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摆渡】黑色轨迹(小说)

编辑推荐 【摆渡】黑色轨迹(小说)


作者:益水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96发表时间:2022-07-08 19:06:04
摘要:石林峰,一个普普通通以苦为生的农家孩子,为了义气、尊严和利益屡次以命相搏,以弱斗强,逐渐对暴力产生了谜一样的崇拜,最终走上了黑社会的不归之路。


   他们找到了各自的房间,放好了随身物品,来到了登记室办理了手续,交了住宿押金。旅店老板问道:“两位是走亲戚还是要找工作啊?”
   “想找工作。”石凌峰答道。
   老板递上一摞招聘广告道:“看看这些,有没有中意的。外面墙上贴的还有很多,自己好好选一选。选好了就打电话,我这里有收费电话,和外面电话亭的收费是一样的。”
   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
   石凌峰道了谢,拿着招聘广告回到了房间和高小芸逐一翻看,他们初步选定了几家饭店,打了一轮电话,锁定了其中两家,约好了去饭店见面详谈。两个饭店都看好高小芸,但对石凌峰这个小伙子却都面有难色。最后还是“鸿升酒楼”勉强接受了他,因为他没有什么手艺,他只能给饭店打杂,工资和高小芸的一样。石凌峰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只能挣这点工资,感觉很没面子,但苦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能坐吃山空,也只好暂时委身于此。饭店老板也看出了他的心思,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期,约定一个月后有了合适的工作可以随时走人。两人的工作有了着落之后,在饭店老板的指导下,他们到一个离“鸿升酒楼”最近的城乡结合部租了一间很便宜的小房子,从这里到“鸿升酒楼”上班需要坐半个小时公交车,也还算方便。二人经过一番周折,总算是在省城安顿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二人每天都尽职尽责地工作,特别是高小芸轻车熟路,更是受到了老板的表扬。石凌峰没有固定的工作,只是忙来用,但每天也是从早到晚难得消停,好在他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又有好几年重体力劳动的锤炼,应付饭店的这点体力活只不过是小菜一碟,他从不叫苦叫累,但却总是心有不甘,时时都在寻找着跳槽的时机。
   一天晚上,一个服务员突然家里有急事请假了,饭店老板让石凌峰临时顶班儿,给两个雅间上菜倒水提供服务。其中一个雅间的人,吃完饭早早就走了,石凌峰就集中精力服务剩下的一桌。这一桌七八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谈着关于药品的生意,他就一直不停地给倒酒倒茶,清理桌上的残余物。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概是主要内容也谈妥了,突然一个客人问石凌峰:“你是新来的吧?我怎么以前没见过你呢?”
   “是的,刚来了半个多月。”石凌峰点点头,面带微笑地答道。
   “怎么这么能干一个大小伙给当起服务员了?”客人问。
   石凌峰脸红道:“我们刚来省城,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别的工作,对象在这里当服务员,我给打杂,今天有一个服务员请假,我是临时顶顶班儿。”
   “这儿一个月给你开多少钱啊?”
   “不多,和服务员们一样,四百多元。”石凌峰不好意思地答道。
   “哦,是不多。”那个客人抿了口茶,若有所思地抬头看了看石凌峰,试探性地问道,“你打不打算找个能多挣钱的工作?”
   “肯定是想呗,只是我也没什么手艺。”他羞赧地答道。
   “你们老板能让你走吗?”
   “这个月是试用期,老板说只要我对象能留下来继续工作,我找到合适的工作可以随时走人。”
   “我们是从这儿往南二百多米路西那个‘延寿堂大药房’的,小伙子要是有意向,晚上和对象商量商量,明天抽空来我们店里谈一谈。”
   石凌峰喜出望外地说:“好的,我明天一准过去。”
   第二天上午,石凌峰趁“鸿升酒楼”还没上班,早早就去了“延寿堂大药房”。药店工作人员问明缘由后把他领到后庭一个宽大的办公室里,昨天晚上那个问他话的客人端坐在气派的老板桌后面。看样子人家是这里的老板。老板看到石凌峰进来,摆手示意他在沙发上就坐,侍立一旁的工作人员赶紧过来递上了茶水。老板直截了当地问道:“商量好了?”
   “嗯。”石凌峰点了点头。
   “我们这个公司的全名叫‘延寿药业公司’,”老板指了指侧面墙上贴着的营业执照,“这个‘延寿堂大药房’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分部,我们在冀中的安国县和你们省的阴川县还有两个经营中药材的分公司,在老家武汉还有一个药品生产厂。其他省市还有好几家代理商,不过我们公司不直接参与经营。你过来以后,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药品的往来运送,工资暂定每月八百元,如果实在忙,还有一些补助,你看看怎么样?”
   听到“八百元”这个数字,石凌峰兴奋地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愣了片刻后,强按心中的喜悦,爽快地答道:“行,就按您说的。”
   就这样,石凌峰在到了省城盛都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跳槽进入了一个奠基他一生的陌生行业,开始了他全新的人生旅程。
  
   六 舍命押运
   延寿药业公司的老板叫赵恒军,家住武汉市,原来在一个国营医药公司工作,后下海经商。但他离岗不离行,下海后继续从事药品经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大地上涌现出大批的暴发户和大款,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保健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各种“功能神奇”的保健品生产销售成了热门产业。由于当时国家对这类产品的产销立法和监管相对滞后,保健品市场上鱼龙混杂,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让老百姓难辨真假,红极一时的“505神功元气袋”就是那个年代许多人抹不去的记忆。赵恒军也不失时机地进入了这一领域,他不但销售各种风靡全国的保健品,而且自己还开发了一种纯中药制剂的“益寿汤”。产品介绍中明确写道:该产品能有效预防常见的五十多种疾病,长期服用可延寿百分之十五左右。虽然其销量不能和“505神功元气袋”相比,但也给公司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初入公司的石凌峰由一个三十多岁名叫于晓雷的副总直接领导,主要工作是从阴川县把收购好的药材用汽车押送到省城的“延寿堂大药房”,然后再分装打包通过铁路托运到武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感觉石凌峰做事干净利落、精明能干,就开始让司机教他学习开车。由于石凌峰在家里种地时给哥哥们开过四轮车,很快就能熟练驾驶了,于是于晓雷关系给他办理了一个驾驶证。
   阴川县种植药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这里的气候和土质很适宜药材的生长,能种植黄芪、甘草、丹参、柴胡、白芷、水飞蓟等七八十个北方的药材品种。解放前这里就曾经是北方一个重要的药材集散地,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重建了药材市场,特别是工商税收的减免,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药商纷至沓来,几年的功夫,这里已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药材交易量连年增长。
   阴川县的药材要运到省城盛都市必须要经过川东县的地界,这段距离大约有五六十公里。这个县的工商税务部门经常在路上设卡检查过往车辆,收取过境费,特别是药材,收费尤其高。由于阴川县药材市场的繁荣,过往川东县运送药材的车辆也日渐增多,那些设卡的工商税务干部逐渐也能识别药材的种类了,价格越贵的药材收取的费用也越高。石凌峰经常路过这个关卡,时间久了,他逐渐摸清了一些门道,只要给负责的头头打点一下,就能省下一大笔费用。为了方便操作,石凌峰经常选择黑夜过卡。公司领导也很赏识石凌峰的精明,每次省下的钱,总要拿出一部分奖赏给他。但这种打点头头的做法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设卡的这伙人是白天黑夜倒班工作,其中有一个带班的头头是个软硬不吃的难缠,石凌峰几次打点都被这个家伙无情拒绝。他也放过一些狠话,但这个家伙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没有办法,石凌峰送货时只好提前打听,有意躲着这个家伙。
   石凌峰进入“延寿药业公司”第二年腊月的一天,天气十分寒冷,石凌峰突然接到老板的紧急通知,要他明天一早把一车名贵的药材送到“延寿堂大药房”,他只好连夜驾驶着满载药材的五十铃小卡车出发了。他一路上还在思忖,如果这一车货按正常的收费,那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由于上路仓促,没来得及打听,天刚蒙蒙亮时他一个人开着车来到了川东县的关卡,这时天上飘起了雪花。借着汽车的灯光,他远远就看见了穿着棉大衣的那个难缠的家伙举着警灯示意靠边停车。石凌峰心里恨意顿生,嘴里骂道:“又是这个王八蛋!”就在车辆减速滑行的片刻,石凌峰突然心生一计。他把车缓缓停在路边,摇下了车门的玻璃,满脸堆笑地说:“大哥辛苦啦!今天太冷,我这车电瓶不行了,油门又控制不住,离了人车一灭火就再也打不着了,麻烦大哥上车办手续吧。”
   难缠的头头拿着手电筒绕着车厢后边查看了一圈儿,打开副驾驶车门笨拙地上了车,从衣兜里掏出了一本收据。石凌峰说:“领导把车门关上吧,太冷了。”那个头头面无表情看了石凌峰一眼,“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另外的几个工作人员钻到了路旁的小铁房里。令这个头头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关上门的一刹那,石凌峰迅速挂挡猛踩油门,五十铃车箭也似的向前飞奔出去。那个头头楞了一下,马上喊道:“停车!停车!”并急着用手去扳方向盘。车在路上摆了几下,但速度并没有减下来,石凌峰双手紧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冷冷地说道:“想停车?等出了你们川东县再说吧!你要是再敢乱动咱们就同归于尽!不信你试试。”
   惊魂未定的头头终于明白了一切,只好一手紧抓右侧车门上的把手,一只手用力撑在前面的工作台上,紧张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了。驾驶室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只听见汽车发动机“呜呜呜”地吼着。约摸走出十来公里,那个难缠的头头转过头来,脸上挤着尴尬的微笑道:“大兄弟,求求你停车把我放下吧,我知道自己以前手紧得罪过你,以后肯定不会了。”
   “哼!你还知道有以后?!”石凌峰用鼻子哼了一下嘲讽道。
   “我知道你们做生意不容易,其实我们给公家做事也很难,咱们今天交个朋友,保证以后再不为难兄弟了。”那个头头语气委婉地恳求道,“你就近让我下车吧,要是我一时半会儿回不去,手下的那些人报警了就麻烦了。”
   “你想威胁我?我连命都不要了,还怕警察?!”
   “不不不,大兄弟,你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
   “别说了!到时候我会让你下车的。”石凌峰打断了他的话,不容分说地命令道。驾驶室又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东川县境内几十公里的路很快就到头了,这时天色已经大亮了,在“欢迎您再来东川的路牌”前,石凌峰终于停下了车。带着棉帽,满脸汗珠的头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双手捂在了胸前,仰头闭眼瘫软在副驾驶的靠背上。石凌峰掏出了五百块钱,面无表情地拍了拍那个头头肩膀,“让领导受惊啦,这点小意思你拿着回去买包烟吧。”
   那个头头激灵打了个冷战,慌忙推开石凌峰拿钱的手,“使不得,使不得,千万不能,千万不能!”
   石凌峰不容辩解地把钱塞进了头头的大衣兜里,顺手探身打开了副驾驶那边的车门将他推出了车外。没等他踉踉跄跄站稳脚跟,石凌峰的车已经挂挡快速前行了,他呆呆地望着远去的车影木讷地摆动着高高举起的右手。
  
   七 第一桶金
   寒来暑往,光阴似箭,不知不觉石凌峰来到“延寿药业公司”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三年多来他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深得赵总和于总的信任,特别是他的机智和胆识更是令公司员工们叹服。这一年秋天,公司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决定在省城再开一家新的药店----“延寿堂大药房二店”。石凌峰被任命为这个药店的经理,全权负责药店的经营管理,新药店的财务实行报账制,一月一结算。赵恒军十分看好石凌峰,想把他栽培成能够独当一面的左膀右臂。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熟悉,石凌峰很快进入了角色。刚开始,赵总领着石凌峰到武汉、长沙等全国比较大的保健品批发市场组织进货,慢慢地逐渐放权给了石凌峰,进多少货,进哪些种类,由他根据药店的销售情况自己决定。精明的石凌峰也不负众望,一年多的时间里,药店的销售业绩逐月攀升,给公司创造了可观的利润,自己也拿到了相应的奖金,与此同时石凌峰也摸清了保健品经销的门道。原来这个行业是一个暴利的行业,百分之几百甚至上千的利润,让石凌峰大为震惊。相比之下,公司给他的那点奖金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在金钱的诱惑下,他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一天,石凌峰给于晓雷打电话说他父亲有病,需要回老家走几天。于总也没多想,很客气地答应了,并安顿石凌峰一定好好给老人查一查,药店的事他会关照的。几天后,石凌峰从哥哥姐姐那儿筹集了几万块钱,再加上自己这几年的积蓄,总共凑了七万元。他开始了一个大胆尝试。
   石凌峰回到“延寿堂大药房二店”几天后,药店需要再一次进货。他除了公司的货款之外,自己额外带了一万元的现金,给公司采购药品时也夹藏了一些自己的私货。凡是公司的货都开具了正式的发票,凡是自己的私货只开了收据。货物回到药店后,由于都是一样的药品,售货员根本无法知晓哪些是公司的,哪些是石凌峰私人的。售货员还是照常每天晚上下班时把销售的清单和现金交给了石凌峰,只有石凌峰心知肚明。不到二十天的时间,石凌峰进到药店的私货连本带利就全部收回了,剩下的库存都算作是公司的。因为是一月一报,等到月底清点库存和货款时,分毫不差,只是上报的营业额略有减少而已。但对于一个偌大的药店,这点营业额的减少也属正常波动范围,公司领导毫无察觉。

共 30996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一篇社会现实小说。小说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历史背景,描写了石凌峰的发迹史,通过石凌峰从一个泥腿子成为亿万富翁的经历,揭露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一些社会闲散人员通过勾结保护伞,采用暴力犯罪、钻改革开放空子等手段,包聚敛财富,形成黑恶势力,并猖獗一时的社会现象。小说故事曲折,情节多变,人物众多,引人入胜。尤其是刻画了石凌峰这个特殊的人物形象,具有残忍、狡黠等性格特征,符合黑恶势力人物的普遍特征。小说在揭示社会显示方面是比较成功的,最后读者看到正面力量的出现,即这个黑恶势力的最终破灭,表达出小说的主题。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沙漠孤月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2-07-08 19:08:13
  欣赏文友小说,反映社会现实,揭露黑恶势力,人物形象凸显,故事情节曲折。结尾处编辑作了简单处理。期待新作。
2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7-08 19:53:56
  利益面前的社会千奇百怪,但毕竟,社会正义迟早会到来。感谢作者分享作品。
3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2-07-10 10:17:15
  一段特定时期的社会现实,揭露了黑恶势力及其毁灭的必然过程。情节曲折,结构完整。篇幅较长,作者创作辛苦!
4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2-07-11 17:45:52
  这篇小说很熟悉,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我的小镇常有类似的事例发生。具有现实意义,我欣赏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方法,对话描写极其形象。还有作者用“以暴制暴”的方法来消灭黑社会,让人觉得痛快。
5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7-12 07:56:34
  这是一部颇具现实意义的小说,读来触动所思。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