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书香·情】不薄今人爱古人(作品赏析)

精品 【书香·情】不薄今人爱古人(作品赏析) ——赏析杜甫七绝选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4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52发表时间:2022-09-18 21:51:24

我喜欢杜甫的七言诗,总觉得七言最能体现他的特色。下面我就点评几首他的七言绝句,感受一下他七言绝句的特色。
   --题记
   一.
   应该是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客居后,杜甫写成了《绝句漫兴九首》。可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写成,也可能是跨越了很长的时间段。“漫兴”么,感于物,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听起来洒脱,其实这九首表现的主题却一点也不洒脱。下面我我们选择其中的两首来看看作者要表达什么。
   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这首诗是从“春色”的视角来写的。它看到的客人沉浸在忧愁中不能自拔,“愁不醒”;所以百无聊赖地让自己蔓延开来,一直蔓延到客人身边。让客人住地的各色花竞相开放,“深造次”,是用主人能接受的最大限度去拜访。还让黄鹂鸟在附近的树丛里一遍遍地鸣叫。“丁宁”,叮咛,怕对方不重视,反复地说。“太叮咛”,太殷勤,也可以理解成太啰嗦,有种妈妈的感觉:担心你不高兴,不停地想让你高兴,结果在你看来就是啰里啰唆的一大堆废话。
   在写愁,也在写春天。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诗人的愁,形成对照。愁是人为的,而春色却是自然的。
   其四: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震惊于“破”,时间也能“破”吗?细细想来,还是自己太束缚于一些规矩。一些没有人告诉,却浸润在自身血液中的规矩。世间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能表达出要表达的情感,管它什么规矩呢。规矩都是给学究们准备的,好让他们有份职业混饭吃。“破”,就不再完整,既然二月已经不再完整了,那三月也就在眼前了,时光就这么匆匆!就在这匆匆的岁月中,我们不知不觉间老了,这样的春天还能有几回呢?年与时驰,老了的日月就更加急速。这两句还是感慨,是给自己的安慰,关键还在于后两句:不要再为那么多事伤心了,还是珍惜目前活着的岁月吧。当忧伤不能排遣时,我们总想让自己跳出来,写东西,摔盘子,打自己耳光,都是不同的想跳出来的方式。但杜甫这里,这样的表达真的能让他跳出来吗?真要跳出来,我们日常说的“想开些”是不起作用的,一定要自己在内心深处想通了才行。当然,要是真想通了,也就没有这组诗了。
  
   二.
   说起杜甫的七绝,那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应该算是家喻户晓了。这诗就来自于他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那么这原来是一组七首的诗。前面那组诗,写的是无处排遣的忧愁,这组诗写的却是春天,诗人独有的快乐。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看花却被花迷,“被花恼”,有点小资的味道,花太美,美到自己没办法表达,只好生自己的气。“不彻”,当时还没有完。想告诉别人,却又不知道该告诉谁,只好疯疯癫癫地到处找愿意听自己说的人。有了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想让人知道,又怕让人知道。碰到人就拿出来告诉他哪里好,哪里好。这种经历,只要有过真正喜欢过的东西的人都能理解。为了让这种心情彻底释放,去找酒友喝酒吧。结果喝了好多天,都忘记回家了。后两句当然是夸张,表达的是看到那种绝美的景色后,想把那种独特的心情表达给别人,让别人也感同身受的心情。
   常说诗人像孩子,要是你还怀疑,请认真读读这首诗。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看到过一篇诗评,说黄四娘是当时的歌妓之类的,他的理由是其中的“戏蝶”、“娇莺”就是暗指她的身份。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对于这种评论,尤其是古人的,我以前是真信,觉得那么多年流传下来,假的可能性不大。但现在,我知道古人和现代人一样,为了吸引眼球,编造谎言的本事是一点也不会差的。所以我有多笑话现代人也就多不信古人,颇有些“不信今人薄古人”的意思。其实,黄四娘是做什么的,根本不影响对这首诗的理解。“戏蝶”、“娇莺”确实也在诗中出现了,但它们恰好是春天花开时该有的,非要说它们暗指什么,那就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大脑的问题了。有时候,我总觉得钱钟书真是达观的人。记得他一个故事,说有个记者由于他的文章好想采访他。他说:“鸡蛋好吃,你吃鸡蛋就行。何必非要看什么下鸡蛋的母鸡。”但爱屋及乌实在是人类的天性,喜欢老杜的诗,非要弄清楚他诗中的每一个人物,也只能说是常情了。但非要说用什么暗指主人公的身份,或许是真的,我也可怜他们吸引流量的初心,但却真心讨厌他们糟蹋情感的言论。
   这首诗实在没有任何点评的地方。它的好,只要读懂汉语就能知道。大概也由于简单,所以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说:“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苏轼除了是诗人,也是当时公认的书法家,“蔡苏米黄”么。他喜欢把这首诗写下来送人或者自己看,不是由于觉得这诗好,而是他觉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杜甫“清狂野逸”的心态。其实,无论你经历了什么,无论你多大岁数,只要你能放松自己,在人生的任何一个时刻,再老的男人心中都永远有一个孩子存在。杜甫经历了那么多,在他的暮年,在成都的浣花溪,在一个春天,看到了一树树的花,看到了花丛中的蝴蝶,听到了树枝间鸣叫的黄鹂鸟,用孩子一样的心态感受着这一切,也用孩子才有的心态把它记录了下来。结果就有了这首诗,有了苏东坡所谓的“清狂野逸”。
   好多时候,我们没必要把发生的一切和身份、地位、金钱什么的联系起来。在发生时,我们只听从我们的心,让它去感受那个片刻就好。
   其七:
   不是看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不是看花即肯死”,其中的“看”,也有的版本写成是“爱”。我比较倾向于“看”。不让我看花,还不如让我去死。要是“爱”,情感上当然深了一层,有一种“让我一次爱个够”的架势,但“爱”是有选择的,“看”却有普遍性。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情呢?是要珍惜眼前的一切,花期过了,我也就老了一岁,“只恐花尽老相催”。下面两句是看花时总结出来的特点:整个枝头要都是花,“繁枝”;那么只要是风吹过,就会一眨眼功夫都落尽;而要是才露出花苞呢,那确实就是含苞待放,要开却似乎怕羞不愿意全开,不全开却还是忍不住要开。“商量”,不是大诗人实在不敢这么写!什么是爱?所有的一切都清楚,但就是看不够,就是身不由己地要去看。就算明显是缺点,看了还觉得喜欢。这就是爱。
   这首诗是对春天的观察,也是诗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三.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间,杜甫写了组诗,命名为《三绝句》。
   其一: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楸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小花;钓矶,钓鱼时可以立脚的石头;也有可能是一个地名;“倚”,靠近。“斩新”,现在一般说“崭新”,才生出来的;“未应飞”,还应该在,没有飘落。这是一种心情,希望美一直能存在。接下来两句是诗人知道美好的总是短暂的,但不想让自己亲自看到它的消亡。实在不忍心看着它被雨点一下下打得稀烂,还不如乘自己醉酒时,来一阵大风把它们都吹散了。李清照借用了这种情感,只不过她是女人,说得就含蓄一些:“应是绿肥红瘦”。而贾宝玉是个少年,他总希望越悲惨越好,他说等自己化成烟后,身边那群女孩子再嫁人的嫁人,离开的离开。这些表达,方式不同,但那种心理是相同的。
   其二: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眼相猜”,一般理解说是相互看着,互相猜疑。其实应该是相互探寻对方的想法,并且得到了正面的回应。这样才有了后面它明白了诗人的想法,“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希望它常来陪伴自己,它也就答应常来。“一百回”,是概数。当然,后两句也可以理解成鸬鹚的心理。这样就成了人鸟共鸣。大概是这个原因吧,好多人从这首诗,读到了幽默,而我读出来的是诗人的寂寞。一个能大体理解自己心意的鸬鹚,诗人都想能时常看到它。他该是多么寂寞啊!
   其三: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有时候,碰到自己喜欢的书或者别的什么,总希望那些东西只自己拥有,其他人都没有。其中一些人,总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藏起来,等无人的时候,独自一个人看它。把它当成是一种享受。这种心情,你有过,就能理解这首诗。要是未曾有过,那么请飘过,这首诗就不是你的菜。前两句就是这种心情的表达,满竹林都是新冒出的竹笋,把柴门紧紧关起来,不能让别人进来。这当然不是怕他们偷,而是怕他们和自己一起看。“会须上番看成竹”,要是有条件,要是能做到的话(会须),“上番”,刚生出来的笋子,一直看着它长成竹子。“从嗔”,任凭他们责怪。客人来就算他们责怪,那他们责怪就好了,我才不愿意放弃看这些竹子的机会,而去迎接他们。
   看到这么率性的作品,你能相信这是历经安史之乱后的一个老诗人写的吗?
  
   四.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是一组文艺评论性质的文字。历来都给它很高的评价。乾隆敕编的《唐宋诗醇》中评价说:“以诗论文,于绝句中又属创体。此元好问《论诗绝句》之滥觞也。六朝,四子之文,自是天地英华,不可磨灭。其所成就,虽逊古人,要非浅薄疏陋之徒所可轻议,宜甫之直言诃之也。‘翡翠兰苕’、‘鲸鱼碧海’,所见何其高阔!上亲《风》、《雅》,转益多师,解人不当尔耶?此六诗固不当以字句工拙计之。”
   这组诗在我看来,更像是对子辈们(自家儿女、侄子后者、老朋友的孩子等)的教导,而不像是对所谓的轻薄文人们的哂笑。
   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庾信,是梁朝太子萧纲的东宫学士,他和徐陵是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被称为“徐庾体”。梁朝时他出使西魏。梁朝灭亡后,他只能留在北朝,先后在西魏、北周任职。杜甫说的“老更成”,应该是他在北朝时期的作品。在北方时期的他,一方面身居显贵,历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还被封为临清县子。并且也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但另一方面毕竟他是在“敌国”,他当然也知道自己被看重,并不是他们真看重他这个人或者他的才能,仅仅是由于自己的故国还存在,自己不过是他们手中的牌。这种情况,当然让他更渴望真实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在周围遇不到,所以孤独的他就在内心深处更加思念故国乡土。表现在文章里,当然就不再是什么华美,而多了忧愤。杜甫和盛唐其他诗人一样,抛弃了言而无物的“宫廷体”,而认可文章要有实际的内容。这里的前两句就是这个意思。“凌云健笔意纵横”,是杜甫认为庾信那一时期作品表现出来的特色。“嗤点”,嗤笑、指点;“流传赋”,庾信在当时流传的赋。“不觉前贤畏后生”,“不觉”,没有理解,没有很好地理解前人的文章。有人说是对“前贤”没有任何用处。“不觉”,是不能让他们有所觉悟。这样理解倒是实情,对于后人来说,怎么评论“前贤”,这些已经死去的前贤都不会对这些评论有所反应,当然也不会对他们有任何帮助。但说这种话不就等于是说废话吗?再来看后半句,“畏后生”,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是指怕被后来者中的高明者嘲笑。嘲笑什么呢?嘲笑自己没看懂前人,却随意地评论他们。也就是怕被嘲笑的是前半句自己的“不觉前贤”,而不是他们的言行“前贤不觉”。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后人称之为“初唐四杰”。他们被放在一起应该在他们生前就有了,《旧唐书》就有杨炯“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说法。按这个故事,杜甫这里的列举就是当时人们对他们的排名。王勃,尽管英年早逝,但一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实在也是他们四人中的佼佼者。同样英年早逝的是卢照邻,按现在的说法,他应该是强直性脊椎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疼痛是没有办法忍受的。所以他选择了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骆宾王是他们四人中,年龄最大的。而杨炯应该是唯一获得善终的吧?这四人诗文开始摆脱“宫廷体”,开始“因时而做”。“当时体”应该就是说他们诗文的这一特色。“哂”,有讥笑、嘲笑的意思。开一代风气,在后代看来是很伟大的一件事情。可在当时人,甚至他身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人,其实是不认可的。而这种不被“时人”认可,被一些人看成是开创者唯一的特征,比如现在的有些人,自己的东西,写的或者画的,没有办法被世人认可,就弄出一些稀奇古怪、丑陋不堪的玩意出来,什么“屎尿体”啊、“丑化像”等等,他们以及一些他们的拥护者,还觉得他们在开一代风气。这当然也是我们老祖宗常说的丑人多怪。历史上,这种玩意应该也曾有过,只不过这些玩意实在太不值得流传,所以也就在热闹过一阵后,死了。但由于这种玩意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另一群浅薄无聊的人再次弄出来,他们当然还觉得自己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死灰复燃”其实就是指这种情况。我们人类的大多数历史就这么无聊地重复着,每个时代总有一群又一群的小丑跳出来,表演一些浅薄无聊的丑剧,还觉得自己是开创者。其实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并不是所有不被认可的都能成为开创者。不被认可而成为开创者的几率就跟现在一个普通人成为世界首富的几率差不多。但人类自大的天性,总让一些人觉得自己是那个天选之人,自己做的事,以前绝对没有人曾作过罢了。

共 73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此赏析文选取杜工部的多首七绝,进行了认真客观的赏析。从杜甫诗中的情怀、情感,背景、深意和艺术,深刻发掘,认真分析,有时引经据典,时而说古论今,形成鲜明的对照。有的抓住一点,从独特的层次,直抒己见,大胆落笔,不受传统框架的约束,不薄今人爱古人。文章观点鲜明,文字中肯。文笔老道,剖解透彻,情感丰富,解析入理。既有文学性,亦有知识性、可读性。作为赏析文,短小精悍,无有拖泥带水之冗杂,少堆砌拉风之嫌疑。很好的文章,推荐大家阅读。【编辑:北方天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91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09-18 21:58:44
  欣赏老师的文采斐然,知识渊博,有丰厚的文学功底。祝秋安。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09-19 09:14:31
  谢谢,辛苦,顺祝秋安!
2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09-19 11:28:05
  拜读老师佳作。对于古诗词我不大懂,但喜欢,尤其喜欢词,但无奈自己才疏学浅,写不来,呵呵,温侯老师秋安!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09-19 14:30:19
  哈哈,客气了。喜欢古诗词,所以希望能把一些想法说出来。
3 楼        文友:竹篱笆        2022-09-21 11:18:11
  我会把此文当做很不错的学校资料而存档的。感谢分享!祝老师秋安!
回复3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09-21 14:23:45
  谢谢,能给孩子以启示,是我最大的荣幸。竹快乐!
4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22-10-11 11:44:08
  来看老哥。问安
倚天观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回复4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10-11 16:59:31
  好几次通过作者找到你,好长时间不见你发文章了?哈哈,我一切都好,你也都好吧!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