,看他咳嗽时捂着胸口想竭力忍住但又克制不住的难受劲,真的想把这病痛转移一点到自己身上来替他分担,父亲虽人老了但脑子好使,突发其想的,让我找到了家中未曾开封过的那个药(我当时看药的有效期已过五六年了,想处理掉,现在叫不上名称来了),给他找出来吃了几颗,也真是奇怪,父亲说喉咙不痒了,药到病除,吃下去这个咳嗽被立马制止了(也不知道上此药真的有神效还是父亲相信自己的医术特效,到现在也弄不明白)。于是遵循父亲自己的配方,按他的意思给他配来了369药膏给他贴在受伤的肋骨与背部上,口服消炎止痛的药品,就这样很简单的在床上静养着。有时父亲长时间左侧的躺姿感觉累了想换个右侧姿势,虽然父亲身板不是很魁梧,但为了减轻翻身带来的疼痛,母亲与我会费很大的劲轻帮他慢慢侧过来,稍一用力,平时很能熬痛的父亲都受不了的会啧啧声(从父亲脸上的痛苦表情我能想象这种痛肯定是撕心裂肺的)……,每啧一声,我与母亲二人的手都会停下来,我们担心的直冒冷汗,只能再次放手,准备再换个手法,尽量让父亲少受苦一点,翻好身后在后背上给他贴个枕头支撑着,这样的疼痛煎熬的日子终于过去一个星期了,父亲看着我们照顾他也很累,想了个办法,在床上的横木上绑了二块长长的布条,他这样稍稍的坐起来的时候可以拉着布条使点力,也许真的是好人有好报,父亲平时给人看伤治病的功德得到了神灵的回报,伤情好得很快,没出半个月父亲竟然坐起来要求活动活动筋骨了,怕走路再次有个损失,我们劝他悠着点,暗暗高兴父亲的病情终于慢慢好转了,希望早点康复。终于如我们大家的愿,一个半月后,父亲已经可以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了。这时父亲又吹牛了,说要是你们当初催着我去医院,说不定现在还躺在医院任医生们的肆意使唤,到现在还好不了呢,听到父亲这样的话,我们也只能佩服父亲有能力医治自己的病,相信有时亲情的力量都什么都重要,照心理学来说那是心理疗法了。
   其五,2003年由中国广东发生而引起的非典疫情,对于人民的健康引起了很大的危害,传染性特别强,且发展速度较快,当时在别人都在保命躲灾的时候,而父亲作为村里的治保主任兼赤脚医生,毅然自告奋勇主动充当起抗非典一线工作人员,每天背个消毒喷雾器走遍全村大小的每个角落,负责对全村进行消毒工作,宣传如何抵抗病毒的知识,负责给村民测量体温,有不舒服的病人问诊登记配药,历经三个多月的抗典战争,最终在疫情宣告结束时,终于卸下肩上的重任。
   其六,有关大姐,当时大姐因早产出生时体弱多病,再加上当时的生活条件给后天的成长留下了后遗症,原本身体素质不是很强健的她在26年那年春天的某一天因头部发生剧烈的不明原因的疼痛,父亲当时虽然是赤脚医生,但源于农村医疗设备的落后与欠缺,无任何检测仪器,于到带着大姐来到了绍兴市人民医院做了个脑电图,医生用检测仪一照说是脑膜炎,要抽骨髓再次进行化验,父亲一听,不对,凭他多年的行医经验,这绝对非脑膜炎,于是耿直的父亲与医生理论,医生说这又不是我说了算,机器检查的,父亲反问,难道作为医生你们这点常识都没有吗?头朝天向后仰喊头痛是脑膜炎,头朝地头痛并非这个脑膜炎,医生们被父亲说的哑口无言,只能说那你自己回家治去吧,在无可奈何之下,倔强的父亲只得带着大姐忿忿然的离开了医院,之后父亲凭着自身经验的猜测与大胆的想法从药店配了一些固痛定的注射水,加大剂量给大姐用上,虽然只打了3针2CC的固痛定,但是直到现在大姐的头痛病都没有复发过,一次一次的大胆尝试让父亲更加对自己的医术深信不疑。
   其七,记得我七八岁光景,二姐比我年长六岁,为方便上学代步,当时家里新买了第一辆凤凰牌蓝色的自行车,为图新鲜劲,二姐率先学骑自行车了,可当时看这二轮的家伙还真不简单,想学会还真有点难度,还没等两脚蹬上去,自行车先倒了,必须由一人帮扶慢慢练,于是大姐作帮扶,我做看客,二姐练车,二姐从小有一股倔劲加上聪明好学、悟性高,没多长时间她居然慢慢驾驭这两轮家伙了,摇摇晃晃的自已掌控骑一段路了,可是刚学会,一不小心,悲剧发生了,二姐突然一下子摔倒在地,手腕有个骨头突出了,而且发生了呕吐,二姐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有喊痛,只连哭带叫的“我怕要残废了,怎么办呢?”大姐扶着二姐,让我急忙跑回家把父亲叫来,父亲遇事一向大胆冷静,遇事不慌张,见此情景,抓住二姐的手向外一拉伸,再用他的手不知道施了个什么魔法,原本大喊大叫的二姐顿觉疼痛减轻了,父亲让她自己试试抬抬手,看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居然说不痛了,神啊!父亲!不知情的以为在演双簧戏魔太,父亲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技能。
   其八,再说说与父亲日夜为伴的母亲,由于年轻时出了太多超负荷的力、受太多的累,腰肌时常出现酸痛,尤其是下雨天,母亲的腰就是标准的天气预报。有一天上厕所时,坐马桶上突然说腰肌无力,站不起来,又坐不牢,整个身子瘫坐在马桶框上,而且发生了上吐下泻的症状,当时以为母亲是食物引起的中毒加上劳累引发的疾病,父亲再次凭他行医的经验大胆地给母亲注射了一种好象叫强的松龙的注射液,三个小时后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之后的二节腰骨脱臼也是父亲亲力亲为帮母亲恢复归位,那时父亲的医术在我们那地方传得真有的点神乎,当时只要父亲在,我们家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病痛都不算事,父亲犹如一把巨大的保护伞替我们支撑着平安健康的生活,什么病魔都休想长时间的折磨我们,很庆幸我们有这样一个神医好父亲而自傲。
   其九,侄女在上幼儿园约五六岁时,突然感觉发烧身体不舒服,当初哥嫂都以为是感冒了,带着她到医院打针、吃药、煎中药的折腾了半个月,在以往感冒只需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就能慢慢恢复直至愈。可这次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半夜发烧竟然体温高达42度,哥嫂一味认为大医院的技术胜过父亲,之前瞒着父亲,于是不想让父亲知晓,怕父亲的土方对侄女带来不利,在终于无可奈何之下,终于向父亲打电话诉说了实情,父亲接到侄女一看,一诊脉,摸额头,看舌头,测体症,猜测侄女可能是得了伤寒症(在旧社会如果得此病,多半是病入膏盲,无法医治了),当时父亲推断医生可能把阴火当阳火在治,对于此类病,父亲以前曾接收治疗好几起伤寒症,因此累积了病因及治疗方法,父亲立即从自家的药库房里给侄女用上了一种名叫氯霉素的注射液,不到短短3天时间,侄女身体痊愈,恢复了正常!父亲又救了家人一命,当时在想,父亲或许是时运不济,要是当时有记者报料或电视采访,父亲一定会成为名医而胜名远扬,可当初的伯乐在哪里呢,要是有,父亲绝对是那一匹千里马,或许父亲真的缺少那朵祥云!
   其十,再写一写当时村里的“菩萨”求父亲看病一事。那时我们村里有个说是太师附那人身上,他就成了菩萨。菩萨据说村是碰到有一些见不得光的离奇鬼怪的或身体不舒服的事情,村民们都会拿着香烛带着水果糕点前去菩萨那里驱逐鬼磨,可是那天不幸运的是村中的“菩萨”居然也病了,他家人因为没人施法了,只得来请父亲前去给他看病,因为父亲不信邪,所以父亲戏称说他自己就是菩萨,让他自治吧,父亲心地善良,经不起他家人的一而再,再而三苦苦哀求,终于答应给这位菩萨去看病,去时只见“菩萨”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俨然失去了作为菩萨时的神气、精神抖擞的一面,父亲问他发病的前因后果之后,再经自己的一番分析,诊断出病因,针对下药,没几天,这菩萨又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还上门前向父亲来致谢!(其实到现在我对此事犯迷糊,说来也挺怪的,被称为菩萨那人平时说话结结巴巴的,但一当所谓的菩萨附体时,口齿马上变得十分流利,从不打结,而且模样力也极强,如果蒙上眼睛不知情的就会就是被模仿的那人声音)。
   父亲给人治病的例子举不胜举,写也写不完,也就不再一一例举一,还是写写父亲其他方面吧,一直以来父亲来我家纯粹是免费的快递员,父母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365基本如同一辙的每天都在田间土头耕耘、种植,成熟的季节是他们比别人更忙的季节,收割下来再由父亲给我们送到城里来,我们要得越多,似乎父母忙得更欢。而且父亲要了我家车棚的钥匙,送到之后有时连茶水都不喝一口,放下东西,一声不响的赶着回家,然后给我们打个电话说他来过了有菜放下面车棚,到时别忘了拿上去。这样马不停蹄的隔三差五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的默默奉献着无私的世上最真情的爱。在他们眼里总想无时无刻的帮衬子女,能帮一点是一点,以他们用时间的消耗与体力的支出尽可能想多给儿女们带来更多物质的代换,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就是世界上父母无私的奉献,每每看到父亲急匆匆一次一次的来来回回,我真的无以言表,虽然蔬菜值不得几个钱,但那是父母的心血,有时因一下子吃不完有点蔫了,我都不舍得扔,因为那里面蕴含着父母多少的心血哦。想不出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父母对儿女这种世界上最诚挚的爱。有时父亲给我们送菜来,我会早早的为父亲准备好他比较好口的馄饨与水饺,夏天的时候再配上一瓶冰凉的啤酒,希望他奔波之后短暂的休憩给个缓冲,可是父亲就是这样急性子,不管家里有事无事,短暂的停留之后,急急的又踏上归家的路途,我是个不会留客而且言语比较木讷的人,父亲说要回去,我也劝不了几句,更别说想留他宿夜。生怕留一夜回去之后房子就会换位朝向了,我知道父亲不留夜的原因,他是怕连累我们,生怕由于他过夜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麻烦与不便,不想让我们为他操劳,处处只知道他们可以付出,但绝不可连累子女,写到这里已经作为父母的我感觉鼻子有点酸楚,眼眶湿了。
   我的父亲,五官端正,年轻的时候绝对算得上是个风流倜傥的美男子,即使到了现在这把年纪,虽然是满头白发了,但整个人看上去仍文质彬彬的,脸上皮肤依然红润,少有皱纹,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丝半毫农村人的乡土气息。父亲小时候其实家境尚可,能读到初小毕业,那时也算得上是个有头有脸的文化人了,他比较喜欢记记写写,临过年时会自己买上二尺红纸自己写个对联之类的,平时的时候会在涂着石灰的白墙上画画自己一亩三分田,父亲还能凭着他的记忆画画自己整个村子的山田分布图,直到现在我还能看到白灰墙上贴着父亲用粗毛笔写的很工整的26个粗体英文字母,父亲很好学,他会在不认识的英文字母下面标注个谐音,虽然有好几个是别字,但象他这样的年龄还在不断上进学习已经很不错了,有时也不想去帮他纠正。

共 11728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父亲如作者笔下:“父亲,五官端正,年轻的时候绝对算得上是个风流倜傥的美男子,即使到了现在这把年纪,虽然是满头白发了,但整个人看上去仍文质彬彬的,”这样一个从在大户人家出身又流落到了农村的人,内在底蕴是不会失去的。在农村做了赤脚医生的父亲从无怨言,有着优良的的职业道德。正如父亲所言:“人家因为相信我才来请我的。”所以,父亲才能“风大雨急,却不能阻止他的脚步;有时刚躺下,急促的敲门声也不能拦住他问诊的脚步。村里的牛与猪只要一看到父亲,原本凶神恶煞的眼光立马就变得黯淡下来,乖巧的像一只温驯的小绵羊似的退缩到猪圈角落,似乎有一种神的力量附在父亲身上震慑着那些牲口,任由着父亲肆意的摆弄。”这样的父亲似乎有了神功和神力。作者详尽举了十个例子来表现父亲的医德,令人钦佩不已。为人子女,能够将父亲的美德跃然纸上,这是最好的纪念。好文推荐共享。【敏思编辑:情满珠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20-12-03 16:20:16
  令人钦佩的父亲。谢谢赐稿敏思家园,欢迎常来!谢谢!
雪之韵 冰之魂……妍冰
回复1 楼        文友:冷冷的清秋        2020-12-03 16:56:56
  谢谢老师的评语并刊登,要是告诉父亲知道他的生活经历通过你们江山文学网站发表了,那他肯定很兴奋!再次谢谢老师的肯定!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