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跪着割麦子的父亲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跪着割麦子的父亲母亲(散文)


作者:秋子红 童生,92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465发表时间:2023-02-01 15:17:36

端午节一天天临近了,我知道,麦子快熟了。当然,在我打工的这座城市里,看不见哪怕是一穗麦子,但我能闻到,麦子快熟时“算黄虫”一声声焦灼的“算黄算割”里,从老家飘来的那种麦子成熟时田地里所散发出的新鲜好闻的麦香味。我是农民的儿子,秋种夏割麦青麦黄,就像是生物钟,它们早已生根在我的身体里。每一年,一到麦子快熟时,我就变得焦灼不安起来。
   父母在老家种有近三亩地,二亩多地属平地,收割机二十分钟就能割完,再叫个三轮车,不到十分钟就能拉到家里。但剩下那七八分地就没这么好对付了,它们在村庄二三里外的塬坡上,一块块一绺绺,收割机根本进不了地,每一年,都要用镰刀一把把割下来,捆成捆,再一捆捆抱上坡,然后用三轮车拉回村里。接下来,还要碾,扬,晒,没个三天两天不折腾得人腰酸腿困,绝对没法让那些长在坡上的麦子变成一袋袋麦颗子。
   就是因了这,村上一些年轻人,在自家的坡地里栽了核桃树、柿子树,有些人甚至什么也不种,就让坡地一年四季杂草丛生荒芜着。但父亲不。每一年,赶在寒露前,父亲和母亲都要在坡地里种下麦子。先用板䦆将地一䦆䦆挖起,收拾净地里的杂草,再撒上化肥、麦种,然后用钉耙一钉耙一钉耙耘平。等来年开春,雨水好时,父亲还要提着塑料桶,将从镇上买来的复合肥乘着雨水一把把撒在地里。父亲和母亲都上年纪了,父亲整整七十五了,母亲也过七十了,一想到自己年迈的父母还在田地里操劳,作为儿女,我们就感到愧疚,难受。
   这些年,我们与父亲的“战争”,都是因为家里的地引起的。
   大哥在县城建材市场开着一爿店,在县城买了房后,因为生意忙,大哥顺理成章将他种的五亩多地流转给了别人。父亲知道后,登时就炸火了,他劈头盖脸训大哥,没了地,你一家人是将嘴缝住还是吃风屙屁?!父亲瞪着眼,涨红了脸,嘴唇颤抖着,看那怒气冲冲的架势要不是大嫂、侄儿侄女在跟前,他一定会抬起手,在大哥脸上狠狠扇几下。
   父亲种了一辈子地,土地在他心里就是命根子,一颗颗粮食比金子还珍贵。记得我小时,家里粮食欠,白面馒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家里平常所吃的不是玉米面粑粑,就是母亲用一层麦面一层高粱面蒸的“裹裹馍”。小孩子嘴馋,吃了“裹裹馍”里那层白麦面,剩下那层酸唧唧的高粱面,不是偷偷扔进后院猪圈就是撂到柴火堆里。有天,吃完“裹裹馍”里的麦面,瞅瞅左右没人,我抬手就将剩下的高粱面撂进家门口的玉米杆簇里。一抬头,却看见了父亲!父亲黑着脸走了过来,二话没说就将我按倒在地,接下来,脱了脚上的布鞋,抡起胳膊鞋底雨点般一下下落在我的屁股蛋上。
   那天夜晚,我屁股肿得连炕席都不敢挨,只能趴着身子睡。母亲心疼得直抹眼泪。但父亲却说,不打他小兔崽子,不知道心疼粮食!后来,父亲软着声说起他小的时候。父亲是从解放前过来的人,那时候,老家关中十年九旱,遇上天旱庄稼绝收,二三月家家户户屋里没了一粒粮食,村里大人孩子便成群结队外出逃荒讨饭。那年月,不要说细米白面,就是玉米高粱之类杂粮,能吃上就算是福气。临了,父亲说,饱时一口饭,饿时一斗粮啊!就是那天夜晚,我记住了父亲的话。
   可是现在,村里也只有父亲那一代人,还心疼土地时常惦记着一日三餐所吃的粮食,村子里的年轻人早将耕田种地不当回事了。收割时节,他们从远处打工的城市里赶回来,叫个收割机,一两个小时四五亩麦子就割完了,然后叫辆三轮车,晾晒都不晾晒,就直接折价卖给了附近收粮的粮商。播种时节,往地里胡乱撒些化肥,播种机突突突开过去,就算将麦子种上了。刚刚播种下麦子的田地里,刨垄、磨地、打碎地里的土坷垃之类的活计,现在根本就没有人去干了。前些年,麦子收后还有人种玉米,这几年,七八月,该是玉米一片片绿油油飘叶的时节,但村庄外的田地里四处光秃秃,还露着夏天麦子收割后的麦茬,麦茬地间,麦青、茅草、扒地草绿森森,刺荆快长到半人高。我有几次回家,听见父亲吃饭时气咻咻地叱骂,狗日的,不心疼田地,有你娃饿肚子的时候!父亲一张皱纹纵横的脸黑着,神情痛苦得比哭还难看……
   麦子说黄就黄了,我给工厂请了假,坐火车回到了老家。请假不计工资不说,一天还要倒扣一百多块钱工资,但是我清楚,我必须回老家去!
   老家的麦子全熟了,车窗外,公路两边起伏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色麦浪。热辣辣的风中,飘着股我熟悉极了的亲切的麦香味。回到老家的村庄,村里好多外出打工的人回家收割麦子,现在有收割机,老家的麦月天早没了我记忆里龙口夺食的紧张与忙碌。到了家门口,我家门前的水泥街道里晒着收割机割下的麦子,家里大门锁着。一问邻家的叔婶,说父亲母亲一大早就去塬坡里割麦子去了。
   出了村庄,刚走上村南的塬顶,我就看见塬边停着的三轮车,车厢里放着只漆皮斑驳的旧军用水壶,还有包在块白布巾里的鸡蛋、油饼。我向塬下一瞅,一眼就看见正在半坡里割麦子的父亲母亲。
   此刻,太阳高挂头顶,整个坡上热烘烘,在一棵棵核桃树、一丛丛杂草间,是一绺绺斜挂在坡体上的麦子,我知道那都是父亲母亲种的。麦子黄澄澄,打眼一看全熟了。坡上不比平地,割起麦子来特别吃力,我看见父亲和母亲弓着身子,双膝跪地在割着麦子,他们的腰快要贴到地皮上,割一阵,父亲站起身,将身边割下的麦子拾拢,再捆成捆。在父亲母亲身后,已顺坡放着十几捆麦子。
   看着看着,我的眼里不知不觉潮湿成一片,我向着坡里声音潮潮地喊了声爹——娘——
   父亲和母亲抬起头,向我打着招呼。下了坡,走到地头的坡塄上,父亲和母亲也下了坡,走到坡塄上的树荫里。虽说父亲和母亲戴着草帽,但我看见,他们的脸被太阳晒得通红通红,脸上的皱纹里,满是汗。我递过我在镇上下车时买的两瓶绿茶矿泉水,对父亲说,剩下的麦子我来割。说罢,我就走上了坡。
   坡上的麦子,一片片黄澄澄,麦穗一个个沉甸甸,今年雨水好,它们一点不比平地上的麦子长得差。我弓下腰,摆好架势,挥镰割起了麦子。嚓,一镰;嚓,又是一镰。割着割着,我忽然闻到股淡淡的麦香,幽幽的,鲜鲜的,钻进了鼻眼,直往骨头里渗,新鲜好闻得能将我的一颗心飘浮起来。
   我听见,坡下树荫里父亲跟母亲说,今年麦子长势不错,秋里咱还在坡里种麦子。
   我在心里喃喃说,对,秋天咱还在坡上种麦子!
  

共 25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跪着割麦子的父亲母亲》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以深情、细腻的笔墨抒写勤劳、朴实的父母,在农村生活的父母,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片厚土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父亲敬畏土地,爱惜土地,认认真真种着地,勤勤恳恳地守护着土地。父亲最恨浪费粮食,在他的眼里,粮食是救命的,父亲说,饱时一口饭,饿时一斗粮啊!作者的家中有七八分地在坡上,父亲亲自种,施肥、浇水、除草,非常上心。等到收割时节,父母两位老人就跪在坡地上割麦子,那种虔诚的模样仿佛对待自己的儿女,此情此景,令人感动!而村里的年轻人都是糊弄着种粮食,把种子撒在地里就算完事,也不管也不看,至于有没有收成,全看老天爷了。玉米更是没人种了,土地就那样荒着,父亲看着心里难受。土地与亲情,一篇深情的文字,老辈人的根在这里,一生一世也不会离开,散文语言描写精炼、朴实、生动,充满真情的文字,有着浓浓的乡土味,读来很有味道。欣赏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永远红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3-02-01 15:19:40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祝作者写出更多佳作,写作快乐!
永远红梅
2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2-03 10:30:17
  读这篇文,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对于辛辛苦苦种了一辈子地的老辈人来说,土地、粮食就是他们的命,他们见不得不尊重土地,糟蹋粮食的行为。作者因偷扔粮食挨打的片断,让人深刻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最感动我的还是跪着割麦子这个情节。因小时候家在农村,对割麦子也有过体验,长时间弯着腰,对腰腿不好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所以。累得很了,老人就选择了跪的姿态,看着,格外的让人心疼。
   拜读佳作,问好作者。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3 楼        文友:梅子青        2023-02-04 16:44:45
  作者用情深挚,写出了父辈对土地的热爱,对粮食的珍惜。作者选材精当,父亲与大哥的争执,作者因丢弃食物而挨的那顿打等等。作者对父母亲种麦割麦的情形写得很到位,一个“跪”字足够艰难,足够虔诚。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作者请假回乡帮着割麦,所费比收上来的麦子的价格要高昂得多,但作者知道,麦子在父母心目中的分量,是钱换不来的。做儿女的,最大的孝顺是理解父母并在行动上予以支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 楼        文友:泽子        2023-02-05 09:16:24
  读文为农民的辛苦劳作感动,他们对土地和粮食的感情只有他们说得清,作者从父母的辛苦劳作中体会生活的艰难。每个人面对自己的生活都有难言的苦衷,都有无奈“下跪”于生存,看着父母的辛苦,体悟人生的百味,有了清醒而坚定的人生态度!欣赏作品,写作快乐!
5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2-06 13:22:00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对于土地的热爱那是刻骨铭心的。诗人们常说,大地母亲。老人常说,人和一切生物,都来自土地。我也是农民的子弟,读这篇文字,和作者一样五味杂陈。我们正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第一产业的农业,再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现在一切吃喝用度的基础,还是来自土地。我们的父辈对土地爱的深沉,那是他们一生的经历决定的。作者此文,写得真挚、深沉、感动了我的心。我想有机会一定要回老家看看,看看那曾经养育过我的土地。
江凤鸣
6 楼        文友:石语        2023-02-13 18:14:48
  说到割麦子,很小的时候割过。但正因为小,没有力气,弯腰割一小段儿就不行了。没办法,就蹲下割,一晌也割不了多少。割麦子是很辛苦的活儿,又是很“赶”的活儿,所以叫“收火麦”。这篇文章很接地气,也很生动。尤其因为扔掉不喜欢吃的高粱馒头、父母跪地割麦子的情节,很有画面感。
7 楼        文友:桑子        2023-02-20 23:35:23
  看着父亲与母亲在田中割麦子的场景,我想起了梵高的经典代表作《播种者》。在这幅经典画作里,阳光之下的麦田农民,沐浴在了一片奇妙的光影之中。
  
   在父亲母亲眼里,土地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般,需要悉心照料。土地始终是我们的根,对于父亲母亲这般一辈子与土地为生的人,土地是他们与这片乡村、与先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宝剑、纸笔、乌鸦
8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10 18:45:40
  作者开头点题,表达了对粮食的敬重。民以食为天,故乡的那些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者以渲染事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来突出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用最能震撼人心却又是最真实的语言阐述一个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弱势群体。父辈如蚁,一把镰刀,一把锄头,一片侵入骨髓的犁铧奔波在烈日焦烤的黄土地上,一生苦累劳作只为那一时麦浪翻滚,只为那一袭稻香风起。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