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光】渐行渐远小炉匠(散文)

精品 【柳岸·光】渐行渐远小炉匠(散文)


作者:尹宪辉 举人,421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5发表时间:2021-11-02 15:05:01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便是彼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记得,村里有不少人家,大铁锅里面都有补丁,修补过。有的是锅上半部开裂、碎了。这还好办,可以凑合使用,起码不会漏下汤水。就怕锅底有漏洞。有的家里,锅外沿打着补丁、或包着铁皮,锅底还铆着白色铆钉;有的上半部裂开了长条口子,有的局部有洞;有的是机械生硬的人为损伤,有的是天长日久烧坏、腐蚀、磨透;有的是烧干锅还不知道加水,几次锅就烧废了;有的是烧干锅了,马上救急直接把凉水浇到烧红的锅底时,锅就直接炸裂给你看!
   有的贫苦人家锅坏了,不仅买不起新锅,也修不起铁锅。有的人家,大铁锅已经好几个小洞洞,好像整个锅底摇摇欲坠,随时有可能塌掉下去,却还在凑合用,不舍得扔掉。便如此应付过日子!
   炒菜的时候,临时用萝卜块儿塞进孔洞,堵一下不漏油水;或者用白面和水后堵在小孔上,将就着做饭菜。这样炒菜时,锅铲子就要躲着这几处,不小心铲到了,或者面团铲掉了重新漏水,或者锅铲子被萝卜块儿、孔洞边缘绊一跟头!若孔洞稍大,不小心会直接把铁铲一角插进锅漏洞。导致漏洞二次扩大。每次做饭炒菜,都要弄面团、萝卜块,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堵上去。
   后来,等到有钱了才修补,终于修好了、不漏了。但是,锅底上几个铁补丁,用起锅来依然很别扭!铲子要每次完好无损地躲开几个“疮疤”或铆钉,也不是件容易事。
   咳——,这日子过得!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小炉匠一行的细软装备不断更新、变化:1950-60年代及以前,是挑担子,一根扁担颤颤巍巍走四方;60年代后仍有挑担子、也有推着木质小推车的,都是步行;70年代中期-80年代,有小部分骑上了自行车。再后来,大多数都骑上了自行车,甚至是摩托车。以车代步,小炉匠的工作与生活效率、质量的提高,及劳动强度的降低,都有了质的变化与飞跃。
   到上世纪80年代,泥质、陶瓷制品逐步减少。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不断涌现,先后有铝制品、不锈钢制品、复合材料制品等。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谁还算计几元钱的东西?旧了碎了,干脆扔掉买新的,没人请锔锅匠给锔起来。
   一些曾经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技艺,正在渐渐走远、消失不见。而任何一门手工艺的失传,必将伴随那个行业的古老文化与传统,从历史长河中永远消失。现在,好多东西,坏了就直接扔掉再买新的。富裕起来的人们,已经不大习惯对漏眼儿或裂缝的锅碗瓢盆进行修补了。小炉匠,这个曾经给生活在艰苦岁月里的人们,带来多少安慰便利和实惠的手艺,也随着那个时代一同走远了,失业下岗了。没有市场,渐渐走出人们的视野。
   这也正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如今的生活,比那时候有明显的豪华、奢侈和浪费。生活富裕了,人们便不再注意勤俭节约,俭省持家。而整个地球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从总体上说,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很不合理也不科学,无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工农商各业经济相匹配、相统一。长此以往,地球自然资源迟早有用完的一天!
   究竟,应该怎样开发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如何吃住穿戴、怎么生产生活,怎样与地球相处,与大自然交友还是为敌,这很值得我们反思!

共 635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我”小时候耳闻目睹的小炉匠故事。小炉匠,是在过去的年代出现的一个特殊行业,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锔锅匠、或锔碗匠、锔缸锔盆匠。这种行业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手工匠人,他们沿街吆喝,以给人修补锅碗瓢盆为生,在“我”小时候,就看到了一位小炉匠干活的场景,他那盛工具的百宝箱令我们瞠目结舌,精湛的手艺令我们惊叹不已,对这些小炉匠的工作辛苦工作很是怜悯。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行业也消失了,可留给我们回忆却是深刻的,也时刻在提醒我们要牢记过去的年代,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散文语言朴实,感怀岁月,抒发情愫,给人回忆,场景描述栩栩如生,妙趣横生,亲切自然,情、事、理交融,很有时代特征,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1110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11-02 15:05:41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中秋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尹宪辉        2021-11-02 19:34:13
  感谢刘柳琴社长的辛苦编辑!秋日快乐!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11-02 15:06:13
  文章给人回忆,很有时代特征,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尹宪辉        2021-11-02 19:35:09
  刘柳琴社长的编按,写得精彩纷呈,感谢点赞推荐!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11-02 15:06:40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尹宪辉        2021-11-02 19:36:15
  多谢社长!也同样祝愿刘柳琴社长创作丰收!
4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11-02 20:04:58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我也写了一篇此类职业的小文,题目《锢炉匠》。今读老师文,同工异曲,细节上更胜小文一筹。一种行业的变迁或消失,证明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但那行业发展的文化技艺,及衍生的民俗艺术,另人纪念和回忆。一篇充满民俗风情的好文,欣赏了。
回复4 楼        文友:尹宪辉        2021-11-02 20:11:03
  问好天马社长朋友,欢迎光临!感谢你的认可好评!期待拜读你的大作,向你学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