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又见青花瓷(小说)

精品 【看点】又见青花瓷(小说)


作者:江红 白丁,2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18发表时间:2021-06-02 15:42:43
摘要:素胚莹胎,白釉青花,琳琅珲彩。千年传世美景,身醉江西。

【看点】又见青花瓷(小说)
   “青花瓷的釉下彩我不会做。”
   王景坤这句话把王珏给惊得瞠目结舌:“师傅的珐琅彩做得令人叫绝,而珐琅彩属釉上彩,师傅既然会做釉上彩,釉下彩应该不成问题。”
   “姑娘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我只会做珐琅彩,釉上彩的五彩、粉彩、素三彩都不会。而釉下彩更是从没接触过。”
   王珏听了这番话,呆若木鸡,她想不通:“在陶瓷的领域中,釉上彩比釉下彩更难。”
   王景坤笑了:“姑娘理解错了。在我们手艺人眼里,釉下彩比釉上彩更难做,更难学。就好像写字一样,先写上面部份,再写下面部份。哪有先写下面再写上面的道理?这岂不是颠倒顺序了?再打个比方,学武功,必须先学扎马步,马步学不了,怎么学招式?”
   王珏被说得哑口无言,难怪在王景坤的货品中,没有见到青花瓷。
   “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这三个品种又以青花制做最难,它的采土最为关键。目前市面上的青花瓷都是为了迎合大众化的需求,采土和颜料、温度及各种配方都宽松了许多。若制造作为收藏品的青花及斗彩,现在的技师和火窑已经很难再找到了。”
   “平时跟你拿的五彩和粉彩不是师傅你做的吗?”
   “那是我跟一位长辈拿的货,帮他代销。”
   “师傅,你见过青花莲花碗吗?”王珏忍不住问。
   王景坤突然沉默,许久,缓缓地说:“见过,年少时还把玩过。十八岁那年,我背着长辈独自在山里烧窑,想做出惊人之举证明自己的成绩,结果操作不慎,火窑坍塌,一千五百度的火星子飞迸,烧瞎了我的双眼……”
   王珏闻言,一颗心顿时紧紧地揪着,直痛到骨髓里,为王景坤的不幸而难过。
  
   四
   王景坤提供的货源中因为没有釉下彩的货,这实在是美中不足,令人遗憾。新加坡那边也因为没有青花的摆放,无法大展鸿图。王珏闲暇时深入景德镇周边的火窑,发觉王景坤所言不虚。若想得到一两件镇店之物,无疑大海捞针。
   经过一番考察,王珏跟别的供货商拿到数量不多的青花瓷,货品运到新加坡,从那里反馈回来的消息,是那批青花瓷卖不到好价钱,外观质量差强人意,行家一看不予肯定,宁缺勿滥。
   至此,王珏又中断了与其他供货商的联系,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考察上面,行程也越走越远。
   王珏几年不归家,家人放心不下,也不知她的生意是否有起色?小弟王琰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与姐姐团聚。姐弟俩一起经营瓷器店铺,店铺的生意不温不火,生意对象大部分是留学生和海外游客,当然也有些国内的瓷器收藏者。
   七月底,时逢大学放假,姐弟俩抽空到外地旅游,顺便考察各地的火窑。
   一天,王珏和小弟来到一个边远小镇,她跟在赶集的人流中,热闹的地摊前游人川流不息,王珏来到一处瓷器摊前,驻足流连。她看中一个霁青小茶壶,那薄如纸莹如玉的胎白让王珏叹为观止,深沉幽静的茶身尽态极妍,一看就是老物件。再看底座印记,是嘉靖时期烧制,那凹凸的手感真实而分明。
   王珏和卖主经过一番交谈,打听到这霁青小茶壶来自邻县一个世代烧窑的富氏人家。那富氏人家家里有不少的像霁青小茶壶一样的存货。
   王珏也不还价,用高价买下那个霁青小茶壶。姐弟俩奔向车站,赶往邻县。天公不作美,王珏来到县城,遇到了暴雨,这雨一连下了一星期,下得姐弟俩的心田都霉慌了。每天呆望着窗外,大雨无休无止地下着,似乎没有尽头。
   好不容易等到雨停,姐弟俩迫不及待赶往富氏人家所在的村屯。令姐弟没想到的是,打听到那户富氏人家是住在交通不便的山旮旯里,离开镇上的公路,还得走五六里的山路。姐弟俩下了班车,站在公路边,天上的乌云又堆积在半空中,疾迅的山风迎面扑来,带着肆虐的雨意。
   望着飘浮在空中翻滚的厚重铅云,姐弟俩加快脚步,走不到二里,山雨倾盆而下,顷刻间天地一片白茫茫,粗大似箭的疾雨打得姐弟俩晕头转向,分不清南北。
   山雨汇聚成湍急的流水从山崖顶上急速而下,冲刷到地面形成锐不可当的河流,流入山沟,向山外奔腾而去。山坳里,有个大型水库,工作人员为了给水库减压,打开闸口放水。洪水如破竹之势一泻千里,冲下山谷,姐弟俩还来不急看清雨势,便被这迅雷不及掩耳的阵势吓得手足无措,无以应对。眨眼间,王珏被洪水卷裹带走,王琰吓得六神无主,目眦尽裂,他又不会游泳,望着被冲得老远的姐姐,只会不停地大叫。不远处出现一个人影,来人看到一个男子趴在河边大哭大喊,快步向前,扔下身上的背包,纵身跃入水中,奋力向时隐时没的落水者游去。
   来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王珏救上来,被救了上来的王珏一时没醒过来,来人便对王珏实施人工呼吸,王琰沿着河边跑过来,蹲在姐姐身边,握着姐姐的手,大声地呼唤姐姐。
   几分钟后,王珏吐出几口水,眼皮动了两下。来人站起身,他要赶时间,不便久留,王琰向他索要了联系方式,以便日后再联系。
   山里风雨交加,不便再前行。王琰背着姐姐打道回府。
   过了一星期,天晴雨住,姐弟俩再次进山,好不容易找到富氏人家,那户人家告诉王珏,由于本地窑土资源逐渐溃乏,青花瓷的制做成本越来越高,为了生计,改做一般的陶瓷制品。像霁青小茶壶这类老物件早在两年前都卖完了,家里才有钱在县城建了两幢别墅。现在家里仅剩余几件唐三彩,留做家底。
   姐弟俩失望之极,王珏转身时,突然看见里屋的炕头的矮几上放着一盏茶碗。凭着多年的经验,她一眼看出那个茶碗是正宗的青花瓷,上面翠玉般的青花泛着流年里不变的润泽,花纹是现实生活中从没见过,却在图册上见过的月胧晕纹。
   “那,那是月胧晕纹茶碗吗?”王珏指着矮几上的茶碗,又惊又喜结舌地问。
   富家的人说是的,并把茶碗拿给王珏一览。后者一接过茶碗,一颗心顿时心潮荡漾,这茶碗是新烧的,但做工精湛,工艺无以伦比。
   “你们不是说不烧青花瓷了吗?”王珏大惑不解。
   “这茶碗是瑶柱村的人烧的。”
   此话一出,王珏全身的细胞燃烧般震荡地跳起来!
   “是王重瑞的传人做的吗?”
   “没错,是王重瑞的曾孙烧制的。他跟我儿子是战友,上个月刚退伍回来。他要重操家族旧业,新烧了这一款的茶碗,拿来给我们一用。”
   王珏从富家的人口中还得知,瑶柱村的制瓷烧窑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时期,还不时有贡品进献。王重瑞是瑶柱青花瓷第三十一代传承人。他年事已高,儿子早年身体有伤,行动不便,而孙子有眼疾看不见,重整家业的重担落在了曾孙的身上。
   王珏拚命抑制心中那份激动:“王重瑞他老人家还健在?”
   得到的消息是肯定的,这个消息让王珏万分激动,以至热泪盈眶。真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兜兜转转,苦寻六年,居然又回到了原地。喝进嘴里的青茶水也觉得像甘露一样甜,王珏心都醉了。
  
   五
   姐弟俩正欲前往瑶柱山寻人,突然收到家中噩耗,爷爷病危,已处在弥留状态。姐弟俩放下计划,匆忙赶回新加坡。
   老人家平生夙愿就是叶落归根,回光返照时念着回不去的故乡。如今的世道,是他乡安的是肉身,故乡安的是灵魂。过了爷爷的百日,守孝期过后,姐弟俩跟着父亲捧着爷爷的骨灰回到广东梅州,把爷爷的骨灰安葬在老家祖坟里。
   经过这一事,已到了十月。生意耽搁了许久,姐弟俩与父亲告辞,径直赶往瑶柱山寻找王重瑞及其后人。
   在动车上,王珏突然想起那未谋面的救命恩人,弟弟取出手机,上面记着恩人的手机号码。王珏心情激动地拨通号码,小心的询问对方。
   “您好!我是你从大水里救上来的那个人,请问你几时方便,我们见一面?”
   “我现在在山里。”
   “山里?哪个山里?我去找你。”
   “瑶柱山。”
   王珏的心倏然没来由地怦跳着,她抑制不住心中的颤动,有些结舌地问:“请问你贵姓?”
   “免贵,姓王,王峻翔。”
   王珏顿时石化般定住了,整个人陷入狂涛巨浪中,她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个王峻翔与王重瑞一定有关系。老天爷对她太眷顾了。
   当王珏再一次站在王家那扇斑驳的大门前,出现在她面前的那个人如她期待的一样,她望着王峻翔,久久端详着,眼睛里露出灿烂的光芒。
   王峻翔也在注视着王珏,目光一呆,时间凝固在两人震撼的目光中。
   六年前,车站与那位男子一别,未曾道谢的失落感久久萦绕在王珏心头,以至于让王珏遗憾了一晚上,不曾料到六年后两人再次重逢,而际遇却是这么的巧,男子又一次舍命相救,让王珏感动不已。
   正应了那句话:若无相欠,怎会遇见?
   所谓的缘分,就是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按着各自轨迹行走的人,在某一天一个相同的时间、一个相同的地点相遇,这一短暂的瞬间如果不是波澜不惊,那必是灿如烟火,宛如夏季一朵清晨盛开的花,香染了时光,沉醉了流年。
   “我叫王珏,是新加坡人,祖籍是广东梅州。”王珏做了自我介绍,“我以留学生的身份回到中国,主要是来寻找失传的青花莲花碗。”
   王峻翔盯着王珏的眼睛问:“你为什么要找青花莲花碗?”
   “我的家族是经营瓷器生意的,近年购入的瓷器质量不纯,导致生意连年亏损。六年前回来,一是寻找青花莲花碗,二是寻找生意合作伙伴。”王珏表明来意,心里一时惴惴不安,紧张地看着王峻翔。
   这时,一对男女闻声从屋里走出来,王珏一见到那对男女,脸上露出了狂喜的表情。这对男女正是王景坤夫妇。
   王景坤夫妇获悉王珏的来意,王家的老老少少高兴极了,邀请王珏姐弟俩暂住王家。王珏如愿见到了一百零八岁的王重瑞老人,老人请她参观王家位于深山里的作坊和烧窑洞以及不少的半成品。老人生来就为青花瓷而活着,平生不得志,默默无闻,不曾想如今有海外同胞慕名寻找上门,寻找绝迹已久的青花莲花碗。
   青花瓷的制作及烧窑每一道工序都是秘而不宣的,属独门手艺。而它的采土更是隐秘,从不外传。以至于正宗精致的青花瓷慢慢淡出世人视野,导致次品赝品泛滥市场。许多的手艺人渐渐泯然于世,而王家也不例外,另外一个原因,瑶柱的青花瓷在深山里,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知道瑶柱青花瓷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寥寥无几了。
   在王重瑞的老屋里,打开檀香木老柜,王珏见到了若干件有百年历史的青花瓷器,那些可是灿如星辰的珍品呀!有康熙年的蓝底蟒袍、雍正年的黄地绿彩龙纹菱口盘、乾隆年粉彩花卉大碗、嘉庆年石釉粉彩花瓶。其中就有一件唐代青花莲花碗!而这件青花莲花碗比王珏在雅加达展览会上见到的更精美,更漂亮!堪称世间一绝!碗里的莲花是双色并蒂莲,注水之后,并蒂莲在水中摇曳生姿,栩栩如生。展览会上那件白莲花已教王珏留连不已,此时这件并蒂莲,更是让王珏如痴如醉!她太震撼了,捧着莲花碗爱不释手。
   远在新加坡的王耀东收到女儿的讯息,携妻子从新加坡赶来,虔诚拜见王重瑞。荒凉寂寞的深山里头一次迎来海外同胞而显得勃勃欢庆,炊烟袅袅缭绕青翠山林。
   掩藏在深山里的作坊里有不下于三千多件的瓷器库存,这些库存质量不仅完整完好,且都有百年历史。王耀东当即拍板决定,与王重瑞签定长期合同,两家形成密切合作伙伴关系。为了运输方便,王耀东引进外资,为村庄修建村路,同时也扩建山里通往县城的公路。
   有了雄厚资金的注入,王重瑞仿佛枯木逢春,带领儿孙重新投入到冷清多年的窑洞里,开火烧窑。
   春节前夕,客家恳亲会在新加坡隆重举办。恳亲会期间安保重重,破历届安防之最。王耀东以地主之谊盛情邀请王重瑞祖孙三代人来到新加坡,在古董展览厅上展出王重瑞保存的一百余件珍贵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在会上大放异彩,而那件举世无双的双色并蒂莲青花碗引起了巨大轰动,收获了世人对它的青睐目光。
   恳亲会结束后,王耀东的生意水涨船高,蒸蒸日上。
   翌年,在油菜花盛开的金灿灿的季节里,王珏与王峻翔喜结连理,两家人结百年秦晋之好,重整青花瓷之昌炽鸿运,让青花瓷流芳百世。
   天青琳琅诗画,相思万里,山水若般的年华,挽风与还,沉淀于雪霁云霞,岁月不老在青花。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975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世上什么事都怕执着,只要你肯执着,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王珏为了寻找青花瓷莲花碗,从新加坡回到中国留学,在留学期间数次辗转访问,终于在六年后找到青花瓷传人王重瑞的后人,并且见到了一百零八岁的王重瑞本人,而且还见到了王重瑞的百余件青花瓷存货。在又一届的恳亲会上,王重瑞的百余件青花瓷大放异彩,从而使王珏家的古董生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成就了王珏和王峻翔的美满姻缘。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060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1-06-02 15:44:27
  小说写的细腻而又专业,是难得一见的小说佳作。欣赏了,问候江红老师,感谢赐稿看点,看点有您更有看点。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1-06-09 06:38:50
  恭喜获得精品,祝贺江红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2 楼        文友:江红        2021-06-09 12:28:55
  多谢湖北武戈老师,这份惊喜着实让我有点懵。谢谢您!祝夏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