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采】《红楼梦》第八回文本细读(鉴赏)

编辑推荐 【文采】《红楼梦》第八回文本细读(鉴赏)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956发表时间:2021-05-26 18:07:54


   李妈妈出来阻挡喝酒以及宝玉喝冷酒,都在侧写黛玉有很多心事。
   “可巧黛玉的小丫环雪雁走来。”
   黛玉有两个丫头,一个是她进贾府时从家里带来的丫头雪雁,另一个是紫娟,是贾母派给她的。
   紫鹃非常懂事,很贴心地照顾黛玉。她看到下雪了,害怕黛玉冷,就叫雪雁送来一个手炉。
   黛玉看到雪雁送了手炉来,就抓到一个机会,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那里就冷死我了!”她不是讲她冷,而是讲刚才宝钗劝宝玉不要喝冷酒的冷,话中有话。
   这一场戏里最让人同情的,是薛姨妈,她坐在旁边根本不知道这三个人在干什么,因为这是他们的秘密。他们讲话,旁边的大人听不懂。
   黛玉当然还没有说完,一方面说哪里就冷死我了,这已经在刺宝玉了。接着把手炉拿过来,跟丫头讲:“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她似乎在说,我平常叫你做什么你都不做,现在紫鹃叫你送手炉来,你倒马上听了就送来了。薛姨妈一定是如此理解,人到中年,她听不懂小孩的情话。可是黛玉不是在骂雪雁,宝玉马上就听懂了,他知道她的意思。不同的族群、年龄、阶级里面,都有自己的符号。宝玉、黛玉、宝钗就在玩这个游戏。
   薛姨妈则完全不明白他们的意思。黛玉还必须跟薛姨妈解释说,你看我今天到姨妈这边来作客,他们远远的送来一个手炉,这不是看不起姨妈吗?难道姨妈家没有手炉吗?这话分明是在遮掩。
   我们常常说,《红楼梦》是青春王国,它是青少年自己玩的游戏。他们有自己的伦理秩序和密码,大人再怎么努力也参加不进去。
   这是非常有趣的细节描写,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下回分解。
  
   06
   上一讲,我们说到宝玉喝酒,黛玉用言语刺他。
   喝酒这一情节中,最难堪的是李奶妈,她过一会儿就要跑来,宝玉跟她说我只喝一杯,结果已经喝了两三杯,所以李奶妈又跑进来说不可以再喝了,再喝下去不得了了,宝玉最后就跟她闹起来。
   薛姨妈疼宝玉,说,让他再喝两盅就不喝了,喝醉了就睡在这里,也没有大不了的事情。
   李奶妈就讲了很不好听的话,说,你不听我的话,小心今天老爷在家呢,等一下问你的书。
   宝玉立刻不喝了,脸就沉下来,完全没有兴致了。
   这里已经隐约看出贾政怎么对待宝玉,暗示宝玉很怕爸爸。这是一处伏笔。
   黛玉很奇怪,反而故意说李奶妈:你不要管这么多,你就让他喝。
   黛玉其实是护着宝玉的,她不想那个李奶妈老是让他不开心。
   这个时候,黛玉对宝玉的亲就慢慢表现出来。她觉得宝钗在影响宝玉,心想我跟他这么熟,我的影响力应该大过你的!人在十七岁以后就不太容易懂这个东西,这绝对是十三四岁的小孩之间的口角,是非常有趣的。
   这一场戏中最动人的部分是黛玉跟宝玉斗气,好像小男孩和小女孩之间在吵架、在对抗。
   宝玉跟黛玉是斗气最多的。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有一种他人不可解的关系。回想一下生命里常常怄气的那个人,肯定是跟你最亲的人,有时候是妈妈,有时候是妻子或丈夫,有时候是孩子。不亲就是无关痛痒,关痛痒其实就是挂在心里,总是要去管他,就会有一种紧张的力量。
   薛姨妈说:不要怕,让宝玉再喝一点酒。
   这个李奶妈也想溜掉,她是被派来监视宝玉的,可是她家里也有事情。她溜掉以后剩下两三个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见李嬷嬷走了,也都自寻方便去了。只剩了两个小丫环,乐得讨宝玉的喜欢。”
   这个时候,薛姨妈觉得自己是长辈,应该阻挡宝玉,不让他再喝了,再喝下去就多了。
   收过酒杯后,宝玉吃了两道菜,一个是酸笋鸭皮汤,另一个是碧粳gěng粥,大概就是稀饭。这个时候,薛宝钗和林黛玉也吃了饭,又沏了茶来,这下薛姨妈放心了,雪雁等三四个丫头也吃了饭进来伺候。
   黛玉问宝玉说:“你走不走?”
   这个时候,细心的读者应该能感受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动人,刚才还在斗气吵架,可是要走的时候黛玉会问:你要不要走?生命共同体的感觉出来了。黛玉最亲的人就是宝玉,宝玉最亲的人也是黛玉。
   宝玉乜miē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乜斜倦眼”,用得非常好,就是困了想睡觉的样子。
   “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这句话更妙。文学中常常一个语言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说今天已经玩够了,我们要回家了,你要走我跟你一起走;还有一个更深的意思是指,他们两人的生命要一起走。宝玉跟黛玉在这里说的是非常深情的话,这种深情的话作者用平淡无奇的文字写出来。我自己也是读了好多次,才读出“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是这么动人的话。
   一生里,有几个人会跟你讲这句话?
   也许是去哪里看电影吃饭;也许是生命到最后:“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这里没有缠绵,只有一句简单的话——“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读到最后,你会发现,整部小说里写得最好的还是宝玉。宝玉的深情永远都是真的,他就是至情至性的一个人。他喝醉了,糊里糊涂,还跟黛玉说:“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这种双关语最是动人,刚才闹了半天,刺来刺去的,那种怄气的话立刻烟消云散,因为那些吵,不过是小事,不重要。
   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呢?
   我们下回分解。
  
   07
   上一讲,我们说到一个细节,“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一句双关语,最是动人。
   宝玉黛玉似乎是悄悄商量好的,公布说我们要走了。
   黛玉站起来跟薛姨妈和宝钗说:“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还不知那边怎么找咱们呢?”
   因为他们两个住在贾母那里,贾母吃晚饭都是跟他们一起吃的,如果这两个人失踪了,不知道要派多少人去找他们。
   下面这一段是这一回里写得最美的。
   要回家的时候,因为在下雪,宝玉要戴斗笠,披斗篷。他的斗笠不是我们现在有尖顶的斗笠,因为他头上戴了一个黄金的束发紫金冠,紫金冠前面有一个绒球,戴斗笠的时候,斗笠中间有一个洞,先要把头发套进去才能戴上,然后再披斗篷。丫头不会戴,戴的时候把他的紫金冠和绒球都压倒了,宝玉很不舒服,就骂这个丫头没有教养,做事手粗脚粗。
   这时黛玉说:过来我帮你戴,宝玉就过去了。
   下面一段就是黛玉帮他把头发束好,把斗笠放上去,替他披上斗篷。
   深情大概就是这样,一句话也不用讲,发现她爱的人生活里遇到挫折的时候,她马上就处理了。这种身体和肌肤之亲,这种细腻,完全是黛玉和宝玉的深情。
   粗心的读者往往看不出来;不知道什么叫深情的,也看不出来。
   情到深处,斗过气后,立刻还会照顾这个人,也只有她知道怎么照顾这个人。
   我们来读一读书中的原文:
   “说着,二人便告辞。小丫头忙捧过斗篷来,宝玉便把头略低一低,命他戴上斗笠。那丫头便将大红毡斗笠,往宝玉头上一遏è,宝玉便说:‘罢,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别人戴过的?让我自己戴罢。’”
   “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嗦什么,过来,我瞧罢。’”
   “宝玉忙就前来。”
   “黛玉用手轻轻拢住束发冠,将笠沿拽在抹额上,将那一朵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相了一会,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
   生命里有一些深情的东西不是语言,也不是外人可以听到、看到的东西,而是很小的生活细节。而这些细节小到你不觉察一下就会消失。
   黛玉跟宝玉生生世世大概分不开了,即使宝玉最后娶的是宝钗,连婚姻都割不断他对黛玉的想念,因为黛玉跟他分享了生命里的细节。
   有时候,亲如夫妻都未必能分享生命里的细节。宝钗最后跟宝玉成婚了,可是宝玉永远觉得遗憾的是,最能与他分享生命里的细节的人没有跟自己在一起,所以他落寞、感伤。
   你可以想象黛玉怎么去弄那个束发紫金冠,怎么样去把那个绒球扶起来,让它颤巍巍立于笠外。
   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戴起斗笠,还有一个红的绒球在前面,有多帅气。黛玉还要端详一番,好像她的作品一样,她觉得好了,然后再披上斗篷。这其中有深深的爱意。
   他们要回家了,薛姨妈就说,原来跟你们的奶妈们不见了,要不要等她们来了再回去。宝玉就生气了,说:“我们倒等他们!”这里已经透露出宝玉喝醉了酒,非常容易发脾气。
   宝玉回家后,有一个人比他先发脾气了,就是晴雯。
   晴雯是丫头里脾气比较大的一个。晴雯说,早上一起来你就奋发有为说要写字,我帮你磨了一大堆墨,结果你写了三个字就跑了。
   宝玉这一天什么事也没干,跑去看戏,接下来去看宝钗,去喝酒,吃鸭舌头,他根本忘记了早起的事情了。他的个性很有趣,十三岁小男孩本来就是这样,常常讲完的事自己也忘了。
   晴雯说:“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了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给我写完这些墨才罢!”他完全忘了,忽然想起来,就问:“我写的那三个字在那里呢?”晴雯就笑他说,你走的时候还跟我说要把它贴在门斗上面。
   他写了三个字叫“绛云轩”,绛是红色的意思,宝玉始终跟红色有关,也是一个象征,红色代表喜气。宝玉从小就喜欢为自己的房子取名字,给丫头取名字,觉得丫头名字俗气,本来叫什么鹦哥的,就改成袭人。老爸老是打他,认为他的学问都没有用在正途上,老在玩一些很无聊的事情。
   晴雯跟黛玉有点像,她对宝玉有一种很深情的忠心在里面。她觉得宝玉交代的事她一定要好好地做。她可以让一个男用人把那个字贴在上面,可是她说又怕这些粗手粗脚的人贴歪了,就自己搬梯子爬上去贴。下雪天,她说贴了半天,贴好后手都冻僵了。
   宝玉就说:“我替你捂着。”他过去用手握着晴雯的手。这完全不像主人对丫头的感觉。宝玉很贴心,他跟这些不过比他大一岁两岁的丫头在一起,很心疼她们。宝玉有一种很奇怪的个性,这种个性是很让人疼的。《红楼梦》里上上下下的人,都疼宝玉。
   这个时候黛玉进来了。宝玉就说,你看看我那三个字哪个字好。按说,黛玉看到他握着别的女人的手应该很生气,可她完全不生气。黛玉从来不吃这种醋,她只吃宝钗的醋。
   黛玉就跟宝玉、晴雯一起看那三个字,觉得很好。
   黛玉说:怎么会写得这么好呢。
   黛玉说的好跟前面那些人奉承宝玉的好完全不一样。因为是玩伴,黛玉也真的觉得宝玉的字写得好看,这是种亲切的感觉。黛玉跟宝玉的深情再一次表现出来。
   最后宝玉说:林妹妹喝茶吧。
   大家就笑说,林妹妹早就走了。
   宝玉真的喝醉了。他从握晴雯的手,到看字,然后叫林妹妹喝茶,都处在半昏睡的状态。他一喝醉酒就有一点理智不够用了。别人说林妹妹早走了,他才恍然大悟。
   这里,用时间的连接写出了这个小男孩的醉态。
   接下来又有怎样的细节发生呢?
   我们下回分解。
  
   08
   上一讲我们说到宝玉真的喝醉了,林妹妹早走了,还叫林妹妹喝茶。
   宝玉想晴雯磨了半天墨,他只写了三个字,还让她又爬了那么高的梯子去贴,把手冻僵了,心里觉得对不起晴雯。于是就想起一件事。
   早上去尤氏那边看戏,吃了用豆腐皮包的包子,他知道晴雯最爱吃这个,就骗尤氏说自己喜欢吃,希望带回来下午做点心。他是要留给晴雯吃。
   宝玉的心思都用在这些地方了,他的可爱也在这些地方。爸爸恨他也因为这些。可十三岁的小男孩哪里分得出这些,他平常都叫她们姐姐,他对丫头的感觉,就是小男孩找到玩伴的感觉。
   他问晴雯,他留的那一碟豆腐皮包子晴雯吃了没有?
   晴雯说:你别说了,本来我看到了,知道是你留给我的。
   这也说明他身边的人知道宝玉处处都想着她们。
   可因为刚吃饱饭,想等一下再吃。结果没想到,那个李奶妈来了看到那一碟包子,就说这一定是宝玉留给她的,她孙子喜欢吃,就带走了。
   宝玉听了,自然一肚子的火。
   这里的青春王国是我们不容易理解的,有年龄的代沟。
   刚才薛姨妈听不懂黛玉、宝玉、宝钗在讲什么,李奶妈也不知道宝玉有这么多的心思放在这些丫头身上。她看到一碟包子,就觉得宝玉一定是给她的。她觉得宝玉小时候吃过她的奶,就有一点恃宠而骄,就那么把点心给拿走了。
   接着宝玉要喝茶,就叫茜雪倒一杯来。他又想起来,说早上起来的时候冲了一碗“枫露茶”,特别交代这种茶很特别,要冲第三道、第四道以后才出味,想等晚上回来再喝。结果茜雪拿来的是一杯新茶,他就问怎么回事。宝玉从小就接受了世家文化的训练,很讲究,很注意生活的品位和细节,他很注意什么茶应该怎么喝。
   茜雪说:我本来留在那里的,就是要等你回来喝,结果李奶妈来了,她说这个茶一定是留给她的,拿起来就喝了。
   宝玉这下压不住火了,把杯子扔在地上,说:“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
   他心里不舒服,要好好报复一下,刚好借着这两个事情出出气。说她是哪一家的奶奶,不如把她撵出去了事。少爷一发脾气,即使这个奶妈过去喂过他奶,有特别的身份,也要吃不了兜着走。如果谁得罪了宝玉,贾母跟王夫人交代下来,每个人都要吃苦头的。

共 19642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从写实角度看,这一回“金玉互识”是“假语”,不可信,但在象征意义上,“金玉”与“木石”的冲突是《红楼梦》爱情悲剧的无穷意蕴和魅力之源。我们知道,在曹雪芹的构思中,从顽石变化而来的“通灵宝玉”兼玉石二性。本性为自然之物,“天不拘兮地不羁”的顽石与同样为自然之物的绛珠仙草,灵性相通;而作为富贵象征俗物的宝玉则与“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俗物金锁质地相配。蕴含着灵与肉,精神与物质,高贵与世俗,超越与顺应等等内涵的“木石”与“金玉”的矛盾,从这一回开始,既充满小儿女的恩怨尔汝,又有着丰富的弦外之音。这是宝黛钗三角关系的最早显现。这时宝黛尚处于青梅竹马阶段,但黛玉心中一种排他性的感情已经萌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