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红楼梦》第六回文本细读(鉴赏)
作者很了不起,因为要写刘姥姥是非常困难的。整个小说在写贵族,贵族的动作、思维、语言都跟一般人不一样,他们有一种出口成章的优雅。可是刘姥姥是粗俗的,是开口就讲“拉硬屎”的那种人。如果刘姥姥讲话像林黛玉,那就让人昏倒了。
刘姥姥进来以后,来迎的是周瑞家。这样就有了过渡和衔接。周瑞家是王夫人的陪房,所谓陪房就是王夫人嫁过来的时候跟着来的,有的是丫鬟或者奶妈,帮衬着凤姐蛮得势的。
刘姥姥真实蛮聪明的,她知道怎样迂回行事。
周瑞的太太不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可她也有她的心事。她想这个乡下老太太来了,到底帮还是不帮,当年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狗儿的爸爸曾帮过忙,刘姥姥家对周瑞家有恩。“今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心中难却其意”,以前别人帮过你,你今天也应该回报一下,这是她帮刘姥姥的原因。第二个也很重要,“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她也是一个用人,贾家用人很多,可是她想让比她更低卑的刘姥姥知道,她在贾家还是有分量的,所以,“听如此说,便笑说道:‘刘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了真佛去的?’”这个真佛当然是指王夫人。
0604
刘姥姥进来以后,来迎的是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也跟她解释说,这种事本不该她管。她说:“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皆因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竟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接下来,她又说明了一个新的情况:“但只一件,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叫凤哥的。”刘姥姥还以为是王夫人在管家,可是现在已经换人了,是王熙凤在管。周瑞家的特别告诉她说,你就是见到王夫人也没用,因为你要从王熙凤那里拿钱。
刘姥姥的回答非常有趣,她说:“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这等说,我今还得见他了。”这绝对是假话,因为刘姥姥根本没有见过王熙凤。
周瑞家的道:“这个自然。如今太太事多心烦,有客来了,略可推的,也就推过去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待。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倒要见见他,才不枉这里来一遭。”她说王夫人年纪大了,不愿意管事,觉得王熙凤可以管家了,能够推的事情就推给王熙凤去管了。刘姥姥就说:“阿弥陀佛!这全仗嫂子方便了。”周瑞家的回道:“说那里话。俗语说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是民间常用的语言。其实是另外一种现世的因果,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周瑞家跟刘姥姥这些对话也是一个偶然。周瑞家的平常也不见得这么好。这一天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刘姥姥命好,碰到了一个好心老人,然后又碰到一个小孩子帮她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又心情很好,愿意帮她。平常要到贾府见个重要人物,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种家庭有很多事情,门口有一大堆刘姥姥这样的人呢。这里有很多的巧合,刘姥姥竟然见到了王熙凤。
由周瑞家的来评点凤姐,令人可信,因为从小看见的嘛。书中说“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形容得好吧!心眼有一个还不够,有一万个。你看这个王凤姐的心事之多。“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真的,她说凤姐在,那些男人讲不过她。“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这讲得也很好,周瑞家的是个下人,当然觉得这个管家管得严。话说回来,不严还行吗?贾府里面有几百个佣人,上上下下繁琐得很,凤姐要是没这个威,没这个严,她怎么管家?所以这句话就是反面来讲,凤姐这个人行事很有纪律,管家很得体,很行。
周瑞家的就叫一个小丫头到倒厅打听了。这里用到一个建筑上的词,叫“倒厅”。中国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因为北方在冬天有西北风吹过来很冷,南方是有阳光的,我们叫朝南或者朝阳。房子都是北边是墙壁、门在南边。可是有一种倒厅是坐南朝北的,这个房子一般不住人,用来办公。王熙凤在管家,倒厅是她办公或者接待客人的地方。小丫头就去打听老太太屋里摆饭了没有。前文说过,贾母吃饭的时候,所有的媳妇、孙媳妇都要在场,要伺候贾母吃完饭,自己才能吃。所以她第一个打听的是贾母摆饭了没有,如果贾母摆饭就表示王熙凤一定在贾母那边。
小丫头去了之后,两个人讲了一些闲话。刘姥姥就说:“这位凤姑娘,今年大不过二十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家,可是难得的。”刘姥姥对王熙凤是完全不知道的,所以她的赞美很虚。周瑞家的是王熙凤管着的人,所以她听了以后说:“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了。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王熙凤的聪明到了惊人的地步,她没有读过书,不识字,可是用人跟她报账,她一听就能说出哪里有问题。“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过去的女性是不被鼓励讲话的,都很含蓄、内敛。可是王熙凤不一样,伶牙俐齿。“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了些儿。”这句话是周瑞家的讲出来的。周瑞家的就是王熙凤底下的人,她们可能常常要作弊,想要贪一点。倘若主人不精明,他们从桌上随便拿一块玉就走了。王熙凤的厉害是她永远清清楚楚,底下的人也一点不敢马虎。有时候这种大户人家,主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底下人有一点好处。可是王熙凤管家时,底下的人都怕她。这些话其实在暗示着刘姥姥见了王熙凤之后,王熙凤会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
丫头回来了,就说:“老太太屋里已摆完了饭,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贾母吃完饭了,王熙凤就要回来了。周瑞家的听了,连忙起身,催着刘姥姥说:“快走,快走!这一下来吃饭,是个空子,咱们先等着去。若迟了,回事的人也多了,难说话。再歇了中觉,越发没了时候了。”王熙凤一天要处理很多事情,中午先去伺候贾母、王夫人吃完饭,最后她才回来吃饭。只有吃饭的时候才是有空的时间。这里在讲家族一种严密的生活规则。
0605
刘姥姥去见凤姐是怎样的情景?
刘姥姥上来,看到凤姐了,看到旁边她的那些家具,形容一大堆。然后,凤姐穿什么样的衣服?家常穿的都全是貂皮之类的贵重衣裳,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下面一句写得好,手内拿着小铜火箸zhù儿拨 手炉内的灰。你晓得,那是暖手的炉,拿着铜箸儿,慢、慢、慢、慢拨那个灰。
下面说: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有佣人拿茶给她,也不理,手里慢慢拨那个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凤姐那种派头,人来了以后,照样地手里面拨她的灰,对刘姥姥爱理不理的。刘姥姥讲了个半天讲不出口,想来要点钱嘛!所以尴尬讲不出口。凤姐当然知道,她说,我还有二十两银子,本来给我的丫头做衣服的,现在拿来给你吧。对刘姥姥,给二十两银子就算了,还要加一句:准备给丫头做衣服的拿来给你了!那种对刘姥姥的轻蔑,通通写出来了。
这里我们要先对照一下:后来等到贾家被抄,凤姐得病了、快死了,因为她一生作了不少孽,也害死过尤二姐,心里有一种罪疚感,所以她见鬼了。尤二姐的鬼魂来索命,她害怕了,正巧刘姥姥来看她,她就抓着求刘姥姥,把女儿巧姐托付给她。
这种对照,曹雪芹不是随便写的。
先前凤姐的高傲,对刘姥姥的那种轻蔑,对照着凤姐临终在床上的那种惨状,我们对凤姐才有同情。写这么一个人,不写前面之盛,托不出后面之衰。所以写贾府前面的派头,写得那么琐碎、仔细,有时候甚至琐碎到有点累赘,但是要细细看,前面的铺陈,每一句话都有它的意义在里头。
之前,凤姐拿着手炉,慢慢拨;最后,看见刘姥姥,就抓着刘姥姥,拽住刘姥姥求她。这两个情景对照起来,写得好!这就是小说的高明处。
《红楼梦》伏笔千里,老早就伏在前面了。
曹雪芹心思很缜密的,每一个小节都仔细考虑过,前后的对照都有用的。
俄国非常有名的小说家契诃夫,以短篇小说著名。他说怎么写小说?如果你第一页写了一面墙上挂了一支枪,你再写了两三页之后,这个枪还没有用上的话,就快点把它拿掉。没有用的枪,没有用的细节都是多余。
曹雪芹写的东西一定后面有用,你看着什么啰啰嗦嗦,后来通通用到了。
刘姥姥这段写得这么仔细,凤姐对她的态度,就是为了对照最后凤姐临终的凄凉无助,向乡下老太太求援。这么有权有势的一个人,“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就是讲凤姐的下场。前后是有密切关系的。刘姥姥也写得活,凤姐不是在装腔作势吗?刘姥姥不管三七二十一,听见给她二十两银子以后乐不可支,她就讲了:“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哇啦哇啦这么讲一堆,把凤姐的那套装腔作势通通打掉了。这就是曹雪芹高明的地方,凤姐还要再装出一副样子,刘姥姥给她几句通通拆掉啦!
从刘姥姥开口求帮,到王熙凤真正给钱插进了两件事,一件事是贾蓉借炕屏,一件是安排刘姥姥吃饭,都是小事,但是特别有意思。我们先看贾蓉借炕屏。刘姥姥刚想向王熙凤求帮,就听到二门上的小厮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住刘姥姥,别说了。就问,你蓉大爷在哪里?只听到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一个十八七岁的青年,刘姥姥这时候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藏都没地方藏。凤姐就笑了,“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刘姥姥就扭扭捏捏的在炕沿上坐了。
贾蓉来干什么呢?
0606
贾蓉来干什么呢?
贾蓉奉贾珍之命向凤姐借玻璃炕屏。炕屏是王子腾夫人送给凤姐的,时髦的、进口的、华丽的摆设。喜欢摆谱的贾珍,就惦记上了,借口他要请一个要紧的客,派贾蓉来借。这个“借"都是得加引号的。王熙凤很知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个贾珍从小跟凤姐那是论哥哥妹妹来叫的,她知道贾珍来借高档进口的奢侈品,他是只借不还的。凤姐就不想借给他。就耍了个心眼,迟了,昨天给别人了。贾蓉就软磨硬泡,嘻嘻的笑着,在炕沿上半跪道:“婶子若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了,又挨一顿好打呢。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贾蓉这么一阵死缠烂打,果然就把玻璃炕屏借到手了,欢天喜地的走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贾蓉进来插了一杠子,为什么?
有的红学家就认为,王熙凤迫不及待的想见贾蓉,而且借给他玻璃炕屏,是因为她和贾蓉有暖昧关系。这恐怕是想歪了。其实没有暖昧关系,王熙凤想见贾蓉,更可以理解。跟一个讨人喜欢的漂亮公子哥儿贾蓉相比,凤姐难道愿意跟一个上门求帮的穷婆子罗嗦。王熙凤是一个机关算尽,但是英风俊骨的巾帼人物。不是秦可卿那样的,风流妩媚,专注私情的风月人物。她和贾蓉不讲什么婶侄上下,不论什么男女有别,随意的说说笑笑,他们两个关系很像是拉帮结伙,共同干坏事的哥们。但是他们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越轨。
王熙凤的这个真正的侄儿贾蓉,和刘姥姥硬要跟王熙凤攀上做侄儿的板儿,出现在同一个情节当中,这是两个事关巧姐命运的重要人物巧遇。
然后,刘姥姥就随周瑞家的出来了。周瑞家的倒担心刘姥姥粗鄙有些不安,就说刘姥姥怎么会把她的那个外孙叫板儿的,推到凤姐面前,口口声声“你侄儿,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软些。蓉大爷才是他的正经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一个侄儿来了。”
刘姥姥就笑了,她说:“我的嫂子!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得上话来呢。”
你看,刘姥姥这个老太太写得真有意思!她的那种直率,乡下的原味,对照于官府里头的那种派头、姿态,就有了强烈的对比,也等于是暗中批评了凤姐的势利,对穷亲戚的高傲。
凤姐的下场也就暗暗地伏在这里了。
《红楼梦》写人物,用各种的侧面来描写。
这是第二次写凤姐了,头一次我们从林黛玉的眼中看凤姐,第二次从刘姥姥的眼中看凤姐,就这么一个人,从各种角度写,正面写,反面写,以后还会再写王熙凤。
《红楼梦》很重要的是写人物,那么多人物在小说里面个个栩栩如生。凤姐是凤姐,林黛玉是林黛玉,薛宝钗是薛宝钗,袭人、晴雯……一个个都非常个性化,这不容易做到的。
中国的小说以人物写得活取胜,《红楼梦》的人物就不用说了,《水浒传》也是,那些人物,鲁智深是鲁智深,李逵是李逵,宋江、武松都是很活的。《水浒传》以写男性为主,全是写粗犷的汉子,有几个女性写在里头,潘金莲、潘巧云、阎惜姣,三个淫妇,写得好!《水浒传》里边的人物,也让你不会忘记。大家要学写作,看看这些很了不起的小说家,看看他们怎么写人物。
0607
这一回写得很精彩的一个人就是板儿。一个只有五六岁的小男孩,刘姥姥的外孙。刘姥姥要去借钱自己去就好了,可是她把那个板儿打扮了一下带着去,教他看见谁要怎么说话。如果有一个画面,这个画面是一个穷困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外孙在路上。她们从天还没亮就开始赶路,一路走着到的京城,很可怜。可是刘姥姥却把它当成郊游一样。这一场戏当中如果没有板儿就少了很多东西。刘姥姥自己也没有把握,不晓得会碰到什么样的事情,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笑她,怎么侮辱她。可是她带了板儿以后,每次她一紧张就跟板儿说,你等一下要小心,等一下你看到人要怎么怎么样,其实是她自己紧张。所以那个小孙子扮演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