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山城之子(小说)

精品 【星月】山城之子(小说)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7211.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62发表时间:2022-10-24 10:41:05
摘要:原创首发。


   本来气鼓鼓的男子听了王正新的调侃,就像被针砸破的皮球一样泄了怒气,脸色缓和下来,他被王正新的幽默逗笑了,可是笑着笑着,他的泪水就流了出来,最后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原来,男子叫高平安,自小丧父,和母亲一起生活,他从小学习不好,只上到初中就辍学了,他农忙时和母亲一起种着村里分的两亩多责任田,农闲时出去打工挣个小钱,勉强过活。由于家境艰难,高平安年过三十还没有成家,成为村民们说的老光棍。
   三年前,高家桥村西边建了一个造纸厂,紧挨着高平安的那两亩责任田,工厂把排污口建在了高平安的地边,没过多长时间,造纸厂排出的污水就把他地里的玉米全部毒死了,高平安去造纸厂找厂领导反映问题,厂领导说一定解决,会给他相应的赔偿,可是到了年底,才通过村委会赔给他一千多元钱。高平安说自己的地都是水浇地,每亩地的产量都在千斤以上,每年的收成远远高于两千,村干部说造纸厂就赔这么多,爱要不要;高平安又找到造纸厂,造纸厂说他们是按照相关部门制订的标准赔付的,让他去找村委会。就这样,高平安在造纸厂和村委会之间来回讨说法,还去市里的信访部门上访过,可是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到了现在,自己的责任田因为污染再也无法耕种了,娘俩失去了土地,生活没有了来源,高平安万念俱灰,所以时不时来村委会闹事。
   听了高平安的叙述,王正新思索良久,他说:“你的问题我记在心里了,你放心,最多一个月,我就会给你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你来村委会找我,我当着你的面把这瓶农药喝了!”
   高平安笑了,他从王正新手里夺过药瓶:“王书记,我只要您给我解决问题,可不敢让您喝这个。这个还是让我拿回去吧!您要是帮我解决了问题,我拿着家里珍藏的好酒来请您喝!”
   “好!大哥啊,别做傻事,别忘了你还有个老娘呢!”王正新说。
   高平安眼圈又红了:“要不是俺有个老娘要我养活,我这个烂罐子早就摔破了!”
   送走了高平安,王正新和村委会的几位干部聊起了高平安反映的情况。确实如高平安所言,造纸厂这几年给村里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不仅是高平安,还有其他几户人家的地也被污水漫灌过,造成大面积的减产,村里也跟造纸厂协调过,可是造纸厂仗着厂长的后台硬,每年都是象征性地赔付一些钱,农民们得不偿失,就来找村委,甚至说是村委会贪污了造纸厂的赔付款,这让村委干部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王正新心想:看来自己来到高家桥啃的第一块硬骨头就是造纸厂了。
   一开春,王正新就接到了上级的调令,让他参加县乡工作组去基层农村搞社教,他很舍不得自己一手创建的稀有金属冶炼公司,可是对于他这个在大学时代就入了党的“老党员”来说,服从上级命令是最基本的人生准则。母亲玉兰想到儿子的事业刚有起色就又要去农村受苦,整天眼泪汪汪的:“小新,不是妈妈不通情理,你都三十了,要是在城市里还好找对象,你到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哪个姑娘还愿意嫁给咱呀?”
   妈妈一说起找对象的事,王正新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苗秀的身影,自从苗秀年前回省城后,只来过两封信,说自己正在做父母的工作,后来就音信全无。王正新回信告诉她自己现在的工作情况,他对苗秀说:如果实在难调动就留在省城吧,自己现在又被调到农村工作了,即使苗秀来到山城两个人也是聚少离多……他没有提出结束两个人的关系,但是他对这段感情不再抱太大的希望。假如苗秀离开他,他也不怨恨女孩,爱一个人就是要让她幸福,自己给不了她幸福的生活,宁可放弃这段感情。
   高家桥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通向外界,这条泥土路有十几里地,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每次从这条路上走一次,不是一身灰,就是一身泥。
   自从来到高家桥,王正新每天都感到头大。农村的工作繁琐,零碎,他每天都会被各种矛盾和纠纷弄得抓狂。邻里矛盾,婆媳矛盾,土地纠纷,房产纠纷……王正新的身上再也看不到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企业家形象,现在十足像一个农村家长和管事婆!
   经过几个月的工作,王正新已经适应这种鸡零狗碎的农村生活了。在其他村干部的配合下,高家桥的各项工作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想到很快就碰到了造纸厂这个硬骨头。
   在村长高明的陪同下,王正新来到了村西边的造纸厂。
   一听到王正新是新任的驻村书记,造纸厂厂长李金刚满脸堆笑,热情地握住了王正新的手:“王书记,远亲不如近邻,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今天我做东,咱们去山城最有名的帝豪饭店坐坐,有啥事边吃边谈!”
   王正新笑着说:“李厂长不用客气,我们离家近,就不用劳烦李厂长破费了,咱先说事。”
   听到王正新的来意,李金刚打起了哈哈:“是,我承认我们造纸厂在排污方面做得不够好,可是我们每年都出了‘包产费’啊!我们把钱给了村委,农民再有怨言,应该和我们没有关系了吧?”
   王正新说:“你说的没错,你们每年是出了一部分包产费,可是这个包产费太低,远远达不到农民应得的数目。你可以去市场上调查一下,现在一斤麦子多少钱?一斤玉米多少钱?被你们污染的这些上好的水浇地每季亩产多少?只要你们出的包产费公平合理,农民们不会到处上访告状的,虽然他们是农民,可是每天也有很多事要做,谁会闲着没事去瞎折腾呢?”
   李金刚说:“王书记,自古贫山恶水出刁民,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农民贪心不足,我们的包产费水涨船高,年年都在增加,可是再增加也赶不上他们贪得无厌啊!……既然王书记不愿意和我这个粗人打交道,那咱就公事公办,这是我们厂特聘律师的名片,以后有事就跟他联系,我还有事,恕不奉陪了!”李金刚从办公桌上拿起一张名片递给王正新,双手抱拳,客气地下了逐客令,王正新从他凌厉的眼神中看出这是个不好惹的主儿。
   走出造纸厂,村长高明苦笑着对王正新说:“怎么样?见识到这个金刚的厉害了吧?听人说他姐夫是山城工商局的副局长,认识很多场面上的人。村里也想跟造纸厂通过法律途径打官司解决此事,却被法院以申请赔付金额不到法定标准给撤了案,个中情由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就不了了之。”
   王正新说:“走,你陪我去造纸厂那个排污口看看!”
   半个小时后,王正新和高明返回了村里。
   王正新说:“打官司这条路走不通,咱就走另外一条路!条条大路通北京,天无绝人之路,我就不信,山城所有的官都会被他买通了!金刚再厉害他也怕如来佛祖!”
   几天之后,造纸厂接到了法院的传票,说他们厂被市环保局和高家桥村的联名起诉了,李金刚看着传票,啜了啜牙花子:“嚯,这个王正新是个人物啊!看来我还真要栽在这个年轻孩儿的手里了!”
   经过法院调解,造纸厂和高家桥村达成了一致协议:造纸厂在厂子东边建立净化设备和沉淀池,排污口安装水泥管道,废水通过管道排到高平安责任田旁边的出水沟里,造纸厂要保证排出的污水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环保局今后会进行严格的跟踪监督管理。至于村民们被污染的土地,造纸厂负责找专业人员进行复耕,确保复耕后的土地能够正常生产,复耕费用由造纸厂负责。
   这场困扰了高家桥村三年之久的土地污染纠纷终于圆满落下了帷幕,复耕好的土地开始秋播那一天,那几户村民找来一班锣鼓队,敲锣打鼓捧着一面写有“一心为民,造福一方“的锦旗向村委会走去,高平安乐呵呵地走在队伍前,手里拿着一瓶泸州老窖,一进村委会就高声叫道:“王书记,我来找你喝酒了!”
   第二年,王正新就遇到了他来到高家桥村的第二块硬骨头。
   省交通局准备新修的省道通过高家桥村附近,这些天检测人员在村子周围进行测绘,据说修建工程两个月后就会开工。
   看着测绘人员设置的路标,王正新的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这条省道自东向西,绕过高家桥村,从村西蜿蜒而过。王正新沿着路标走了半天,发现这条公路把全村最好的水浇地占用了四分之一,虽然说占地会有相应的补偿,可是没有了耕地,农民吃什么?村里这部分失去耕地的村民以后靠什么生存?
   王正新和村里的几名干部,每天都在村里村外转悠,他们商议着,争论着,为了想出一个万全之策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突然王正新接到了妹妹芸芸的电话,母亲生病住院了!王正新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跟高明等人交待了一下,匆匆向山城职工医院赶去。
   母亲玉兰躺在她曾经工作过的医院里,她身形消瘦,面色憔悴,多年的操劳早已经让这位昔日的江南美女红颜不再,她那花白的头发凌乱地披在脸庞边,眼睛紧紧闭着,伴随着微弱的呼吸她那瘦骨嶙峋的胸部微微起伏,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既像是痛苦的呻吟,又像是喃喃自语着什么。二十多岁的芸芸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妈妈工作的地方,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内科主任。自从妈妈住院后,芸芸就跟同事调了班,一有空就来到母亲病床前精心照顾。
   “妈妈!”王正新蹲在病床前,握住了妈妈那双青筋暴露的手——这双手,曾经亲昵的抚摸过他的头,曾经为他做过合体的衣服,曾经为他做过可口的美食,可现在,一根银针深深扎在手上,任由黄褐色的药液滴滴答答输入那干瘪的血管,好像为她注入新的活力。
   “妈妈!”或许是听到了儿子深情的呼唤,玉兰慢慢睁开眼,当看到儿子那一刻,她的泪水忍不住涌了出来:“儿啊,我还想着见不到你了!”
   “妈妈,对不起,我太忙了,没有照顾好您,让您受罪了!”王正新的泪水也涌了出来,哽咽着说。芸芸看着母亲和哥哥,眼圈一红,也情不自禁地啜泣起来。
   玉兰气息微弱地说:“小新,不怪你,你有你的事业和工作,妈妈老了,也帮不上你们啥忙了,只会给你们添麻烦……妈妈现在就有一个心愿,看着你和芸芸成家,这样我死后见了你爸爸也能给他一个交代了!”
   “妈妈,你没啥事,你好好养病,以后我还要让您帮我带孩子呢!您喜欢孙子还是孙女?”
   “啊啊,孙子孙女妈妈都喜欢,妈妈能等到那一天吗?”
   “能!妈妈,我已经有了女朋友了,等过段日子,你出院了我就让她来见您!”
   “真的?!小新?”玉兰的眼睛里突然有了亮光:“你没有骗我吧?”
   “没有,您未来的儿媳妇长得美丽,心地善良,还有文采,是个好女孩,您见了一定喜欢!”王正新此刻脑海里想着苗秀,他想:无论使用什么方法,也得让苗秀见见母亲,他想苗秀一定会理解他的做法的。
   主治医生过来了,他对芸芸说:“王大夫,你母亲需要休息,避免情绪波动,让老人休息一会吧。”
   王正新和芸芸跟着大夫走出病房,主治大夫说:“老人的心脏病比较严重,不能受刺激,以后也不能过度劳累。最好家属能全天候陪伴,因为她随时会发生意外。”
   送走了主治大夫,王正新再一次流泪了:“芸芸,对不起!妈妈病的这么重,我却帮不上一点儿忙……”
   “哥,我知道你的工作很忙……这儿有我呢!你如果有时间就过来看看妈妈,这个时候是妈妈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芸芸,高家桥省道修建马上就要开始了,村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可是妈妈这个样子,我怎么放心离开……”王正新再度哽咽。
   看着哥哥这个很少流泪的男子汉此刻哭得像个孩子,芸芸轻轻拍了拍哥哥的后背:“哥,妈妈会理解你的,你去吧!有事我会跟你打电话!”
   王正新从口袋里掏出一沓子钱递给妹妹:“芸芸,妈妈就靠你了!哥走了!”他从病房门上的玻璃窗口再次看了看沉睡中的母亲,转身走了……
   一回到村,王正新好像换了一个人,立刻精神百倍,他叫上高明,驾驶着村里唯一的一台破吉普车,向市交通局驶去。
   王正新见到了交通局长,谈起了高家桥村省道的修建问题,他开门见山地说:“我希望你们能重新设计一下,把省道的位置移动一下。”
   交通局长说:“省道的线路是省里的专家制订的,我们交通局没有修改权,这个事我们做不了主,你得去省交通局反映。”
   高明对王正新说:“正新,要不就算了吧,这事看起来不好办哪!”
   “不行,这件事关系着高家桥村以后的发展和规划,明天我去省城一趟,这件事就交给我,你在村里负责其他工作,记住,在我回来之前一定想办法不要让省道动工!”
   “好!你就放心吧!”
   王正新来到省城,直接来到了省城日报社,当苗秀看到从天而降的王正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管身边的同事那惊讶的目光,上前拉住了王正新的手。
   “正新,你咋来了?也不提前给我打个电话!”女孩满脸绯红,眼神中掩饰不住兴奋和喜悦,旁边的同事立刻猜测到了她和王正新的关系,会意一笑都离开了办公室。
   “我来省交通局办点事……顺便过来看看你!”
   苗秀一撇嘴:“我说呢,你咋会突然来看我,原来是要办事啊!是不是还要我帮忙啊?”

共 33006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十分成功的中篇小说,小说时间跨度很大,从文化大革命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故事的主人公叫王正新,父亲王卫国在石料厂积劳成疾,不幸病故,自此,王正新便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王正新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那个年代高考制度取消了,上大学要靠推荐,虽然王正新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因为小人作弄和社会不公,他依然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于是他选择知青上山下乡的道路,被分配到市郊的八一农场,在那里,他鄙夷欺下谄上的“张三抖”,智斗好色的老高,初步展现出人生智慧、不畏强暴的优秀品质、人事管理能力和商业头脑,从而被任命为生产厂长。七十年代末,国家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王正新不负众望,考取中州矿业大学,为将来回山城奋斗埋下了伏笔。大学毕业时,王正新遇到了父亲所在的企业招工,他婉言谢绝心上人苗秀邀约,毅然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山城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山城之子为家乡奋斗的篇章正式展开。改革之初,百废待兴,也急需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王正新的才智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在政策的扶持下,在领导的支持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从更换机器零部件开始,逐渐发展到生产转型,独辟蹊径,成立“山城稀有金属冶炼股分公司”,从事稀有金属的冶炼与生产,在他的领导下,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重新焕发了青春,一跃成为山城的龙头老大。更巧的是,大学时的心上人苗秀竟然就是采访他的记者,这次偶遇让两个仍旧单身的男女重新燃起爱情的火花。可是好事多磨,两人的爱情还没有结果,王正新被派往高家桥村下乡,处理一些棘手的农民问题,上任伊始,他便巧妙而有力的处理了造纸厂污染的事件,避免了一场人命案子,较大程度化解了农民与企业的矛盾,通过引进设备、改变观念,促使当地的发展与污染从对立面转变成“要发展,不要污染”,从而使企业踏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最后大结局,王正新爱情事业双丰收,再一次点明“山城之子”的主题。本小说不落俗套,不落窠臼,在社会发展变革的大背景下逐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复杂,矛盾冲突有力,人物描写鲜明,情感细腻,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取材于日常生活,所以生活气息浓厚,令人信服,小说的主旨体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相互改造、相互依存的关系,富有中国特色,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好文推荐欣赏,读后必有所得!【编辑:沧桑战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025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2-10-24 10:43:03
  这是一篇很成功的中篇小说,值得大家一读,读后必有收获。
回复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10-24 17:45:32
  感谢战胜认真而细致的编辑!洋洋洒洒上千字的编者按精准到位,对小说的主旨进行了很好的剖析,为作品锦上添花!辛苦了,奉茶问安!期待战神老师佳作连连,创作愉快!再次感谢!
2 楼        文友:乡鹤        2022-10-25 19:22:46
  碧柳老师又一篇小说力作,全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特定的社会背景。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刻画深刻到位。欣赏了,小说评精,当之无愧!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10-31 15:19:38
  感谢曹老师的认真阅读和精心点评,您的小说也很棒,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2-10-30 23:53:50
  山城之子王正新,聪明有才干,是个真正为老百姓干实事的好领导,欣赏正能量小说。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10-31 15:20:47
  谢谢彩蝶妹妹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