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无完人(杂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会说的一句话。究竟“完人”的标准是什么,没有人界定。也就是说,在世上做人没有100分的考题,那也就见不到100分的答卷。因为走在街上的全都是凡人,没有神仙,所以没人能做到完美。大到圣人、先哲、帝王将相,小到平民百姓,做人的答案都不会得满分。不是说所有人都做得不到位,而是如何评价人没有固定标准。因为评价人的人所站立场不同,所持标准有异,看人角度有偏差,所以看人就会发现人人都有问题,都不完美。
不说平民,就说“三皇五帝”,至今没看到有人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如果有人站出来评价三皇五帝,那他也能找到三皇五帝的缺点与不足。人嘛,就是这德行,评价谁,不会给谁打满分,总会找到他的缺点及不足之处。不论是谁,你做人能得70分你就足够伟大。
不是吗?看看历史对下面这些“大人物”的评价就会明白我说的对不对。
先说孔老夫子,夫子是圣人,他也有许多弱点与不足。《论语--微子篇》就记载一个情节,一天子路向老农问询夫子的情况,老农回答子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看看,老农看不起孔老夫子,说夫子有缺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确,老夫子是有缺点,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看不起劳动人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就是他的论点,他主张仁义、兼爱,可他却不给劳动人民争地位,这就是明显的缺点。
还有,孔老夫子是圣人,却不是百事通,他不知道的东西很多。例如太阳是早上大还是中午大的问题就难倒了他。这个问题还是一个小孩子提出来的,老夫子答不上来。还有,一天夫子赶路,路遇一个小童在大路中间“筑城”,孔子车到“城”前,小孩子不让过。小孩问孔子是车躲城还是城躲车?孔子不能答,只好绕“城”而过。
由此看来,孔老夫子虽是圣人也不是完人。
开国皇帝,打天下的人也同样不是完人,有的连60分都得不到。不说所有皇帝,只说说一个伟人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提到的几个著名皇帝就知道,他们同样都有不足,都不是完人。
词中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看看,是不是都有不足之处?这首词里只说这些帝王文治方面的不足,其实他们的不足甚至是错误很多,那不是一首词能容纳得了的。这就更能说明“人无完人”。可世上就没有比他们强的人吗?有!在词的最后作者自豪地喊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可遗憾的是这位“风流人物”也被“三七”开。老人家伟大不假,可也有缺点。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功绩辉煌,可他焚书坑儒,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修筑骊山陵墓,致使百姓死伤无数,人民不堪其苦。他也只能功过参半,得50分。
汉武帝,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大汉加强中央集权,强军,开疆扩土,使大汉王朝空前强大。可他不断征伐,穷兵黩武,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批评了他的穷兵黩武。还有他在学术思想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消极的,很大程度上损伤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由百花争艳变成一枝独秀。
唐宗李世民,历史明君,爱民如子。他虚心纳谏,使大唐走向强盛。可他的皇位却是逼父杀兄得来的,不只是“稍逊风骚”的问题了。玄武门之变手段之残令人心寒。他对父,不忠不孝;对兄,不仁不义,有违中国的纲常道德,也不是“完人”
宋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去了皇位,建立了宋朝。别人是拼命打江山,他是兵变夺江山。先不论他的江山得来的是否光明正大,只说他对军权的看重,便知道这位皇帝“心胸狭窄,翻脸不认人”(其实皇帝都一样),“杯酒释兵权”,家喻户晓,就是赵匡胤害怕与他一道起家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学他的样兵变夺皇位,他深知“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所以他解除了石守信们的兵权,以巩固自己的皇位。宋祖不止是“稍逊风骚”,还稍逊“大度”。
成吉思汗跃马征天下,打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可他“只识弯弓射大雕”,征来的疆土不去有效地管辖,不少地方前面得,后面失。武功有余,文治不足。尽管是一代天骄,但也不是“完人”。
以上说的是圣人帝王,他们做人都得不了满分,何况走在大街上的小人物及草芥平民。所以,你是小人物,你就得安贫乐命,好好地做人,好好修身养性,有多大能耐用多大能耐。你为官就想着多为百姓服务,为众生谋福利,不贪枉法,不伤害别人,心存善念,尽管做不了“完人”,也在世上留个好名,也不枉来世上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