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箩筐·岁月】“风语”同舟(随笔)

精品 【箩筐·岁月】“风语”同舟(随笔)


作者:陈亚珍 举人,4359.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13发表时间:2022-11-05 11:27:52
摘要:我很在乎不公开的私语,由于它的真实,我才更加珍惜,其实也是与一个有形无形的灵魂对话。文学作品就有这样的功效,能把陌生人瞬间成为知遇,很遥远的人成为朋友。这一生“风语”同舟者,都是千年修来的缘份,当以珍视,在此一并感恩所有的有缘人!向师友们致敬!


   拜读佳作,感人至深。又一不同凡响的惊世大作问世,为你杰出的文学才华而高兴,这是继《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之后实力跨越之作,构思奇幻,出神入化。语言风格别有滋味,令人拍案叫绝。这才叫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且笔酣墨饱,文采斐然。你把“真心”还给了自己,又一次完成了文学的使命,《风语》是你的灵魂之作。无论从艺术手段和思想深度都有了一个更高的维度,我相信《风语》将在文坛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风地风凄风世风
   人心向善才是永恒
   寥寥数语,从结构到内容,从语言到思想都给出了评价。彰显出诗人的简洁干练。
   每一个人内心,总住着几个无话不谈的灵魂之友,他们都是增上缘。
   闺蜜宋小芳,高级记者,很安静的人。其实她择错了行,本是具有极高的文学天份!多年来写新闻稿件无数,可语言、文笔,并没有被干燥的新闻语境同化,博览群书,见解极高,感受力很强,论理清晰。写散文会是高手,可她总是忙的脚不沾地。多年来我们在一起交流,彼此的思想非常熟悉,我天天给她讲我的小说,不管她烦不烦,睡着了,也得拍拍脸叫醒她听我说。想想这种折磨够她喝一壶了,可她假装没有烦。她在百忙中阅读了《风语》,给出的阅案是:
   作品非常厚重,文以载道。单纯说文法结构已是独辟蹊径,故事冲突的设计,双线并行的叙述带来双重人格的审视能引领读者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各种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很生动,在身临其境的同时始终保持一种薄雾般似隐似现的希望之光,美学享受。但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远大于她的文学意蕴,由于她蕴含的丰厚,以致于她的光芒自带巨大的盲点,她的影响或价值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长期过渡,不要奢望她立即照亮文坛,但那是迟早要来的,勿庸置疑的结局。
   好朋友阅读,不必担心她说客套话。只感受她是否说的准确。心灵是否相融,这点,只有读者和作者心知肚明。其实,多年来,我是实践者,她是理论者,往往一些细节讨论,她会给出点睛之意,我会顿觉心明眼亮!这是我俩相处的功效!她还安慰我,你的小说中的思想我早已烂熟于心,可读着依旧新鲜,这就说明了一切,我说的是真话。
   我诡秘地笑了。心想:烦死你不上税,以后继续!
   旧友换新颜也是常有的事。
   宏咏(这是他的网名,最能代表他的心,所以,我自作主张废弃他的真名),那是旧的不能旧的友人,见了他就像泛黄的老照片,扑面而来的老旧味,所以没客套话。私企高管,早年间写诗,文学素养本来很高,也是我的启蒙师。早年在《诗刊》发过诗。曾经是下乡知识青年,当过国营厂长,企业倒闭后下岗,生活潦倒,面对新时代很长时间找不到北。为生计上下求索,百般奔波,日子比石头还实在,砸得他怒目圆瞪,但无言以对。“高管”多年,也没见他有多阔。和我对话,总是满嘴嘲讽,以解他的风霜。生活再没让他有诗意,但诗心依存,故叫“宏咏”,有关诗,只是自己写着玩,他看不上现代诗,更厌恶口语诗。他说,这诗我一天能写一本书。一辈子没改书生气,但虱子咬着也要哼几声。小情小调的随笔随写随扔,在文学上他比我潇洒,当拿则拿,当放则放。他看《风语》可能更有切身感受,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庄严的一席话:
   《风语》终于看完了,放下了书本,放不下的是心结,总的感觉是“累”。
   这书要心无旁骛的一字一行去看,不比其他小说看了上句便会知道下句的大概意思,如吃牛蹄筋,食之有味,但嚼着费劲,费眼,此一“累”;
   这书的写法起伏太大,一会上天,一会入地,一会天使,一会魔鬼,一会惊心动魄,心惊肉跳,一会心如止水,波澜不惊,费心,此二累;
   这书让人不停地跟着不同角色换位思考,有不少警句要反复琢磨,费脑,此三“累”;合起书本如放下一副担子,但从中走出来却不容易,费事,此四“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且原来布施礼就在身边,司马哲与自己何等相似,布与司马、李小平等人物的所作所为也正是现在大部分企业老板的面目,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心怀鬼胎,不择手段,明里暗里,形式迥异地拉拢腐蚀着部门掌权人,事后也恨得那些“吃、拿、卡、要”的官老爷咬断牙根,而且人心惶惶,生怕有一天——秋后算账。所以他们不得不一边赚取钱财,一边做慈善,以求心态平衡。老板们现实的作为在你笔下书写的淋漓尽致。你把形形色色的老板撮合在一起和成一包泥,捏成一个布施礼,足见心灵手巧。你把司马哲、李小平之类牵扯在一起,一代人的群生相,高!实在是高,高家庄的高!
   恕我愚钝,我看后的感受是给灵魂进行了一次洗礼,对心灵的一次拷问。这一生自己是善是恶,是对是错?我觉得对与错是人的行为,善与恶才是人的本质,一个人心底善良,即使做了错事,上帝也会原谅的,你说是不是。
   你在书中用批判时事的手法反面告诫人们要有爱心,要心存善意,多做善事,我觉得你是把“爱”进行了无限扩大,赋予“爱”无限的运动场,无限的能量和源源不断的情感,有了爱,一切就会因爱而生,爱才能取舍,爱才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灵魂升华了人就活的简单了,活的简单了,就觉得快乐了,只有爱才能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吃喝,快乐睡觉直至快乐登天。
   我学着爱吧。
   看了他的表达,我忍俊不禁,这就是他的性格,他的说话的方式。“四累”三句半的格式差点笑死我,但他是直接的感受,直接的经历,是与人物合二为一的体悟。这是他们这一群人的深刻见证,我们是同代人,作品就是写给这群人看的,虽痛却真切!祝他晚年安定。
   以文会友是最美好的际遇。
   乔叶、女作家。以前不十分熟悉,她就是以文会友的结果。她是一个值得所有写作者尊敬的一个女作家,她生活环境很困难,又在边镇,远离文化中心,但坚持写作,发表过若干作品,出版过散文集《左手托右手》,最近看了她的一部长篇小说《树盘上的过往》大为吃惊,颇有先知之感,是乡村人从出走到归回的文化念想。她清醒地洞察到现时代,人丢失了什么,尤其是乡村这几千年的文化阵营突然空了,于是引发了忧患之心。她写作很有灵性,运作文字平静节制,构筑故事蕙质兰心。她两天内在喜玛拉雅直播听完了《风语》让更我吃惊,大概听得足不出户,感慨如下:
   从前天晚上开始,到今天上午,我完整地听完了陈老师的倾心力作《风语》。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小说,每一个名词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把穿透现实直击灵魂的利剑,每一种情绪都是一朵慈悲的云,洒下滋润的甘霖。这是一部度人度世的力作,我从中看到文字般若的智慧和力量!陈老师说,有人说她有说教的嫌疑,我说“说教”一词诞生之初就是个毒苹果,文学作品如果失去净化心灵,滋养人性的作用,它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君不见物欲的浊流让愚痴之人越来越多吗?《风语》是一扇窗,让贪婪的人看清过往的得与失:是一盏灯,给迷茫的心照亮来路和去向:是一束光,引领未泯的灵魂找到天堂!
   她以一窗、一灯、一束光,阐明了读感。通过这则短评,可见她灵性的感知很强,同时也能看出她的坚定信念和文化心理,其实也是艺术心灵的相拥。每一次和读者交谈,都是作者的盛宴,这或许就是写作唯一的意义。纯粹的写作不需要自我兜售,只能安静地等待有缘相会。
   汇集这些纸言片语,只为作一次会心灵的交流,以防丢失。我很在乎不公开的私语,由于它的真实,我才更加珍惜,其实也是与一个有形无形的灵魂对话。文学作品就有这样的功效,能把陌生人瞬间成为知遇,很遥远的人成为朋友。这一生“风语”同舟者,都是千年修来的缘份,当以珍视,在此一并感恩所有的有缘人!向师友们致敬!
  

共 1305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长篇小说《风语》的感人随笔。《风语》是陈亚珍老师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得到了恩师孙光明(《三国演义》的导演之一)的倾心指导,恩师在病重之际,还不忘指导作者写小说,令作者深受感动,结果还没等到小说完成,恩师就去世了。另一位恩师雷达先生(著名评论家),给予了作者的长篇小说《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高度的评价,还为小说《风语》的书名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才使小说有了一个合适的书名,但他也没能看到小说出版也去世了,作者痛失两位恩师,内心无比悲痛。《风语》出版后,喜马拉雅的著名主播人清泉,不仅给予小说高度评价,还倾情播出,令作者感动。江西的老作家崔巍,为官者石清礼先生,著名演员郭凯敏,中学教师李云清,文友(诗人)张元明,闺蜜(高级记者),旧友人宏咏,女作家乔叶等都对小说有着高度的评价与认可,可见作者的小说有着极高的内涵和声誉。作者的两部小说,离不开两位恩师的倾心指导,作者也是个感恩之人,时刻铭记恩师的恩情。同时作者也是个用功之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写作态度令人敬佩,才会有所成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与肯定。文章情感饱满,事件感人,语言朴实,中心明确,让人肃然起敬。感谢作者带来的精彩!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写作愉快!精彩继续!【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11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11-05 11:36:02
  文章标题含义深刻,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恩师、知己、有缘人的感恩之情,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祝老师生活愉快!精彩继续!
梦在何处
回复1 楼        文友:陈亚珍        2022-11-05 13:50:43
  编辑辛苦,问候!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11-05 11:37:44
  文章情感饱满,语言朴实,故事感人,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永远开心快乐!
梦在何处
回复2 楼        文友:陈亚珍        2022-11-05 13:51:24
  谢谢抬爱,永结文心!
3 楼        文友:乡笛        2022-11-05 12:50:35
  情真意切,情感丰满。
回复3 楼        文友:陈亚珍        2022-11-05 13:52:49
  真情实感,铸我心。握手!
4 楼        文友:华为        2022-11-05 22:05:26
  经历是一笔财富,更是一种促人上进的力量。老师坚守对文学的挚念,极为不平凡!成功不忘行路中一位位恩师的支持,这种不忘的感恩,现实中极为难得。老师的不平凡经历,独特新颖的观点,娴熟的写作计巧,令我深受教育和启迪!拜读佳作,期许不断,更希望能读到老师的大作《风语》及其它佳作!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4 楼        文友:陈亚珍        2022-11-06 15:55:47
  是的,身在事中不觉,一旦过往回头看都是财富,都是这一世的珍贵记忆!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11-07 03:07:41
  陈老师对写作的执着追求,文章功底深厚,值得肯定和学习。小说《风语》问世实属不易,得到了两位恩师的肯定和鼓励,但他们没有得到小说出版那一天,留下深深的遗憾。文章表达了对恩师和文友们的感恩之情。情感厚重饱满,笔触娴熟自然,生动感人,富有感染力。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的支持,祝老师文丰快乐!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淡淡的云彩
回复5 楼        文友:陈亚珍        2022-11-07 16:46:14
  謝谢关照!江山是个晒文的好地方,这么多熟悉的文友互相交流。其实写作也就是有一帮朋友阅读,除此没什么意义。定当努力发文!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